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新世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月下清泉
的体能和演练科目,发现确实能大幅提高士卒们的配合和战技,于是也比照着练习。于志龙倒也不藏私,无论是谁来观摩请教,都是有问必答,甚至令明雄专程至于世昌、曲波、万金海、夏侯恩等部教授经验。当然诸将私下与各部诸将的情谊笼络是少不了的。
赵石已经悄悄走了四日,于志龙每日期盼消息。这日于志龙正在帐内翻看近期的操练科目和大比安排,考虑是否再计划开展彼此间的对抗演练,听到有马蹄声急匆匆驰到帐外,有人下马,与帐外守卫的孙兴打招呼。
军营内一般禁止纵马奔驰,有资格骑马奔驰的一般是斥候和大将、传令兵等。
一会儿,一个九尺大汉挑起门帘大步进来,对于志龙施礼道:“见过将军!”
于志龙赶紧放下手中文案,笑着起身扶起来人道:“石哥辛苦了!快快请坐!”
赵石谢过,坐到旁边的条凳上,于志龙递过茶碗,赵石接了,咕咚咕咚饮尽。
“这几日属下去南边走了走,这河道一直自南边流过来,沿途数十里没有什么好的渡河点,而且对岸防守甚严,无懈可乘。再向南水势虽然变小,但是却是进去了山区,山势起伏曲折,大军难以通行。”
“进山前不是有大片的滩涂吗,那里的地形如何”
“那片滩涂纵横百里,到处是芦苇荡,属下亲自去试着走过,那里到处是沼泽,一不注意就可能陷进去,如是有当地识路之人带领,三五人涉滩而过,或许可行,但是大军要通行则不可能。”
“这么说,想渡河而击的法子是行不通了。”
“不错,河东之行根本无机会。只有南下一途,若要南下,必须击溃南边的汉军大营!”
“可有机会”
“正要与将军商议!属下也曾扮做巡逻的元兵,询问过给大营送粮草的民夫。”赵石从怀中取出一份地图,上面已经标注了许多记号,都是赵石此次探查确认后亲自所注。
“这次某还见到了清风寨的首领石泽波,议定了行事的日期和条件,正要报将军定夺!”赵石不禁兴奋提道。
“甚好,咱们再合计合计!”于志龙大喜道。
&n
第一百九十二章 各出机杼2
“这将军定的练法也太严了!这每日一跑真令人受不了!”钱正一边跑一边抱怨。
“将军还是体谅将士的,好在不是一下子就定在了十圈上,这不是先从六圈,八圈,十圈一次次增加的吗!”罗成一边跑一边安慰他,“再说,实在不行的人,将军不是都将其归到了那个什么预备队里单独操练吗”
“嗨,那个预备队有什么好不给白面馒头吃,连肉汤都是三日才给一次,一次还只给半碗,而且脏活都是他们干!老子宁愿受训挨累也绝不去那里!”
“这些体能演练还算是轻松的,到了明校尉那里,每日挥刀五百次,每日出枪五百次,那才叫痛苦哩!”
钱正听了深有同感,明雄自从有了操练督导之责后,整日里带着督察队的人四处巡查。对各部众的姿势、力量和队形等严加督导,稍有偷懒和变形,一经发现,立刻训斥,若有不服管教,胆敢抗拒的则被押解到惩戒所里至少两天,凡是从惩戒所里出来的人全都变得老老实实,再也不敢与纠察队作对了。
惩戒所归属宪兵,这时于志龙为了纠察军军纪而设立的一个机构。目前是由赵石统领。凡不服调遣,违犯军令者多押送至此。
这宪兵之名大家都觉得颇怪异,于志龙解释:宪着,法之基,军中论军法,以兵专司,其名宪兵。为了树威,特命赵石暂为宪兵之首,每日早晚巡查,发现违纪,当即纠正,对违犯严重者则押至惩戒所关押。
靖安军里现有数千人马,里面刺头不少,多有老兵持强凌弱,不服管教,不尊军令,但是去了一遭惩戒所后,多是服软。钱正等好奇,问道宪兵究竟有何妙法将这些队里的愣头青、刺头一个个给整治的如此服服帖帖。
惩戒的方法多很简单,违纪之人到了那里,一般不打不骂,但有不少软刀子整治他们。例如被罚跑十圈,这是轻的;或被勒令紧贴墙壁,双目圆睁,长久静立;或两臂平举,双腿下蹲,摆个骑马站桩式,没有令,不得改变姿势;而最绝的一个方法就是几日夜连着不让人闭眼睡觉。
宪兵将会命令违犯者连续的背诵军规军令,不使其休息。只要发现你打瞌睡,立时旁边就有人把你弄醒,两日后绝大部分违犯者就老实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有能完全坚持三日的。
至于惩戒所里的监管士卒有不少就是于志龙让郭峰荣自县牢里找来的有经验的老狱卒,他们在折磨人上既有方法,又懂得掌握分寸,在惩戒时,既令人煎熬难捱,又不会损伤士卒的身体。
不过,小道消息也有说这个不让睡觉的法子就是于志龙传授给惩戒队的,只是每每有人问及郭峰荣,郭峰荣皆是闭口不答。此事以后就成了悬案。
偏偏有人不信邪,故意找茬进去试一试,吴四德和常智就因为在操练时嫌明雄要求过于苛刻,鼓动手下不尊督导,最后明雄请示了于志龙,于志龙当即令宪兵押解吴四德、常智和几个挑头的士卒一起送进惩戒所里去,两天后,常智和手下一个个顶着黑眼圈,如打了霜的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子,灰溜溜的回到了本队继续参训,而号称英雄无敌的骑将吴四德只坚持了两天多,仅仅比常智多了四个时辰。以后两人见着宪兵是再也不敢炸刺了!
“老子从来就没有想到,这睡觉竟然还是天底下最美的事!那种难受劲儿真他妈不是人受的,老子当时宁愿被砍头也盼着能眯一会!”吴四德后来一提起此番遭遇就是长吁短叹。本来一向扯高气扬的吴四德回来后如斗败的公鸡般,两日没有精神,愣是睡了一天一夜方才缓过劲来。
诸将士先后打听到他们的遭遇后,有些蠢蠢欲动的家伙登时就变得老实多了。
自此,惩戒所在军内令人谈之色变,各部将士心内悚然,训练时也专心了许多,这些时日的操练效果一天天好了起来。
因为时间紧迫,不可能再有什么一整套刀枪的教习,明雄苦思数日后,决定再简化训练之法,不再教授士卒们整套刀枪的路数,而是简化为挥刀、刺枪的几个基本动作,特别重视力量、速度和角度,并在号令下,尽量做到整齐划一。
虽然要求的动作大大减少,可要是达到明雄的各项动作要求,绝不是轻易可以完成的,没几天很多人就累得肌肉肿胀,回到营地连饭也不想吃,就想着直接瘫在了铺上睡去!
至于队形演练则简化为横队与纵队的转换,前队与后队的转向等最简单的变化。
钱正一想起吴四德和常智的遭遇心里就庆幸,幸好当初常智来约他一起跟明雄对着干时,自己长了个心眼,否则也要去惩戒所里品尝一番了!
“哎吆,后面的慢点!他妈的,你的刀鞘捅着老子的屁股了!”钱正一分神,步子迈得慢了些,被后面的配刀捅了一下,气的钱正训斥了几句。
“好了,好了,这就快跑到了,咱们得抓紧,可不能让纪献诚、穆春他们看轻了去!咱们可是已经连着端了两次的洗脚水了!”罗成在旁催促道。
临朐县城现在一片火热的操练景象,益都城里也是紧锣密鼓。
俞伯等人是日暮时启程,走了一夜,破
第一百九十三章 各家自有烦恼事
顾恺在大都见过不少权贵玩鹰,海东青是元廷最中意的品种,元廷还特地在各省设立鹰坊,有专职监管捕鹰之事。
因为海东青居于北地,正是女真人世代栖息之所,所以辽、金、元多是强令女真人猎其作为贡品。只是海东青性猛难训,难以捕捉,而且每年产卵不过两枚,故能得海东青者皆元廷勋贵,就是京师巨富也难以得之,更不论珍品海东青了。民间有“九死一生,难得一名鹰”的说法。
其时辽帝年年派出银牌使官向女真若要,且使官每至其地,必索未出室之姿色出众之女荐枕,根本不论其女子是否有夫及来历。女真各部既苦且怒,只是元廷势大,不得不顺之。
“见过小王爷。”顾恺三人依次对那当先之人施礼道。顾恺多次来到益王府邸拜会过买奴,见过几次这个小王爷。卓思诚只是目视一眼,不语。
当先一人只是买奴之子,出了院门,猛然见至四人,他停步对卓思诚拱了拱手,简单施了一礼,“卓大人请了。”
卓思诚点点头:“小王爷好雅兴,可是出城放鹰”
小王爷罗帖儿笑道:“前几日自辽东得了一只鹰,如今调教一番,趁着这秋日清爽正好一试!
卓思诚的爱子与罗帖儿时常厮混在一起,时不时惹出事来,府中管家和本城衙门不时的过来陈禀:某日某时,因自家公子不慎,致使街人被府中惊马冲撞而死,或是因意气之争,令某家子或伤或毙等等。虽然说的委婉,卓思诚心内明白,八成是自家子或见色起意,或恃强凌弱所谓,连带着对罗帖儿也没有好观感。
说起来这小王爷的秉性不比自家子好到哪里,飞鹰走马,酒色财气之事在益都城里也是挂了号的。
不过毕竟益王乃上司,不好给罗帖儿冷脸色,故见面时,卓思诚只是正色见礼。今日心情急切,不愿因他耽搁。
顾恺等做为下属,早早向罗帖儿打了招呼。
“原来是顾大人,父王在后室,汝等可自去,小王这就出去放鹰,今日定要搏个好彩头!”说着话,小王爷罗帖儿冲着顾恺摆摆手,然后大步出前门而去,几个家奴不敢失礼,一窝蜂的冲着卓思诚、顾恺叩拜后才敢追着罗帖儿去,那架着玉爪的家奴不得便,只得对卓思诚等告个罪,欠身后被人拥着去了。
此时堂内买奴正在生闷气。
顾恺是去年专派至益都路,职位虽不显,却是出自中枢的京官,买奴身为益王,有一方镇土之责。这剿匪不利,与他脱不开干系。
这几天买奴的心情甚是不佳,以前喜爱品评奇石、瓷器等,如今也没有了兴致,甚至无端大发雷霆,还杖打了四个嫌手脚不利索的小厮,其中一个捱不住竟然就此丢了性命。内室里的几个宠姬也不敢出言相劝,只是陪着小心,软语在旁伺候。
昨日本路宣慰司有吏来禀,因莱州地界连降大雨,原先计划抽调的田氏义军八成会被迫延期到达,而孟氏义军因大败折损,正军心浮动,孟庆虽在乡里大举招募士卒,全力操练,但是毕竟需要些时日,而孟琪、田辉却希望益都路能提供部分军饷和阵亡士卒的抚恤,以安军心。
今年因收成不好,各地或涝、或盗,本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内各处时发匪患,不得不征调官兵四处灭火,再加上黄河虽修,但积年水患尚未彻底治理,乡民仍有四处流徙乞讨的,农事废弛,田亩滋草,各处府县都在向上级请拨救济,可是益都城能有多少存粮和金银
益都路近几年税赋连续下滑,财政已是入不敷出,这次战败前后又花费了许多钱粮,很多粮秣又被征调运转至高邮,今年地方粮仓大多不满库,宣慰使卓思诚急得焦头烂额,请示买奴如何处置,买奴亦是无法。
因为脱脱数十万大军被滞留在高邮城外,每日的粮草输送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好在江浙物产丰富,大多给养皆就地征调,但是仍有许多需自外省输送。
山东临近南方战场,这就近提供粮草的重担自然有部分落在了山东的肩上,济南路和益都路的担子都不轻快。要不是先前贾鲁大人治理黄河,疏通了山东段的大运河,有了舟楫之利,光是转运粮草就愁死了买奴。偏偏刘贼占据了临朐,使得益都的粮草不得不转向西,绕路临淄,多耗了许多钱粮。
至于所需役夫船夫,全部是本地征调,其口粮几乎是本人自带,朝廷是不会操心的,要不然数万役夫每日的口粮就是一大笔款项。
这该死的刘贼!
买奴正苦思这些事,罗帖儿这个不争气的幼子又来聒噪。
这小王爷一直不省心,因惹出人命纠葛,被买奴在府内禁足了好几日,结果府内一直被其骚扰不停,日夜不得安歇,却无人敢管。罗帖儿的高丽新妾曾规劝他几句,反被呵斥,母妃更是对其长期纵容,府内再无人能制。
罗帖儿前些日不知在哪里得了一只海东青,喜得在后宅里吆五喝六,整日里不停的调教,更是闹得家宅不宁。买奴终于无法,允他可以出府。这才有今日出城放鹰一事。
听闻罗帖儿闹哄哄出府,买奴心里暗叹一口气,想当初自己出镇益都,先被帝赐宣靖王,后因忠心可嘉,勤于王事,又被赐益王,远离了大都的是是非非,这些年在这里可谓是过得顺风顺水,可惜近几年山东蝗旱水灾不断,特别是境内贼寇四起,本来山东是北地富庶之所,如今已是乱像频生,自己隐隐如坐火炉。想起南方的张士诚、郭子兴祸乱苏浙等地,其声势之盛,自己都替当地的行枢密院和宣慰司发愁。天幸张士诚终于被围在了高邮城内,只要官军加把劲,或许很快就要被
第一百九十四章 各家自有烦恼事2
蒙根其其格转回后宅,落座安歇。一个管事赶紧笑着上前请安。
“王妃福寿安康,小的这里给您请安了。”王府里大大小小有数个管事,这个主要负责府外田庄、羊羔息的管理。
“衙门里怎么说”蒙根其其格问道。
“还是和以前一样,一切但凭咱王府的决断!小的已经给主事的人说了话,这女娃被小王爷看中那是他们家的造化,是几世也修不来的福分,可惜这女娃福薄,受不得王府的贵气,就这么没了,也是天意使然,怪不得旁人!王爷和王妃怜悯这个女娃,愿意给些银两助其家人安葬,只要苦主不再闹腾即可。”管事的一口气说了几句话。
“把尸首给其家人领回吧,去账上支些银子给他,多给些,再添上一笔埋葬银,支上几匹绢;还有给衙门里也送些跑腿银,让他们办事上些心!不要像上次闹得要上京告状!”
“小的遵命!其实,这能用银子解决的事都不叫事!小的一定让衙门里的人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决不让苦主再次来衙门里捣乱!免得扰了王府的清誉。”
“听说南边闹得厉害,王爷最近事物繁忙,已经多日寝食不安,这些琐事就不要拿来叨扰了!”蒙根其其格喝了口婢女递上的香茗,“以后多照应些,不要让小王爷使性子,弄出这么多事,徒惹得上下一家人不高兴!”
“王妃教训的是,小的明白!”
就在益都商议如何对付临朐时,在临朐城外,于志龙和赵石的讨论也结束了。
两人仔细合计了南边元军的大营布置情况,两人心内逐渐有了思路轮廓,只是此次涉及诸项事宜较多,一时却是难以决定。
“石哥且歇息一下,对南边的探查可安排其他得力斥候过去,只要注意隐藏形迹,暗中观察即可;多去几个人,每日两报,免得情况发生变化,孙兴是斥候队的老人了,可以由他带队前去。”于志龙道。
“孙兴现在是将军的亲卫之首,护卫职责重若泰山,还是留在将军身边吧,我去亲自安排南下打探之人,叮嘱注意事项!”
“那就有劳石哥了!”于志龙道,“现在只是有一个大体思路,不如待明日再有回报,我们再敲定是否动手”
“如此也好,只是这次南下还得需报与刘正风知道,单凭靖安军可是办不了!”赵石提醒道。
“那是自然,我今日就去与他先商议一下,看他的想法。若真要施行,还有许多准备要做。“
“如今这些时日我等四下联络各部部分将佐,成效不错,就是老万和夏侯也愿意支持我部,真要是到了关键时刻,想必皆是助力,只是大人所定之计中间变数甚多,还需仔细斟酌!”赵石最后提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