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27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当身后响起“蹬蹬”的脚步声时,弗兰克甚至能听出,不是从本地招募的前台小姐脚底的那种打折货,而是prada当季的最新款,或许还是限量版,这个牌子在办公室女性中颇受欢迎,哪怕是cia这种秘密部门也不例外,然后他便听到了一个带着弗州口音的女声。
“弗兰克,你是怎么做到在这种鬼天气还能穿上长衫上街的”
“奥莉,老天,这怎么可能”
弗兰克转过身,吃惊地走上前,与来人相拥脸颊轻轻一碰,那是一个身穿西装长裤的白人女子,棕色的头发戴着一幅黑框眼镜,厚厚的妆容也遮不住脸上的皱纹。
“为什么不可能”奥莉维拉.斯威夫特笑着走进办公室,顺手脱下黑色的西装外套,挂在衣架上。
“我没想到他们把你派来了。”弗兰克话只说了一半,女人笑而不语,他突然间灵光一现。
“喔,我明白了,你不是他们派来的,看来我很荣幸,成为中情局历史上首位女局长的第一个访问对象,是不是值得干一杯”
“工作时间还是要注意一些,下班之后我不介意。”女人默认了他的猜测,弗兰克仰头大笑。
“可怜的布莱恩,可怜的比利,他们这会儿是不是躲在角落里哭泣那可太有趣了。”
“弗兰克,现在我知道为什么你在局里的人缘这么差了,其实我一直觉得,你才应该是我的对手。”
“不不不,奥莉,我们是朋友,认识很久的朋友。”
奥莉维拉自矜地一笑:“当然,弗兰克,我的老朋友,你不会介意回答我几个问题吧。”
弗兰克笑意不减地摊摊手:“请便,局长女士。”
他有些诧异于对方的急迫,其实在对方踏上越洋飞机的那一刻,他就收到了消息,原来的老头成为了新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后继者是一个与任何一方都扯不上关系的女性,这个任命充份表明了新总统的特立独行,就如同他正在施行的经济紧缩政策一样,一切以美国人的利益为主,为此哪怕不惜得罪传统的盟友,强硬的政策下,凸显了国内保守势力的强大,而这个表面上一脸笑容的女局长,其实是个手段极其硬朗的鹰派人物,只看她上任伊使就直奔自己的任地,便可以看出,国内对于亚洲局势的关注程度。
接下来他们换了一个地方,甚至都没有使用局里在当地的安全屋,而是一间新租下的酒店。
“弗兰克.海德尔先生。”
发问的中年男子弗兰克不认识,他知道新局长一定在某面墙壁的后头观察着自己,于是微微一点头。
“中间名呢”
“冯。”
中年男子从一份卷宗上抬起头,对方略露琚傲的表情,让他的气势一滞,到口的问题也改为了另一个。
“资料上说你的妻子并没有和你住在一起”
“她和我的儿子住在奥地利,我们离婚已经七年了,最近一次相见是在维也纳,她们住在萨尔茨堡,当时我是驻西欧的行动主管,这次会面,有详细的报告呈到上面,应该是你手边的下一件。”
男子再一次受到打击,在开始盘问之前,他就知道了对方的来历,可是没想到会这么难缠。
“看来我们大家都很忙,还是简单一些的好。”
男子放弃了那些战略,直接了当地开始提问:“去年九月份,你们在华哈边境策划了一起秘密行动,行动的保密等级是a,结果我们都知道,我想问的是,行动基于什么目地”
弗兰克早有准备,用一种缓慢而平常的语调述说着,从那次边境上的袭击说到后来发生在泰缅边境上的事件,站在一堵单向玻璃前的奥莉维拉翻着手中的资料,从耳机里传来的声音,仿佛在为她做着有声朗诵,几乎一个单词都不差。
她突然有些后悔,离开兰利之前,那个老头再三提醒过,这是一个内心极为坚定的家伙,这样的手段对他来说,实在太过幼稚了。
......
南岛,海昌工业园区办公大楼的顶层,刘禹拿着手机在那里走来走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是她生的女儿长得真可爱,名字也好听,瞧瞧你起的,清明,多土,如果我们也能有一个女儿就好了。”
“所以我才说,以后生了女儿,名字你来取,咱们国家不是推行二胎吗只要想生,你哥我一定会配合,媳妇儿啊,咱们努把力,弄一对双胞胎出来,最好还是龙凤,那就太完美了。”
“好啊,你喜新厌旧,咱们儿子可听着呢,别看他小,什么都知道,是吧清明你有一个妹妹了,高兴吗”
耳朵里传来伊伊呀呀的声音,刘禹的笑容更加灿烂,看着视频里的母子俩,恨不能马上飞过去,只不过这里的事情太多,根本就走不开。
“呦,好幸福的一
第一百二十四章 订制
“我可以做些什么”刘禹突然间感到一种沉重的压力。
“别担心,我这么说只是想告诉有这种可能性,万一,我说万一啊,他有一天在某个地方认出了你,而你也认出了他,一定要记得你不认识他,如果他表现出要与你接触的意愿,你必须马上离开,或是等待支援。”
钟茗郑重其事的提醒,更是让他心里难受,有些言外之意,其实不必对方说得那么明显,他就可以感受出来,可此时的刘禹,却另可自己什么也不懂。
“真没想到,这个时代还有国际主义战士。”
“你连做首富的机会都放弃了,不也是奔心中的理想去的吗。”钟茗的短发被海风吹起,轻轻用手一拂就到了耳后。
“那是因为,我还没有做好一个当首富的心理准备,当财富唾手可得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个数字,况且,我发现,在我有限的生命里,可以做那么重要的事,要比单纯推积数字快乐得多,我很享受这种快乐,它让我精神充实、思想进步,人最大的成就就是实现自我的价值,首富也好,首善也好,都只是其中之一。”
刘禹动情地说道:“你知道吗,从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人被害死,到救下几百上千万自己的同胞,将他们带上自立自强富足文明的道路,站到这个地球的最顶端,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是值得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理解了苦难年代里,那些党员付出自己的生命,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钟茗扬起下巴,略带骄傲地说道:“不只是苦难年代。”
刘禹点点头:“对,不是只是苦难年代。”
来找他,当然不光是抒发情感,也不是只是提醒一句,评估中南半岛的战事,为即将到来的大反攻做计划才是重中之重,陈述负责的那一块是保证收支平衡,她负责的就是把握整个事件的进程。
做事情得有计划,在半岛的战事中,除了作战要计划,后勤补给、民事安置、建设规划、工矿布局等等都需要事先计划,这个工作就是放到后世完成的,等拿到了定稿,他会根据实际情况略作修改,不过大方向上不会错就对了,毕竟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已经超过了大半个世纪,经验和教训都足以借鉴。
第一项是后勤,总参参谋出身的陈锐对如今的工作并不满意,可那是组织上交待的任务,于是他只能拾起老本行,成了他的后勤总管。
“你这仗打得,全靠钱堆了吧,几千发炮弹就这么打出去了,子弹倒没射几发,很有点大老美的作风啊,是不是挺爽的”
“那是,能拿钱堆的都挺爽的。”
刘禹大言不惭地回了一句,完全忘记了当时他是多么地心疼,陈锐摇摇头,咱们国家虽然如今有点钱了,可军费并不多,一向都主张力行节约,那可能像他那样造,可人家花的是自己的钱,好歹用在了正途上,总比那些铉富的强。
“照你这次的消耗,需要补充六个基数的60弹,也就是每门360发,全军一千门,一共三十六万发,7.62子弹三个基数,一千五百万发,胶鞋和军服各十万套,铺助战具十万套,单兵口粮要吗”
“吃的东西,最好在当地解决吧,以免浪费了宝贵的运力。”钟茗帮他做了决定:“如果以稻米为主食的话,其实你们可以制作二战时的日军野战口粮,就是那种煮熟的饭团包上菜,用油盐炸一下,能保持七天以上不变质,可以在岛上成立专门的生产作坊,使用妇女和老弱来完成,不会占用成年劳动力。”
“营养搭配可以参考咱们的野战标准,高热高脂高蛋白。”陈锐补充道。
刘禹听着不对劲:“那不成三高了吗”
“你已经解决温饱问题了开始讲究科学搭配了吗,有得吃就不错了。”钟茗给了他一个白眼。
“就是,你知道完成一次三十公里武装拉练需要的热量吗就算你两天举行一次,也得大量补充这些东西,别说你们了,就是咱们的队伍,三高都是很高的标准,一般能达到的,多半是坐办公室的文化人,普通战士哪有那福气。”
陈锐笑嘻嘻地打岔,刘禹其实想得并不是这个问题,以目前琼州的人口基数,保持一支二十万的常备军问题不大,可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养兵,平时的消耗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更不必说打起仗来,那钱是流水一样往外淌啊,可是不扩充又不行。
“要完成你的目标,扩军势在必行,中土不比半岛,你不能用野蛮的方式去消灭自己的同胞,维持统治就必须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而且咱们的军队是什么除了战斗队,还是宣传队,工作队,解放战争那会儿,每一个新解放区都是由复员军人接管的
第一百二十五章 练兵
琼州的机械工坊里,机器声隆隆不绝,车刀在润滑液的作用下飞速旋转着,一条条金属丝打着卷落到地下,很快就堆积起来,走进这里,刘禹总会想起小时候,作为双职工的家庭,他和弟弟经常会在放学后来到车间,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把作业写完,然后去工厂后面的废料堆里疯玩,直到下了班的父母找来,拎着耳朵边骂边驮回去。
“......工差太大,超过标准二成,不用工具拿眼睛一看也看得出来了,压根儿就是废品,你们学习操作车床也有三个月了,上手实操也有一个月,这种成绩,怎么对得起被你们浪费的材料,看看这是什么精钢啊,拿来做什么不好还有这电,知道州里有多少家用得上电吗这里整天都不断,就是为了让你们浪费材料,做出一堆废品出来吗”
认识这么久,他还从来没有见过叶应及发脾气,尽管声音不算大,那种压死人的威势让一群学子全都低下头去,训完学子们,他又瞅向几个老工匠。
“还有你们,明明掌握了操作技巧,藏着掖着不拿出来,怕什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么,明告诉你们,在这琼州,没什么了不得的手艺,看看你们车的事物,比得上那些样品么这些样品,随时可以有大把的可用,学会了不出奇,学不会浪费的是公中的钱,折损的是你们自己的前程,只有桃李满天下才能得人尊重,想一辈子当个手艺人还是为人师有,自己仔细思量思量,莫要失去了这个机会,将来追悔莫及。”
几个幸灾乐祸的工匠顿时面红耳赤,他们都是原来军器监的老师傅,学习能力强理解得快,是这群人当中的佼佼者,基本上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机械加工手法,当然了,刘禹现在并没有指望他们能达到一个什么水平,而是希望通过言传身教,让一些初出学校又对机械工感兴趣的学子得到一个实践的机会,成为将来的种子,显然叶应及并不是这么想的。
“筠用。”
“子青。”
这回刘禹没有递烟给他,工坊里贴着明晃晃的禁烟标语,他也只能自觉地不抽,叶应及结束了训诫,又给他们布置了新的任务,便同他来到了边上,刘禹将一支上了刺刀的长枪递给他,叶应及一眼就看出了它的用途。
“新式长枪”
“你再看看。”刘禹笑而不语。
这就是他在后世订制的旧式燧发枪,厂家只用了三天的功夫就拿出了样品,不得不说现代工业体系的强大之处就在这里,特别是作为机加工大国的华夏,在叶应及的眼中,这支枪要比之前的56半更漂亮,加上刺刀长度与人身等高,长长的枪管泛着乌油油的光,精致的枪托漆成了整体致的黑色,他举起枪做了一个瞄准的姿势,手指恰到好处地搭到了扳机上,整体的枪身重量比56半要稍大一些,奇怪的是上面却没有弹匣的装口。
“这枪不是打枪子的么”
“出去说。”刘禹将他拉到工坊外面,找了一个僻静处,将一个纸筒交到他的手上,叶应及打开一看。
“火药”
“倒进药室里,这是里弹丸,从前面塞进去,用棍子捅实了。”
叶应及显然比他在行,只解释这么一句就猜了个**不离十,这种燧发枪的击发原理与宋人发明的竹火枪相去不远,就连发火药也是黑_火药,只是现代工艺下比例和纯度都要精细一些,因此燃烧起来也会更加充分,随之产生的推力更大一些。
“不用点火”他将一颗圆圆的弹丸压进枪管,用一根铁条压紧,却没有发现火绳。
“嗯,撞击点火,燧石就在枪机上,你扣下扳机试试。”
叶应及依言用力一扣,扬起的枪机猛然下落,撞在枪室的钢轮上,激发出闪亮的火花,火花点燃了药室中的黑_火药,“砰”得一声炸响,从机匣中冒出一阵白烟,他只觉得枪身猛地一抖,枪口不由自地主向上抬起,一颗圆圆的弹丸飞出枪膛,打在不到十步的院墙上,弹起一个细小的坑。
“无论是操作、准头还是力度都不如之前的自来火。”他提起枪在手中抖了抖。
“行家!”
刘禹冲他竖起一个大拇指,赞许地说道:“这种枪就是给民间用的,结构简单,操作复杂,本钱也会低一些,你不妨试试看,能不能做出来。”
“别的还成,就这管子有难度。”
叶应及一语中地,枪机构造只是个思维问题,合格的枪管才是技术问题,后世的解决方法很简单,热轧、冷轧或是挤压法,都是自动完成,在这个时代,最容易想到的办法是卷铁皮筒,当然那样就没法做出无缝钢管,内壁也不会那么圆滑,如果只是组装,他大可以从后世批发一堆镀锌水管,成本还更低一些,不过这是一个锻炼机加工能力的好办法,他并不想一手给包办了。
按照工坊目前的装备,就算用手工钻床来给实心铁坯钻孔都不算难,难的是掌握好每一根管子的加工精度,这是一个需要大量实践的过程,西方那帮老毛子在十六世纪就能用铁匠铺子打出来,他不相信有了这么现代化的机床,激发不出工匠们的想像力,创新从仿造开始,这是后世的华夏走出来的路,在这个时代,没有被儒家思想禁锢的宋人,一定会更加创造出更辉煌的成果,大工匠精神,从我开始。
与此同时,黎母山下的大营里,云帆背着手也在教训人,不过都是些新兵,大营里约有五万新近招募的琼州本地新兵,之前的那一批去了南洋,替换在那边服役了半年的老兵,与以往不一样的是,新的步兵操典手册下发到了每一个步卒,他们的识字率保证能看懂并理解上面的每一句话。
“左就是旗帜所在的方向,牢牢地记住,因为它将是你行动的表率,以旗帜为列,对准你的同伴,目光对准他的后脑勺,双脚并拢,一个挨一个对齐,这么简单的要求都做不到”
其实,相对于以往
第一百二十六章 示众
“大帅”
土虎登哥万万也想不到,会在这里看到阿里海牙,那岂不是意味着,二十万大军全都完了
“他们没杀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