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中二萌01
“毕竟战事结束之后,我国肯定是占据主要地位的,分配的利益是最多的,南疆国肯定不会有意见,至于东汉和东吴国只要明白眼前的局势都不会反驳的,皇上这便是微臣的计划,如果可以的话,微臣愿意请战前往,保证顺利的完成任务,再加上有左右两位将军的协助,更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一旁的汪同在听完卢谷的策略之后,心中不得不佩服,这样的策略虽说还有一些不妥之处,但是完全可以将其解决,而且还能够用最小的损失来换取更多的利益,他承认就算是拿出自己最好的策略来,也比不上这一个,他明白这就是武将最具有优势的地方。
&nb
第三百五十一章 策略的解释
“回皇上话,首先可以直接将结盟的好处与坏处说清楚,让东汉能够做出最正确的决定,因为这一次和上一次东汉的求援完全不同,对此不要逼迫的太紧,这样会让东汉以为我国更加着急,可以给上半个月思考的时间,让其充分的考虑利弊,最后答应的可能性会极大。”
“当然,为了保证最后东汉能够答应,仅仅靠这样的条件肯定有所风险,这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事情,那么就可以想办法给东汉施加一定的压力,让其明白唯有合盟才是当前最好的办法,否则等待的只能是灭国的下场,可以从其他方面让东汉朝明白,自己单独面对西凉和北魏的联合进攻,最后战败肯定是必然的,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难道他们吕恒还以为可以用三十万大军挡住八十万大军的进攻,更何况之前东汉为了反击东吴国损失已经巨大,是否还能够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在覆灭和合作才能有机会的选择前,想来应该是会好好想一想。”
这是卢谷根据东汉朝当前情况得到的结果,如果放在之前东吴国没有造反之时,那时候的东汉朝可谓是非常的强大,尽管被南齐割让去几十座城池,但是底蕴依然在,虽说西凉和北魏联军有号称八十万,但是东汉朝用四十万大军加上北魏国的军队不能进行反击,挡住是肯定没有问题的,毕竟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外患,没有内忧,现在却要面对东吴国的威胁,还要面对两国联军的威胁,是心有余有力不足。
说到这个份上,断然没有藏着掖着的道理,他继续开口道:“我国在面对两国联军或许也会很吃力,但是陛下刚才说一定可以让东吴国出兵,再加上南疆国的军队,那么守住是肯定没有问题的,这一点只要透露给东汉朝,那么更要深思熟虑之后才行,而且最主要的还有一点,西凉和北魏虽然有号称八十万大军,但实际上有多少将士是不清楚的,而我军不算散兵将士可是有实打实的八十万。”
这个因素是卢谷有信心的来源,同样是南齐朝信心的来源,你们两国联军究竟有多少将士并不清楚,但是我国可真正有八十万,大不了打一次就知道谁才是真的。
“西凉和北魏在面对我军八十万将士的时候,是否会继续开战现在还不清楚,但是只要这两国的皇帝不傻,是不会做出这等自损八百杀敌一千的事情,另外对于西凉朝来说,就算接下来能够收复丢失的城池,那么一旦和我军开战,刚刚战败的北方政权是很有可能成为我国盟军的,如此一来,我国在这场危机中既然可以迎刃而解,根据无需太多的担心,这是针对于东汉第一个办法。”
“这样做之后,会让东汉产生焦急的想法,这时候就可以开始第二个行动,到时候末将率领着二十万大军集结在东汉朝的边境附近,加上现在停留在利州和永州各十万大军,总共四十万将士囤积在东汉朝的边境,并且露出一副随时会出兵攻打的迹象,给东汉朝传递一个信心,要是不答应结盟的事情,那么这四十万大军就会立刻进攻,现在的西凉和北魏肯定无暇顾及,那就在两国进攻之前先将你东汉朝消灭,先前几场战场已经表明不是我军的对手,更何况在人数上面还领先很多,加上有东吴国的佩服,前后夹击,东汉朝的覆灭同样是迟早的时候。”
“这时候摆在东汉面前的只有三条路可以选择,第一和我南齐朝结盟,挡住两国的进攻,让损失最小,第二种就是我南齐朝观望,即便是最危险的时候也不出手,迟早会被西凉和北魏瓜分,第三种就是被我南齐朝给覆灭,总之只有第一种选择才是最佳的。”
说完之后卢谷很自信的拱手道:“启禀陛下,微臣的想法就是这样。”
站在一旁的汪同对刚才那番话已经很赞同并且很佩服,而后面说出来的这些话则是让他明白这之间的差距不是一点点,而是一道十分难以逾越的鸿沟,自己到这个份上,能够将问题分析的这般彻底估计没有几年的时间是不行的,现在的汪同终于明白为何皇上没有着急让他成为大学士,看来自己还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不过汪同并没有因此失望,他当初能够做到知府一职又岂会是无能之辈,只要给足时间,不说一定要到卢谷这般境界,至少不会在这种情况下说出如此不合时宜的策略战术。
董高逸听完之后连连点头,忍不住拍手道:“好。”
“不愧是卢谷将军,这个策略是一环接着一环,让吕恒断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先说明结盟的好处,让其明白这个最好的选择,然后再从其他方面给予一定的压力,最后还说明了不结盟的
第三百五十二章 原因
一开始这个想法其实不是太迫切,在梁奕横空杀出之后,这个想法就变得越来越迫切。
当时梁奕仅仅十多岁,就做了董高逸正四品的贴身侍卫,仅仅凭借这一点就值得重视,到后面突然就去大梁府查处当时知府贪墨一案,这一步跨度是极其大,很多大臣都不明白这是为何,卢谷对这事都关注了一段时间。
随着梁奕在董高逸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加上其和元于之间的关系,让卢谷深深的明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然不多,一直在寻求这样的机会奈何没有。
逐渐的卢谷发现军中的局势已经不在自己的掌握中,呈现的局面也逐渐的变得自己都难以了解。
先不说左右两位将军的关系,就说四名上将军,其中田哲原本和他的关系不错,在阻止元于的过程中出了不少力,也做了许多有用的事情,这才进行了有效的遏制,可以说两者没有和解的可能,然而因为梁奕的原因,不知道为何田哲和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样就导致田哲和元于之间的矛盾有解开的趋势,直到三年前的时候,两人彻底和解了,这样的结果就是田哲和自己越走越远,意味着在军中失去了一大助力。
两人虽然之前属于同一阵营,但是情况却是有所不同的,田哲这人脾气火爆没错,但是在行军打仗这方面深得董高逸的器重,因为有这层关系的存在,董高逸才没有做的太绝情。
再说薛仁,此人原来是天羽军的大都统,后来立下了硕果累累的军功,加上元于不留余力的推介,董高逸最终答应了此事,便由他补上了空缺长达两三之久的上将军之位,而孙飞则做了天羽军的大都统,这些和元于的关系十分牢固,他曾经多次暗中想要拉拢都没有结果。
然后就是杨尤上将军,此人倒是和卢谷的关系不错,大多数时候充当一个急先锋的作用,可以说是卢谷的左膀右臂,只要元于提出来的东西他都能找到充足的理由来进行反驳,董高逸觉得有道理的时候,卢谷才会出来说上两句好说,充当一个说和的角色,两者配合起来就是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而且很多事情不方便出面的都是杨尤再做,就算知道是卢谷背后指使的也没有证据,找到一些的话不用想杨尤肯定会直接站出来顶罪的。
本来是他的一大助力,奈何天公不作美,大概两年之前,杨尤在训练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了山体滑坡,山石滚落的情况,因为躲闪的不及时,被巨石直接砸中,据说当时整个人直接冲马背上被撞飞出去,幸好将士们救援的及时才没有造成第二次伤害,否则能不能活着回来都成了问题。
但是就是这一次过后,杨尤的身体有多处的损伤,已经不适合待在军队之中,还是董高逸念在其这些年为南齐朝做出贡献的份上,加上平日里不对头的元于和公孙岩都纷纷前来说情,这才让他留下来,不过现在的杨尤已经做不了其他的事情,这对卢谷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而且根据董高逸流露出来的意思,杨尤不会待得太久。
至于最后的胥武,硬说的话可以算作是卢谷的人,但是真要认真起来胥武其实是不属于任何一方的,仅仅是多年前两者走的比较近,后面逐渐的疏远后,之间的联系还是凭借着以前不错的关系,加上这些年来和元于等人也不怎么接近,所以说真要遇到大事,他肯定是站在有理的一方,不看人。
如此说来,南齐朝正二品以上的六名将领,只有杨尤一个人,加上胥武这个不确定的因素和卢谷关系不错,这样的局面别说是卢谷,就算是换做其他将领来做大将军这个位置也是投鼠忌器的,而卢谷本身就不占据优势,更是问题重重。闪舞
说来说去卢谷都还是大将军,只要董高逸没有发话之前,他是可以稳稳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但这只是当下的情况而已,要是被这样的假象所迷惑,最后肯定是会吃大亏的。
俗话说,压死骆驼的还有最后一根稻草,让卢谷如此着急的同样有这么一根不轻不重的稻草,那就是汪同。
南齐朝众所周知,大将军卢谷和前任兵部尚书朱辰是有一定交情的,虽然没有到谈论生死的地位,但是关系确实不容置疑的,有朱辰在,他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安慰。
如今朱辰被罢官赶回了家,已经没有任何的用处,新任的兵部尚书原本卢谷以为还会照顾一下他的处境,谁曾想到这名新来的兵部尚书居然是泾阳知府,突然窜出来这么一个人让他很是疑惑,简单的调查后才知道此人竟然和现任的户部尚书吕新则关系不错,意味着和梁奕之间不会有太大的冲突,虽然说关系可能不是很好,但至少不会是自己阵营的,这让他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迫不得已必须要改变。
这些情况表现出来的意思已经相当的危险,也
第三百五十三章 批评和赞同
“卢谷将军,你这个方案朕看是可行的,不过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另外还有几个问题,明日让大臣们都听一听,到时候再商议商议,最好是可以将出现的几个问题解决掉。”
“微臣明白。”
对于董高逸的谨慎,卢谷觉得很正常,也没有期望能够在这里就做好决定,不过从目前的势头来看,通过是没有问题的,里面有几个问题他十分的清楚,反正要明日的朝堂上才会商议这事,稍后回去之后还可以想一想解决的办法。
董高逸看了看还没有说话的三人,继续开口道:“刚才朕听了汪同的策略,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主张的是等待东汉朝主动找上门来,这样就可以占据主动地位,这样能够有更多的好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容易被反过来威胁,并不是说这个方案没有可取之处,只是当下的情况很明显并不适合这种。”
“随后又听了卢谷将领的策略,这一次相对来说要更加的完善,也是比较的合适,虽说有一些不足,但是相信能够将其解决掉,那么看上去就是一种比较合适的策略,符合我国以及东汉当前的局势。”
两句话,简单的分析了两人所说策略的看法,很明显,汪同这个说的是当前不适合这种,实际上的言外之意却是这样的策略是拿不上台面的,任何时候都不行,至于卢谷这种,只要将其存在的问题解决,就是最完美的策略,选择后者是必然的。
汪同关于这个点评没有反驳,低着头没有说话,一旁的卢谷则是摆出一副昂首挺胸的模样,就是在告诉在场的众人,看到没有,本将军想出来的办法就连皇上都相当赞美,你们要是不服就拿出更好的方案来,否则这一次的功劳本将就是最大的。
“公孙岩,元于你二人来说说。”
被点名的两人相互之间望了一眼,不由得苦笑,从董高逸将汪同的策略贬低的一文不值,将卢谷的策略多加的赞扬,就可以看出是倾向于后者的,除非说出来的策略比卢谷更好,否则一顿训斥肯定是跑不掉的。
然而面临的情况却是,卢谷的策略真的很适合当前的局势,元于和公孙岩二人和他之间尽管有矛盾,不过在这事上面不存在任何的私心,加上没有更好的策略,除了赞同卢谷之外,实在是没有其他的办法,要是在这个时候还揪着不放,肯定会让董高逸以为是故意针对的。
平日里,左右将领和大将军不合谁都不会管,包括董高逸,只要不出大问题,任由你们三人斗来斗去都没有问题,现在是在一个大殿之中,面对的是同一个问题,明明大将军的策略已经不错,但是左右两位将军还在不停的找毛病,这就是不理智的选择。
最后二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卢谷的策略进行了夸奖和赞同,并且说明自己没有更好的策略,愿意随后辅佐大将军上阵杀敌。
表明了态度之后,卢谷心中早就乐开了花,之前两人对他是冷嘲热讽的,甚至连路过时招呼都没有,这让作为大将军的他很是不舒服,但是总不可能还要求二人给他打招呼,或者是让其他人提醒,这会使得自己像是在刻意在乎一样,今日看着二人的样子就觉得很舒服。
你二人平日里不是挺厉害的吗怎么到了这种关键时刻就失去了原来的硬气,还不是的被我卢谷压着,你们要知道我终究是大将军,你们终究是副将。
这番话卢谷只是在心里想了想,至于说出来是不会的,哪怕日后真的打了胜仗也不会说的这般明显,最多就是在他们面前显摆一下而已。
董高逸不允许二人在这样的场合挤兑,无视和故意为难自己,同样不会让自己这样做,他不是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之人,事情的轻重还是分的清楚。
见到这样的回答和局面,就连董高逸都十分满意,他不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对卢谷的态度和看法好了许多,或许是因为解决了困扰许久的事情,但是不管怎么说,只要此事能够完善的解决就行,至于是谁提出来的并不重要。
其实董高逸心里到现在还有一个期盼一直存在着,那就是最看重的,最可能出现惊喜的梁奕还没有开口,或许这个自己一直很看重的青年能够拿出更好的办法,毕竟之前能够击败卢不叙就是用了计谋,否则只要正面的进攻,当初南齐朝战败是肯定的事情。
后面的时候,又用了一次计谋,对东汉朝的将士进行了围攻,最终以更小的伤亡情况得到了更多的城池,这次的战役董高逸心中清楚,在南齐朝建国二百多年来都是极少的事情,可以说此事能够载入史书之中。
情况也确实是这样,那一战的
第三百五十四章 口出狂言
片刻后,董高逸笑着开口道:“梁奕,不知道你有何策略,说出来朕听一听。”
“是,陛下,不过在说微臣的策略之前,能不能够斗胆请陛下给一次微臣机会。”
“哦你想要什么样的机会,说,朕看看是否可以答应。”
“回陛下的话,微臣想要耽误陛下三位将军还有汪同大人一点儿时间,希望能够对刚才汪同汪大人以及卢谷卢将军所说的两种策略分析一下,就像是陛下刚才所说的一样,两者策略各有不同,但是微臣还有一丝其他的见解,算是分析出来的一点儿心得。”
“这小子真大胆。”刚才这番话一出,在场的五人心中都有了这个想法。
元于真的没有想到,梁奕竟然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点评一下两人的策略,要知道董高逸之前将两种策略的利弊已经分析的极其清楚,就算你又其他的见解不是这时候该提出来的,现在点你梁奕的名字不是想听点评,而是要你拿出更好的策略来,再者就是就算点评了两人的策略,又和你要说的有什么关系,难道说你想的和两者都有一定的关系
先前对梁奕的期盼以及自信此刻烟消云散,心中不由得为梁奕捏了一把汗,在心里没底的情况下真的不能预测会发生的事情。
这样的做法在元于看来坏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陛下很有可能拒绝这样无理的要求,哪怕你梁奕在其心中的关系不错,毕竟在已经有定论的事情上面做文章本来就不是正确的事情,这相当于有丢面子的意味在其中,虽说在场的只有五,六人,但是元于可以保证半日之内这个消息就能够传遍整个朝廷,到时候都知道梁奕的狂妄,这还是第一个问题。
就算侥幸的被答应,你梁奕分析出来的要是没有达到口中狂言所说的,留下的只有狂妄的印象,这对官员的形象是致命的打击。
第三,分析出来的就真如你所说的,更加的详细和完善,然而和说出来的策略没有任何关系,那么浪费这么多时间进行分析的作用又在何处,同样会被董高逸给轻视,
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前面所有的都达到了而且做得还不错,说出来的策略和分析的有很深的联系,然而说出来的总体策略却是两者的结合,又或者是偏向其中某一人的策略,这样一来又有什么样的意义。
总的说下来,元于猜测要面对的难度就有四点,另外还有一些可能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林林总总加在一起,除非你梁奕真的全部做到天衣无缝和完美,否则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前功尽弃,这是元于不愿意看见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