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庞大的国土和人口决定了大明自身的内部动力就足够的强大。
刘晋预计大明的资本主义发展速度可能会比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速度要快很多倍,或许欧洲人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才能够完成从殖民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的财富积累,再花上一两百年的时间才真正的将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大明很有可能不需要。
自身强大的国土和人口,这意味着大明拥有极其强大的力量。
以殖民时代来说,欧洲人殖民全球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因为自身人口的不足,欧洲人的殖民活动都是以点开始的。
先是占据一个个关键的殖民据点,通过殖民据点掠夺殖民地的贸易权,从而赚取庞大的财富,逐步完成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同时也是伴随着这个过程,逐渐的由点慢慢的成线,由线成面,进而才慢慢的逐渐瓜分了全球的殖民地。
16世纪是欧洲殖民时代开始兴起的时代,仅仅以美洲为例子,欧洲人在整个16世纪移民到美洲的人数其实并不多,主要还是以一个个据点为主。
他们的人口太少,这就决定了他们没有办法大规模的移民到新的殖民地上面,也决定了他们没有办法迅速的占据更大、更多的殖民地。
但是大明就不一样了。
大明进行殖民活动的话,即便是没有官方的力量,大明民间自发性的移民、迁移,随随便便迁移到殖民地的人口都是以万来计算。
像黄金洲这边,众多商行去黄金洲这边寻找黄金,仅仅第一波就有上千艘大船,超过十万人前往黄金洲。
如此大规模的船只和人口的迁移,这是需要庞大的国力和人口基数为支撑的,这是欧洲无论那个国家都很难轻易做到的。
但是大明可以,不仅仅可以还可以大规模的持续对外移民。
辽东、南洋几省、西域还有现在兴起的私人殖民地等等,这些都在伴随着大量人口的外迁,动辄都是几十万、上百万人口的迁徙,这在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在大明却是很正常的事情。
同时大明在殖民地方面,从一开始就不是局限于一个个据点。
第一波去黄金洲的寻找黄金的十万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占领了黄金洲的西海岸,建立了上百个据点,同时又征服了阿兹特克王国和印加帝国,还将势力扩张到了东海岸这边。
如此迅速的殖民活动,放在欧洲这边,他们只有在十七世纪的时候才能勉强做到这个规模和地步。
在南洋这边,大明大军扫荡,大量人口进入南洋,兴建起大量的种植园,迅速的占领南洋各地,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了一个地区的人口结构,土地建构等等。
此外,在影响力方面,欧洲人的影响主要是靠自己武力,用武力去强迫殖民地的人信仰他们的宗教,学习他们的文化和思想。
现在大明虽然也是如此,依靠强大的武力开道。
但大明的影响力远不止如此,即便是不靠强大的武力,大明的影响了依然非常的强大,华夏文明强大的吸引力,自然而然吸引了周围这些国家向大明学习。
这一切,都说明了大明的资本主义道路和欧洲各国的资本主义道路是会完全不一样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大明的资本主义发展将会非常的迅猛。
本身拥有极其强大力量的情况下,大明的资本主义一旦发展起来,可能就会跟后世改革开放之后一样,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就重新回到了世界之巅,再次崛起起来。
无论是海外殖民的发展还是自身资本主义的发展,大明的速度都将非常快。
刘晋仔细的沉思,想到这里,刘晋顿时也是忍不住笑着直摇头。
这海外殖民和资本主义发展太快了,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或许说不准再过个几十年的时间,这迅猛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极有可能就会推翻大明王朝。
或许伴随着大明殖民时代的迅猛发展,在美洲的印第安人,这阿兹特克王国和印加帝国或许不会如同历史上的一样消亡掉,反而或许有可能可以慢慢的发展起来,成为独立的印第安人国家,这就是自己穿越前的世界所没有出现过的事情。
总之有太多、太多的可能。
可能东方的这些国家,在大明的影响力都迅速的走了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大家走向了全球殖民的道路,进而瓜分全球的殖民地也是难说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强大无比的大明覆盖整个地球,霸占了地球上九成九的土地和资源也是难说的。
有很多、很多的可能,这以后的地球历史绝对会和刘晋穿越前地球上的历史不太一样,很多、很多被欧洲人灭绝的国家、种族极有可能会在这个时代大放光彩。
“想太多没有意义,一步步来吧。”
“该去犒赏三军了!”
大明镇海王 第851章,犒赏三军
阿力麻里城内一处宽阔的操场上,上万名大明将士排列着整整齐齐的队伍,一个个抬头挺胸、目光坚毅,眼神之中带着火热无比的神色。
征战几月,不仅仅打下了西域,甚至于连河中地区都给打下来,拳打北方的鞑靼诸部,脚踢西边的哈萨克汗国,力压枭雄昔班尼汗,灭了吐鲁番汗国、察合台汗国再加上盘踞于和田、阿克苏地赛伊德可汗。
整个西域大大小小的部族都被他们给杀怕了,都被他们给打怕了。
终于也是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弘治皇帝奖赏的圣旨已经到了,很多人心里面都在默默的计算着,以自己的军功能够获得什么样的赏赐。
处在方阵就前面的是王守仁、杨云、韩翼、霍云等将领,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静静等待奖励大会的开始。
一身绯红色衣袍的刘晋手里面拿着圣旨,龙行虎步的来到讲台上面,众人一看,顿时就纷纷的竖起了耳朵。
西征将士有20万,这一次前来参加颁奖大会的仅仅只有一万人,都是从各军之中抽出来的代表,西域和河中地区还需要大军镇守,不可能将大家真的说都聚集到阿力麻里这里来参加奖励大会。
在这里举行的是最重要的奖励大会,各军也都有奖励大会,奖励有功将士。
随着刘晋的到来,在刘晋的身后,有壮汉抬着一个个大箱子前来,很快箱子在讲台上面摆放整齐,盖子打开,白花花的银元银光闪闪,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奖励将士,还是银子最实在,银票都不管用,唯有这闪烁着迷人光泽的银子最让人充满了动力。
除了银子之外,还有一枚枚金质、银质、铜质的奖牌以及一份份天子这边签署的奖状,嗯,这个制度也是和后世学的。
物质的奖励虽然很重要,但是荣誉同样不能少,在后世,真正的军人将荣誉高于一切,所以在新军当中,刘晋自然也是参照后世的制度,建立一套荣誉制度。
站在讲台上,刘晋看着眼前的大军,已经有了后世军队的三分模样了,也不枉自己辛辛苦苦的去投入。
“弘治十四年冬,西域吐鲁番汗国公然挑衅我大明,勾结哈密卫,劫掠边民,侵我国土,我大明忍无可忍,发兵二十万西征,赖大明历代先王庇佑,大明天子文韬武略、朝中诸公齐心协力、我大明上下一心,西征将士奋勇杀敌……西征历时四月,先后经哈密之战、吐鲁番安乐城之战、察合台大决战、河中大战、撒马尔罕大战等大大小小上百余次大战。”
“全军将士奋勇杀敌、勇猛作战,连战连捷、攻城拔地、所向披靡,兵锋所至、万族臣服,收复我中原故土西域又为我大明开疆拓土河中地区……”
刘晋的声音非常的洪亮,清晰的传递到在场每一个人的耳朵之中。
众人头听的很仔细,虽然都知道这是没有多少营养的开场白,但每一个人都听的津津有味,也是听的热血沸腾,脑海中都仿佛回荡着前不久征战各方时的场景。
“我大明改军制,实行义务兵役制度,在军中,有功便有赏,赏罚分明,下面对此次西征有功将士进行表彰。”
等刘晋念到这里的时候,众人的精神陡然一震,重头戏来了。
大家纷纷竖起耳朵,打起精神,仔细的听了起来。
“刘荣、曹毅、董兴、赵国忠、王志道!”
伴随着刘晋的话落下,五个已经残疾的将士在战友的搀扶下走上讲台,他们五个是代表已经伤残的将士前来领奖的。
看着眼前的五人,刘荣左手没了,曹毅断了一只腿,董兴少了一只眼睛,赵国忠只能够坐在轮椅上,王志道没有了耳朵。
在寒冬之中行军,不仅仅要面临战争的死亡,同样面临严寒的考验,很多将士并不是死在敌人的手中,而是被严寒的天气所冻伤、冻死。
刘晋对着五人非常恭敬的行军礼,军礼也是刘晋参考后世军队制度弄出来的,军人除了上跪君王和父母之外,对谁都不用下跪,行军礼就可以了。
五人也是激动给刘晋回礼,尽管以前在军中的时候遇到刘晋也没少敬礼,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刘荣作战勇猛,杀敌十二人,奖励白银三百六十两,河中良田三百六十亩,西域胡姬三人,奴隶五人,马一匹、牛两头、羊十只、布匹三十匹。”
“另外颁发大明英勇勋章一枚,大明天子签署英勇奖状一份!”
刘晋不断的念出奖励的东西,这其中有真金白银,奖励了三百六十两银子,杀一个敌人差不多奖励了二十两银子,此外这河中地区的两天三百六十亩,这算是真金白银。
此外此次西征,大明将士俘虏了西域各族大量的奴隶,这其中就有大量的女人,也有大量的奴隶,对于不愿意臣服大明,或者是不断反抗大明,杀害大明将士的部族,刘晋可没有丝毫的手软。
男丁能杀的杀的干干净净,俘虏了当奴隶卖掉,又或者是干脆奖励给有功的将士为奴,总之刘晋就没有打算当一个好人。
特别是在河中地区,因为要清扫干净河中地区来,大军更是在河中地区大肆的杀戮和清扫,抓了很多的奴隶和俘虏。
单单是卖奴隶都卖了很多的银子,这也是大明将士很重要的一笔收入来源。
有银子、有良田,还有胡姬和奴隶的奖励,至于牛羊马匹之类的也少不了,这一次的西征同样获得了大量的牛羊。
这些牛羊自然是不可能说赶回京城或者中原大地,最好还是就地消化,要么被将士们给吃了,这吃不完的也是当奖品奖励给三军将士。
除了真金白银,还有勋章和奖状,这个就属于荣誉性质的了,特别是这个奖状,上面有弘治皇帝的署名,还盖了弘治皇帝的印章,当然肯定不是玉玺,而是弘治皇帝私人的印章。
能够得到弘治皇帝墨宝,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无疑是无上的荣耀了,至于这到底是不是弘治皇帝的签名(皇帝懒得时候,都是身边的太监、御史之类的帮忙代笔),这已经不重要了,弘治皇帝说它是那就是。
刘荣一只手接过了沉甸甸的装着银元的布袋,接着刘晋给他戴上了代表荣誉的勋章,颁发了弘治皇帝亲笔书名的奖状。
接过奖状的时候,刘荣还对着东边京城的方向非常恭敬的行礼,这是表示对大明天子的尊重。
行礼过后则是郑重的将勋章和奖状给收好,至于装着银元的袋子自然有战友帮忙提着,奖励的良田需要去河中地区这边领取,胡姬、奴仆、牛羊马匹、布匹等等也是如此,凭借开局的凭证自行去领取就可以了。
“大明万岁,大明天子万岁!”
在最后,刘荣用力的喊了出来。
这是习惯性的喊话,同样也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他本是一个贫寒家庭的子弟,家里面兄弟众多,他排行老七,家里面穷的连饭都吃不饱,朝廷这边实行义务兵役,他们家因为兄弟多,最后刘荣应征上了去当了兵。
尽管现在少了一只手,但是当兵的这几年,他一点都不后悔,因为当兵不仅仅将让他吃饱了饭,而且还能够读书识字,学到了一些知识和文化。
更重要是当兵几年,他还积攒下了一笔不菲的银子,家里面因为他当兵还免了税赋,日子一下子好过多了。
靠着他寄回家的银子,几个娶不到老婆的哥哥都成家立业了,而他自己这一次作战勇猛,奋勇杀敌,获得了大量银子和田地的奖励,这足以保证他退伍以后衣食无忧,而且因为伤残退伍。
上面还有安排,安排他去河中地区这边,在自己良田所在的镇这里当一个小镇长,这镇长是比知县还要小的官吏,但好歹也是一个安排,也是一个官。
从目不识丁的贫寒家庭子弟,一下子就咸鱼翻身,这样的人生逆转,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至于作战丢掉的左手,这是他一生的荣誉。
手里面拿着奖状,胸前挂着奖牌,还有那沉甸甸的银袋子以及肥沃的土地,他的声音都变的无比洪亮。
这样的大明才是值得每一个人为之而战死的大明,这样的天子才是圣天子。
“大明万岁,天子万岁!”
随着刘荣喊了出来,整个操场上,上万的将士也是很快就跟着齐声的喊了出来,声音整齐而响亮,响彻云霄,不断的回荡。
这让在暗中记录这一切的厂卫都忍不住纷纷拿起笔这样写道。
大明将士对天子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谁都有可能背叛天子,唯独大明的将士不可能背叛天子。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辽东侯刘晋对天子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因为在大明的军中,刘晋在努力让每一个大明将士誓死效忠大明,效忠大明的天子,而不是他这个主帅。
颁奖典礼一直在持续,有功的将士不断的上台领取自己的奖励。
ps:老家好冷~
大明镇海王 第852章,翻身的刘癞子
河南叶县刘家村,伴随着天子移民的圣旨下达,刘家村这里需要移民七户三十五口前往西域,充实大明边疆。
说到移民,要是在以前的话,那肯定是让人谈虎色变,畏之如虎,没有人愿意移民,愿意背井离乡前往不确定的地方去生存。
在这个交通极其不便的年代,单单是长途跋涉的过程都足以让人望而却步,更何况背井离乡、漂泊无定,没有吃的,没有住的地方,再加上不确定的未来。
没有人愿意移民,愿意离开自己的故土,所谓故土难离,月是故乡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自古以来的移民,那都是朝廷的强制命令,不去不行那种才能够实现移民,否则如果是自发性的移民,根本移民不动。
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伴随着朝廷接连几次的移民,大家也是慢慢的发现了移民的好处。
河南、陕西、山西一直以来都是朝廷移民的主要地点之一,像移民前往辽东、南洋,这三省都是主力,已经有几百万人移民出去。
几百万人移民到辽东、南洋和海外地区,自然而然的,消息也是不断的传了回来,甚至于还有人回来省亲,向大家详细的介绍移民的情况。
朝廷对移民非常的重视,不仅仅负责沿途的食宿,而且移民过去之后有大量土地的奖励,还会解决收获前的粮食问题,在很多地方,甚至于连住宿的房屋都给你建好。
这无论是移民到辽东地区的人,还是移民到海外南洋地区的人,日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改变。
原先的时候,在自己的家乡这里一个个穷苦不堪,要地没地,要钱没钱,甚至于连吃饭都是饥一顿饱一顿,只能够给地主老爷种地,一年到尾累死累活也就是勉强活着。
可是这移民出去之后,一个个都成精了。
不仅仅拥有大量属于自己的肥沃良田,不仅仅顿顿白面馒头的伺候着,竟然还能吃上肉,关键是有些人仅仅只是移民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发家致富了。
有些人回到自己的家乡之后,走路的那个样子,大摇大摆,犹如划船一样,纵然是看到了以前的地主老爷,那也是满脸的不削一顾。
刘家村里面的刘癞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刘家村是一个大村庄,足足有上百户大几百人,刘癞子以前在刘家村那是出了名的穷。
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刘癞子家也是兄弟姐们众多,这个刘癞子家里穷,但却是一个个命硬得很,八兄妹竟然都活下来了,这可要了刘癞子父母的老命。
特别是刘癞子这个老大渐渐的成年,再加上后面的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刘癞子家可以说是穷人当中的穷人,穷到一家人一年到尾连一顿白面都吃不起的那种,穷到刘癞子以前得病了因为没钱治病,家里面信了土方子,用香头烧头,留下了难看的疤痕,所以得了癞子这个外号。
这刘癞子以前穷又因为头上有疤痕,很难看,所以刘癞子到了二十二了都娶不上媳妇,以至于被村里人认为他将来肯定是要打一辈子光棍的。
可是自打前年冬天的时候,刘癞子家到了冬天又揭不开锅的时候,朝廷移民辽东的旨意下来了。
刘癞子当中根本就不是本着辽东地区的什么土地、房子之类的去的,而是因为听说只要愿意移民去辽东地区,这一路上食宿朝廷包了,有饱饭吃。
于是他就去了,当时大家都不想去移民,这刘癞子自己主动去,自然是求之不得。
这一去啊就是一年多的时间,当大家几乎都快要忘记刘癞子的时候,这个刘癞子回来了。
他不仅仅回来了,而且还是拖家带口的回来了。
去年冬天的时候,刘癞子驾着自己的四轮马车,马车上装满了辽东自家田里面种出来的小麦磨成的面粉,自己上山采到的蘑菇,晒成干,还有和人学着打猎,上山打猎得到的猎物晒出的肉干。
当然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车上还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婆娘,婆娘还抱着一个胖大小子,红嘟嘟、白嫩嫩的,非常可爱。
当刘癞子以这样一身行头回到刘家村的时候,整个刘家村都沸腾了。
每一个人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个身强体壮、面色红润,还带着娇妻和年货回来的人会当初那个刘癞子。
尽管难以置信,但是很快大家更加好奇的是刘癞子到底在辽东这边经历了什么事情,竟然可以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
一下子,刘癞子成了村里面的红人,天天有人围着他转,听他将辽东这边的故事。
什么辽东这边的土地非常的多,非常的肥沃,而且都是无主的土地,只要拿着木桩在地上打上桩子,圈下来,这地就算是你的了。
什么辽东地区这边的鱼非常多,找个有水的地方,拿着瓢去勺就可以了,多到吃不完,大家都不喜欢吃鱼,还有辽东地区的傻狍子,看到人都不走的那种,拿根棍子走过去敲就可以了。
一边说就算了,一边还不断的向人展示自己从辽东地区这边带回来的土特产,辽东的白面,据说现在是京津地区有钱人的最爱,因为辽东地区土地肥沃,冬天下雪很多,这麦子长的很好,这面自然也是最好的。
还有这狍子肉干,多的很,刘癞子都表示,在辽东这边大家都不太喜欢吃狍子肉了,这辽东这般的野鸡也是非常多。
有好几次,刘癞子只是忘记了关门,这野鸡都飞进了家里面,关起门来抓就是了。
还有什么辽东这边离大明的藩属国朝鲜很近,很多人都去朝鲜这边讨媳妇,刘癞子的漂亮媳妇就是从朝鲜这边讨的。
不要钱,因为刘癞子是大明人,在辽东这边有大量的田地,还有房屋,有吃不完的白面,所以朝鲜国这边的人都愿意嫁给大明人。
因为只要嫁给大明人就有吃不完的白面,有种不完的田地,还有大量的土地用来种菜。
刘癞子的头上有疤痕比较难看,他就干脆学京津地区这边的年轻人一样,干脆剪短发,留短发,这样一来就不明显,而且也更精神。
所以去了一趟朝鲜,非常顺利的就讨回来一个如花似玉的婆娘,这婆娘能干,什么事情都会做,而且爱讲卫生,将家里面都打扫的干干净净,还给刘癞子生了个儿子。
刘癞子这一次回来就是要给那些以前看不起刘癞子的人看看,他刘癞子也能够活出个人样来,不仅仅可以过上好日子,还可以讨上漂亮的媳妇,有自己的胖小子。
人生发生巨大转变的刘癞子,走路都带风,花船一般,以前那些嘲讽他、笑他的人现在都围着他团团转。
甚至于连村里面的地主老爷都请刘癞子去家里面做客,听他讲一讲京津地区的事情,讲一讲辽东这边的故事。
在刘癞子的讲述下,大家都知道了移民的好处。
很多人甚至于都已经和刘癞子这边商量好了,这年一过完,天气稍微暖一些,他们就跟着刘癞子去辽东。
去那边开垦土地,只要开垦出来就是自己的,去朝鲜国这边讨媳妇,朝鲜国这边的姑娘多,而且都喜欢嫁给大明人,娶媳妇简单的很。
不过,刘癞子这边还有出发回辽东,朝廷这边又来旨意,要求刘家村这里迁移七户三十五口到西域这边去。
顿时之间,村里面想要移民出去的人又纷纷再次找到了刘癞子,想要听一听他的意见。
他毕竟是过来人,又去外面见过世面的人,知道的事情多,多听听刘癞子的肯定不会错。
刘家村的存祠堂当中,整个刘家村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一起,商讨着迁移去西域的事情。
家家户户主事的男人聚在上面,旁边还有妇女和儿童过来凑热闹,将整个刘家村刘家祠堂都给挤爆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