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奕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中二萌01

    当然,这不是董高逸独有的,据说在建国初期之时,当时的朝廷上下并不是很稳固,毕竟是建立之初,又经历过上百场大大小小的战争,大部分将领都手握重兵,先皇的威严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同时还要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造反,真正属于先皇的将士仅仅占到三分之一而已。

    这时候首先第一件事就是要清除异己和那些内心躁动的将领以及大臣,否则一直处于这样的状态下,刚建立的国家迟早会土崩瓦解,再想重新建立起来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但是总不可能大张旗鼓的将这些人抓起来,就算是故意按上罪名作用并不是很大,甚至还会引起其他人的警惕,提前爆发不可预料的战争,那时候可还是有另外的政权虎视眈眈在看着,就等着出现问题伺机动手。

    队伍就在这样的局面下诞生,据说那时候是皇上秘密建立的,除了他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人知道,哪怕是身边最信任的护卫,总管一类的都没有得到一点儿消息,在这支队伍训练的过程中,先皇也在做着准备争取一击致命,后面的日子里无论是朝堂上还是私下里,先皇对这些将领都客气有加,让这些人认为这是已经屈服,日后就算是朝廷的事情他们都可以管管,逐渐的放松了警惕。

    大概一年后,队伍的训练已经结束,趁着这群将领和大臣得意忘形的时候,在先皇的授意下,这支队伍在暗中开始动手,首先动手的是那些手中将士并不多的将领,为了起到更好的作用要求是活捉,实在不行才会将其解决掉避免泄漏出去。

    队伍雷厉风行的手段,使得将领消失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时候那些手握重兵的将领才反应过来,然而为时已晚,他们手中的兵权都已经被剥夺,能够调动的将士一个都没有,随后将这些人公开的进行处决,让那些还没有被抓起来的将领人人自危,为了活命纷纷交出兵权,观望的将领发现交出去之后并没有被处死,这才逐渐的将兵权交出去,先皇自然不会把将领们都杀死,这些愿意主动交出来的不仅没有被处死,有能力的甚至被直接提拔,这样一来既收买了人心,又解决了心头大患,这才有了后面的南齐朝。

    虽然说心头大患已经解决,但是将这支队伍解散的话又不甘心,逐渐的就演变为神秘的队伍存在着,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纳入新鲜的血液补充,防止队伍断层而消失。

    随着朝堂越来越安稳的局势,这支队伍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甚至一些大臣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样一只队伍的存在,卢谷也是从家族哪里得知的,像是元于这样的没有刻意告知,多半是不清楚的。

    这支队伍现在有多少人,具体在什么位置同样只有董高逸一人知道,而想要调动这支队伍必须要董高逸亲自现身才行,还得配合两件信物才可以将其调动,不过卢谷有一点很肯定,这支队伍的头领肯定就在董高逸的身边,只有这样才可以随时调动,不至于出了事还见不到人。

    先不说这支队伍,就算知道了谁是头领也不敢去调查,但是有二十万大军不在南齐朝内,这是最基本的调动为何他这个大将军不知道,最主要的是元于




第三百六十章 真正的计谋
    卢谷没想到自己反被将了一军,原本这句话的意思是怎么面对多了一倍的敌军,没想到从梁奕口中说出来的就是自己觉得害怕了,所以才会千方百计的寻求和东汉朝的结盟,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个意思。

    他知道接下来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是不明智的,笑着解释一番之后开始说出了第二个疑惑。

    “第二个问题,梁奕,你既然口口声声的说不需要和东汉朝结盟,那么如何面对接下来的局势,别说还有其他的办法阻止西凉以及北魏的联军。”

    “卢谷将军我想你是多虑了,我从一开始就没有说过会阻止西凉以及北魏的联军,只不过想了另外的解决办法而已,会在后面完完整整的说出来,还请不要着急才是,不知道将军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

    卢谷想了想,把想出来的问题硬生生的憋了回去,要说问题肯定还是有很多的,不过现在他明白,哪怕问的再多梁奕都有办法,回答不出来的可以转移话题或者是拿到接下来去说,能够回答出来的一不小心就落进了圈套里面,干脆不提出,等到所有的策略都说出来之后再询问便是。

    随后董高逸见其他人都没有问题,示意梁奕可以继续说下去。

    “刚才已经说过,接下来不需要和东汉朝合作,那么要如何面对目前的局势,正是我策略中的第二点。”

    终于说到这个问题上,在场的人包括董高逸都集中了注意力,生怕接下来会漏掉最重要的话。

    只见梁奕继续开口道:“想要在安稳的基础上兼顾更多的利益实际上现在已经达到了这个要求,这个安稳的基础指的就是东汉朝这个不安定的因素,将去除之后看似艰难的问题迎刃而解,同样的不需要和东汉朝结盟,我国得到的利益肯定就会更多,现在的南疆国可以说是我们的附属国,东吴国的军队都还是我国的将士,这两国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应该拿些什么东西,知道那些东西是不应该去触碰的,所以说这两个要求都已经很好的达到。”

    “其实汪大人和卢将军所说的都没有问题,但是他们将这一切都建立在和东汉朝必须要结盟的基础上而想出来的策略,无论策略怎么改变,终究有东汉朝的存在,想要得到鱼与熊掌兼得很难,只要没有了东汉朝那么一切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至于没有了东汉这个盟友,甚至可能成为敌人,对于我国来说压力会更大,就要更好的策略去解决,争取处在优势上,然后将其逐渐的扩大。”

    “首先目前的东吴国有我军将士十五万,东吴将士五万,可以出战的将士在十万,南疆国有我军将士十万,南疆将士十万,同样出战的将士人数在十万,剩余的二十万大军主要有两个作用,其一,如果东汉加入了敌军的阵营之中,那么这二十万大军就要联合起来进攻,用于拖住东汉的大军,其二,如果东汉朝没有加入敌军的阵营,那么这二十万大军就用来监视东汉的行动,总之就是要拖延住东汉朝的大军。”

    “两国加起来可以调遣的将士人数在二十万,为了不被东汉朝发现还是只能够从南疆国绕行而回,因为路途比较遥远的原因,可以作为后备军使用,主力军则是我国现在可以立刻调遣的三十万将士,现在距离敌军开战还有一个月时间已经足够三十万大军赶到和西凉接壤的钦州,我的想法是等待西凉与北方政权开战之后,立刻出兵攻打鲁州,这里只有两三万的将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击能够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想必半月时间将其攻占是没有问题的。”

    “虽说我国仅仅只有三十万大军,但是就如同卢谷将军刚才所说的一样,现在的西凉朝要么选择反击,要么选择放弃,然而这时候的西凉朝实际上只有第二种可以选择,毕竟已经和北方政权开战,那就是不死不休的存在,是没有机会撤回来的,仅仅靠剩下的这些将士又能挡得住几时,这时候只能选择向北魏求援,但是从北魏过来至少要三个月时间,到那个时候恐怕西凉已经陷入腹背受敌之际,直到这时我军就可以停止进攻,派兵驻扎在这些攻占的城池,防止再次被夺回去。”

    “因为我国还剩余十来万正规军将士,加上东吴,南疆两国拖住东汉的援军是没有问题的,没有了后顾之忧前线将士就没有顾忌的,并且可以暂时提高将士们的军功,以鼓舞士气之用,到时候攻占的城池可不是东汉朝割让这些能够相比较的,回皇上话,微臣的策略就是如此,如果可行的话微臣愿意请战前往。”

    不得不说,梁奕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



第三百六十一章 需要商议
    “此等大事自然要与诸位大臣商议,具体到最后能够商议出什么样的方案来,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梁奕你的计谋整体来说还是可行的,不过可以和卢谷将军的一同进行讨论,然而拿出最终的结果来,你二人今日回去之后再好好的想了想,有任何的明日在明日早朝都可以补充的提出来,可明白”

    “明白。”两人异口同声回答道。

    同时卢谷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幸好梁奕的计谋同样有需要再商议的地方,并不是说今日会直接拍板定下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他肯定失去了巨大的优势,先不说梁奕的策略更加的向往,就是董高逸对两人的态度都有着很大的区别,直接决定的话不用想肯定是梁奕这个几率更大。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今日在场的几位将领以及汪同,除了自己以外另外三人毫无疑问的会选择支持梁奕,而自己则是孤立无援的,无论怎么说都处于弱势,特别是皇上同样会偏向梁奕,到时候的结果可想而知。

    并且得到董高逸允许后,就算提及到朝堂上面去又有谁会提出反对,难道那个大臣还敢指出董高逸的决定,就算能够找出错误之处,岂不是直接说皇上犯了错只有在没有真正拍板决定的情况下,提出异议才能够作用。

    现在朝中的大臣不代表所有人都会认同梁奕,比如说刑部尚书宁耿,此人一直和朱辰的关系不错,先前有拉拢过梁奕但是遭到拒绝后就逐渐的疏远,特别是朱辰被罢官之后,和梁奕他们走的越来越远,加上本来身份的特殊性以及他认为朱辰之所以会被查处,大概率是刘长生和魏启德做的,这就导致心中或多或少有所怨恨,毕竟少了一个坚实的盟友,日后在朝堂上会很容易受到打压。

    怀疑刘长生等人不是没有道理,他是刑部尚书,按理说查处这么重要的官员一般是监察院和刑部还有大理寺一同进行的,并且要得到董高逸的同意,事后还必须要拿出足够的证据才行,而等到宁耿知道此事的时候,证据已经确凿,让他知道不过是通知一下而已,直到那时候他才知道原来监察院暗中早就在调查这事,作为一个刑部尚书居然不知道,这是何等的讽刺。

    要把一个兵部尚书弹劾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么拿到了足够的证据,这些证据让董高逸会大发雷霆,并且接下来无法进行隐瞒的这种,毕竟这样的证据很快就会传出去,到时候还得派人调查,不如早些调查了事。

    要么就是董高逸对这名官员有其他的看法,会根据当下的情况结合其他的,看看究竟定一个什么样的罪名合适,这个时候才会让刑部或者是监察院暗中去调查,不过后面这一种一般涉及到的官员都是正三品及以下的,毕竟正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要经过董高逸的认可,到时候将其否定岂不是就说之前的决定是错误的,除非到了不得已的地步。

    很显然朱辰不属于后者,他既没有遭到董高逸的嫌弃,那段时间在朝廷之上也没有发生争执之类的,和董高逸之间同样没有任何的矛盾,又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的被暗中先进行调查,加上还是兵部尚书的身份就更加的不可能,唯一的就是被人找到了证据并且交到了董高逸哪里,同时这份证据不足以让当今圣上平息愤怒,自然而然的就会被调查。

    猜测是刘长生一行人所为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工部尚书魏炳松,朝廷之中都知道这名工部尚书很少参与到明争暗斗之中,发表意见也是根据董高逸的态度和自己所了解的结合起来的,皇上认为不妥的时候在他这里同样会遭到抵制,皇上认为妥当的时候在他这里就是支持的,所以这些年来既有支持刘长生一行人的时候,也有支持朱辰一行人的时候,加上不错的能力按理说不会去调查,但事实却是因为不作为而被罢官。

    而其余被罢官的官员之中,属于刘长生阵营是极少的,就算有估计也是被推出来的替罪羊,总不可能一个人都没有,这反而会触及到董高逸的霉头。

    其实宁耿知道梁奕和刘长生之间同样没有任何的交集,属于后来居上自成一派的这种,原先朝廷上就分为以户部尚书刘长生,兵部尚书朱辰和工部尚书魏炳松分成的三派,当然最后这一派没有明确的定论,属于跟着皇上态度走的官员,而现在就有以梁奕为首的一派,其中就有现任户部尚书吕新则,现任兵部尚书汪同,还有右将军元于,可以说已经是目前实力最强盛的。

    毕竟原来的刘长生现



第三百六十二章 两位王爷的想法
    离开大殿的时候已经接近未时,意味着商议此事足足花去了两个多时辰。

    途中御膳房派人来询问过,当时正是梁奕在发言,董高逸没有让人打扰,一直拖延到现在。

    下午未时三刻的之后,卢谷没有过多的休息,开始奔波在工部和刑部之间,六部的衙门都很近,一来二去很多大臣知道了这事,也明白了平日里见不到几次面的卢谷为何会这般积极。

    大部分官员都持观望态度,从得到的消息来看皇上只是说让两人都好好想一想,并没有说一定要接受谁的计谋,大臣们也就没有着急着站队,当然他们明白两人谁的计谋通过,对另外一方都是不小的打击,支持谁一定要谨慎才行。

    有的大臣已经有了判断,这群人都是平日里坚定的支持者,到了这种关键时刻自然掉不得链子,甚至已经有官员公开表示了支持,总的来说支持梁奕的更多一些。

    实际这些大臣表现的并不是很明显,当永王和禹王两位王爷知道的时候,两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一个甩开对方的机会。

    这一年内,梁奕在各自的领域做得都还不错,得到的夸奖和赏赐大致相同,自从梁奕离开后他们明白这是父皇在其中阻止,所以二人都没有派人再去接触梁奕,后面就有更多的精力去熟悉,至少现在两人都站稳了脚,麾下也有了一些自己信任的大臣,逐渐的淡忘了梁奕的事情。

    前些日子听到消息说是梁奕要回来了,两人一想,当初让他离开就是避免争端,现在将其召见回来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将其拉拢,谁知道刚回来的第二日就给两人带来这么一个震惊的消息,他们的父皇居然不怎么认同大将军的计谋,反而更加青睐梁奕的计谋,虽说是要都详细说一说,实际上以他们对父皇的了解,梁奕是占据上风的,所以知道这个消息后,着手准备去见一见梁奕,看看能不能提供一些帮助,从而得到好感,为日后的拉拢打下基础。

    永王和禹王的选择都是相同的,都认为梁奕更值得招揽一些,以至于卢谷提出要登门拜访的时候直接遭到了二人的拒绝,这让卢谷燃起的心瞬间低沉了下去,拒绝自己的意思很明显,肯定是要去见梁奕的,到时候梁奕有了这两位王爷的支持,那么自己失败是肯定的,但他不准备就此放弃,好歹也是大将军,怎么会落得这样的地步。

    永王府内,董辛很是着急,他现在还在等消息。

    很快,一个人急匆匆的走了进来,董辛赶紧上前询问道:“怎么样。”

    “回王爷话,根据打听,梁奕大人,元于将军,吕新则吕大人还有汪同汪大人此刻正在满香楼内,看样子短时间内应该不会离开。”

    “好。”随后他对着外面大声道:“管家。”

    “王爷有何吩咐。”

    “立刻备马车,去满香楼。”

    平日里这会儿王爷都会休息,但他知道今日情况特殊,点了点头后:“老奴这就去准备。”说完退了出去。

    在等待马车过来的时候,董辛一脸着急的样子,他担心禹王先行一步那他就失去了先机,总不可能两位王爷同时见这四位,传出去还以为他们已经到了这般地步,只有第一时间赶过去才行。

    另一边,禹王同样让准备马车,他要在永王之前赶过去占据先机,只要拿出优厚的条件不愁梁奕不答应,再说还有另外三位同样很重要,一次性和四人一起谈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只要将其招揽,日后无论做什么都方便的多。

    就比如说管理的工部,很多事情都要用银子,而每年拨付给工部的银子并不是很多,以至于很多事情做起来不方便,想要银子就必须经过户部才行,而户部尚书现在还不是他们能够拉拢的,毕竟董高逸暗中也提起过目前要先做好份内的事情,如果可以提前和户部尚书搞好关系,不说将其拉拢,至少接下来不会为了银子的事情而发愁。

    满香楼,位于皇宫西南方向一处三层楼的酒家。

    这里的一楼没有太多的限制,除了价格贵了一点儿没有其他的,因为味道不多,平日里来这里的人还不少。

    第二楼花费的钱财就要多得多,一般只有达官显贵或者是财主家才会到这里来坐一坐,又或者是谈论一些生意上面的事情都会到这里来,一般人根本没有机会上来,恐怕连一杯茶水都喝不起,但是在这里面没有人敢捣乱,有任何冲突只能到外面去解决,一些小偷小摸的事情是更不会发生,甚至有时候你想要躲某个人同样可以进来,因为没有人敢在里面乱来。

    而且这里还是通夜不打烊,只要你有钱就能够一直待在里面,要是玩累了还有客房可以休息,但是价格同样不是普通人可以承担的,只要你有钱,一直待在里面都没有问题。

    之所以这里能这么安全,是刚开业之初,因为没有处在太繁华的地段,就有人打着收钱的



第三百六十三章 满香楼
    两人都没有想到,来找梁奕的消息居然会被知道了,而且看样子是要明确的阻止了。

    刚才太监的话里已经说得十分的清楚,这个时候父皇肯定在书房内,而让他们去上善殿等着就行,又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说这是暂时的软禁,奈何两人都不能够拒绝。
1...9192939495...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