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127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为了避免被宋人的震天雷所伤,每一台盾车的后头都不超过二十人,为此,他们排出了整整一千台盾车,每辆车子的后头还拖着一架攻城云梯,所有人被挡板挡在后头,慢吞吞地朝着宋人的高墙移动。

    当盾车阵




第一百一十一章 覆灭(二)
    四月的半岛,从鄂尔库茨海过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宣告了雨季的到来,所谓雨季就是一个月雨天比晴天多,一下十几天不带歇的,好容易不下的时候,空气里也是潮潮的。

    对于汉军军士来说,在这种季节里,推着一辆几百斤重的加强型盾车在泥地里艰难前行的,就像是身上被压了一块沉重的石头,尤其是,还要拖上一个三丈高的粗木梯子,去面对一堵有着重兵把守的灰白色高墙,听着身边百户们的咆哮,顶着后头蒙古骑兵吃人般的眼光,从身到心都近乎麻木。

    “加把劲,再加把劲,推过去!”

    由于地表还在渗水,土质疏软不堪,沉重的车体深深地陷了下去,四分之一个车轮都掉进了泥淖里,车前的挡板占据了大部分的重量,使得整个车子的重心过于靠前,为了保持平衡,只能让它朝后倾斜,将重量几乎压在每一个军士的身上,他们不得不手脚并用,一边奋力抬起粗大的撑杆,一边用头颈和肩部拼命地向前顶,许多人的脚陷进了泥里,像牛一样匍匐在地上,越是用力就陷得越深,饶是如此,车子依然慢得像蜗牛,一步一步地朝着前方挪动。

    阿里海牙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一个个汉军万人队在他眼前展开,那些身材彪悍的北方汉人有着极强的纪律性,哪怕在疾病最肆虐的时候也不曾有过动摇,此时明知会面对怎样的敌人,动作依然丝毫不乱,踩着号角的余音一队队地整齐排列,每隔上十多步,队列左端的百户旗或是千户旗摇动之后,便会踏着音节缓缓向前推进,八个万人队,全部展开后形成一个了巨大的长方形切面,有一种令人震撼的力量,倚仗如此雄兵,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征服了大大小小数百个国家,大部分时候,只需要在城下将阵型排出来,城头就会竖起降旗,里头的每一个都是足以信赖的老卒,死掉任何一个都会让他心疼不已,那是曾经。

    如今,他不得不狠下心,用一种绝决的心态将他们推上死路,原因很简单,如果不这样做,这支军队或许有一天就会成为摧毁庞大帝国的主力!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股力量的破坏力,只要看到他们此刻的表现就一清二楚了。

    可是,他的心里在滴血。

    大约一个半时辰之后,巨大的阵型终于成形,阿里海牙在心里莫名地松了一口气,就在此时,宋人的打击如约而至,他的瞳孔在陡然间放大,手上不自觉地握紧了缰绳,从那边高墙中飞出的黑影让所有的将校抬起头,眼都不眨地跟着,越来越高。

    “咻”

    3斤重的水滴型迫击_炮弹撕破空气直窜云端,到了大约200步左右的顶峰又急转而下,划出一道瘆人的死亡孤线,飞过多达十万汉军组成的庞大方阵,砸入汉军与监视的蒙古骑军之间的泥地中。

    “距离不够,药包份量加大一号,再射!”

    由于距离太远,飞行器代替了人眼,传回射击的效果,第一批大约两百枚校射弹没有打中任何目标,飞行距离大概在一千步左右,听到指令,炮手们马上换成了更大份量的药包,同时换成了高爆。

    因为宋人第一次打出的炮弹没有爆炸也不曾伤到任何人,阿里海牙等人惊异之余又有些不解,惊异的是他们居然能打出那么远,超过了一千步,不解的是打出来的难道是石头一个亲兵在他的指示下跑过去,试图找到宋人的发射物,那种“咻咻”的破空之声又一次响起,而这一回,是一片更大的黑云,如飞蝗一般铺天盖地。

    脱温不花的骑军离宋人的高墙大概在一千一百步左右,不过起到一个监视的作用,自然不需要排列得有多整齐,当然了骑军本来也不怎么在乎阵型,蒙古人三五成群地一



第一百一十二章 覆灭(三)
    “真是败家娘们儿啊。”

    刘禹感叹了一句又突然反应过来:“应该是败家爷们儿。”

    与56枪族一样,63式迫击炮是老式的库存武器,一枚炮弹按照废品价78元华夏币,六万发就是468万块!而最新型的炮弹要差不多一千块一发,这哪是打仗,简直就是在烧钱。

    难怪后世人人玩嘴炮不来实际的,真打上一场,哪怕是局部战争,按照现有的装备价格,国家得烧掉多少华夏币估计大老美那几百万亿的外债,全都这么烧给烧出来的,问题是人家不怕啊,全球霸主地位,有货币定价权,咱们有什么

    不行了,下回回去还得再找钟茗砍砍价,最好是把废品价变成销毁价,东西不嫌次,只要能用就成,牛b的咱也用不起啊,刘禹呆呆地看着大海,歼20估计是买不起了,055大驱只能流口水了,实在不行,凑合着拿民船改迫击炮艇吧,说好的逼格呢逼格呢逼格呢

    重要的问题得想三遍。

    想了半天没辙,等打下半岛了,尽量去开发一下稀有资源吧,珍品木材、红绿宝石、缅甸翡翠都是可以卖大价钱的东西,以这些东西为原料,让黄琬手下的御制工匠们加工成高级奢侈品,起码能把价值挖掘得更深一些,一年搞上几回拍卖会,再接一些定制加工什么的,一年百十来个亿还是没有问题的,想到这里,刘禹心里多少平衡了一些,这才发现,脚下的这条民用迫击炮艇,又停了。

    之所以要说又,是因为从琼州出发,它就一直在走走停停,原本直升机只需要几个小时的事,现在已经走了快一天功夫了,依然看不到海岸线的影子,早知道就不把飞机拿去做保养了,可不做保养,飞起来不踏实啊,这货有啥问题掉下来可一点辙都没有,就算打开穿越门,也不过是从十三世纪高空坠落变成了二十一世纪高空坠落,有区别吗

    因此,胆小怕死的他,果断地选择了不装逼。

    脚下这船是条新船,所谓新船就是指的琼州本地造出来的,当年平定泉州叛乱,从那里抓获了一大堆的航海人才,有船工有舵首当然也有会造福船的。

    不得不说,船也是个烧钱大户,后世随便一条游艇,都是千万为单位,漂亮是漂亮了,还得涉及到一大堆的技术问题,暂时他还没那么大的兴趣,不过术业有专攻,那些造船的工匠闲着也是浪费,琼州最不缺的就是木头,于是很早的时候,他们就在官府的组织下开始造船,比如说近海的渔船,人总不能只吃粮食吧,肉类可以提供蛋白质和脂肪,也是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家畜饲养是一方面,海中捕捞也是一个方面,顺便还能培养水军人才不是。

    从一到两个人的小渔船,到一两百人的千料大福船,这些走在时代前沿的造船工匠们已经为琼州贡献出了上百条大大小小的船只,最近刘禹交给他们的任务就是一条机帆船,同时船型上也做了改进,不再是胖头胖脑的福船样式,飞剪型的船首,苗条狭长的船身,软硬相结合的复合帆,以及一台300马力的船用发动机,它将带动安装在船尾的五叶合金螺旋桨,最后一步的安装,就是帆船与机帆船的一字之差。

    “突突突突”

    随着一阵连续的声响,船身再度动起来,紧接着便是一阵阵的欢呼,有男有女,他的亲兵头子吴老四从舷梯走上来,脸上手上全都是黑黑的油污。

    “又出故障了”刘禹好笑地问了一句,吴老四一脸的郁闷。

    “可不是,桃姐儿说,油路阻塞,把那机子整个拆开洗了一遍,她倒是松快了,那铁坨坨每一个都有几十斤重,哪是女娃娃弄得动得嘛。”

    吴老四口中的桃姐儿“蹬蹬”地跑上来,刚好听到了他的埋怨。

    “不就拆个铁壳子嘛,还能少块肉,你们这些家伙,又不上阵又不做工,整天跟着郎君娘子跑来跑去,工分拿得比谁都多,一点小事也啰嗦,像个男人么也不知道医院那位看上你什么了,白长这么大个儿。”

    吴老四被她一阵数落,又不能动手,又还不了嘴,老脸胀得通红,刘禹笑着为他解了围。

    “好了好了,只管说他做甚,没听见是心疼你们吗,好赖不分。”

    “也就是郎君偏疼。”桃儿嘟囔了一句,倒也没再说什么,走到他的面前,说了一下故障的情况。

    带她出海,是刘禹根本没料到的,谁曾想一个豆大点儿的小姑娘,如今已经成了机械工程师呢叶家的人是不是会传染技术宅的毛病怎么小妻子一点都不感兴趣呢。

    除了一张叽叽喳喳的嘴,走在路上,刘禹也未必能将她认出来,一晃眼,豆丁已经十五岁了,因为营养好长得比一般同龄人要高,身材也是错落有致,小脸慢慢长开,唇白齿红,难怪被杨行潜惦记了三年。

    对于技术问题,刘禹毫不关心,就算没有发动机,凭着良好的外形和风力,这船也能跑出二十节的速度来,此刻不过给



第一百一十三章 覆灭(四)
    这一趟渡海,刘禹带上了一群学子,并不是仅仅出于成全一对意中人,解决了半岛上的鞑子威胁,相应的工作就要展开,工农业布局是其中的重点,这里头会涉及到许多机械装备。

    现代工业分门别类,没有人敢说样样精通,甚至连粗通都做不到,珺娘和她的团队负责电力这一块,将来还会策划水电、火电、风力、太阳能等等发电站的建设,在有了电力的基础,便可以发展现代工农业,桃儿的专业是机电,吊车、水泵、卷扬机、各种类型的发动机等等,从安装到维护,都是需要人手的,能修的就修,不能修的收集起来,到时候一块儿运回后世,就是目前的处理办法,这个过程很漫长,能够对照说明书,大致了解机器的构造和原理,找出毛病的地方已经是人才了,如果能动手解决,让它重新动起来,便可以说是天才,桃儿与她的那些人就属于摸到门槛的一小撮,自然要好好保护起来。

    将她们交与早到好些日子的十一姐儿珺娘,刘禹差点就认不出这位妻姐了,晒红的脸庞、利落的马尾辫、利落的工装,整个一流水线女工啊,与外形相比,就是性子也活泛了许多,敢于叉着腰大声骂人了,哪还有半分公府小娘子的娇气,劳动锻炼人,此话果然不假。

    “十一姐儿过来的那天,暴雨还未停歇,这一片到处都是水,她带人一边架线一边安装抽水机,几天下来人跟泥里滚过一般,后来某听说是她时,也是像你一样,得亏有她们的帮忙,拉来了电线,否则哪会造得那么快,旁的不说,没有那等起重机,要如何将石块放进海中”

    刘禹抬起头,那台十多步高的塔吊正在缓缓转动,一辆东风三吨自卸车挂在长长的钢索上,这样的车子随船装了两辆,可以大大加快工程进度,等到直通马路修好了,还会有更多的车子运过来,当然了,像挖掘机、铲车等工程机械也不会少,只是这样一来,油料供应就成了问题,从这里穿过去不是华夏的领土,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做,从琼州船运又是件麻烦事,看来,机动船的普及速度要加快了。

    按照计划,这里将会建成一个码头,因此在安装塔吊的时候就考虑到了使用问题,刘禹看着那辆东风车被吊车放下来,几个学过驾驶的亲兵发出一阵欢呼,争先恐后地跑过去。

    “这条路还有多久能完工”

    听到他的问题,杨行潜没有自己答话,而是将身后的岑二推了出来,后者大概是第一次同传说中的岛主说话,显得有些紧张。

    “回抚帅的话,若是天气晴好的话,小的会保证灰泥、砂石的供应,最多半个月到二十天就能完工。”

    “雨季不好施工”

    岑二先是看了杨行潜一眼,后者微微一颌首,他大着胆子开口说道。

    “也不是没法子,用木头搭个架子,上面覆盖那种不透雨的薄布,咱们就可以在下头筑路,若是雨水再大些,也可以边抽边填,应该......应该耽误不了工期。”

    经过他的解释刘禹才明白,所谓的“薄布”指的是薄膜雨衣,看来他们早有预案,甚至连排水沟都挖出来,做好了泄洪的准备。

    “做得不错,等这条路修好了,就从两头向上一路修过去,一边是象林、升龙府到咱们的广西路,一边是真腊、暹罗、蒲甘一

    直修到云南,路修到哪里,咱们的旗子就插到哪里,你叫什么”

    “小的名叫岑二。”

    刘禹微微一愣,岛上的百姓有许多都是只有一个姓,再加上排行这样,李十一就是如此,不过此时他也顾不上帮人起名字,拍拍他的肩膀。

    “本官看你是个肯动脑子的,愿不愿意转入工程兵”

    “是从军么”

    “半军半民,不打仗,专门修路、架桥、盖房子,军士的待遇,当然纪律要严一些,遇到贼人要有驱逐之力,所以叫工程兵。”

    岑二的心“嘣嘣”直跳,抚帅亲点啊,哪怕当真是从军也是一件极为光彩的事,他这一次没有再看杨行潜,而是用力地一点头,拱手说道。

    “小的愿意。”

    杨行潜呵呵一笑,扶了他一把:“你这就算是官家人了,不用再称小的,要叫属下。”

    “属下愿意。”岑二兴奋地答道。

    “好,将本官说的去向你下面的人一一传达,想加入的去杨参谋那里报名,登记以后重新开列薪资,不想加的也不勉强,好处坏处都要同人讲清楚,琼州不搞拉夫强征这等勾当。”

    “抚帅说得是,这样的好事,求都求不来,小的......属下一定好生挑选,绝不让偷懒耍滑的混进来。”

    岑二兴高采烈地走了,杨行潜看着他的背影,不无担忧地说道:“这里有一万五千多民夫,愿意去的只怕一万都不止,光是粮饷的增加,州府就要重做预算,又是一项负担啊。”

    “不如此,焉能驱民从征,半岛上的战事且不说,仗打完了,麻烦事才是刚刚开始,那么多的国家没了政权,要一一占据,要将土人迁出来,都不是省事的,全靠军队成不成是不成的,只能用这样的法子,一边建设一边作战,等到路修好了,咱们才算是真正站住脚了,到时候沿着马路快速调动,那些残余的反抗势力一旦露了头,想跑都跑不掉,雨季会成为咱们最大的助力,而不是阻碍。”

    “属下省得了。”

    杨行潜脑子反应极快,马上就明白这其中的好处,寓兵于民,在主力大军完成了歼灭的任务后,由这些半军事化的队伍来占领,而主力大军将继续去征服其他的地区,不必将精力全都耗在剿



第一百一十四章 覆灭(五)
    
"爱书网"访问地址更换为 font>


    元人大军的确还没有断粮,自蒲甘南下时,阿里海牙最为在意的就是粮道,否则不会一次带上逾八万的土人青壮和数万畜牲,后者本身也是可以当食物的,而在经过暹罗、真腊等国时,基本上是一路走一路吃,只是到了占城境内,因为宋人坚壁清野才没了来源,饶是如此,军中所携之粮也足以支撑一个月以上。

    在水攻失败,宋人用异乎寻常的方式截断了他们的退路之后,阿里海牙首先想到的也是粮食能支撑多久,一个简单的逻辑就是,人越少需要的粮食就越少,于是他想要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能突破固然好,就算不能也可以减少人口,可是宋人异常准确地炮火给了他当头一击,这个打击不是来自身体而是心理,宋人用这种方式明明白白地表明了他们的目地。

    整个大军从一千多步的距离一口气跑出十里地,几乎到了海边,让他们停下脚步的是宋人的水军,焉知那些战船上面,有没有可以及远的大炮

    被炮火炸得浑浑噩噩的阿里海牙,清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点算蒙古骑军,结果很残酷,连同上万户脱温不花在内的三千多人再也没有回来,余下的八千多人里头伤者占到了一多半,仅仅四、五天的功夫,大营里便抬出去两千多具尸体,余下的那些无论是蒙古大夫还是汉人郎中都束手无策,整个蒙古、色目宿营地每日里惨叫声不断,听得人心惊胆战,更是让他夜不成寐,当千户捏只不丁蹑手蹑脚地走进来时,几乎不敢相信这个披头散发、双眼浑浊、衣甲不整的老头,就是仅仅两个月前意气纷发,带着二十万大军誓要一举荡平南蛮子的统兵大帅!

    “今日又死了几个”正当他打算退出帐子,改日再来的时候,一个低沉声音在背后响起。

    “七十一人。”捏只不丁惨然说道:“宋人的炮石着实利害,打在身上全是一个个小口子,当时不觉得疼,过后红肿流脓高烧不只,疼得不行的拔刀砍了自己的也有,多数人奄奄一息,每天只用汤水吊着。”
1...442443444445446...4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