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元末新世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月下清泉

    “所以真知佩服山阳兄所献内应之策,真真绝妙!”谭子琪赞道,

    “据探马回报,这顺天军里各部纷杂,当初于海贼酋在时,因官军追剿得紧,彼等尚能一心抵抗官军,如今他们得了城,这才几日的功夫,大小头领就开始纷纷占田放租,想做个富家翁了!据细作回报,几家头领之间已经互有怨隙,手下也时有摩擦,只要他们心不齐,不再有亡命天涯的念头,招安分化之计必能成功!”

    “此行能否成功,城内细作是关键,此行务必要严收口风,无关之人决不能接触,我在明施以招安之法,若能成功,大善。若不能再以备用之策直捣黄龙!”

    “山阳兄放心,真知必不辱使命!”

    两人说着话,车队已是进了城,早与城门处的牌子头递上出使的关蝶,勘验无误后进城。

    先来到益都




第一百七十八章 前有真知计,后有山阳策2
    俞伯不料此子竟有如此赤诚,不由一愣,随即温言安慰了潘头几句,话题一转,开始询问城内动态。潘头已经安排手下多方打探,了解的七七八八,遂尽实相告,特别是已经暗中买通了刘启部的几个百户和千户,只要时机一到就可反正。刘启本人则摇摆不定,首鼠两端。

    俞伯和谭子琪听后静静思索了片刻,认为形势与自己的预想契合无误,俞伯看了看谭子琪,谭子琪则对俞伯点点头。

    俞伯遂吩咐道:“潘百户功甚大焉,本官待事成后,必亲自上书为汝请功。我等这次将亲见刘正风贼子,对其宣示朝廷招安之意,若彼等识相,则万事谐矣;汝自去暗中联络,找人再探探那刘启的心意。我观此人颇为爱财好色,与刘正风、于志龙等有隙,正好为我所用!只要他有心,本官不妨见他一见。”

    “大人放心,小人自混入其部后,多次设法与其亲信接触,知晓其人好财色,贪便宜,对贼酋于海和刘正风多有不服之心,近来与于志龙部时有龌龊,从他身上下手,必收奇效!”

    “甚好,这里有些银两、元钞,你且拿去尽管用!想让人动心,没有真金白银无以成事。注意,大事未定之前切莫露口风!”俞伯自随身携带来的一个木匣内取出一个小包裹递给了潘头,展开一看,元宝不下十锭,还有十几张元钞,最上面的面额就是三百两,看这一叠元钞不下三四千两。

    俞伯想了想,再自匣内取了六根小金条一并递过来。

    此时,元钞因为滥发,币值已经大为缩水,金银之物更易令人接受。这俞伯对潘头忒放心,一次性就交付金银元钞不下四五千两!

    潘头两眼放光,赶紧跪拜膝行上前,两手高举接过来,涕泪道:“小人粗鄙,幸遇大人青眼相看,愿粉身碎骨也要报答大人!”

    “当日城外大战,小人本想着就在城内举事响应,焚其粮草,乱其军心,无奈贼子往来巡视甚严,下不得手。不过这几日小人已经与几个贼军头领有了联络,彼等愿奉朝廷号令,只待大人一声令下,就可反戈一击。”

    “都是何人”谭子琪问道。前期虽也有临朐的情报,不过这两天难免又有些变化。

    潘头自怀里先出一张输诚表,呈上。俞伯、谭子琪一一阅毕。

    谭子琪大喜道:“数日之间能有如此佳音,大人之计必能成功!潘百户忠于王事,此次事毕,必能高升!”

    俞伯叮嘱道:“汝深入虎穴,万事皆要小心,若非有十足把握,不要轻易与其交底。另外可安排心腹之人分头行事,免得频繁走动惊了有心的贼子。”

    俞伯再细细吩咐了一遍,无非是事涉机密,联络之人等应事事小心,严守口风,事后必有后赐。

    谭子琪再叮嘱道:“今日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事勿对人言,你且随我出去,我自会安排两人到你处,对外就说是你的下属,有什么事暂时就由这二人传递消息,以后没有急事你也莫要来此,免得落入有心人之眼。”

    潘头口中答应着,再对俞伯拜了几拜,这才跟着谭子琪出去了。

    俞伯则检查了应携带的事物,整理好衣冠、信笺,待谭子琪回来,两人也不就餐,由手下领着直奔刘正风之宅而去。这手下先期来接收元军尸首,曾专门上府拜见过刘正风,此次正好引路。为免引人注目,几人皆着便服。

    到了刘宅,说明身份,递上两人名贴,亲兵赶紧入内禀告,不多久,就赶出来令其跟着进去。

    刘正风初时并不在意,这几日因为益都每日都来领取尸首,还特地曾修书表示谢意,去益都的传话人也受了其赏赐。眼看着天已正午,刘正风刚刚用过饭,此时报有益都来使拜访,却不知何意

    双方见面一番寒暄,俞伯、谭子琪首先通报了身份、姓名,与刘正风相互打量了一阵,刘正风心中大奇,他这些日过得舒坦,伤势基本痊愈,行动无碍,红光满面。

    俞伯施礼后正色道:“本官此次来,一是为阵亡官军家眷传达感谢之意。将军体恤之情,益都上下铭感于心。二来是为将军贺,朝廷知将军人等皆是因生计迫于无奈,一时糊涂,才做了大逆之事,近日观将军在临朐县的诸多做派,可知将军心存高义,怜惜下民,益都顾大人知晓后对将军赞不绝口,特地向益王恳请赦免诸位的过往之事,这有益都路卓大人亲笔书信,请将军一阅!”

    说完,俞伯自怀里掏出一封封漆的文书呈给了刘正风。刘正风结过,只间上面盖着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的朱红大印。他不撕开封口,取出书信,却沉吟会儿道:“两位稍坐,我去去就回。”令人在旁招呼着,自己起身到了后堂,找了个识字的心



第一百七十九章 前有真知计,后有山阳策3
    诸将坐定,刘正风拿出益都的书信,道出原委,他知道有人不怎么识字,特地令一识字的亲兵再念了一遍,众人听之是或惊或喜。

    于世昌立时跳起来道:“这算甚么吃了败仗就想招安以为我们是宋江吗我与鞑子势不两立,先把话撂这儿,哪个乱我军心,我第一个不放过他!”

    夏侯恩接过书信仔细看了看文字内容和大印,他是识得一些字的,狐疑道:“这战事刚刚结束没几日,怎的鞑子就想着招安了

    秦占山舔着厚嘴唇道:“咱们打了胜仗,这是鞑子害怕了,想着招揽咱们给他们效力呢。”

    “大头领,你怎么看这鞑子还真想把咱们都招安吗以前的事就这么算了”刘启听到这个消息,情不自禁地眨眨眼,再掏了掏自己的耳朵,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做贼寇这么多年后,突然有一个机会能让他变成官军的身份,仿若一个多年颠沛流离的乞丐突然遇到一个人告诉他是某个大户失散多年的独生子一样,面对眼前的富贵实在是不敢相信。再说这事来的突然,那边一点风声也没透露啊!

    “这益都来人现在就在客栈,我让他们在那里等消息,不过引着他们来的人就是这几日益都派来接收尸首的人,必不会有假。于小哥还是看看这封信,瞅瞅可有甚么问题”刘正风道,让诸将把来信转给于志龙。

    先前万金海、秦占山、刘启都接过信,瞅了瞅,只是他们几乎不识字,除了看出来这封信的用纸考究,带着淡淡的檀香味道,而上面的朱红漆印更是鲜艳,绝非寻常,其余的也就不知道了。

    于志龙身份特殊,实力强,故刘正风非常重视于志龙的意见。

    于世昌愤愤道:“这信不论真假,有甚么用就算是真的,难道鞑子就那么好心愿意真的招安我们,必是个圈套无疑!”

    于志龙初时听到,也是觉得奇怪,细思于世昌所言不无道理。他接过书信,细细地看了数遍,再看看朱红色的官印,觉得不似作假。

    “这信应该是真的,想必来人的身份也是真的,我军大胜,想必益都的官儿被打疼了,诱我渡河之计又被泄,一时无法才想到招安。”于志龙慢慢道。

    “我就说吗,这鞑子朝廷肯定是拿我们无了法,不得不低头了!现在可不是当初被他们撵得像兔子的时候了!既然是招安,不知信上的赏赐到底都有些什么价码低了可不行!”刘启听了,舒服的靠在了椅子上,乐呵呵道。

    “你敢!敢说降了鞑子,我宰了你!”于世昌听他贪财猛然跳出来,他隔着刘启几步远,想扑上去伸手死掐刘启的脖子。诸将见了赶紧把他硬是拉开,一个刘正风的亲兵将他牢牢的按在远处的椅子上,避免他再冲动。

    “老子在跟鞑子拼命的时候,你小子还在玩泥巴呢!竟敢跟老子撒泼!别忘了,你老子早就死了!”刘启气得直跳脚。秦占山使劲把他远远拉开,坐在相对的另一侧。

    刘启不提于海还好,于世昌听得刘启不尊其父,本来稍稍平复的心情又被撩拨,跳起来瞋目骂道:“你个偷奸耍滑、贪金恋色的主儿,也配称将军”

    刘启更是羞怒,回道:“无教小儿,早晚被砍的泼才!”

    “都是兄弟,何须如此!”秦占山、于夏侯恩和几个亲兵几次三番才终将他二人安抚住。

    一番闹得不可开交后,众人再次落座。

    于志龙才道:“益都来招安,只怕未必有好心,此应是鞑子败北后不得已而为之。我等皆汉家子民,在鞑子眼里本就是非国民,生死荣辱何足轻焉!如今我等兴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兵反元虽迫不得已,然在元廷眼中早已是罪不容诛之辈。先不提鞑子朝廷如何真心打算,就是某观遍汉唐宋金史,可有被招安者善终哉”

    “更何况当今元虏暴虐,民不聊生,吾辈当如檄文言:廓清中原,复我河山,还汉家百姓一个朗朗乾坤,若是为一己富贵而弃前志不顾,岂非背信弃义之辈到时何以面对手下的将士”

    于志龙这一问,诸将不禁心里嘀咕。当初竖旗发檄文可是白纸黑字,说的铁骨铮铮,若是反悔,还真是不好对属下交代。

    于世昌虽平时不待见于志龙,听了他如此说,在桌案上擂了几拳,高声道:“正当如此!大丈夫有仇必报,有冤必申,有始有终方是好汉!”

    于志龙接着道:“在鞑子眼里,我等皆出身匪寇,即便受了招安,也不过是换了层皮,元廷怎会放心眼下刘、张、郭等兴兵反元,鞑子应是一时腾不出手来,否则,无论如何也不会只是打了一个败仗就考虑招安之事。”

    其实,各地反元风起云涌,元廷敕令各地多方围剿,若元军实力未逮,则大举倡地方义军助剿,乃至到了后期这些义军成了征剿各地反元势力的主力。不过元廷主动招安反叛的事迹并不多,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张士诚,在真实的历史上,几次招安,数次反叛,最后张士诚竟得获太尉高职,与元廷相安无事,也是异数了。

    不过此时的张士诚还在困守高邮数城,在脱脱的重重围困下,做困兽状。

    “况且我部官兵多是各地无力谋生之人组成,城外家眷就有万余人,他们都需要土地、屋舍才能活下去,若是被招安,那些已经分给他们的土地、房舍怎么办这可都是本地蒙、色大户之田产、山泽虽然他们大多已被砍了脑袋,但是其外地的家族亲属岂肯轻易干休”

    座下众人听了,都觉得头大,刘正风看着于志龙道:“依你之意,此路不可行”

    “我等已经打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手下将士多因此感昭而来,今日若失信于人,将来军心难稳,恐难再约束。所以,属下认为此路不通!”

    “这算是说了句人话!”于世昌坐在远处,大声道。于志龙闻听,尴尬一笑,这于世昌说话不经头脑,听起来也不知是贬是褒。

    刘正风本就不太愿走此路,但是何去何从,他要听听诸将的想法,此事不好专断。如今于志龙和于世昌已经明确反对,所以刘正风的目光再转向了万金海等人。

     



第一百八十章 应对1
    于志龙直接赶回城外本部营寨内,人未进帐,就令传各部将立即前来。赵石等不知何事,上午已经是召集诸将密议了一番,如今不过两个时辰,于志龙竟然再次急召,难道事情有变

    此时天色开始转暗,已近酉时。各部的操练正在逐渐结束,在所属军官的号令下正依次整队,返回歇息、就餐。营寨内炊烟袅袅,伙房已经开始准备晚餐。

    为了保证士卒们有充分的体力参加操练,于志龙早已决定所部由原来的一日两餐改为一日三餐,这每日的粮草消耗自然也大为增加。

    为了应付数千人的日常饮食,如今已是辎重营校尉的高尚,不得不再次将伙房人员扩充了数十员,并添置了大锅等杂物若干。

    如今米粮还暂时不愁,只是日常的蔬菜和蛋肉等开始稀少,将士们基本上是吃干饭,佐以各类腌制的咸菜等就食,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临朐一县的蔬菜伙食供给能力实在有限,顺天军总数约万人,每日所需的菜蔬、蛋肉数量等甚大,天长日久,这些东西自然会出现不足,好在军内粮米尚充足。

    多食青菜或咸菜,再佐以部分蛋肉等,这是于志龙和高尚无奈之下的办法,好在士卒们对伙食的要求低,只要能饱腹即可。乱世下,多数百姓朝不保夕,食不果腹,能有屋住,有食吃,就非常满足了!

    赵石等诸将急急赶回军帐,见于志龙正襟危坐于当中,方学、谢林早已到达,座于于志龙下手左侧。孙兴则仗剑守在帐外,严禁外人随意靠近。

    “不知将军何事急召”赵石见军中部将人已到齐,而于志龙仍在低头沉思,打破帐内寂静问道。

    “啊。”于志龙在沉吟中惊醒,看到诸将已经到齐,他出城时就急令召方学和谢林至中军内一同议事,当于志龙进账后,两人很快就骑马随后而到,不过于志龙只是令其先暂座,等待诸将。

    于志龙在路上就一直在权衡此次招安的利弊。招安之策出乎预料,以目前益都路的实力应不急于取此策,难道鞑子哪里出了什么变故

    于志龙所不知的是就在前日,益都城突然来了大都詹事院一位同知及几个从者,这几人皆是便衣素服,不打旗号车仗,径来寻到益王府邸才掏出腰牌,表明身份。

    同知乃正三品,与益王的身份可谓天差地远,见了买奴自然大礼参拜,连道王爷为国镇守一方,殚精竭虑,乃国之幸也,宫中和太子也是向有赞誉。

    买奴惊疑,这詹事院虽不掌中枢实权,但其职司却是备左右辅翼皇太子之任,下有家令司、典幄署、府正司、资武库、骥用库、延庆司、典用监、典医监、广济提举司等十几司属,掌管皇太子府中饮膳供帐仓库、供帐、鞍辔、军器、修建佛事、供须、文成、藏珍三库,内府供给段匹宝货等。

    詹事院同知因为身份特殊,虽不是高职,但是因为可经常直接面陈皇太子奏事,,甚至还可能直接为宫内的奇皇后采办物事,所以在京都,诸官皆多少礼敬。只是今日这同知突兀便服而来,不禁令买奴心中忐忑!

    果不其然,那同知被买奴引至后室,呈上詹事院的采办行文,不过是恳请山东府县协助采办些奇石美玉之类。这些都是历年采办之物,没有新意,买奴细细品味良久,一时没有头绪,这才放下行文,再问大都还有何吩咐。

    那同知初时只是察言观色,闲扯了些京师最新的朝事,见买奴不动

    (本章未完,请翻页)

    声色,终于提到这次南来,殿下曾问及临朐闹匪。

    太子知国事艰难,而脱脱大帅亲领南征,正在紧要关头,后方各府县应以靖安地方,支援南征为要。詹事院亦得知临朐刘贼强悍,官军前次大败,一时难克,故特遣同知顺路慰安地方,希冀山东宣慰司以目下大局为重,剿匪当以持重为要。

    买奴听得糊涂,这些日益都上下紧锣密鼓的准备再次出击,就是为了尽快平匪,打通南下的官道,如此用心王事,岂不是以大局为重他心内疑惑,只得分说已经调遣四方军马严密围堵,再次南下剿贼只在旦夕间。

    不料同知立时变了脸色,请买奴屏退左右后,近身陈禀。
1...5859606162...1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