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不过众人还是保持了安静,大家都在看着刘癞子,等待着刘癞子给讲一讲这迁移到西域的事情。
西域在哪里?
离辽东近不近?
西域是不是和辽东差不多?
这迁移到西域去和迁移到辽东去会不会有差别?
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也是大家请刘癞子上座的原因。
当然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到底有那几户人迁移去西域,上面只要刘家村这里迁移七户人前往西域,这意味着,并不是家家户户都可以迁移去西域的。
如果想去的人太多了,到时候指不定就要抽签了,如果没人想去,到时候肯定也还是要抽签来定下来。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朝廷的命令是不能违背的,是必须要服从的。
“刘癞子,大家伙都到齐了,你是见过世面的人,跟大家伙说说呗。”
刘家村的村长,也是刘家村的族老刘福看了看已经挤爆的刘家祠堂对着刘癞子说道。
“是啊,人都到齐了,赶紧跟大家伙说说呗。”
其他人一听,也是着急的说道。





大明镇海王 第853章,积极响应移民
听到众人的汉话,刘癞子不慌不忙,微微喝口茶。
嗯,这也是去了辽东之后才养成的习惯。
辽东地区非常的寒冷,冬天喝茶也算是一种流行。
当然,最主要的是刘癞子现在袋子里面有银子了,能够喝得起茶,以前的时候,穷的叮当响,别说是喝茶了,连饭都吃不饱。
“咳咳~”
喝完茶,刘癞子微微咳嗦一声,周围的众人顿时就安静下来,静静等待刘癞子的下文。
“这西域嘛,我也是知道一些的,西域、西域,顾名思义,它是在我大明的最西边,和我所在的辽东相差很远,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彼此相差几千里面。”
刘癞子去辽东显然不是白去一趟的。
辽东这边因为都是移民,而且移民都是集中统一化的管理,建立的都是一个个大村庄、大村镇,辽东离京津地区其实很近,特别是有船之后。
自然而然的,这辽东地区的老少爷们对国家大事也是更关心一些,知道的也更多,读报纸的人多了,其他人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一些事情的。
“相差几千里面啊~”
“那太远了,去了能和辽东一样嘛!”
有人一听,顿时就忍不住说道。
“是啊,是啊,我还是跟刘哥你去辽东吧,这辽东至少来说,土地肥沃,可以开垦的土地多,只要勤快,总是有奔头的。”
“啊是,这西域,我听说这西域都是沙漠地带,还有西域这边的鞑子很多呢,去了肯定不安全。”
有人也是跟着嚷嚷着说道。
“你们懂什么?”
刘癞子一听身边这些七嘴八舌的声音,立即大声的呵斥道。
“对,对,大家安静、大家安静,好好的听。”
族长刘福也是跟着对着众人说道。
顿时,众人就纷纷的安静下来,静静的等待刘癞子继续讲下去。
“这西域虽然离辽东很远,一个在西,一个在东,但是无论是去辽东,还是去西域其实都差不多。”
“朝廷这边的下方的文书上面不是已经写的清清楚楚了吗?”
“这只要移民去西域的,每户奖励良田百亩,另外因为西域这边游民民族众多,前不久我大明在西域大捷,打败了西域众多部族,俘虏了大量的奴隶,缴获了大量的牛羊和马匹。”
“所以朝廷这边为了鼓励移民去西域,这每一户还奖励牛一头、马一匹、羊十头,这样优厚的条件,当初我移民去辽东的时候可是没有的。”
“我去年在辽东这边的时候,耕牛非常的稀缺,价格极高,我们开垦田地可都是靠自己的锄头开垦出来的。”
“这移民去西域不一样了,哪里有足够的牛羊和马匹,到时候这种地都非常的省力了。”
“你们想想啊,只要移民过去就有自己的牛和马匹,还有羊,这样的条件,放在我们村里面也就只有地主老财才有的。”
刘癞子见众人安静下来,这才继续讲了起来。
“说实话,今年我都准备买一头牛,但是在辽东这边,牛太少,耕牛更少,价格非常高,马匹倒是不少,因为靠近草原,草原人养的马匹多。”
“你们这一下子移民去了西域就有自己的牛羊和马匹,这样的好事,也就是现在有。”
“朝廷现在有的是银子,你们可能不知道,去年单单是从海外就有一船、一船的银子运回来,所以朝廷才能够组织大家去移民。”
“这移民到西域去,大家也不用担心吃喝的问题,一路上的驿站会负责移民的吃食,吃的都是来自南洋的大米或者是白面馒头,比你们在家吃的都好。”
“至于说西域这边都是荒漠,这对也不对。”
“西域确实是有很多的荒漠,但是在有水的地方,形成了丰美的草场和绿洲,土地肥沃,草场丰美。”
“西域这边的气候又非常适合棉花的种植,你们移民去西域之后,土地很多,可以一部分种粮食,大部分种棉花,再加上养牛羊,不用一年,保管你们一个个都咸鱼翻身,以后过上地主老财的日子。”
“要不是因为我先移民去了辽东,我都想移民去西域了。”
“我可是听说了,这西域啊,我大明天军横扫四方,扫荡了西域大大小小数不清的部族,俘虏了很多的胡姬和奴隶。”
“朝廷这边奖励有功将士都是奖励胡姬和奴隶,你们去了西域,随随便便娶个胡姬当婆娘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听说这些胡姬啊,个个身材高大,屁股大、皮肤白、好生养,这生出来的小孩肯定不差。”
听刘癞子说到这里,刘家村里面的那些老光棍们一个个双眼都忍不住开始放光了。
这刘癞子移民去辽东一年多的时间都成精了,他们又不会比刘癞子差,自然是一个个都心动了。
谁不想有个暖被窝的婆娘?
谁不想有一片自己的田地?
有自己的牛羊和马匹,辛苦劳作,吃饱喝足,奶奶娃,这才是他们最迫切渴望的生活。
以前这样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
中原大地,土地早已经开发殆尽,土地又高度集中,几乎所有的土地都集中在那些地主、士绅们的手中。
他们这些普通的老百姓,纵然是有地,那也是少的可怜,耕种了千年的土地,早已经贫瘠不堪,水源稀少,人口众多,这都导致了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极其的脆弱。
一旦有个什么天灾人祸之类的,河南这边古老的土地立即就会饿殍满地,流民四起,这里的土地已经不足以支撑越来越庞大的人口了。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纵然是再勤劳,再智慧又能如何?
人均占有的土地和资源实在是太稀少了,再加上这脆弱的自然环境,勤劳却是无法获得对应的回报,智慧又如何?只会想着该如何去巧取豪夺,因为只有抢夺了别人的土地和资源才能够过的更好。
这就是刘晋为什么一直以来都坚持要将陕西、河南、山西、山东、安徽这些省的人口大规模迁移出去的重要原因了。
不是这里的人不勤劳,也不是这里的人不聪明。
而是因为在有限的资源之下,无论如何去努力,资源始终都不会变多,日子始终还是非常的苦。
“族长,让我移民去西域吧?”
有人主动站出来,自告奋勇的说道。
刘癞子的例子摆在这里,纵然是脑海中根本就不知道这西域在哪里,对于西域这边的情况没有任何的概念。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但此时此刻,他们看大刘癞子现在的生活。
所以在他们的脑海中,只要移民去了西域,他们也是可以过上和刘癞子一样的生活。
拥有大量自己的土地,足以让你种都种不完,辛苦一年,粮食堆满粮仓,吃都吃不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饥一顿饱一顿。
拥有自己的婆娘,冬天冷的时候有人给你暖被窝,给你生娃,自己在外面努力耕种,家里面有婆娘收拾的干干净净。
过上富足的生活,勤劳可以致富,拥有自己的牛羊和马匹…….
“族长,我也想移民去西域~”
“我也去,我也去!”
有人开了头,其他人也是纷纷的站出来表态,都是穷苦人,一直过着苦日子,现在看到了希望,咬咬牙,移民去西域,或许很快就可以过上和刘癞子一样的日子。
“好~好~”
“想去的都过来登记下,如果人多了,我们就抽签去,实在是不行的话,我向上面反应下,看看我们刘家村能不能多移民一些人过去。”
族长六福看到眼前的一幕,顿时就笑着直点头。
刘家村的情况,他是看在眼中的,大家都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尾纵然是累死在田里面,也打不出几斤麦子,吃不饱饭。
或许移民出去,也是一个好的出路。
他比一般人知道的更多一些。
河南这边有很多地方都有大量的人口移民出去,起初是官府这边强制迁移大家出去的,但是慢慢的都被自己的亲朋好友给带出去的。
辽东、南洋,甚至于去西洋、去澳洲、去黄金洲,总之,大明之外的世界很大,肥沃的土地很多、很多,只要肯移民出去,日子都过的很不错。
反而是死磕在河南这里的人,日子依然还是那样,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唯一的变化就是,伴随着移民出去的人越来越多,河南本地的人在不断减少,地主老财家的田地没有那么多人种了,所以大家可以从地主家租更多的土地来种,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想去辽东的,这几天都赶紧收拾好,后天我就准备回辽东了。”
“这马上就要开春了,我还要回去开垦我的田地。”
刘癞子这边也是面带笑容的对着众人喊道。
他家里面这边可是已经商量好了,几兄弟都去辽东,甚至于连嫁出去的妹妹都准备全家一起迁移去辽东这边。
有刘癞子在辽东这边打下了一些基础,大家去了辽东也是了根据,能够迅速的适合下来。




大明镇海王 第854章,慌了的地主老爷
河南林县,林县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红旗渠所在的那个林县,那个饱受水资源短缺的林县。
整个林县因为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地理环境,这里极度缺水,十年九旱,而且大旱连年,林县的旱灾远不是其它地方的旱灾能够相比的。
在其它的地方旱灾顶了天就是没有收成,庄家绝收,但是在林县这里,旱灾的时候,那是连人畜的饮水都要成为问题,河干井涸,往往挑水都要去几十里之外。
林县十分贫穷,全县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土薄石厚,十年九旱。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整个林县都是饥饿与干旱之中度过。
大旱之下,易子而食,因为一担水闹出人命的事情实在是太常见了。
此时此刻,在林县通往外面的管道上面,成千上万的林县人拖家带口的往外迁移,准备移民到辽东、西域、南洋等地区去。
反正不管去哪里都可以,只要离开林县这个地方就可以了。
自从朝廷开始组织移民,前期移民到外面的林县人陆陆续续的将消息传回来,整个林县就开始掀起了移民的浪潮。
特别是这一次,伴随着朝廷下发了移民百万去西域的文书下来,林县这里的人,几乎是十室九空,不管有没有名额,几乎所有的人都准备往外移民。
离开林县的官道上,成群结队的林县人在往外迁移,有的推车手推车,有的挑着担子,有的背着包裹,想着外面的世界去迁移。
“乡村亲们,大家可千万别信那些人的话,这外面的世界那有家乡的好。”
“这西域远在千里之遥,据说都是荒漠地区,比我们林县还要更加的干旱呢,还有哪里有大量的鞑子,那些鞑子都是杀人不眨眼的。”
“这辽东自古以来都是苦寒之地,听说冷的不行,去了哪里,冬天都要被冻死的,哪里是什么好地方。”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还有这南洋,那是蛮夷之地,瘴气横生,蚊子都大的可以吃人,多的连牛都可以吸干。”
“大家还是先冷静下,金窝银不如家里面的狗窝,外面再好,那也不是我们的故乡不是,这林县再不好,那也是我们的老家不是。”
“大家不要轻易被人蒙骗了,还是先冷静下,今年只要租我家的田地种,我只收三成的租子,三成啊,就收三成!”
地主老财林老爷站在道路旁边,看着成群结队、拖家带口往外面迁移的人,整个人都心急如焚。
今年迁移出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几乎是十室九空,十户人九户人都在往外面迁移,往外面去移民。
本来嘛,一开始林老爷觉得他们的生死和自己也没有什么关系,迁移出去就迁移出去吧,他们迁移出去之后自己还趁机将一些人的田地给抢占了。
还有一些人迁移出去,便宜贱卖了田地,这都让林老爷给吃了进去,他一下子就占了很多的田地,甚至于都还准备着今年该涨租子了。
毕竟大明每年都有大量的白银流入,这导致了大明的物价开始上涨,银子不再和以前一样值钱了,不涨租子的话,这生活水平都要下降了。
然而很快,林老爷就傻眼了。
因为迁移出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以前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都租林老爷田地耕种的那些租户几乎全部都决定移民出去。
这眼看着马上就要春耕了,可是竟然没有人来向他租田,要是以往,都不需要说,这些人自己都会到自己家里面来求着自己多租一些田给他们种。
没有人租自己的田种,这田总不能自己去种吧?
林老爷慌了,开始苦口婆心的劝说这些人了,让他们不要移民出去,自己不仅仅不涨租,而且还降租。
但是依然没有人理会林老爷,大家都知道消息了,只要愿意移民出去,不仅仅足够的水喝,还有大量的田地,还是属于自己的田地,谁还会愿意待在林县这个破地方?
“王老根,你都一把年纪了,你这还要移民出去?”
林老爷看到一个老人,急匆匆的走了过去说道。
这个叫王老根的,年纪已经五十了,从林老爷爷爷开始就给林家种田了,几乎是给林家种了一辈子的田地。
“要啊,就是死也要死在外面,死在自己的田地上。”
王老根郑重的点点头,握紧了手里面的木棍,眼神之中都是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在他的身边,王老根的儿子,一个个也都如此。
听到王老根的话,林老爷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这故土难离,落叶归根,你这又是何苦呢?”
“你们家给我家种了几代人的地了,只要你不出去,今年我只收你们家两成的租?”
“林老爷,我们祖祖辈辈给您家种地,最终却是连饭都吃不饱,现在只要移民去西域和辽东,我们就可以有自己的田地了,谁还给你种地啊。”
王老根的儿子笑了笑摇摇头说道,说完也是继续上路,路还很长呢,但是他们走的很坚定,眼神之中都是希望,脚下的路一点都不苦。
“你们都疯了吗?”
“朝廷这边说的难道都是真的?”
“谁知道外面的世界会怎么样,林县有什么不好的。”
林老爷呆呆的看着一步步往前走的王老根一家,再看看这管道上面迁移的庞大队伍,尽管人人衣衫褴褛,但双目之中却是充满了希望。
“不行,不行~”
“再这样下去,纵然是整个林县的土地都是我的,也没有人给我种地了。”
林老爷意识到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于是赶紧急匆匆的往林县县衙这边赶去。
他要去和林县的知县反应这个问题,必须要让知县出面,禁止这些人迁移出去,否则整个林县从此以后将名存实亡,偌大一个林县到最后可能连几千人都没有。
林县县衙,林老爷急匆匆的来到这里,一到林县这里才发现,整个林县衙门这里聚集了大量林县的士绅们,此时一个个都林老爷一样,非常的着急。
“哎呀,我家的租户全走光了,这眼看着马上要开春,硬是没有人来找我租田地种地。”
“可不是,我家的也一样,我哪里,十个村庄走空了九个,剩下一个也在准备着迁移出去,都没人了,十室九空,以后谁来给我们种地啊?”
“是啊,是啊,没人给我们种地,我们吃什么、喝什么?”
“官府这边也不管一管,鼓励什么移民,这简直就是祸国殃民的政策,我们这些士绅以后都要饿死了。”
众多聚集在一起的士绅、地主们一个个都着急的讨论着,情况实在是太严重了。
林县这里迁移出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贫穷的林县,算是整个河南最穷苦的地方,现在也是整个河南移民最积极,最彻底的地方,整个林县的人几乎都在往外面走。
众多士绅、老爷的求见,很快林县的知县李如松也是急匆匆的走了出来。
看到李如松出来,众多的地主、士绅们也是赶紧着急的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出来,核心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李如松这边必须立即马上出面,封锁林县外出的管道,严厉禁止林县的人迁移出去。
“各位,我知道大家的心情,也能够理解大家的担忧。”
“我也同样对林县的未来忧心忡忡,毕竟有人才有一切,林县人大量外出迁移,整个林县也将名存实亡,我也已经向州府这边汇报了我们林县的情况,想必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
“至于现在大家所说的事情,恐怕我是没有办法去办,因为朝廷是鼓励移民的,朝廷这边已经三令五申,要求各地官府做好移民相关的工作,不得影响移民工作的开展。”
李如松看着眼前这些林县的地主、士绅,也是赶紧说道。
林县的情况,他太清楚不过了,这里算是整个河南最穷的地方了,这里严重的干旱缺水,大家会大举移民出去,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眼前这些地主、士绅,他们这些急了,羊都走了,他们这些狼就没有羊吃了,这纵然是占着大量的土地,可是如果没有人给他们耕种,他们也只能喝西北风了。
“李大人,这事情已经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了,你这边如果再不行动的话,再过上几天的时间,我们林县都要走空了啊。”
林老爷着急的说道,这迁移出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不着急都不行了。
“我已经向州府反应情况了,现在大家要出去,我也是没有办法,一来这是朝廷的命令,二来,人要走,纵然是留住一时,也留不住一世啊。”
李如松无奈的说道,他都已经决定离开这林县了,西域、南洋等地需要大量的官员,他也是已经向上面申请了。
看着眼前这些地主、士绅们着急的神色,他心里面也是忍不住感叹起来,没想到竟然有一天这地主、士绅们会担心自己的田地没有人耕种的情况。




大明镇海王 第855章,这是好事
京城皇宫乾清宫弘治皇帝的书房当中,弘治皇帝正在和几个大臣商讨着巩固大明在西域和河中地区统治的事情。
“陛下,西域和河中地区想要长期稳定统治,移民是必不可少的,臣以为百万移民可能还远远不够。”
“单单是富饶的河中地区就足以养活上千万的人口,整个西域地域广袤,我汉民非常的少,还是要大量的移民过去,充实西域和河中地区。”
李东阳是专门负责西域事务的大臣,他现在最关心的事情就是西域移民的问题,朝廷的令书已经下达给了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三省现在也是正在有条不紊的组织移民向西域进发。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为了这个事情,李东阳最近也是非常的忙碌。
在这个时代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移民的食宿都还是小事,真正的大事是移民迁移过去之后如何迅速的扎根生长下来。
西域和河中地区远离中原大地,这里部族众多,又民风彪悍,需要考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这和移民到辽东地区是完全不一样的。
辽东地区其实离北直隶很近,又可以乘船前往,这无论是人员还是物资的运输都极为便利,更为重要的是辽东地区的女真人被大明大军几乎扫荡的干干净净,西边的草原又成了大明的草原省。
可以说,辽东地区是非常的稳定、安全的,移民迁移过去,只要能够解决食宿的问题,过上一年,他们开垦土地,种植粮食之后就可以在辽东这里安家落户下来。
西域的情况就比较复杂,尽管明军在西域和河中地区奉行了铁血的政策,清扫了大大小小诸多部族,但西域和河中地区的周围依然群狼环绕,内部又有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部族。
1...388389390391392...1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