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绝版马官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东风暗刻
行人三三两两地围上来,那人盖了筐子又去
第975章 我有来路
此时高大都督的酒先醒了,骑着炭回到新村来。柳玉如怪他喝酒不知节制,儿子险些被人偷走了都不知道。
高峻说,他是受不了与那些兄弟们分手的场面,喝多了还好受点。听说了这件事他也吓了一跳,在牧场村,居然有人敢到西州大都督的家里来偷孩子。
那个偷儿贼被樊莺点了穴道,此刻一动也动不得,在地下瘫作了一堆儿。高峻看儿子高壮已经抱在崔嫣怀里,但他仍然有些暴怒,上去飞起一脚,“日你娘!”
再看那人早就飞滚出去七八步远,脸抢了地,口鼻出血地痛声大呼,不知踢伤了哪里。
高大人再定睛地看婆子,把一个五十多岁的人看得脸红了一下,“高大人,我,我只是个下人,头发长见识短,先前有些话是我胡说的……”
高峻知道她说的正是自已胸前胎迹的事,抬手制止她,“不必再提了,回家去……从今天起,西村的那座小院子就是你的!金莲,你把宅子钱付了。”
谢金莲答应,而崔嫣鼓掌道,“那就更好!不过,这个可恶的人该怎么处置”她指着委顿于地的偷儿贼问道。
高大人笑笑,“一个大男人有手有脚,却做些下三流的买卖,估计没什么来路,留着无用,就交给你们出气,死活不必计较。”
他话刚说完,婆子便上前啪啪两个大耳光扇过去,“你比老曹还可恶,我先把打我的还回来!”
柳玉如说,“我们回去拿锥子,各人戳他几下子解恨!”丽容听了便回身进院子去拿。
崔嫣道,这不算完,他哪只手捆的我儿子,我要去学堂里把先生的戒尺要来,一根指头、一根指头的都给他打断了!
高大人来了兴趣,便驻足,饶有兴趣地听她们出主意。李婉清说不给饭吃,众人七嘴八舌地道,“他还想吃饭!米是大风刮来的”
谢金莲出主意道,“今年的蚊子快没有了,但我想,只要给他身上泼些糖水,往院子门口一拴,全村子的蚊子还是可以有几只飞过来的,这样的坏人又何必我们动手。”有人说,只是可惜了糖水了。
崔嫣道,“真是好主意!明天去要些蜂蜜,苍蝇倒比蚊子更讨厌。”有人说,先实施起来!等苏姐姐回来,我们再听听她有什么出气的好主意。
婆子说,“正好高大人给的新宅院缺个看门的,不如也把他像纥干承基一样,剁了腿、拿链子拴住了给我看门。”
思晴道,“这个可以,那里靠着村边,是该有个看门的。到时就用他那头驴把他拖过去吧,但是剁腿的事只能峻来干了。
思晴说在沙丫城,峻给纥干承基剁腿时,她和樊莺是跑出帐篷去、连一眼都不敢看的,但纥干承基叫的很是瘆人,听着也不行。”
樊莺说,是有这回事,但也没多难受,那次很快就完事了。
高大人说,别罗嗦,找把斧子吧。
那人忍了身上的痛楚在地下听着,竟然一个比一个不好受。似乎这些女子们出的主意,真不如给自己脖子上咔嚓一下来得痛快,但是偏偏没有一个人出这主意。
此时丽容已经拿了锥子回来,先在他肩膀头上狠扎了两三下,然后李婉清就去抢锥子。男子瘫在地下,尖叫着道,“高大人饶了我吧,高大人,我,我是有些来路的!”
话还未喊完,李婉清已经狠戳了两下下去,崔嫣抱着孩子又去抢锥子。高峻道,“你们先等等,让他说说看。”
……
西州,正有一出闹戏在上演。
谢大嫂带了三个丝绢铺的年轻伙计,把已故西州兵
第976章 大义灭亲
高峻从余杭回来之后一直忙着,还没有同刘敦行见过面,对于谢广与令史一家的事情,自然也没有什么意见给过刘敦行。
刘敦行深知高峻与刘武的关系,那么刘武肯定早将此事与大都督讲过了,刘敦行难免认为这是高峻顾及着舅子谢广的脸面,因而一时拿不定主意。
想不到刚刚对谢广放松了两日,这对活宝就闹到西州府衙来了。
都督高峻无话,刘敦行自然不想由他戳破令史家的奸细身份,但对谢广夫妇,今天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们这么来去自由。
听了谢广的话,刘敦行冷笑道,“谢广,谢夫人目无法纪、打砸西州坊民损物伤人、更有甚者打砸官衙妨碍公事,自然你这个户主也脱不了干系,今天谁也别走了,都给我押起来!”
谢广有些意外地问道,“刘长史请你三思,我妹夫可知道你这决定至少也该让我妹子知道一下子才正常!她刚刚生养、动不得气的,不然我外甥断了奶水就是大事了。”
刘敦行怒道,“别废话,押起来!”
有几名手下冲上来,捉谢大老爷就像拆白斩鸡一般轻松,只见啪啪几下,一眨眼,枷板就给谢大老爷套上了。
谢大嫂也害怕了,知道自己今天闹的有些过分,央求道,“刘大人,我知错了,但事出有因,你不看僧面看佛面……至少该放我回牧场村拿钱来赔。”
刘敦行板着脸连看都不看谢大嫂一眼,“事出有因你的家事可与西州府有什么牵扯么别废话,也押起来!”
他还不大解气,再补充道,“一应损坏之物,无论官、私,全都照价抵偿,差了一文也不成!衙门里撕的一张纸、坏的一只凳子也给我算清了,一律算在谢大老爷的身上!”
眨眼功夫,大闹西州衙门的两个不可一世的人就进了监房。
跟着谢大嫂打砸的几名伙计只被刘敦行喝斥了几句,刘大人也不追究什么便放他们回去,“再不辩是非,便打你们的板子!”
而对陈小旺,刘敦行板起脸道,“不该说的不说,你可知道”陈小旺连连点头应允。
对于奸细令史的女儿,刘大人不但不处置,反而当众好言劝慰了她几句,让她回家耐心等候谢家的赔偿。本来以为大祸临头,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结果,令史之女千恩万谢出了府衙。
而刘敦行在西州再也坐不住了,起身去牧场村。
到高大都督的府上时,刘敦行发现郭待诏与郭夫人柳氏也在,两家人正在喝酒吃饭,高峻笑道,“刘大人一向坐得住,难道在西州有什么大事我们边喝边说。”
刘敦行坐下端了酒杯,把事情一说,再看看高大人对这件事的反应,然后又看看谢金莲。
他发现谢金莲听过后,脸上微微地有些泛红,她对哥嫂的行径,在姐妹们的面前感到了难为情。
而高峻则点头道,“刘大人这样的处置正合我意,也没有让我们‘放长线、钓大鱼’的计策半途而废,不错!”
刘敦行问,“高大人,我只能做到这个程度,接下来怎么做,就要看你的意思了,但在谢大老爷那里,下官就不是好人了。”
高峻道,“我管他!谁管我儿子第一个,已经有贼进了新村!这个家我是不能再住下去了,搬家!所有夫人们带孩子都住到西州都督府去。”
西州大都督府是现成的,后宅的院子、房间自然大过了新村这里。虽然直到目前,也只是郭待诏的夫人与几个仆妇、丫环们在住,但日常配备的护卫力量一定好过牧场村。
柳玉如在一旁吃着饭,听了高峻这句话,便寻思:这样一来,无意中竟然就躲掉了丽蓝,真是再好不过。丽蓝在旧村、西村布下的心思都没用了。
但柳玉如再看了看苏殷,又担心起来,苏殷也一定是要去的。
待诏说,回去后就将夫人柳氏从大都督府现住之处接去康里城,那里是他的驻防之地,从此两人也可以朝夕
第977章 谢大施救
谢广夫妻两个被长史刘敦行看押起来之后,他兄弟谢大,几天后才知道消息。这些天,谢大的手气十分不好,他就是一块肥到流油的牛肉,身边嗡嗡嗡地总是很热闹,但都是奔着下蛆来的。
不知怎么了,谢大这些日子逢赌必输,输得都不敢回家面对谢二嫂了。
偏偏西州衙门里的人都接到了吩咐,谁都不往牧场村通报谢广的事,而肉铺子上的伙计早就看不贯谢广往日鬼鬼祟祟的作派,谁也不管。
谢大得到信的时候,谢广两口子已经坐了好几天的班房了。
谢大强制按下捞本儿的愿望,与二嫂说起大哥的事,原来谢二嫂也一直不知道西州的变故。
谢大说,看来大哥这是犯了大事了,不然金莲就在西州,不可能一句消息都不透,妹夫也不可能不说句话。
他对妻子说,关键时刻还是要看兄弟,什么妹妹、妹夫是靠不住的,你给打发些钱,也许我这次要绕过妹夫,另寻个门路给大哥打点。
谢二嫂通情打理地去柜中取钱,惊道,“我才几日不开柜子,怎么钱就少了许多!”
谢大道,你傻啊!还不是为了大哥大嫂,我那是先行花出去一些,但早晚都会回来的。你再准备上一些,我这就去西州府走一趟。
说是要绕过了妹夫,但谢大到西州、进城后,还是先到大都督府上来。
这里果然戒备森严,大门、二门的守卫听说他是谢夫人的二哥,仍是有些不信地盘问了个遍,再往后宅通报后,才放他进去。
谢大诚惶诚恐地过了两道门,第三道门内是女护卫,这就都认得了,而且柳夫人和崔嫣在门内迎着。
谢大问她道,“柳妹子,我妹夫呢”
柳玉如说,高大人一到西州,就与樊莺去交河县了。谢大再道,“大哥大嫂在西州摊了官司,妹夫你们不知道么”
柳玉如按高峻的吩咐故意说不知,说搬过来后,所有人就一直收拾后宅,前后三层房子都要打扫、置办家俱、被褥和日常的用具。新村的东西未带,什么都得另买,她们真不知道此事。
谢大说务必要与金莲商量一下拿个主意,说着,就往院子里走,柳玉如拦住他道,“二哥仔细,这样的揪心事你可不能找金莲。万一她心里一烦了,退了奶水怎么办”
谢大被挡在门外,一时不知往哪里去找门路。柳玉如已经返身回去,托出一百五十两银子来,“二哥不知,往常家中都是金莲管帐,但此事怎么敢与她说呢我们另几个偷着凑了些,给你拿着打点。”
谢大连忙接过来千恩万谢,柳玉如又道,“你先想想法子,总归你开着大买卖的人,总比我们娘们主意多、门路也多。但我们一见到高大人,一定会背着金莲悄悄与他说这件事的。
谢大想想也是这个理,柳玉如一向不问公事,在牧场村都是出了名的,此时又是刚刚搬过来,西州官场上的事找她们真不合适。
谢大连口水都没喝到,从大都督的后宅出来后,他才猛然想到,八夫人不正好坐衙可以管些公事于是他转身来见司马苏大人。
苏殷自从黔州回来降职之后,公务上的事减了很多。原来在牧场村时,西州有刘敦行坐镇,很多的事情就由刘大人处置了,牧场中的事更不必找她。
只是有需要直接送大都督的文案,刘敦行才送到西村公事房去。
官文处置的各个步骤中,基本上都有该负责的官员签判。比如各县有事不决而上请的公文,一般由县主薄审阅后签上“某某白”,然后往上一级呈送。
以下级告上级,称为“禀白”。
然后县丞如果同意上报,则签上“谘,某县丞白”,县令签“依判,某令示”。而“谘”则代表自下而上的、略含谦恭的陈请之意。
本朝官制及行文法则精细而严密、又简而易行,自朝廷、州府以至各县邑,各级衙门的官吏在处理文书、案卷时皆有明
第978章 真是繁琐
牧场西村,苏殷和李婉清先去看了蚕事房,再去了织绫场,中午时就去丽容和丽蓝的父母那里蹭饭,恰好丽蓝也在。
自上一次在酒桌上拿筷子掷过丽蓝后,苏殷是第一次见到丽蓝,但她看丽蓝仿佛并没往心上去,对苏殷和李婉清说,谢家兄弟一起到温汤池子上开了一间单间儿。
丽蓝问,“听说谢大花了钱,但你们怎么不管谢广呢金莲不知道”
婉清说,“峻去了交河县公干,家里这些女人们如何管得了。”
而苏殷说,“我就更不成了,不公事公办便是徇私,公事公办的话金莲那里不好见面,再说谢广的事让我怎么问羞都羞死了。”
说着,不由地想起拿筷子掷丽蓝的那晚,高峻跑到自己房间去、伸手到被子里乱摸的情形,苏殷的脸不由地就红起来。
丽蓝奇怪,“怎么她过门这么久,说说这个也不好意思。”
吃过饭,三人一起往东村去,看到谢广骑着高头大马,穿着体面地又往西州去,婉清问,“大哥,大嫂呢”
谢广道,“我管她!事是她惹的,再说牢里好吃好喝,没什么不好。”
……
交河县,西州大都督高峻和三夫人一到,便要县令刘文丞给他们找一个叫“假大棍”的人,而且划定了寻人的范围——就从贾家村找起。
刘文丞不敢怠慢,吩咐手底下拿来了该乡户籍底帐给高大人过目。
天下各县在子、午、卯、酉之年定户时,所有的户籍名册都要手抄三份,按着民户所在之乡装订成册,骑缝皆须注明“某州某县某乡某年籍,用印、装订之后,一份送尚书省、州里留一份、县里也留一份。
到这里也就看出来了,高峻要察找一个人,根本不须亲自跑到交河县来,只要坐在府衙里发句话,户曹罗得刀就办到了。
正好,罗得刀那些手下偏偏就是查不到此人,按着“假”即是“贾”姓的读音来查,居然也查不到。于是,为了躲着谢大,高峻这才与樊莺跑下来。
此时,交河县的那些文吏们将贾家村的户籍册子拿来查找,还是查不到。刘文丞提醒高大都督,“会不会已经死了呢再找三年前的底帐看。”
还是没有。
刘县令问,“都督,不知你要找的此人有多大年纪,再说,听这名字恐怕就是个外号,下官这就派人去该乡打听一下。”
高峻哪里知道这个“假大棍”何许人更不知他年纪了。到此时,就连贾家村有没有这个人也值得怀疑,莫非是婆子记错了
但他不放弃,吩咐刘文丞道,“外号倒真有可能,刘大人若不知,我倒想起一个人来,他以前在交河县人头熟得很,可以叫来问问。”
刘文丞立刻想起都督所说的,是已去沙丫城金矿任管事的陈捕头,“大人你是说陈**只是眼下陈大人已不在下官手下了啊。”
高峻不以为然,“多派些人、骑快马日夜兼程,拿我大都督的名刺去沙丫城金矿上,叫他速来交河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