崇祯十七年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此时王彦一行快速奔驰,沿途已经至少遇见五支府兵,他们一路上不停的超过一队队府兵,终于在天将黑时,接近了新兴县城。
城外十里
第641章 粉墨登场
武学始于宋代王安石变法,明朝的武学有设有废,在朝廷编制中,京卫武学只设从九品教授一人,地方上的武学,则只有未入流训导一人。最新最快更新
看这个编制,看这品级,再看看国子监祭酒啥品级,看看地方教谕啥品级,就也能看出文武之间的差距,相差真不是一星半点。
刘德勇听了王彦要他进武学,顿时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脸色一变,“相公,武学卑职就算了,邝夫子教那些东西,卑职实在头疼的紧。”
他们这批屯兵千户,下放到各府训练府兵,至少大明朝十七条军规得能认识,金鼓令旗要能识别,阵法要能演练,而这些东西怎么来,除了有人教受,就只能看《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兵书,然后自己琢磨。
刘德勇等人都是从邝露手下走过一遭的人,印象十分深刻,邝露毕竟是文人,具体的战法他是教不了,主要还是教人识文断字,教些儒家经义,教授做人的道理。
中国古代的教育,同时下正好是反过来,先教做人再教做事,最开学的都是《弟子规》,《孝经》之类,再者修齐治平,也可以看出来,先是修自身,才能利于天下,而现今是先教做事,不教做人,至于好坏,智者见智。
刘德勇这样的粗汉,一把年纪了再去被教做人,如小儿般识字读文,自然别扭,难度可想而知。
王彦见此,微微笑道:“这事你跑不掉,今后军中百户以上军官,至少要能看懂军报,至于千户以上那要求便更多,你不想再进一步”
刘德勇嘴上抱怨,心里却十分欣喜,相公这是看中他,其实他识字后,私下也没少看书,只是不好意思对别人提起,文人蔑视武将,武将对于文人也不太感冒,大家都是大老粗,原本抱团取暖,你突然去读书,也会被人耻笑。
这文武分流几百年,观念根深蒂固,并非一时能够改掉。
王彦与刘德勇说了几句,又同胡恒元谈了谈肇庆的民政,慢慢的便进了县城。
胡恒元要为王彦设宴,但是被王彦拒绝,新兴县一家富户腾出一间大宅,供王彦一行歇息。
入夜,王彦正坐在房中看书,外面传来余太初的声音,“相公,职下有事前来禀报。”
“进来。”这么晚了,王彦有些疑惑,但还是放下书。
锦衣卫有南北镇抚司,新任的指挥使是王彦推荐给皇帝的王子龙,与王彦有旧,但却是皇帝的人,不过皇帝没有银钱投入,加上文官集团好不容易摆脱锦衣卫,自然不能让锦衣卫这个特务组织再起来,所以极力压制。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费阅读
原本主管缉拿、诏狱的锦衣卫北镇抚司,便一直发展不起来,反而是天地会借壳上市,使主管风纪的南镇抚迅速壮大。
天地会只能算民间组织,余太初现在的合法身份是锦衣卫南镇抚使,他走进房间,便单膝行礼道:“职下拜见相公。”
王彦挥挥手,让他起来,没有废话,开门见山的问道:“这么晚了,太初有什么事情禀报”
“回禀相公,山上的弟兄传来消息,山下聚集了一伙盗匪,似乎意图不轨。”
王彦听了眉头一皱,这个时候山下怎么会出现盗匪难道是皇帝不愿意封爵,又不想他与桂王见面,所以想用武力将桂王铲除,或者将他一并铲除
这个想法让王彦惊出一身冷汗,但现在只是猜测,他不好妄加猜测。
“查清楚是什么人了吗”王彦脸色阴沉起来。
余太初抱拳回道:“相公恕罪,事出突然,弟兄们还不能确定,但可以
第642章 夜斗
次日天气放晴,下午时分,三十名骑兵从新兴县出发,一路疾驰到云峰观山脚,然后拥簇着一人从山顶延伸下来的阶梯,徒步上山。
远处密林中一人见此,立刻从大树上滑下来,片刻间便消失不见。
中国名山大山众多,其中佛占七道占三,佛修来世,道修今生,这就决定了两家信众的基数和财力,决定了道观大多不如佛寺那般修的辉煌宏伟。
云封观,是广南典型的小道观,前院、正殿、后院,再加上东西两厢,不过百丈见方。
这同佛寺动不动就多少殿相比,可以说很寒酸,陆士逵师承武当拳师王瑞伯,算是半个道门弟子,但并不觉得什么不妥,道教除了龙虎山祖庭、武当等少数有朝廷支持的道观外,其他多半是这个模样。
当初之所以选择此地,散布消息说将桂王软禁于此,主要还是这云峰观地形独特,孤峰耸立,只有一条石阶可以上山,只要保守主山门,便可防止他人探查。
这道观内驻扎了一百二十名精兵,由一名叫张益明的忠至军百户看守,还有一名南镇抚司的百户官石方协助,现在陆士逵到来,观里便集结了一百五十名精锐。
盗匪来袭击,张益明心中正忐忑不安,王相公亲卫千户陆士逵到来,给了他一种安全感。
一行人爬上山来,士卒被暂时安排歇息,陆士逵则与张益明、石方交谈,石方给陆士逵倒了一碗茶水问道:“陆将军,职下派人打探到,山下至少聚集了五百多名盗匪,除了将军带来的弟兄,相公可还安排了什么后手?”
张益明也比较关系这个问题,虽说一百多名官军面对千把盗匪,也不该恐惧,但这伙人居然敢打云峰观的主意,恐怕不是什么普通的盗匪,还是要万无一失的好。
陆士逵见两人看向他,将水碗放下,“两位放心,相公早有吩咐,余镇抚与刘千户就在山下,只要逆匪敢来,我们两头一堵,定叫他有来无回。”
两人听了,一颗心便安定下来,又说了几句,便早早各自回屋休息,养精蓄锐。
夜渐渐深了,陆士逵早已醒来,他一手提着一杆长枪,背上还挂了副弓箭,来到观内巡视,便见正殿里,院墙边都有枕戈待旦的士卒。
陆士逵看了看天色,估计还不到三更天,还不是发动袭击的最佳时机,但他已经睡了许久,全无睡意,便提步向正殿走去。
殿里点着大蜡,这里大概聚集了三十多名士卒,却是道观房间有限,他们将房间让给了陆士逵带来的士卒,所以只能挤在正殿里。
陆士逵睡足了,这些人却有些昏昏沉沉的,一名小旗见陆士逵进殿,忙有些迷糊的起身道:“将军。”
“没事,你接着休息,本将看着。最新最快更新”
陆士逵一手拍在他肩上,然后拜了拜祖师爷,便席地座在大殿角落,拿了快布擦拭长枪。
虽是上半夜睡过,可过了子时,人终究有些犯困,就在陆士逵也迷迷糊糊快睡着之际,外面忽然传来一声大喊:“有敌情!”
陆士逵猛地被惊醒,一下站起身来,他见正殿里的士卒还沉睡不醒,顿时大喝一声,“都起来,敌人来了。”
“啊~”
就在他大喝的同时,外面又一声惨叫传来,格外凄厉,陆士逵立刻便率先提枪冲出正殿。
殿内的士卒被他一声大喝,又被惨叫声刺激,顿时全都清醒过来,纷纷拿起兵器点了火把冲出来。
“快快~快~”这时一从前院跑来一人,是个总旗,急忙大喊道:“快去守山门!”
陆士逵与众人冲出正殿,两厢里面的士卒也纷纷冲出来,迅速向山门拥去,上山只有这一条路,前院人头躜动。
片刻后,院门处已经杀声四起,举还有鸟铳声响,来的显然不是盗匪,而是精锐的战
第643章 豫王朱聿锷
山门外已经拥上来大批的黑衣人,杀声起伏,明军十名刀盾手在前,十名长枪手将枪架在盾墙上,三十名鸟铳手站在山门前的台阶上,五十名士卒迅速将山门保护起来。
院墙上、屋顶上则趴着蹲着六十多名弓手、鸟铳手,剩下的人则在前院,握紧刀枪严阵以待。
冲上来的黑衣人,并没有猛冲,被铳手放倒几人后,立刻在距离山门百步的地方停下与守卫互射。
一时间,弹雨乱飞,打在盾牌上,火星四溅,这群黑衣人中,居然有近百人的鸟铳手,用的同样是三列轮击的方法,明显不是什么盗匪。
不过,黑衣人的铳手虽多,但明显在训练上还是不如守卫,轮射一轮,被打死几人,剩下的就不敢列队而射,纷纷隐蔽起来,各自乱射,反而被守卫压制了下来。
远处石阶上,那林中的青年一身黑衣,正负手望着山顶的云峰观和不断向上涌去的黑衣士卒。
青年不是别人,正是隆武之弟豫王朱聿锷,他目光阴沉如水,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也没有谁敢打扰他的思绪。
桂王朱由榔,不仅是隆武帝欲除之而后快,唐王、豫王以及拥唐派大臣也不希望他继续活在世间。
两王欲杀桂王的原由与隆武帝基本一至,就是因为一旦隆武驾崩,桂王作为法统继承人,极有可能被人拥立为帝,只是隆武杀桂王,是想传位给幼皇子,而豫王与苏观生等人是想引用“兄终弟及”拥立唐王朱聿鐭登基,将皇统保持在唐藩手中。
对于大学士苏观生而言,当初清兵入侵广南时,他已经与桂王彻底交恶,而桂王在广南事变中仓皇而逃的表现,也使他认为桂王并非英主,而隆武帝年迈,皇子太过年幼,显然不适合继承大位,那就只有在广京监国抵抗过清兵的唐王朱聿鐭,可以成为拥唐派拥立的最佳人选。
其实此时,苏观生这一派的地位十分尴尬,首先他们是拥护隆武的,但想法却又与隆武不同,以至于他们活动非常小心,因为一但隆武知道他们的想法,那他们也有可能成为皇帝的敌人。
这次刺杀桂王的行动,便是大学士苏关生与两王策划,他们也十分担心王彦的立场,不想王彦与桂王见面,使得桂王忽然获得一只强大的助力,只是苏观生与唐王只是想针对桂王,但豫王此时显然有不同的想法。
在豫王身后站着的那札须大汉,身高七尺,体型雄壮,皮肤黝黑俨如一头黑熊,手持一杆大铁枪。
这壮汉也是个名人,曾是从横粤海的大海盗,乃四姓海盗之一的徐贵相。最新最快更新
当初郑之豹联合四姓海盗封锁粤海,想要锁死王彦,但被水师击败,四姓海盗一死两降,只有他侥幸逃脱。
这几年来广南海贸发展迅速,每日来往于海上的船只不可计数,要说他的日子也该好混,事实也确实如此,起初他是劫了不少船只,发了横财,但最近日子却越发不好过起来。
这除了广东水师有新船下水,船窄而长,还配了大桨,速度比海盗的福船要快,一旦发现不易逃脱以外,便是海商势力快速增长,像是有五忠军背景的靖海商行,护卫力量便十分强大,不要说打劫,海盗见了都要绕着走。
海上不好混,原来投降的四姓海盗石壁、马玄生,现在却身份洗白,成了水师参将,这让徐贵相十分懊悔,现在看来,当初不逃,直接投降反而要好一些。
水师大力围剿南海上的海盗,以确保贸易顺畅,徐贵相便有了上岸的心思,正好唐王势力不足,两方一拍即合,徐贵向便投靠到了唐王麾下。
第644章 烫手山芋
山角几名黑衣人看守着夺来的马匹,并且注意着新兴县方向的情况,以便给攻山的弟兄随时警示,这几人拿着火把来回巡视,忽然几支冷箭射来,顿时惨叫一片。
几名黑衣人哀嚎一声,捂着中箭之处,倒地而亡,剩下的几人顿时吓的仓皇四顾,而就在这时,刘德勇提着苗刀杀入,几刀之间,就砍翻剩下的黑衣人,然后苗刀高举,大喝:“杀啊!”
刘德勇自从被下放到府兵中,他难得再有这样痛快厮杀的机会,当即呼喊一声,便斜握战刀,一马当先,身后七八百府兵火把突举,纷纷大喊着杀将上去。
半山腰的石阶上,不少黑衣人惊得大喊起来,“有敌情,府兵杀来了!”
朱聿锷脸色一变,身旁几名宗室子弟立刻拥上来将他护住。
之前,王彦、苏观生停发、减发宗室俸饷,唐王将家财置于堂上,供困难的宗室拿取,不仅被大臣称为贤王,识大体,也收获了不少宗室的人心。
这些底层的宗室,对于唐王和豫王的爱戴,远胜于隆武皇帝。
“殿下,此地不宜久留,卑职护着殿下突围。”十多名捧日军,立刻拥着朱聿锷向下杀去。
另一头,徐贵相刚冲到前面,便听见后面喧哗,他转头一看,山脚出现一片火龙,便知道祸事了。
徐贵相这好不容易决定上岸,又好不容易搭上唐王这条线,这第一次行动就被人包了饺子,运气也是没谁可比了。
他们现在等于被两面夹攻,已经没有机会。
“撤!”此时他恨的一跺脚,这忽然出现的府兵,令他功败垂成,他心中又气又恨,牙齿咬得咯咯直响。
就在徐贵相吆喝一声,掉头后撤时,前面大群的黑衣人也匆匆忙忙的往下涌,山门前陆士逵、张益明等人见此,当即一声呐喊,守卫们立刻杀出,紧追不舍。
捧日军成军不过大半年,虽然这次行动挑选的都是精锐,但捧日军的精锐也就是府兵的水平,而海盗虽然悍勇,都是亡命之徒,但多是个人勇武,这大队一乱,立刻全乱。
石阶狭窄,随着守卫杀出,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此时,掉在后面的黑衣人被不停的砍杀,中间的则使劲往前挤,以为只要跑在最前,自己就能够逃脱。
这时徐贵相也看出来,若是被守卫这么往下一撵,等退到山脚,根本不可能有机会组织突围,他顿时怒骂道:“混蛋,都他娘的只顾往前跑,后面的人被吃掉,下一个就是你们。”
这个道理很简单,大伙儿也都懂,可知道和做却是另一回事,捧日军的宗室子弟根本不鸟他,但他在海盗中还是很有威信,一声吆喝,便有十多人集聚过来。
徐贵相身体壮实,如同一只大牛,他提着铁枪,领着十多名悍匪,便往回顶,居然有不少人跟着他杀回来。
陆士逵站在高处,见仓皇下溃的黑衣人忽然有稳下来的意思,便注意到了徐贵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陆士逵毫不犹豫的直奔匪首而去。
这两人一个往上顶,一个往下冲,很快便遭遇在一起,陆士逵战刀一闪,快如闪电,直逼徐贵相的胸膛,徐贵相仰面而攻,视角不如陆士逵看的全,刀到眼前他才发现,连忙用枪竖挡,立刻火星飞溅。
陆士逵马上改变刀势,刀身贴着枪杆一滑,徐贵相手臂上立刻拉开一条口子,鲜血外涌,惊得他连忙后退数步。
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陆士逵是使枪高手,自然不能让他拉开距离,发挥大枪的威力,连忙几步贴上,不给对方半点机会,他纵身一跃,战刀连连劈砍,来势迅猛至极,徐相贵只能慌忙举枪格挡。
只听得“当当当”的连连声响,战刀瞬时间连砍六七刀,每一刀都比前一刀更猛更疾,劈在枪杆上,火光四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