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127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问过了,他娘很早就过世了,家里没别人。”桃儿随口答道,这些私密事她们是从来不瞒对方的。

    “不是这个啊。”

    桃儿一愣:“那是什么”

    管道升朝身后看了一眼,甲板上的船工都在做活,没有人注意到她们,靠近她的耳朵,微不可查地说道:“问问他的喜好,是不是好男风啊,想要避嫌故此来找你做门面,小心哪,日后守活寡。”

    说完,她就赶紧离远了几步,等着对方发飙,谁知道桃儿的一双眼睛转了转,说了一句连她也始料不及的话。

    “我怎么没想到这个,要不,回去再问问”

    管道升怔怔得张开嘴,“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桃儿这才反应过来,咬着牙伸手过去捉她,因为在船上,管道升不敢跑,只是不住地告饶,两人打闹了一会儿,桃儿拥着她,靠在船舷上。

    “别光说我的事,你来了这么久,就没看上谁听闻好些青年才俊,托人打听你的事,队里那几个男子,也是殷勤得紧哪。”

    说到自己头上,管道升的神情淡了许多:“我都说了有人家的。”

    “淮地啊,你把自己都卖了,无依无靠的时候,他又在哪里”

    “元人造的孽,关他何事。”管道升悠悠说道:“上回托人打听了,他在楚州李相公处做事,颇得上峰赞许,或许有一天会来接我呢,左右还有三年呢,你都等得,我为何不能”

    “我听杨先生说,李相公与元人的战事不利,折损了许多人马,扬州城也被围了,还好你那位在楚州,当是无碍的。”

    管道升没有说话,脚下的飞剪船以一种异乎寻常的速度披波斩浪,船上的每一个人都充满了信心,她也是一样。

    ......

    被围在三角地带的元人大营,阿里海牙冷冷地看着被亲兵挡在外围的汉军将校,每一个人的面上都恭谨依旧,他却觉出了一股子涌动的暗流,或许今日就是前来摊牌的。

    “都进来吧。”

    众将低头走进大帐,里面的陈设看着没什么变化,他们自觉地站在左边,对面则是一群蒙古、色目人,只是与人多势众的汉军将领相比,显得要单薄许多。

    阿里海牙暗暗叹了一口气,这就是大营里的形势,骑军本就不多,一场炮击连万户带千户炸死好几个,受伤不治的又是好些个,现在连凑门面的人数都拿不出,他也不想再行什么欺诈之术,那样反而会被人看清虚实,能做到万户的,哪一个不是人精

    走到自己的帅案后头,他的视线在每一个汉军将领的面上扫过,有些还能勉强与之对视,大部分人从进来伊使就低着头,看不清是个什么表情。

    “都到齐了,那本官就开始点卯,禇怀远万户。”

    “末将在。”

    “你的军中可有异动”

    “这......”禇怀远被他凌厉的眼神死死盯着,不禁看了站在前排的郑镇国一眼。

    阿里海牙不紧不慢地说道:“怎么,当真有不妥”

    “没......没柴火了。”

    郑镇国咧嘴一笑:“看俺做啥,俺也没多的。”

    “哈哈”汉将们一个个乐不可支,就连对面的蒙古人也纷纷侧目,阿里海牙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摆摆手:“好了,甯居仁万户。”

    “末将在。”

    “你那里呢”

    “末将......”甯居仁同样看了郑镇国一眼。

    “你也没柴火了”阿里海牙冷哼了一声。

    “末将想让换个靠海的地方,捞点鱼虾啥的,那米饭团子太难吃了,俺们吃得直泛恶心,海味好歹有些咸湿,能佐佐饭,那米饭又黏又粘牙,越吃越饿,开始还有点马肉垫巴垫巴,如今尽是白闪儿,好不容易捣鼓软乎了,也是半生半熟,属下昨儿还崩了半颗牙,大帅瞅瞅是不是”

    看着他露出的那口黄牙,阿里海牙连发火的力气都没有了,接下来又点了几个人的名字,无一例外都是诉苦。粮草将尽,军心不稳,尤其是汉军营,已经是势大难制,今日这些将校,看似荒诞,实则不过是在试探自己罢了,如果拿这么小的事来处罚,不光师出无名,而且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不知不觉,他点出了最后一人的名字。

    “郑镇国万户。”

    “末将在。”

     




第一百一十八章 覆灭(九)
    墙外的动静没有瞒过琼州军的眼睛,从微光夜视仪里,刘禹看到了**百步左右距离上,所发生的事情。

    “好多人。”

    “看装束,都是本地土人。”金明的判断得到了姜才的认同。

    “蒙古骑军押阵,土人干活,没有汉军的参与。”

    “他们这是做什么”

    “说不好,拖回去当柴火烧了”

    结合之前的消息,元人营中缺少燃料,有一些汉军为此起了争执,引起了很大的骚乱,最终出动了骑军才平息,如今那些人头还立在阵前,如果这一次的行动出自阿里海牙的授意,或许就说得通了,几个人在一瞬间就明白了事情的缘由。

    “要不要来上几炮”

    刘禹想了想:“静观其变吧,无论阿里海牙想做什么,总是打破了他们之间那种脆弱的平衡,接下来一定会发生变故,咱们做好准备就是。”

    ......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也瞒不过同在一处的汉军营,接到消息的郑镇国、高德诚、王天祥、褚怀远四个万户,马上停止了商议,一齐走出帐子。

    由于离得近,他们看得十分仔细,从远处过来的大队黑影一直绵延到蒙古人的营区,此起彼伏的口号声明显带着异国的腔调。

    “土人将那些器械拖回去了。”

    “老郑,你觉得,大帅是个什么章程”高德诚摸着脑袋,眼珠子在黑夜中一闪一闪地。

    “你觉得他是冲咱们来的”

    褚怀远阴着脸,恻恻地说道:“白天那情形,只怕已经起了疑惑,这么晚了突然来这一出,难保不是有什么企图,不得不防。”

    “老郑,关口还是宋人那边,究竟应了没有”王天祥看着那些大大小小的黑影说道。

    “宋人的条件就一个,可咱们敢做么”

    郑镇国的脸色在黑暗中阴晴不定,三人一齐看向他,高德诚开口说道。

    “什么条件”

    “大帅的人头。”

    三人都是吸了一口气,双方目前只是在互相试探,对于这些汉军世家来说,兵权看得比什么都重,他们想要保持一个完整的兵力结构,还要拥有一定的特权,说穿了就是保证地位始终不变,宋人没有直接答应,只是提出了一个先决条件,解决营地里的蒙古人,这就让人很为难了,因为他们还没有做好彻底背叛元人的思想准备。

    “这如何使得”褚怀远下意识地放低了声音:“这里十二个营头,就算咱们想干,也难保别人不生出什么心思,何况,那些蒙古骑军,必会誓死保护,咱们可没有火器。”

    “谁说不是呢”

    郑镇国叹了一口气:“可宋人说了,想要好处就要付出,咱们要的太多,自然不可能什么也不做,人家占尽了优势,怎么可能任咱们开口,都不是傻子。”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嘛,事情不都是谈出来的”

    “问题是,宋人可以慢慢谈,咱们成么就算咱们肯,大帅会容得下”郑镇国向黑夜中的那些人群呶呶嘴,三人俱是一愣。

    “他会不会知晓了”褚怀远有些不安。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你能保证你的营里个个都忠心不二”郑镇国毫不避讳地说道:“如今这等形势,他要下死手也是不易的,只会让人人自危,被宋人再一搅合,大营立时便溃了,大帅何等样人,不会做那样的事。”

    “那今日这般又是为何”高德诚疑惑地看着他。

    “不好说,或者是要逼咱们再去攻一次,或者是想劈了当成柴火,平均分给咱们这些汉军。”

    可能么三人都是一样的疑问,最终却没有说出口,说到底还是人心不齐,在整个汉军营中,他们只占了三分之一,别的营头会怎么做,谁也不知道,原本打算先与宋人联系,谈个好点的条件,只要兵权在手,就算日后有什么反复,元人也好,宋人也好都不得不依着他们,这是乱世中的法则,也是他们唯一能让元人忌惮,不加害家族亲人的办法。

    “老郑,你觉得宋人会赢么”

    郑镇国摇摇头:“宋人日后如何不知道,眼下,咱们已经输了。”

    ......

    大营的另一端,阿里海牙全身穿戴整齐,就连许久不用的佩刀都挂在了腰间,一队百人的亲兵紧张地警戒着四周,手中执着刀枪弓箭等武器,一派如临大敌的模样。

    土人号子夹着“吱吱呀呀”的声响,一台台巨大的战争机器被推进营中

    ,让他心中感概不已,曾几何时,只要将这样的器械摆在城下,那些土人的城池便会打出白旗,因为没有人能对这样的阵势无动于衷,可是如今它们连挨上宋人高墙的机会都没有。

    营里的骑军全都撒出去了,除了一部分押送土人去做事,别的都在防备着另一个方向,他的周围就只有这个亲兵百人队,也是手头最后的力量。

    营地里越推越多,土人们的动作也越来越慢,最后是那种沉重的盾车,往往很久才会挪动一步,这一干就到了天亮时分,一夜未睡的阿里海牙无端地松了口气,汉军大营没有明显的调动迹象。

    “大帅。”同样忙了一夜的千户捏只不丁骑马跑过来,向他抚首作礼。

    “有何异常”

    捏只不丁摇摇头:“汉军营里有些人听到动静跑出



第一百一十九章 覆灭(十)
    夜里毫无动静,第二天天明,所有的汉军将校被召集到了蒙古人的营中,当看到营地里那些堆积如山的木筏子时,每个人都惊讶得合不拢嘴,仿佛是一夜之间变出来的。

    阿里海牙的精神看上去好了许多,在亲兵们的簇拥下,也不升帐就在大营的空地里,带着这些汉军将校一个个看过去,营地中除了这些成品,还有许多木材和绳索,以及拆卸后的痕迹,只见那些工匠们不停地将木材进行一番简单的加工,然后便用绳索捆扎起来,由于干了一夜的活,人人都有些萎糜不振,只是在骑军的看管下,无人敢露出不满的神色,阿里海牙张开手,大声说道。

    “诸位都看到了,这便是昨日你们发现的动静,非是本帅不愿提前知会,而是恐为宋人所知,只能暗地里行事,眼下他们已经做好了数千个木筏,等到全数完工,可载五万余人过海,趁夜出发,神不知鬼不觉,宋人就算有水军也不怕,天黑浪高,总能逃出去一些人,好过在这里等死罢。”

    听着他的介绍,郑镇国等人不由得面面相觑,虽然都是北人,他们并非完全不识水性,哪怕大海不比江里,至少还有一丝活命的机会,那就意味着生的希望。

    “原来大帅早已想到,难怪不许我等用作柴火。”

    “大帅好手段,昨日里动静那么大,属下等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没曾想居然是这个。”

    “只是这筏子不能尽载,余下的该当做何打算”

    ......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刨开那些土人不算,要送出去的至少也在十二万上下,五万人连一半都不到,又该如何分配阿里海牙暗暗打量着这些汉将的表情,有惊异的、有兴奋的、有徘傍的、也有疑惑的,等他们的话音落下,他仍是不紧不慢地说道。

    “人数不足也是无法,只有这点子木头,诸位都是大元的忠臣,本帅恨不能将每个人都送出去,奈何办不到,诸位不妨想想,哪些人走,哪些人留下,方为妥当”

    果然来了,郑镇国等人仿佛心有灵犀般一齐抱拳答道:“属下等愿凭大帅调遣。”

    阿里海牙面上现出一丝难色:“手心手背皆是肉,选谁不选谁本帅亦是为难,昨日想了一夜,只得一个取巧的法子,抓阄吧。”

    也不等他们答话,一个盘子便被亲兵托着拿到了众将的面前,里面放着一些卷成卷的纸筒,有资格动手的自然是那些万户,在大帅看似温和,实则严厉的注视下,每个人都伸手抓了一个纸筒,放在心里打开。

    “属下的是......留。”甯居仁报出自己的结果,将那张纸筒子揉成一团。

    “末将的是走。”王天祥神色复杂地打开,读出上面的字。

    “走。”

    “留。”

    “留。”

    ......

    很快轮到了郑镇国,他一直在默数着结果,自己是最后一个,前头开出四张走,自己手里这张不必打开也知道是什么了,他还是双手哆嗦着展开纸筒子。

    “末将......走。”

    阿里海牙在每一个抽到走的汉将身上扫了一眼,语气淡淡地说道:“这是天意,先走一步的诸位今夜就要收拾行装,在码头上集结,依次上船,暂时留下的也不可慌乱,等到先行者到了岸上,再命人将木筏撑回来,如此这般,或许可以得脱险境,上岸之后无论是在何地,都须向蒲甘进发,咱们在那里汇合,绕道云南返回大都。”

    “末将等遵命。”

    无论抽到了什么,此时的众将都是一恭身答道,只是当他们走出营区时,已经自然而然地分成了两个阵营,郑镇国看了身边的王天祥一眼,两人都是一脸的无奈,密议的四人当中,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他和王天祥抽到了走,高德诚与禇怀远抽到了留,原本就首鼠两端的汉军阵营顿时分裂,就连他们这几个立下了盟誓的也无法幸免。

    “怎么办”趁着上马的功夫,王天祥低声问道。

    “某会设法告知宋人,咱们见机行事吧。”

    事情到了这一步,郑镇国也没什么好办法,一个单薄的木筏子上要坐上五个大汉,说不准一出海就沉了,更不必说还要避开宋人的水军,这么简单的问题视而不见,因为他们已经走投无路,只能冒死行险,回到自己的营中,他一面下令收拾行装,一面派出信使,也顾不得还是白天,可能为蒙古骑军查知。

    &nb

    sp; ......
1...444445446447448...4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