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之绝版马官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东风暗刻

    高峻能把此事与刘武说,刘武便猜测总牧监的真实想法。莫非他有意将自己再往上提一提要真是那样的话,可真是自己跟对人了。

    他原来只是柳中牧一座下牧正九品上阶的牧丞,一天到晚的受岳青鹤和万士巨的气,而万士巨还曾欺负到自己的家里来。

    目前,他不但是一位从五品下阶的上牧牧监,总共升了十三阶!而且自己后娶的妻子刘采霞,也从一位流徒成为柳中牧的录事了,处处受人尊敬。这都是遇到高大人之后才起的变化。

    果然,高峻对他说,“眼看进入十月,你把手头的事安顿一下,替我到天山牧各大牧场巡视一下,看看有什么纰露,好及时做些弥补。”

    刘武连声地应允。而此时,柳中县县令莫少聪接到都督的传信也到了。高峻拉他们到二哥高峪的酒店,三人边吃边谈。

    按着眼下柳中县的规模,升为中县是水到渠成的事。

    大都督对莫县令说,眼前的牧场村已经由贞观十七年的一座小山村,变为四座大村子了,人口也突增了几倍,还都是年轻人居多。

    他要莫县令从速选出合适的村正,以一村变四村,到户曹那里备案。

    莫县令居然也听出了自己仕途上再进一步的希望,高峻这人向来是不放空炮的,如果柳中变为中县,那么他也可能再上两阶了。

    于是,出于真实的、对于西州大都督的尊重,刘武和莫少聪两人轮番地敬大都督酒,时间一长,从中午喝到天黑时,高峻几乎连北都找不着了。

    最终站起来时,高大都督扶着桌子,不着边际地问,“刘武,考考你……有没有副总牧监的谋略……怎么……才




第983章 有有有事
    丽蓝赶紧擦擦眼睛,打开了衣帽间里的柜子,从中取了崭新的手巾、皂角盒,再拿了专门修剪指甲的剪刀、小锉子,刮胡子的剃刀。

    再回身检查了一眼外间的房门,是关着的,这才放心地往里间走。

    她又发现自己新做的、款式上好丝绸裙子,就这样穿着,是不便跑到湿漉漉的内间去的。于是也脱下来挂好,只穿着衬裙跑进去。

    也许是她在外边耽搁的时间有些久了,进去时,高峻已经将头歪靠在池台上,正在呼呼大睡。

    他的下巴就露在荡漾的池面上,要不是闭着嘴水都进嘴里去了,只要再往下一出溜,就会被水呛到。

    丽蓝走过去,在池台上放下手中的东西,伸手把头给他扶正。

    高峻睁开眼看了看她,却在水中把一条腿抬出水面,脚露出来后,他指着对丽蓝说,“这个脚……脚趾头……”

    丽蓝会意,知道他想干什么。但是剪趾甲这种事站在池子外边是做不了的,要是把他的脚扳到池台上去的话,他就歪到水里去了。

    丽蓝穿着衬裙迈腿踏入水池,在内台上坐下来,从水中捞起他刚才那条腿,放在自己的腿上,高大人的趾甲确实该剪了。

    看得出,高峻今天真的喝了不少的酒,脚搭丽蓝的大腿上后,仍然呼呼大睡。丽蓝仔细地将他五个趾头的趾甲从头都剪过,再用小锉刀替他打磨时,他才再动了动脚。

    当她从水池中站起来,要到另一边坐下,再替他剪另一只脚时,高峻已经“哗啦”一声从池子中跃身而起,一把将她捉住,搂得她喘不过气来,上身的衬衣也湿透了。

    她看到高峻两只野兽一样的赤红的眼睛,还来不及羞涩,便一下子被他抱起来。丽蓝低低叫了一声,感觉自己像腾云驾雾一般,衬裙上的水淋漓地滴落池中……

    十月辛亥,灵州再次地震。这一次就比上一次更严重,全州倒屋一百二十六间,压杀坊民四百五十多人。

    皇帝下诏赈灾,重建家园,并要求天下州府凡有能力的,多少不计较,或财、或物都可支援灵州。

    岭南的蝗灾赈济结果,褚遂良和樊伯山去后还没有传信回来,灵州又有了事,皇帝不得不重回之前的习惯,往往直到深夜还在批阅各地奏章。

    不久,他感到极爱疲倦,越发力不从心了。

    西州大都督高峻接到赈灾的诏书,连忙召集所有的高官,商讨如何落实长安的诏令。他说十月的北方,早晚已经见了霜雪,倒屋之人最在意的便是食与住两宗事,让大家在这方面想想办法。

    长史刘敦行、司马苏殷、各曹衙门的主管们集思广益,最后决定,白杨河牧场陆尚楼那里,限时编制白叠草垫子五百张。

    白杨河此时临秋,河边的白叠草正是收割的时候。正好刘武大人代总牧监巡视到了白杨河一带,高峻便让传信白杨河,让刘武一力督办此事,让那些心灵手巧的当地女子们日夜赶制。

    此外,田地城驼马牧场的骆驼也有很大的增殖,高大人要求王允达赶制驼绒毡五十条,柳中牧场赶制牦牛毯子五十条。所有东西都集齐后,一并派人运往灵州。

    大事议定,时间已至正午。高峻与苏殷一同从前衙回到后宅来。但刚刚坐下,长安的另一道吏部传文就到了,有手下给送到大都督的后宅来。

    这是吏部一份正常的在京大员变动的通报:尚书左仆射萧瑀大人,刚刚被罢去了相位,出京任商州刺史。

    高峻不大了解这个萧瑀,便问苏殷。

    苏殷说,萧瑀字时文,是南朝梁明帝萧岿之子、萧皇后之弟,姐姐是杨广的妃子。听说此人个性正直,为人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并且精通佛法。

    此人从小以孝道闻名,善于学习和书写,官至大唐宰



第984章 镇上一镇
    丫环一边蹲在地上替高大人剪脚趾甲,柳玉如一边没好气地问,“看那只脚,一定不是高大人自己剪的,说,是谁做这样半截子的事”

    一时间没有人回答,高峻也恍然回悟过来,眨着眼睛一时不好说。

    丽容前些天,曾与苏姐姐、婉清去了一趟牧场西村,去各处转转、再看望一下父母。

    在家里,丽蓝悄悄和妹妹说起上次在池子里的事,高峻性情一上来,就像野兽一样,衬裙也让他撕得连都连不到一起了。

    此时见高峻愣在那里,而柳姐姐面容上的疑惑一刻盛似一刻,丽容声音绵绵地回道,“姐姐,正是我剪的……但恰好又来了公事,峻跳起来就走,我怎好拦”

    柳玉如这才道,“这个破西州,剪个趾甲都乱搞!哪天我就再回新村去了!”

    高峻听她“乱搞”一词,内心里虚得可以,酒这东西真是多沾不得了,当时在池子里,怎么就忍不得那一刻了呢!

    丫环已经拿脚巾给高大人擦过了脚,再换过了袜子。高大人讪讪地站起来,有些感激地看了一眼丽容,发现她只是匆匆地瞟过自己一眼,便低头吃饭。

    他坐在桌边对柳玉如道,“夫人想回去不是不可以,连、连我都有些想那里了。总归仍是我们家嘛,哪天一定陪你回去住上几日。”

    柳玉如听了,脸色慢慢地好起来。

    但她这么一刻功夫,脸上阴晴不定的表情一丝不落地、都被苏殷看在了眼里。不知怎么的,苏殷心里就有些心疼这位柳妹子。

    涉身处地替柳玉如想一想,如果是自己处在她的位置,会如何呢

    一边吃着饭,苏殷便对高峻、也算是对柳玉如这些人说,交河县刘文丞罢职之后,再加上贾富贵的没落,县内难免人心惶惶,她是不是到交河县坐镇一阵子。

    高峻“哦”了一声,不置可否。

    反倒是柳玉如叹了口气道,“峻,难道西州就没有人了么非要让苏姐姐一个女子去兼什么县官。我倒希望苏姐姐没什么官职,好天天陪着姐妹们。”

    高峻无奈地道,“五品以上官员的任用,可是陛下亲自定夺的,我这个大都督也决定不了啊。”

    柳玉如说,“我要给长安上表章,求皇帝罢了苏姐姐的官职!”

    虽然不知她说的是真是假,但在苏殷听来,心里却有些热乎乎的。吃过了饭,苏殷便打点起来,带了自己的护卫、丫环,坐车去了交河县。

    ……

    十月己丑日,皇帝下诏:为多让皇太子李治决事、历练,除“祭祀、表疏、兵马、宿卫、授五品以上官职以及决死罪之外,余事皆委皇太子处置。”

    而褚遂良与樊伯山也有奏章送到,雷州、崖州当年颗粒无存,民心浮动,并有贼盗兴起。两位大臣恳请皇帝早做准备,以防患于未然。

    这种事情大概也早在皇帝的预料之中,但防患却要比平乱更难,不能像平乱那样派兵,不然本来没有乱子,兵一过去先就不乱而乱了。

    但你不知会生出什么事来,临到真有事,临时抱佛脚就又被动了。

    一方面,皇帝下诏钦、春、容、浔、谅、广六州,从速筹措粮食,派员督送雷、崖两地,以安定人心。

    此外,雷崖之州天崖海角,远在边陲民风彪悍,原本的文职官员恐怕就不能应对可能的乱象。

    他准备将两州刺史交由吏部,政绩审核之后仍合格的,便另作委任,然后再另派武官过去。

    上朝时,皇帝问底下,谁愿意去南方任职以解朕忧

    向来,京官外放,即使是升了阶也有如被贬,再说,防患可不单凭的武力,那些功成名就的武臣们大都不动声色。

    &nb



第985章 陛下英明
    雷州、崖州,两个刺史人选已定出来了一个,还得再找出一个来。

    阁老高俭举荐的成功,似乎起了示范作用,他举荐的可是一位下州刺史!这突显了一位臣子在陛下面前说话的份量。

    而且经举荐任职之人,一定知道自己应该对谁心存感激。下一个推举谁呢那些文臣武将们七嘴八舌,各抒已见,朝堂上有些乱哄哄的。

    皇帝对此事忽然心气很高,因久坐而有些疲惫的面容再次生动起来。这又是一件不拘一格的事情,简直与上一次任命一位西州女长史异曲同工。

    而且也彰显出,他对于那些出京任职并不踊跃的大臣们的——一种忽视。没关系,你们谁都不想去也难不到我,这都是毛毛雨。

    他没有苛责他们半句,但对于阁老提出的人选,几乎未做迟疑便同意了。

    有人举荐:陛下,薛礼……

    但皇帝不等他说完,便连连摇着头作着否定,“不,薛礼还替朕镇守辽东,辽东重地,离得开人吗再说,让他去岂不是大材小用!”

    那人赧颜退下,又有人踊跃道:“陛下,微臣以为……近年北境安宁,而武凉能征善战者众,臣举荐武威郡……”

    哪知,皇帝不等他说出名字,便又摇头,“不妥,武威之山川地势,不同于岭南藤密林深!高马长枪地过去,要怎么施展重锤、耳挖各有所长,汝此议,有失考虑了!”

    接连两个臣子的话不说完就让皇帝打断,与高俭一荐而准,形成了明显的对比。皇帝眉毛微微挑了挑,仿佛看不到朝堂上有些沉闷下来的气氛,这就是他要的效果。

    “还有没有人提议”皇帝问。

    再要提个什么举荐建议就得谨慎了,有人想,看来陛下所虑不差,那个李引不就是从黔州去的,而黔州、岭南,无论地势还是风土总有些相近之处。

    于是,吏部奏道,“陛下圣明,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陛下何不晓谕南方各个郡县,颁下所求之将的标准及规格所长,不愁各州人材不踊跃报名,那时我们可选人应格,择优而录,”

    这次,皇帝稍稍地沉吟了片刻,说道,“此议尚可考虑,但这样按部就班的,不到明年五月定不下来,可时间紧迫哪里还来得及”

    皇帝已在龙椅上坐了好一阵子,他早就有些乏累,抬手制止道,“都别说了,赵国公拟诏西州,派员赶赴岭南!”

    朝堂上立时息声,看来,西州几乎就成了皇帝救火专用了。

    剑南平乱,西州出人。黔州抗旱,西州出人。岭南蝗灾,西州又出人。凡是陛下懒得动心思的事、情急之事,便想起西州来。

    这么一看,岭南两座下州的刺史,居然都由高府这祖孙两个举荐,谁也没法子再说什么了。

    阁老虽是日薄西山,但人家的隔辈人已经毫无悬念地接替上来了。岭南、西州,一处极南、另一处极西,几乎横跨了大唐全部的疆域。

    有人不服气地想,陛下这也是成心!凉州武威郡与西州交河郡同属西、北部州府,武威的人不行,偏偏西州就行。

    不知西州之山川地势,与岭南有什么相似之处

    ……

    西州。

    这次,大都督高峻就是在十分清醒的情况下、才去见温汤池子老板娘丽蓝的。才一进大门,丽蓝便迎出来。

    那些进进出出的伙计、和前来泡池子的四村男子们看来,丽蓝此时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十分可爱,有一种内在的韵味儿在她周身溢动。

    她眼神活泼,肌肤光泽,有那么一种撩人的味道。

    就像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涌出的一股清泉,朝着大都督流下来时有些急了一点,但溅起的水花也是那么晶莹透亮。

    高峻有些不好意思地对丽蓝笑笑,问她道,“脚趾头……你可看过了”他问的是上次吩咐她的事,让她想办法看一看谢广、谢大的脚趾头。



第986章 李引上任
    高审行和李引这两个人像是天生的对头。

    李引新任黔州长史后,忙于澎水县十四眼盐井的挖活、布置其余四县引水设施的改造,此外还有不少长史份内的公务,都需要每天处置。

    这两个人就像两只老虎,在一座山的山阴、山阳各踞一片林子。

    刚开始时彼此倒相安无事,但这些官员们只要聚在一起议事,刺史高审行就像是故意的,话里话外地敲打李引。

    李引出任黔州长史是大大出乎高审行意料的,这本来是一个刺史数次扬言要罢去的人。可是李引非但官职未降,还升上来了!

    对李引与夫人崔氏的怀疑,高审行始终探察不到确切的把柄,所有被刺史拐弯抹角问到的人,不论身份高低,都对刺史夫人一致好评。

    他们说起刺史夫人时,脸上的神情恭敬而虔诚,高审行越发不能再深入一些去问点什么了,怕他们露出疑惑而不解的目光。

    而且高审也默默地观察过,李引到黔州长史任上后夫人崔氏的表现,她不再出门,不再说李引的任何事。

    就连她过去的丫环、现在的长史夫人银霞跑过来看望她时,她也从不提李引半句,仿佛她从来不认识李引似的。

    而且崔氏每次总是催促着银霞快走,说她还要教大小姐甜甜识字、绣花、做诗、礼仪……连走路都得教。
1...248249250251252...4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