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之绝版马官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东风暗刻

    她壮起胆子再道,“父亲大人,儿媳虽然不够专奏的权限,但儿媳是奉诏到黔州协助抗旱的。那么针对抗旱之事,就也有往长安递报奏章的责任!”

    高审行鼻子里重重地哼了一声,让苏殷的心里一个哆嗦。当初与丽容到黔州来,本想做个乖乖宝,却发展到这个地步来。真是事与愿违。

    而丽容不在,所有的得失都将由自己一人承担了。

    不过她有些预感:要是婆婆从长安回来后得知自己的所为,她至少不会怪罪自己吧。

    那么她也就有了九成的把握——柳玉如将来知道了,同样不会对自己不满。她镇定下来,意识到自己这样反常地坚决,都是为了返回西州、与家人见面的那一天。

    高审行挥挥袖子,对那些县令们道,“都给我赶回各县去严察!怠职的县尉有一个算一个,统统罚奉半年,虚员剔除、按实补齐员额,再敢有差错,小心尔等的乌纱!”

    那些满头大汗的县令们呼噜噜鱼贯而出,不一时走了个干净。

    苏殷从刺史最后的话中,终于看到了自己努力的结果,他对那些涉事县尉说的是罚俸,而没有再提将他们并入什么罢职的奏章。那么李引也就暂且保下了。

    她转而在意起刺史大人的情绪,知道自己刚才一定最不让他满意。待人走净后,她冲着刺史施了一礼,“父亲大人,其实……”

    但高审行没有理她,拂袖出去了。

    苏殷呆呆地回到后宅,丫环上前询问,苏殷只说了句,“李大人无事,”然后就还发愣。她




第922章 寅时三刻
    而她醒来时脸上还有泪痕。丫环像一位姐姐似地安慰苏殷。苏殷不好意思地说,她做了吓人的梦。

    苏殷在丫环的追问下,也没有说出她梦到了李承乾已经出现腐斑的脸,他在床的一边坐靠着,空洞的眼眶里说不清埋怨还是愤怒。

    随后有一个黑衣、持黑刀的人出现,当着李承乾的面褪净了自己身上所有的衣物,像狂风一般,但也把李承乾一起刮得无影无踪。

    随后屋中的烛光一直亮着,苏殷就一直想着那晚出现的黑衣人、和他手里的乌刀,用他来抵御另一个人,一直到天光出现。

    早起后,丫环仍关切地对苏殷说,“苏姐姐,我知道你以前是住在这里过……要不我们就搬到都濡县衙去。”

    苏殷说,不好,我宁愿天天跑也不会住在那里……会让人猜测我们拉了帮派。

    丫环又道,“不然我们就再回刺史府去,在刺史府你可从来没做过恶梦。”

    苏殷说,不,我宁可住在这里。

    一大早,村正和屠户果然又带了些人过来,扛了米,担了水,又搬了些柴草堆在院子里面。苏殷在家留了两名护卫,带其余人起身去都濡县时太阳已经一竿子高了。

    尚未进都濡县城,便见刺史马队从后边风驰电挚地赶上来、不和她们打招呼,也没进城、而上直接往山上去了。

    苏殷对热伊汗古丽说,“我们跟上去。”

    在与盈隆岭相近的一座山上,刺史高审行、澎水县令张佶、都濡县令李引、武隆渡津丞马洇都在,苏殷远远地看到刺史大人站在最高处的一个蓄水池边大发雷霆。

    在他们正下方,整片的山坡地被大水冲的一片狼籍,庄稼倒伏于地,多半被泥沙掩埋。水冲过后汇聚在山洼里,把种植在洼地里的庄稼全都浸泡在水里。

    她们绕道上去,每一层水车都停着,而山顶的蓄水池是空的。李引低头不语,显然他也是刚刚被叫到了这里。

    高审行点指着被大水浸袭过的山地,大声斥责道,“你总想着标新立异,非要搞什么泻洪,简直就是个笑话!黔州到处都在抗旱,可你这里却发了大水!真是让本官哭笑不得!!”

    李引低声道,“刺史大人,下官绝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但其中的缘委还待详细查过后才好给大人一个交待。”

    张佶在一旁,思索着对刺史道,“大人,这的确是个意外,看来一定要彻查,都濡县这个泻洪的改造看起来还不尽善尽美……改得是有些仓促了!”

    刺史道,“凡事不能想一出是一出!”看到西州长史苏殷走上来,刺史没有再往下深说,只是对李引道,“你要给各位大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李引看着泻水一侧的闸门,说道,“大人,下官昨天从刺史府回来后,傍晚还到这里查看过,那时池中水尚满着,并未看到异样!”

    刺史有些沉痛地说道,“本官一向三令五申,各级要有各级的担当,上次马洇错判了人命案子,那便是个罢职!对你的疏忽自然也不能因为救过本官的夫人,本官就对你网开一面……”

    苏殷问,“父亲大人,这么大的事好像李大人并非第一个知道,是谁禀报上来的”

    高审行扭头看张佶,张佶连忙道,“苏大人,正是下官,下官一得知此事就立刻回禀了刺史大人。”

    苏殷问道:“张大人主政澎水,却最早发现了都濡县的水情。”

    张佶:“长史大人,非是下官发现的。其他五县都成立了巡水队,只有李大人的都濡县迟迟没有动作。刺史大人给下官交待了六县巡水一事,因而对都濡不得不多上些心。”

    高审行:“即便闸口有些泻漏,如果都濡县能按着本官的意思、建立起完备的巡水力量,想来或可避免这



第923章 八卦阵法
    马洇目光闪烁,飞快地眨着眼睛。

    他只有那么一瞬间的迟疑,张佶就已经忍不住了,对他大声道,“这么大个都濡城,你还敢说做过一回县令、连个人都找不出来么!!!”

    马洇这才一个激零,猛地回过神来脱口道,“下官昨晚是刚刚赶在城门关闭之前进城的,因而并未碰到更多熟人,只碰到了城中某坊某巷的寡妇吕氏!”

    澎水县县令张佶犹自看着他,仿佛对他抬出这么个证人来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高审行也吃惊地瞪大了眼睛,按着吕氏昨天到达刺史府的时间算起来,她出都濡城的时间与马洇所说没有出入。

    接下来,苏殷只要再问一句吕氏的去向,那么这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女子、与苏殷比起来,她那点小聪明根本微不足道的女子,就算此刻远在黔州,也一定会被人很快拉到这里来。

    苏殷的样子也极是意外,她飞快地看下刺史大人,微微地皱着眉问道,“哦……马大人与这个吕氏很熟么”

    马洇神色已经回复正常,正色道,“苏大人,卑职与她还能有多熟!”

    高审行心里骂道,“你他娘的还能有多不熟!”

    “卑职任都濡县令时见她生活孤苦无依,有时顺便过去问问她的生计关照一下,但也仅限于送她些细米、佐料什么的,给她贴补一二罢了。”

    这回,轮到高审行恶狠狠地盯住马洇,目光如刀,色厉内荏地喝问,“说这些没用的做什么!有道是拿人的手短,你倒很会选人,本官看你深夜到这里来就真有些蹊跷了!”

    苏殷绕了这么半天,丫环一直听不出苏姐姐给马洇画的什么圈子,听到这里她的心就一阵狂跳,强自抑制着不去看刺史大人。

    听苏殷再不以为然地道,“一个寡妇……闭城时分赶出去,不知要谋什么大生计……想来她也不大可能看上马大人的那些细米了!”

    马洇情急之下也只能把这个女人搬出来了,除了吕氏,马洇自问也找不出其他人甘愿替自己圆谎,而且也都禁不住别人一问。

    但只要吕氏来了,到时自己抢先说上一句半句话,或是偷偷给她个眼色,她也会用心用意地帮着自己把这场戏演下去。

    他终于笑着说,“长史大人,非也,她恰好也赶在关门前进城。”

    高审行说不清是喜是忧,只是重重地哼了一声,此时刺史大人倒要看他怎么编下去。

    苏殷之前的拐弯抹角儿、差点就让马洇相信是她是在替自己说话。此时他也在心里冷笑一声,但脸上却仍是一副恭敬的神态,并且还有些讨好地对苏殷道:

    “长史大人,卑职知道吕氏的住处,大人要不要卑职立刻把她叫过来,让大人询问一下,好好证明卑职的清白。”

    他看到苏长史的脸上现出一种琢磨不定的表情,于是又道,“反正这里离着都濡城也不远,只要大人你有一句话,卑职立刻就去!卑职一心为了黔州水务,深更半夜地赶过来巡察,岂容有人对卑职生出半分的怀疑!”

    热伊汗古丽昨晚明明说天黑后吕氏的小轿进了刺史府,丫环立刻就想大声地揭破马洇,但是发现苏殷正以目示意,不要她吱声。

    这让她猛然想到,万一自己喊出吕氏不在都濡城中的话,有人若问“那你说她在哪里”那么她就没法子再说了,总不能说吕氏在刺史大人那里。

    苏殷淡淡地道,“哦,既然马大人已有个证人,我想父亲大人一定也不会怀疑马津丞所说的了!马大人就不要再坚持了。”

    马洇非要坚持道,“这不大好吧苏大人,在这样大是大非的事情上,卑职一向钉是钉、铆是铆,眼里不揉砂子,尤其在涉及到刺史大人一力督行的抗旱大事上,卑职一定向长史大人要个清



第924章 官场有鬼
    趁着马大人未回,李引先把放空的这座大池再蓄起来,并且关闭两边的闸门,他要做个试验,看到底漏不漏水。

    水车起动、缓缓运转,下一层级的水源源不断地重又注入进来,水位很快上涨。张佶不动声色地注视着这一切,虽然马洇尚未回来,但他已经有些不好的预感。

    山顶蓄水池再次水满的时候,武隆渡津丞马洇,像是被两名刺史府的护卫押着,垂头丧气地一步一步捱上山来。

    在他无比熟悉的小巷,吕氏的院门上锁,人却不知哪里去了。

    马洇真没想到这个情况,他被两名刺史府护卫一步不离地跟随着,慌忙地向街坊四邻打听吕氏的下落。有人说昨天傍晚吕氏就锁门走了,说是出城。

    随去马洇去的两名护卫开玩笑说,“马大人你该不会是记错了,把出城记成了进城。”但马洇哪敢对刺史这样说,他站在刺史大人的面前,光顾了后悔。

    苏长史当时还提到吕氏出城的事,但被他一口否绝了,非说是进城。

    高审行似笑非笑,让马洇好好看一看再次蓄满的水池。滴水不漏。

    刺史大人问道,“姓马的,要我怎么还你的清白呢你这么大人进城、找了个一同入城的证人却不在城内,看来你扯慌也算有一套了。”

    刺史就差没有当众宣布:山上蓄水池中的水就是他趁着夜深人静放空的。刺史不说,才更让马洇连个虚张声势两声冤枉的机会都没有。

    马洇只觉着两条腿不由控制地一阵乱抖,知道此时就是当着西州长史苏殷、李引、张佶甚至丫环的面给刺史大人跪下也不会有用。

    他寄希望于县令张大人会给自己说句话,但张佶厌恶地连看也不看他。

    马洇想起,让自己壮起胆子、摸黑跑到都濡县作案的,就是这位张大人语焉不详的引导或许诺。打掉李引、让李引彻底失去与张大人抗衡的资格,连吕寡妇都想的到,何况马洇

    但现在再想起张佶的那些话,马大人以为,简直一点凭据都没有。比如他曾对马洇说,“我让你去都濡夜查,是希望你抓住这个千载载逢的机会,你从哪里跌倒的、就一定再从哪里爬起来!”

    马洇因此下定了决心——自己要在都濡县爬起来,那么都濡县的李引就得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不然一个小小的都濡县怎么站得下两位县令!

    而近期李引屡遭刺史大人敲打的不利处境也给了马洇错觉,让他认为,兴许刺史大人也正等着他去做这件事。只是,事情败露之后,张佶当然可以说这是对马洇的勉励了。

    并非马洇不长记性,他上一次在处置刘端锐的案子时栽过的大跟头,似乎也曾受到过刺史大人的某些暗示,可以说与这一次如出一辙。

    但他有什么办法,官场有鬼,谁都知道。

    错不在他马洇,而在于马洇的地位太卑微,像河中的小虾,注定给那些大鱼摇旗呐喊、被那些大鱼们利用、耍弄,甚至一口吞掉。怪就怪在他这只小虾总想着通过弄些奇巧来化身为鱼,而不肯一口一口地踏实觅食。

    刺史指着瘫坐于地的马洇,对八儿媳苏殷说,“看人,你还嫩了些!”而再也不提当初他在澎水县衙中当着苏殷、丽容、夫人大谈特谈的“磨砺”之语。

    刺史顾虑于此时大概仍在黔州驿馆中的那个寡妇,根本不屑于亲口处置这个因为吕氏、而与自己产生瓜葛的断脊之犬,似乎怕被他发疯了当众咬到。

    于是,他对着因为那句“嫩了”,而面红耳赤的西州长史说道,“他是你举荐的,就交由你来处置!”

    但高审行恐怕忘了,泥人也有三



第925章 可知此事
    于是,高刺史只带了两名最贴身的护卫到李引的家中来,其余人都被他打发到了都濡县衙去自己解决吃喝。

    他默默地认为,自己这次偶然所起的主意,将是有异于乡村中那些凡夫俗子的两个真正男人所做的单独接触、甚至碰撞。

    而他立意借今天的会面,好好打探一下这位属下隐秘的内心,那就极有可能涉及到不便为外人道的东西。因而,就连随着跟来的两名亲卫,高审行也不让他们进院,只叫他们在院门外守卫。

    李引的这座小小院子,高审行居然是第一次迈步进来。待主人打开院门,随着门上的锁环声响,高审行猛然听到了一连声熟悉的犬吠。

    他看到了自家府上、夫人最为喜爱的那头小白犬飞奔着从屋内跑出来,把在院子里阳光下踱步觅食的两只鸡惊得往两下里尖叫着飞开。

    高审行这才想起,夫人走时未带小白犬,而是把它放在了家中。他以为这个小家伙一直是潜伏在后宅的。此时,刺史大人按捺下进院后的第一个惊讶,依旧弯下腰去,对它伸出双手。

    但小白犬没有扑向他,而是直奔李引而去。当了张着两臂的刺史,李引意识到这可能引起刺史的不快,但他实在不忍佛拒小白犬的亲热,便有些被动地伸了一只手接它入怀。

    然后,小白犬旁若无人地在李引的脸上、刀疤上甚至是嘴上不住地舔着、哼着,尾巴不住地摇着。

    高审行的脸上煞时间有一片阴霭上浮,但一闪而逝,真是太好了,他早该到这里来。

    小白犬向来是夫人打发时光的玩物,刺史曾经不止一次地看到它对着夫人摇尾乞怜,就像现在这样舔夫人的脸。

    它对主人的冷落引起了主人的不快,进屋后便不失礼节地再跑来向主人打招呼,在高审行的脚下摇着尾巴,仰着脑袋看着高审行,它对自己两个熟悉的人同时到达掩饰不住地兴奋。

    但高审行用脚把它一下子拨开了,没让李引看到。

    有一个村姑在院门口探着头往里面看,她的手里提着一只竹篮,却被刺史的两名亲卫挡住,高审行冲着大门那里咳嗽一声,人便被放进来。
1...233234235236237...4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