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元末新世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月下清泉

    于志龙奇道:“这些是补充的新卒吗难道这次招收的新卒数量太少而降低了标准”

    方学跟在身侧,闻言上前道:“其实这次全军招了不少人,只是这次是顺天王部最先挑选,其次是万、刘、夏侯、秦等挑选,最后剩下的才拨给了我部,所以其中老弱较多。”

    纪献诚过来接着道:“将军,我部的伤亡虽然较少,可是损伤的却多是最为悍勇之人,现在我部的战果最大,但是补充兵员的次序却是最后,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某和方小弟曾亲自找去理论,但是掌管此事的人根本不搭理我等,问急了只说是顺天王定下的顺序,真真是欺人太甚!”

    “这次不仅是士卒补充如此,就是分配的兵器盔甲等也是这样,其他各部都是先挑,最后轮到我们的多是些残破不全的。方学兄弟不得不去城里买了几十块磨刀石,再雇了些铁匠,将那些钝刀驽枪重新打磨。好在马匹上面有四德抢先动了手,我们才没有吃亏!”孙兴跟着解释。

    “这是顺天王定下的顺序”于志龙追问道。

    “那还有假管分配事物的都是他的心腹,没有他的首肯,这些人怎么会如此行事”纪献诚有些不忿道。“四德是个不吃亏的主儿,为了能够分到好马,抢先去了那里索要,管事的一开始还不愿意,恼了老吴后,将他绑了起来,自己点齐了战马和鞍具等带了回来。”

    “四德如此行事,只会淡了各部之间的关系,于大局无益。”于志龙皱皱眉,嘴上怪罪吴四德鲁莽,心里却是解气。

    这刘正风度量小,眼光有限,如此行事落了下乘,未免令人心冷。但自己既已是生了二心,自不会现在与他争执。于志龙转念一想,刘正风作为首领,手下各部林立,除了曲波、于世昌算是其嫡系外,其余各部皆有很大的独立性,不能如臂使指,眼看顺天军的架势越来越大,刘正风心里也难免会有想法。

    历来成大事者,无一不是胸有山河,深谋远虑,心狠手黑之辈。刘正风面上和蔼,下面使绊子,怎成大事

    看着远处热火朝天操练的各部士卒,于志龙一时心思恍惚。

    乱世中活命最主要,眼下刀光剑影,征戈不休,一不留神就会满盘皆输,虽然于志龙经常给部下鼓励,画出一个驱除鞑虏,恢复汉家江山的美好大饼,可是元廷实力雄厚,数十年军威赫赫深入人心,此时随时可以轻易调集数万军马于一地攻伐,想推翻元廷绝非易事!

    幸运此时元廷早已集中全力战高邮,各地可用之兵已不多。另外,益都路始终把临朐视为蟊匪,一心想着以本路之力平之,未曾大张旗鼓的报奏大都请调援兵,这才给了大家一个机会。

    于志龙不由想起南方的朱重八,现在此人正在大展拳脚,处于草创基业的关键时期,如果自己想办法投到他的门下又如何

    随后于志龙不禁摇了摇头,朱和尚是个大神般的人物

    (本章未完,请翻页)

    。此人识人、用人之能堪称经典,不过心里面也是极端冷酷无情,做事翻脸不认人。为了子孙江山稳坐,可以大肆罗织罪名,屠戮开国功臣,自己虽然有一番鼎制革新的大志,但是自己的小命也是最为重要。没了命,即使功成名就又有什么用!

    至于张士诚、刘福通之类不过是草头王,有枭雄之志,却无相配之才,终难成大事。

    眼下大敌当前,怎能自乱阵脚。至少面上还是以和为上。于志龙听闻部下有议论,遂下令营内禁止再私议此事。

    见于志龙微微摇头,面上不悦,方学和纪献诚等都不好再就此事说话。两人给孙兴递了个颜色,孙兴才低声出言道:“这些事虽然不大,不过兄弟们觉得顺天王未免太过,若不是靖安军当初力挽狂澜,决不会有今日顺天军的光景!前几日士卒斗殴也是为此。”

    明雄曾禀告有靖安军士卒与刘启部、刘正风部的士卒因口角而起争执,双方一时火起动了拳脚,好在没有用兵器,彼此伤了一些士卒。

    于志龙问及原因,原是吴四德一支部下至河边洗刷战马、鞍具,带队的靖安军骑军总旗为人有些轻狂,不仅看轻靖安军步军,就是刘启部、刘正风部等也是难入其眼。偏偏这几部将士也不待见靖安军,双方在河边恰巧遇上,彼此三言两语,横眉竖目,很快就上了火气。最后干脆打成一团。

    好在双方长官出现制止的及时,事态未曾扩大,就及时制止。

    此事的来龙去脉明雄早已查明,并禀告了赵石、于志龙。于志龙一边遣方学至刘正风、刘启处致歉,一边将参加斗殴的将士当众笞了十军棍,那骑军总旗去职,至于主将吴四德以御下不严,扣下当月俸禄,记过一次。

    军中斗气、互相指摘的习气绝不能放任自流,即使是靖安军与其他各部之间也不能漠视。

    虽然靖安军与刘启部、刘正风部开始不睦,但是顺天军还是一个整体,仍然面临益都大敌的虎视,无论如何,不能内乱。

    “我看是你们中有些人在嘀咕吧!”于志龙反问道,“现在的局势是山雨欲来,不把心思放在如何练兵上,倒是有闲情论短长,是嫌训练量还小




第一百八十七章 军心3
    诸将有的见刘启、秦占山等一下子拥有了数千亩良田,心内羡慕不已,也想做个地主翁,钱正、黄二、常智等最期盼能有地分赐,但在方学那里知晓如今的人口数和田产数后,明白地少人多,实不是大肆分地的良机,也就领了赏银作罢。

    毕竟现在县里无地的民户太多了,再加上四处赶来投附的民众,均需县里出资安置,秦占山、刘启、万金海可以不去关注民生,于志龙为了长远计,却不得不尽力竭虑。这也是各部之间有些龌龊的原因之一。

    在靖安军分田上,谢林出了大力,无论是核实、统计田亩数和民户数,还是重新评估、划分良田、劣田,并将其如实丈量,一一分发到户,再完成各项书面契约文书等,均做得有板有眼,丝毫不乱,不像刘、秦等部在县里要了田亩后,简简单单的就派发了下去,根本没有考虑其属下军户、民户的多寡,甚至不仅其亲信暗中中饱私囊,就是刘启等也是先从中克扣了许多田亩、牛羊,归入自己的腰包。

    于志龙的思绪一时飘得太远,要不是自远处跑过的一部士卒突然集体喊出号子,惊醒了他的沉思,还不知会考虑到何时。

    看着眼前一队队士卒喊着号子,满头大汗的在野外列队奔跑,于志龙干脆下马慢慢巡视。

    前后一个月的时间,靖安军终于开始有了一支军队的模样。战前、战后,方学将赶制的粗布衣衫、军鞋全部分批发了下去,至少现在的靖安军中各部将士的衣衫终于统一了,全部是灰衣灰裤灰靴,远看仿佛是一片阴云!

    遗憾的是靖安军急缺甲胄,大部分士卒皆是布衫,青布裹头。有限的盔甲优先配给了骑军和各部将佐。

    于志龙和明雄非常看重各部的队形训练和体能、技击基础练习。除此之外,于志龙还加入了站姿、行军等内容。要求每日必须完成半个时辰的站姿科目,站姿时,各部将士前后左右均要形成一条线,人则是两手身后握住,目视前方,腰背挺直,双腿绷紧。

    每次自有督察人员来回巡视,凡是动作不符的,当即纠正。屡次不改的则被揪出来,绕场罚跑三圈,晚饭只有窝头咸菜,若再不能更改,则取消本人的团队参赛资格,本人也就不可能获得名次银两的赏赐。

    受苦受累,很多士卒不在乎,毕竟大家都是苦出身,什么罪没有遭受过现在能有窝头咸菜吃对于不少人来说就是过节了。

    不过若被取消了参赛资格,就没有了获取赏赐银两的可能,这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啊!每次大比结束,于志龙立刻集合各部,当场抬出钱匣,叫着得胜将士的名字,逐个上前领取。

    不用做工,不用交粮,只要受些苦累,赢了名次就能拿银子,这好事天下哪里找去!

    虽说夺冠的可能性小,但是每日一比,机会总还是有的,所以士卒们不怕受累受罚,就怕被取消了参赛资格。在物质奖励的刺激下,各队将士不仅参训的热情和主动性高涨,遵守军纪的自觉性也大大提高。

    于志龙不怕花银子,现在自己手里还有数万两,只要能练出满意的军伍,什么代价都可以!

    但军中不许嫖赌,这是于志龙的底线,一旦发现违犯者,除名!

    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严肃军纪,特命赵石召集数十老兵,建起一支宪兵,暂以赵石暂代领队长,每人左臂上带一环形红色布条,上面绣着宪兵二字。

    于志龙再根据明雄的治军经验和前期教训暂时编制了十几条军纪,一一颁行。如军中严禁嫖赌,严禁私下斗殴;一切行动听指挥;各人兵器的保管擦拭,被褥等应如何整理摆放;营寨内严禁乱闯,各人应呆在本部驻扎范围内活动,夜间休息严禁喧哗,擅自乱串等。

    靖安军一切草创,于志龙不想编制太多条款。这些新卒一时也不可能领会记住太多,只要令行禁止,肯卖力参训和作战即可。

    宪兵的权力甚大,即便是校尉、百户有违纪,一经发现,同样有暂时扣押的权力,违纪军官必须报于志龙裁决,至于牌子头和总旗等下级军官当场就可以扣押,由其进行处置。

    为了以儆效尤,于志龙专门要求每日训练结束,众军开始会餐前由宪兵押解违纪将士在营内行走一圈,公开示众,并沿途大声说明其违纪的原因和处置措施。

    至于违纪士卒所属的各部百户,则受连带训斥,在方学那里专门记载,根据所犯次数和性质轻重作为其今后的奖惩和提拔的一项依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于志龙可不想最后带着一帮大大咧咧的爷们去行军打仗。

    于志龙一边走一边看,来到一个站姿方阵中,转到站姿的士卒身后,趁人不备,随机在士卒的膝盖弯处用力踢了一下,有士卒不备,立刻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凡是按照要求的,其人自然不会跌倒,至于不用心、偷懒的士卒则立刻被踢的跪在了地上。这士卒是由侯英所属,侯英在于志龙身侧见到此情此景,脸色立刻刷得红了,也不言语,挥挥手,这士卒就灰溜溜的由督查人员带走处罚去了!

    于志龙指着一个刚才试后合格的士卒道:“此人练的不错,奖!”

    “遵令!”方学答道。

    “你叫什么名字”于志龙问道,这个士卒身体挺拔,立得纹丝不动,自己大力踢其腿弯,他也只是微微晃了晃,看得出此人下盘甚稳,不似普通人。

    “回大人,小人晏维,本是临朐县城里打行的伙计,是大人将小人自采石场救出来,后来就入了靖安军。”

    “啊,我想起来了,当初派往县城做探查和联络内应的人里就有你!夺取城门的战斗里你和同伴的表现不错,这两件事你都是立了大功!”

    &nbs



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有杀伐意,南闻走马声1
    于志龙环视左右,众士卒顶着骄阳已经站姿了许久,不少人脸上还闪着汗珠,这些人前些日子还多是农夫、匠户等,今日已经算是战士了。许多人的年纪甚至比于志龙还要小,他日疆场厮杀过后,不知还能有多少人可以战后余生,衣锦还乡。

    “让大家稍息吧!”于志龙对侯英下令。

    “诺!”侯英听令,来到队列前,高声下令稍息,这些士卒才停止站姿,在侯英的命令下,团团席地而坐,在于志龙面前。

    数个百人队按照各队次序依次在于志龙面前排排座好,于志龙前后反复审视了一番,发现其中一个百人队的排面布置的甚是有趣,最前数排皆是体高貌佳之人,后面数排则是身高不一,貌姿多是中下之人。

    “你是此队的百户”于志龙来到这个百人队的跟前,问询队侧一个军官,其肩膀上有块饰物,表明了他的官职身份。

    “回将军,小人正是本队的百户。”那人赶紧立起行礼道。

    “为何你把体貌最佳的士卒都排在了前面”

    “回将军,小的以前是市场里摆摊卖果子的。”

    于志龙晒然一笑,令其坐下。

    于志龙每日巡视各部的练兵和饮食情况,即便是新卒士卒亦认识这个年轻人就是靖安军的主将,于志龙等人的不少战绩在这些士卒间流传甚广,大家对他既敬佩又好奇。

    “诸君这些日子练得苦不苦”于志龙先问道。

    “回将军,小的能坚持住,这比在家种地好多了,吃的饱,有衣穿,大比赢了,还有赏银拿,就是睡觉也会笑啊!”一个士卒的俏皮话引来一阵哄笑。

    “将军,这般练法确是辛苦,每日在场上不下四个时辰,回营后大家累的是吃完了饭倒头就睡,就是鞑子的汉军、色目军也没有这般练的。”一个投诚的原汉军俘虏回话道,这人经历过一些战事,现在任职总旗,见过不少元军的军官,胆子也颇大,所以敢于如此说。

    “战前多流汗,战时才少流血。要想搏富贵,享太平,就得有本事能杀敌!”

    于志龙并不恼,这人说的是实情,说出了很多士卒的心里话。

    “益都使者被赶走了,用不了多久鞑子的大军就会再次杀过来,难道你们愿意到时候任由鞑子砍头吗”

    “将军,靼子败的惨,下次能这么快来吗”又是这个总旗发问,众士卒也支着耳朵听回答。

    “这两军交战就好像是两个人拿着刀厮杀,一个人受了伤,吃了亏,不得不暂时后提一步,如果他缓过劲儿,而对手又不提防,你想他瞅空子会不会再找回来”于志龙比喻道。

    “现在各部都在操练,靖安军是各部战力之首,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更何况益都传来消息,那边也在大举招兵买马,四处征调,到时与敌交手,能否活下来,就看你们练的如何了!”

    “战阵之前,军法无情,纵是前面刀山火海,军令一下,也要勇往直前!任何胆怯动摇逃跑者皆杀无赦。上次大战,我部能抵住孟庆老贼和鞑子骑军的如潮攻势,靠的就是一往无前、不惜己身的气势。再说两军相逢勇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胜,我的本事强,我的气势盛,就能杀得敌人胆寒,活下来的机会就大!”

    于志龙当日亲自率骑队与唐兀卫几次冲杀,又彻底捣毁了元军的石砲队,击溃了元军后队,勇夺主将也先的将旗,造成元军各部军心大动,士气跌落,为刘正风能够中路突破创造了机遇。最后再率骑队回援,搅乱了孟庆后阵的阵脚。孟庆部本就是在赵石的指挥打击下勉力支持,经于志龙在后方一冲击,终于不支而崩溃。由此奠定大胜的基础。但随于志龙当初出击的骑军数百人最后活下来的不足一半!

    此战的精彩处已经在顺天军中广为传颂,靖安军里更甚,也因此吴四德和骑队士卒们在靖安军中趾高气扬。

    士卒们听到于志龙如此说,自无二话。

    于志龙又讲了些加强军纪,提高操练效果的话后,就令侯英继续。自己继续前行巡视。

    侯英上次被羞,如今参训都是身体力行,不敢懈怠。

    再前方的野地,吴四德领着骑兵正在练习驰马刺枪。地面上树立了一排排一人高的草桩,简单的包扎成人形。骑兵依次飞驰而过,用枪尖戳在人桩的咽喉和胸部。

    有经验的骑卒都知道,这种突刺技巧既要扎得准,又要掌握好力度,绝不能将长矛扎入人体太深,否则长枪入体后,很有可能被骨头卡住来不及撤枪,要么导致兵器脱手,要么枪断,甚至自己被反震下马。

    使用草人,可有效避免士卒在训练中受伤。

    骑队的训练和管理远多于步卒。骑军将士在每日结束训练后,都要亲自刷洗战马,检查马掌,整理马具,喂草料和豆饼,夜里还要起来检查马匹,补充草料等。往往是步卒们已经入梦乡,骑卒们还在忙活。
1...6162636465...1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