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中二萌01
同时看了一眼近在眼前的满香楼,随后回到了各地的马车离开了这里。
实际上他们已经到了这里进去一下无妨,但是想了想之后还是放弃了,既然知道他们已经到了这里,那么进去见上一面必定会被知道,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风险。
满香楼的三楼共有八间房,其中有一间是里面最好的,都是留给身份地位很高的,避免他们来了之后没了位置,而此时这里面有几人正在说说笑笑的。
梁奕首先举杯笑道:“没想到这满香楼里面是这样的,想当初第一次路过这里的时候连一杯茶都喝不起。”
接着吕新则笑道:“哦还有这样的事情,看来我对你梁奕的了解还不是很多。”
“哈哈,吕大人说笑了,不过不得不说这里面还是挺不错的,和其他酒家比起来还是很明显的。”
“那你也不看看是谁开的。”这时候一旁的元于也补充道。
闻言,梁奕摇摇头:“还真不知道。”
“监察院。”
元于只是说了三个字,却让梁奕一头雾水,难道是监察院里面那位开的,只不过按照南齐朝的规定来说,是不能够这样做的,再说这里是江陵城,难道谁还敢冒着这样的风险不成。
见梁奕疑惑的样子,元于再次解释道:“你肯定认为既然是监察院的大臣,又怎么可能在这里开一家店铺,实际上这酒家既可以说是某位大臣的,还可以说是属于整个监察院的。”
“啊,还能有这样的事情”
他明白自然是明白了,只不过明白的是字面上的意思,实情究竟是怎么样的目前还不清楚。
只听见他继续说道:“监察院在南齐朝一直是独立的衙门,虽然说吏,户,工,礼,刑,兵六部的尚书兼大学士是从一品的官员,而监察院的左右御使同样是从一品,实际上是不能够相提并论的,就比如说刑部,在处理官员的时候是协助监察院进行查案的,最终关押的同样在监察院这边,应该是互不干涉的存在。”
“但是就算是监察院,无论是办案还是平日里都需要银子用于开支,俸禄是户部在开支不过前面两个并不是,因为和户部一般是互不干涉的,加上监察院的名头来往的并不是很多,然而整个朝廷除了皇宫的开支有内务府管理着,其余的比如说朝廷,地方官府,军队的银两都是户部做记录,然而拨付,就算写奏折请求皇上拨付银子,同样要经过户部才行,除非是皇上亲自发话,否则户部的银子可不是这么容易就拨付出去的,这一点吕新则大人现在应该有所感触。”
元于只是一名将领,说太多朝廷的事情不方便,所以提点两句之后直接交给了吕新则,他是户部尚书知道的内情更多一些。
吕新则点了点头,表示元于说的没有问题,随后他接着这里开口道:“梁奕,就比如说你这次的计谋,需要兵马先行,然后再征调粮草,这一场战争花费的银子肯定很多,按照三十万将士进行计算,战前就有每人二两银子的开支,加起来就是六十万两银子,这毕竟是提升将士们的士气,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到时候就需要兵部和户部进行协调,然后从库银中调出做记录,等到发放结束之后还需要兵部上报,再做一次记录。”
“这仅仅是发给将士们的银两,另外还有所需要的粮草,大概花费的银子同样在五十万两以上,加上征调过程中的一些损耗,花费银子可能会更多一些,另外你说将士们还需要新的武器,肯定要由工部来建造,同样的需要银子去购买材料才可以,根据你的计谋,这一战花费的银子应该在二百万两左右,意味着会花掉每年收入的五分之一,如果还有其他需要用银子的地方就肯定要减少开支和预算才可以。”
“还有最重要的一旦,虽然每年皇宫开支的银两具体数目并不是户部在记录,但是内务府的银子首先就得从国库拿走,这就属于户部的范围,现在国库的压库银有五百万两左右,今年刚过去一半,加上以往剩下的银两,能够动用的还有大概八百万两银子,所以说户部并不是表面的那么有银子。”
说到这里梁奕算是明白了一些,没有插
第三百六十四章 各自分析
四人说了一些题外话之后,又才回到真正的问题上面来。菠萝小说
梁奕想了想开口询问道:“吕大人,你是户部尚书,对朝廷现在的一些情况最为了解,你认为我和卢谷之间,谁在银子和粮草方面更胜一筹。”
所付出的银子肯定要得到相应的利益才是比较重要的,如果到时候得到的利益还不足以抵消使用的银子,那么和董高逸之间的赌约就算是输掉了,并且自己一直提出来的就是要兼顾更多的利益,到头来更多的利益没有还损失一些就得不偿失,特别是卢谷的计谋能够百分百确定得到利益的话,他的计谋在这里就失去了一些优势。
作为户部尚书他肯定知道,加上刚才梁奕已经说的十分清楚,心里算了算之后,摇摇头:“梁奕,说实话,卢谷在这方面的计谋肯定是胜于你的,首先他的主张是和东汉朝合作,出一样的力最后得到的就按照所出的力来分配,好处在于有人分担了一部分,最后就算有损失不会太多,不好的地方就在于这样一来想到单方面得到更多的利益就不行,再加上和东汉合作的原因,到最后获利是肯定的,只是不会太多而已。”
“你的计谋则是南齐朝单独出兵,像是东吴国,南疆国这样的根本提供不了什么,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最后得到的利益会更多一些,不好的地方在于没有分配一些风险出去,那么最后的风险肯定都要我们来承担,最主要的地方在于和东汉朝合作的,在粮草这方面就要少很多,不需要紧急征调粮食,在价格方面更加的有优势,而你的计谋不仅要调走现有的粮食,不够的话肯定要紧急征调,这是一笔不菲的开销,还有就是卢谷的计谋不需要重新打造兵器这一类的,而你的计谋是将士们都进行一次更换,同样的开销很大。”
“总的来说就是你所需要花费的银子更多,得到的利益会更多,伴随着更大的风险,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而卢谷花费的银子数量应该在你的三分之二左右,得到的利益会比较少,但是伴随的风险不是很大,就算风险真的发生了,也仅仅是有影响而已,还有再战的机会,各有各的好处就要看皇上如何定夺。”
这个问题梁奕何尝不知,但这是必须要面对的,其实这方面总的来说是卢谷占有一定优势的,毕竟还有一条退路可走,这样的计谋可没有退路,要么战到底,要么就选择投降,随之而来的就是急速衰败。
当然梁奕的计谋总的来说是要比卢谷的更好一些,就要看谁最后能够取得董高逸的认可才行。
可以说两人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梁奕尽管有董高逸的支持,但毕竟只是从二品的兵部右侍郎,而他卢谷,乃是上将军,是正一品的武将,这中间就有难以跨越的鸿沟,不过他在董高逸面前就稍微逊色一点儿。
再有就是他在说话的时候一直在注意董高逸的表情,哪方面是感兴趣的,那些是不感兴趣的心里现在有数,明天早上说出来的肯定会更符合董高逸的想法,拉回一些优势不是不行。
还有一点,梁奕在说计谋的时候他同样观察着董高逸的表情,至于说出来的是否感兴趣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只要稍微想一想就能够猜出个大概,完全可以将梁奕计谋一些不错的想法加到自己里面去,将那些董高逸不感兴趣的就减少,只要最后能够做主帅就行。
当时在大殿说的时候只有汪同一个人在,像是吕新则都是刚刚不久前才知道的,所以对梁奕的计谋持有观望的态度,虽说他的计谋很好,但作为从户部尚书的角度去看,卢谷的相对来说更好一些。
吕新则是从县令一步一步做起来的,一直到现在的户部尚书,经历是相当的丰富,哪怕梁奕前世和现在加起来恐怕都没有,加上现在又是户部尚书的原因,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会向着梁奕的。
要么就是所说的事情符合他的想法,那肯定是毫不犹豫的支持,如果是符合一些想法的话,同样是会大力支持的,只不过一旦不符合其想法,除非能够将其说服,否则不一定会选择支持,两人关系是不错,但是在涉及朝廷和大事前面还是要深思熟虑才行。
这一点就算是其他的人也一样,就像是以前的朱辰和宁耿一样,因为刑部的职责所在,加上还有皇上一直盯着,能够掩护过去的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然而超出其能力范围,或者是有不同的看法时,就不要一定会百分百的相助,甚至拒绝都是可能的。
同样的,之前的魏启德和刘长生也是如此,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一致的意见,比如说魏启德所在的吏部,在花销这方面还是比较大的的,每年固定拨付的银两肯定是不够的,又不想监察院那样有别的办法,只得向皇上禀明,然后由户部
第三百六十五章 朝堂意外(一)
兵部尚书汪同将目前的情况详细的在朝堂上面介绍了了一遍。
按照流程,接下来谁要是有想法就可以提出来,或者是给一些自己的建议,虽然说是涉及到战争的事情,并没有说文官就不能参与其中,要知道现在这些文官之中有的人率兵打仗的能力丝毫不低于武将。
不过今日的情况是不同的,基本上位列朝堂的大臣们都知道,大将军卢谷和兵部右侍郎提出了不同的计谋,都得到了皇上的认可,那么其他大臣就算有不同的计谋估计现在也没有办法说出来,否则得罪的就是卢谷和梁奕两人,除非拿出的计谋能够确定得到皇上的认可,不然没有必要冒险。
这件事情已经很紧急,所以稍后肯定会有结果的,大臣们听完之后就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虽然这些看法对董高逸不会有太多的影响,但总的来说还是会参考一些不错的看法。
昨日下午,卢谷不断的寻求盟友,反观梁奕这边,只是和吕新则,汪同,元于三人坐了坐,并没有太放在心上,至于今天会不会有所改变只有梁奕自己明白。
大臣们稍后无非就是三种选择。
要么支持深受皇上器重,已经是兵部右侍郎的梁奕,要么就是支持武将世家,现在已经是大将军的卢谷,要么就是不想得罪其中任何一人,或者是对两者的计谋都觉得不妥,可以选择都不选,这是最稳妥的做法。
在董高逸的示意下,卢谷作为大将军首先开口道:“启禀皇上,微臣认为……”
接下来的时间卢谷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和昨日所说的没有太大的改变,当然有改动的地方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过听上去要比昨日更好一些,至少现在这个计谋在董高逸这里上升一分。
原本卢谷的计谋是联合东汉,东吴,南疆三国组成联军,利益的分配根据每国所付出的来决定,而现在改成了南齐朝肯定要得到更多的利益,一开始是担心引起东汉朝的反扑,现在给的理由是可以直接威胁东汉朝,如果不答应的话就直接出兵,这样一来东汉朝要么选择答应,南齐朝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要么东汉朝选择拒绝,南齐就可以趁着西凉以及北魏没有空闲时间的份上直接出兵攻打,并且让南疆国和东吴国配合,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说完之后,就连梁奕都微微点头,不得不承认,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动,昨日的计谋就变了不一样起来,至少兼顾到了董高逸最看重的利益,同时这样的举动又是比较安全的,最后能够有两种选择,不像梁奕这边,只有唯一的选择。
对于董高逸来说,今日卢谷的计谋的确让他眼前一亮,特别是这个最大的改动,弥补了之前缺少的东西,补上了这块儿短板一些就显得完美许多,但是这个计谋还是有不满意的地方,不过看样子想要从不满意的地方入手,估计这个计划都要进行改动,这肯定是没有机会的。
随后梁奕也说了说自己的计划,同样有改动,增加和减少过,才形成了现在这个计划,和卢谷的比起来实际上是差不多的,既然是这样的话接下来就要看看董高逸会更青睐谁,不过在这之前是大臣们说说看法的时候。
首先打仗要准备的肯定是粮草,将士们的干粮,以及银子这些不可缺少的。
户部尚书吕新则自然第一个开口道:“启禀皇上,微臣对卢谷和梁奕二人所言已经很了解,半月内能够直接调动的粮草以及干粮仅够三十万将士使用两月半,能够调动的银子应该在二百六十万两左右。”
“根据推算的话,梁奕这样的计划是肯定要紧急征调粮草的,并且涉及到的数量巨大,加上还要重新打造上万件新武器,同样需要短时间打造出来那么花费的银子肯定会更多,依照整体的计划来看,开战三月大概需要花费二百万两银子,接下来在立于不败的情况下,每过三个月就要花费超过五十万两,意味着在一年之内不能解决的话,花费的银子可能超过三百万,如果最后得到的利益不够二百六十万两,很有可能会入不敷出。”
“因为后面几个月时间,其他衙门还有比较大的开支,如果这场战争导致的入不敷出并不是很严重还不会有太多的影响,一旦这场战争一直持续下去对其他衙门或多或少都是有一定影响的,当然梁奕所说的计划一旦在半年之内成功的话,那么我国能够得到的东西价值超过五百万两不是问题,到时候对南齐来说帮助是极大的,风险同样是极大的。”
这段话昨日吕新则已经说过一次,现在再次听见梁奕并不觉得意外,他知道不会因为自己做出的细微改变就
第三百六十六章 朝堂意外(二)
正当卢谷暗自窃喜之时,汪同接下来的话就像是急转弯一样。
“作为兵部尚书,我认为不能只看重存在的风险,比如是多年前我国和东汉朝的一战,敌军的主帅是有着‘战神’之称的卢不叙,那时候的卢谷大将军还是在将士人数多十万的情况下都惜败于此人之手,可以说此人的能力极少有人能够与之比肩,后面此人率军再次来袭,这一战是元于右将军率军迎战,和前面不同的是,这一战敌军的将士人数更多一些,从交战开始就没有占据过上分,应该说最后想要战胜是很难的。”
“然而就在处于困境之时,梁奕梁大人想出了空城计这样的计谋,诸位应该知道这空城计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打开城门,并且没有将士在外面值守和巡逻,这时候只要敌军不上当,估计失败的速度会更快,可见其风险的巨大,完全是一种赌注,赌赢了就是后来所发生的结果,生擒敌军的卢不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最后东汉不得不拿出城池还有银子前来交换,如果赌输了之后的结果肯定就是我国割让城池求和。”
“要知道这一战给我国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当时钦州,潭州都遭到了西凉朝的袭击,接连丢失了两三座城池,将士们伤亡更是多大数万人,正因为生擒了卢不叙,让西凉朝都有所忌惮,最终才得以夺回丢失的城池,同时和西凉保持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和平,可谓是极其难得的,这同样是那一战带来的好处,更不用说后面引诱敌军,再次取得大获全胜,可以说这几年来,我国与东汉朝之间的战争都是冒着极大风险的,不管是哪一场战败影响都是巨大的,如果按照吕大人所说,每一场战争我们都要求救外援才行,我南齐朝好歹也是大国,何时竟然沦落到这种地步。”
反问的言语十分的严厉和激进,并且直接将矛头对准了吕新则刚才所说的,这让其他大臣觉得疑惑不解,都知道这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怎么会在梁奕这件事情上面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很明显的是汪同在鼎力支持梁奕,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而吕新则并没有直接指出谁的计谋更好,但是从话语中可以听出是倾向于卢谷的。
其实汪同在梁奕说出计谋后就是持有支持态度的,不仅仅是因为有吕新则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而是他对梁奕的赞同和认可。
之前因为一直待在地方官府任职,又和梁奕没有任何的接触,对朝廷发生的事情也是很少去打听,这就导致在任职兵部尚书之前和梁奕没有任何的接触,同样没有任何的了解。
后面任职兵部尚书之后,才发现四名兵部侍郎年龄最小的就是梁奕,另外三人的年龄比他的两倍还要多,这就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要知道朝廷内臣和地方官府的外臣不同,这里更加的严格,就算是皇子都要等十六岁才能册封,而梁奕的年龄大不了十岁,这可是极其难得的。
紧接着和老友吕新则在交谈的过程中,才知道两人的关系极好,这让汪同更有了要接近的想法,便去打听了关于梁奕的一些事迹。
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吓一跳,过往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值得称赞,特别是在还是正七品将领的时候就能够用计打败卢不叙,凭借着这一点可以说整个南齐朝都没有几名官员比他厉害,还有就是从来没有过办案经验的他竟然能够查出一名二品大臣贪墨的证据,这同样是不容易的,奈何想要与之深入接触的时候,梁奕被调走了,昨日才得以回来。
昨日在大殿听过梁奕的计谋之后,他就是赞同的,心中还将之前梁奕用过的计谋结合起来,然后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心中就有了选择。
整体来说梁奕的胆子很大,做事比较激进,处理问题时也是雷厉风行的,但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却又非常的认真和谨慎,这样的性格和他所说出来的计谋是很对应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