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曲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王昭之
古琴的三种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静。
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其泛音则如,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则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
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称为天地人三籁。
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籁,可以状人情之思,也可以达天地宇宙之理。
在古琴音乐三音交错、变幻无方、悠悠不已之中,凡高山流水、万壑松风、水光云影、虫鸣鸟语及人情复杂之思和宗教哲学之理,尽能蕴涵表达,故有“昔圣人之作琴也,天地万物之声皆在乎其中矣”之说。
古琴具有最优异的品德,最适宜君子作为修养之具。
琴音的松沉旷远,能让人雪躁静心,感到和平泰然的气象,体验内心的祥和喜乐;琴乐的洁净精微,能让人感发心志、泻泄幽情,化导不平之气、升华心灵意境。
归根结底,就是以琴中的“含至德之和平”来养成君子“中和”的品德、达成“乐教”的目的。
尤其是道门“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思想,在古琴中能得到最好的体现。
琴音的低缓悠远、缥缈入无,让人由抚琴听琴而进入一咱超乎音响之上的“无声之乐”的意境,体验到“希声”“至静之极”的境界;圣人将这种虚静的、通乎天地万物的境界称为“天乐”,“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乃是一种天人相和、无言而心悦、超乎音响感受之上的精神境界。
古琴演奏时,将琴置于桌上,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
古琴技法甚多,古时有超过一千种,如右手的抹、挑、勾、剔、打、摘、擘、托,即“右手八、拨、剌、撮、锁、如一、滚、拂、双弹等,左手的上、下、进复、退复、吟、猱、罨、跪指、掏起、带起、爪起、撞、牵、全扶、半扶、龊、间勾、转指、索铃等。
古琴的右手弹弦亦有手指之别与指背甲弹与指面肉弹之别。
右手的弹弦是由大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承担的。
一般说来,大指与中指力度较强,食指与无名指较弱。
小指是古琴中的禁指,只用其余四指弹奏,这四指的弹弦又各分指背甲弹和指面肉弹两种。
前者音色比较轻、薄、亮,后者音色比较重、厚、实。
以指甲肉别之,轻而清者,挑摘是也;轻而浊者,抹打是也。
重而清者,剔劈是也;重而浊者,勾托是也。
外弦一二欲轻则用打摘,欲重则用勾剔;内弦六七欲轻则用抹挑,欲重则用劈托;中弦三四五欲轻则用抹挑,欲重则用勾剔。
抹挑勾剔以取正声,打摘劈托以取应声,各从其下指之便也。
古琴的演奏以左手按弦取音,以右手弹弦出音。
左手按弦之指的不同和手指按弦部位的不同均可造成音色的差异。
左手按弦除偶用中指与食指外
第三百三十四回 琴之正声
古琴常用的有紧五弦、慢三弦、紧五慢等调式。
其表现力特别丰富圆润,运用不同的弹奏手法,可以发挥出很多艺术表现的特色,它的散音(空弦音)嘹亮、浑厚,宏如铜钟;泛音透明如珠,丰富多彩,由于音区不同而有异。高音区轻清松脆,有如风中铃铎;中音区明亮铿锵,犹如敲击玉磬。
按音发音坚实,也叫“实音”,各音区的音色也不同,低音区浑厚有力,中音区宏实宽润,高音区尖脆纤细。
按音中的各种滑音,柔和如歌,也具有深刻细致的表现力。
一弦属土为宫。土星分旺四季。弦最大。用八十一丝。声沉重而尊。故曰为君。
二弦属金为商。金星应秋之节。次于宫。弦用七十二丝。能决断。故曰为臣。
三弦属木为角。木星应春之节。弦用六十四丝。为之触地出。故曰为民。居在君臣之下为卑。故三弦下八为此也。
四弦属火为徵。火星应夏之节。弦用五十四丝。万物成美。故曰为之事。
五弦属水为羽。水星应冬之节。弦用四十八丝。聚集清物之相。故曰为之物。
古琴常见指法:
右手指法主要为擘、托、抹、挑、勾、剔、打、摘及其不同的组合,如:轮、锁、叠涓、撮、滚、拂、历、双弹、打圆等。
左手指法主要分为按音与滑音两种。按音有跪、带起、罨、推出、爪起、掐起、同声等。滑音有吟、猱、撞、唤、进复、退复、分开等。
古琴的摆放位置应当宽头朝右,窄头朝左,最细的线朝自己,徽位点和最粗的弦在对面。
古琴的琴轸,也就是宽的那头,是要悬空在摆桌子右侧外面的。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神农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
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
古代名琴有绿绮、焦尾、春雷、冰清、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
古琴的构造极其讲究,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般宽约六寸,一般厚约二寸。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与古时的天圆地方之说相应和。
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古琴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
“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又称“临岳”,是琴的最高部分。
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
这叫上山下泽,又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条硬木条,称为“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头的侧端,又有“凤眼”和“护轸”。自腰以下,称为“琴尾”。琴尾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用以架弦。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
徜若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象征七星。
琴腹内,头部又有两个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一名“纳音”尾部一般也有一个暗槽,称为“韵沼”。与龙池、凤沼相对应处,往往各有一个“纳音”。
龙池纳音靠头一侧有“天柱”,靠尾一侧有“地柱”。使发声之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
由于琴没有“品”或“码子”,非常便于灵活弹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别长,琴弦震幅大,余音绵长不绝等特点,所以才有其独特的走手音。
就构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结构十分合理。其体积不大不小,既便于携带,又方正雅致。
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从琴各部分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三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
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种音色,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第三百三十五回 天意
酒仙知道是弈仙和琴仙的到来,故并不诧异。
“竟陵子,你主张积极参战,是不是收了截教好处,所以一心怂恿我们去送死”弈仙天元啧啧的问,对茶仙还是有直接看法的。
“我说没收任何好处,你会信吗”竟陵子撇了撇嘴问。
琴仙正音郑重其事的道:“每位仙人修之不易,在有畏和无畏的面前,总会自我选择,让他们自己拿主意,心甘情愿的去战斗,可以吗”
竟陵子沉默了。
“难道不是胜者必强或者说你一直都以为是强者必胜”弈仙道。
不错,如今仙魔两方高手如云,比自己强者不计其数,最后的胜利只属于强者是不用置疑的。
“天地之大,人心最小。我宁愿站着活,不想躺着死。仰望天空,发现唯我与众不同。”茶仙意不平的道。
“你心中有怒,不得不发。可杀人者,人恒而杀之,诛仙魔,魔死而仙存,这才是正理。正义在心中,装苍生者英雄,竟陵子,你想当英雄吗”琴仙问。
酒仙扫了眼茶仙,道:“六圣已出,大罗金仙无数,在三千魔神的面前,都未必能占得便宜,区区神境却不自量力,甘愿像蚂蚁般跳入这仙魔之战的洪流中去作死,这自寻死路也就算了,为何你要拉别人赴汤蹈火,莫非是怕黄泉路上太寂寞,欲找他人做伴”
“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竟陵子郁闷道。
“众仙芸芸,躁者惶惶,不可终日,你修仙是为了什么是三界苍生,还是长生不老不管如何,投身于仙魔之战中都是不明智的,势必将舍弃初衷,事与愿违。”
琴仙道:“竟陵子,截教与你有缘,供你茗叶,可恩是恩,怨是怨,不能恩怨分明的人,怎可超凡脱俗,成为真正修身养性的‘茶仙’”
竟陵子听后,一阵唏嘘,一阵叹息……
风泰和看着雾失楼台,对“元贞利亨”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现在弄得一身是伤才幡然悔悟,迷途知返犹未晚,这也是有魔族的强大外力所致的结果。”
伶瑶仙子轻轻一笑,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懂得天意,受益终生。何为天意,就是天道运行的法则,如果圣人再无休止的斗下去,因果法则肯定会报应在身上的。”
南极仙翁道:“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偶然发生的事情。有因必有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宇宙中万物之间的联系,依遵因果法则。因果法则并不是道门的专利,事实上万事万物都受这天地根本定律的影响。正如师伯所言,‘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种善因必有善果,种恶因必有恶果。所以,要想有好的命运,就要多种善因。多说好话、多做好事、多发好的意念。”
利剑撇嘴道:“人的遭遇是由自己的心念来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心念,就会吸引与心念相应的境界。我知道人世间有许多父母喜欢担心儿女,为儿女操心,并认为这是一种爱的表现。其实,担心什么,就会来什么,担心的事情往往也会出现。吸引力定律就是这样的,认为天下美好,就吸引来美好;认为世界糟糕,就吸引来糟糕。为什么会这样呢圣人已经认识到,天下其实是由能量组成的幻象;不同的能量波动频率,就构成了千差万别的世间万象。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念,就会感召到与心念相一致的能量磁场,同质相吸
第三百三十六回 白王
正说着,只见西方一道微弱的白波之气荡漾,瀛圣双目一眯,精芒一闪,朗声道:“想不到九堕的属臣白王会偷偷摸摸的来窥视,真是罕有的郁闷啊!”
贞吉康一听,双眼一凌,看着有丝毫动静的天空,厉喝道:“如果再藏头露尾的话,我就只能用粗撸的方式请你出来了。”
言讫,他的右掌猛击了出去,尽管相隔几十里的遥远距离,可击出的强劲规则之力眨眼间就轰在了目标处。
“哎呀呀,真是失策啊!想不到许久不见的元贞利亨也强大到这种地步了。不过实在太可惜,即使修为大进,修养也一如既往啊!”
儒雅的白王一身白色华袍,连系黑长发的发带都是雪白的,可谓浑身一尘不染。
他漫步而出,步步踏着大道,脚下生辉,规则之力尽显,犹如天人合一。
“身为九堕贴身属臣之一的你,终于按捺不住要出动了吗”利剑一副看笑话的问。
白王浅浅的露出一丝笑意:“罗睺作为曾经的九堕之一,虽有弃子之嫌,但那丝说不明道不清斩不断的关系足以让三界临难,作为属臣,当有备无患,我怎么能孰视无睹呢”
“这不过是理由,你说得倒是理直气壮,让我差一点儿就信以为真了。”利剑呵呵道。
“如果这样讲你们能好受点儿的话,我并不介意当一名吹风常景的看客。”
“这句话连三岁幼童都不会信,老实交代,你们九堕又有什么不光彩的事!”元贞质问道。
“这是要审我呀,圣仙。好吧,我是来窥道行精深、万法丹道之祖的关门徒弟的。”
“来窥视我”
一道声音从远处传来,人影缓缓,但令在场的任何人都无法忽视。
“玄都师”亨通有点儿吃惊地叫出了声。
一位潜藏的所在,还真是令人心悸不安啊!
白王道:“论修为我并不逊人,可千古不泄之秘,丹道万法之基,炼目归源之法,我却不能触类旁通。”玄都师步步靠近,于空行走,如履平地。
白王继续道:“炼目归源法乃丹道万法之基,更是道门秘密天机。千古以来,从未记载于简卷之上,更是一脉相承。我今欲打破万世之铁律,得精研而体之,方不负此行此见之因缘。”
“既然白王都出动了,那青王、赤王、黑王、风王、雷王、雨王、黄金王和无冕之王也应该来了吧”风泰和问。
“谁知道呢,我只对万法丹道有兴趣。”白王打着响指,悠悠的道。
玄都法师认真的打量着人畜无害的白王,根本就看不出一丁点儿有堕落的成分。
“道不守独,丹不守孤,门径而已,告诉你又有何妨”
玄都说着,然后转身道:“筑基者,筑丹之基。如人建房,要将地基打牢。炼己者,即是炼去杂质,使心身变得清明,清明则能找到我之主人。筑基在形身精气上下功夫,而炼己则是在气质心神上下功夫。二者相辅相成,缺一则不可成其功。此一己清修之筑基炼己之含义也。”
“炼己者,炼去气质之性,显现本来天性。天性显,炼己成,则万物不能惑乱我心,得失皆可不放在心上。比如,你有一最心爱的外物忽然失去,当时虽心痛,但转眼即不伤心。处理万事皆不慌不忙而心无犹豫。此炼己之效验,随时可以验证。若无此等,则炼己还需痛下功夫,直到要达至自然方为完全尽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