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可是在王鏊的眼里面,就因为没有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教学重点,竟然被王鏊说的一无是处就算了,还上升到了动摇国家根本,生灵涂炭上面来。
这就真的太过分了。
彼此之间可以有分歧,可以有争执,但是如此不要脸一般的诋毁和打压,却是让弘治皇帝很快就意识到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朝廷之中,不仅仅是文武之争,还有这思想理念之争。
历朝历代,从汉朝开始,都是儒家独大,儒家掌握了所有的话语权,这皇帝轮流做,可是儒家的地位不仅仅没有丝毫的动摇,反而变的越来越牢固。
自己是皇帝,自己是可以换掉一批又一批的朝臣,可是换上新的朝臣,依然还都是清一色的儒家之人。
现在仅仅只是出现了新的不同的学校,教授一些知识和技能,这儒家的反应就已经如此之大了,由此可见这儒家的霸道了。
弘治皇帝一般走,也是一边陷入了沉思之中。
帝王之道、帝王之术,自古以来都讲究一个平衡,平衡各方势力,平衡文武之臣,平衡内外,却是唯独没有意识一个问题。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那就是去平衡这个思想和理念,春秋战国之时,百家争鸣,法家、儒家、墨家、农家等等,诸子百家,璀璨耀眼、百花争艳。
可是到了现在,唯独只剩下这儒家一家独大了。
朝代在不断的更迭,皇帝换来换去,却是始终无法动摇儒家的统治地位,他们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帝王,融入了灵魂和骨髓,无论是谁都无法动摇他们的地位。
想到这里,弘治皇帝都皱起了眉毛。
弘治皇帝拂袖而去,张懋立即屁颠、屁颠的跟上,他都已经想好了,回去之后立即书信给刘晋,这个王鏊,不好好的治一治他,他还真的要翻了天了。
明明是一件好事情,硬是被他说成了好像要祸国殃民一般,这事情如果坐死了,刘晋都要遭到攻讦,到时候恐怕就会有如山一般的奏疏拼命弹劾攻讦刘晋了。
刘晋是弘治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年纪轻轻就坐到了现在的位置,必然有人会眼红,也必然会有人想办法去攻讦刘晋。
通过这样的一件事情,不仅仅可以打击现在新兴的教育,还可以打击刘晋,或许还可以打击新兴起来的资本主义。
“等死你吧,王鏊!”
张懋心里面如此想道。
得罪了刘晋,日子绝对不会好过。
而且更加关键的是现在弘治皇帝都对王鏊极其的不满,直言你该回家颐养天年,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
他王鏊要是还要点脸面,自己就该主动写请辞书,然后弘治皇帝点点头就回家去养老了。
可是王鏊都已经做到了吏部尚书的位置了,六部尚书,还是吏部尚书,主管天下官员,号称天官,可谓是位高权重。
他难道就甘心于就这样回家养老?
他现在才五十出头,对于这个位置的人来说,还是非常年轻的,内阁三阁老,只要有人退下去了,他还是很有机会可以成为内阁阁老的。
“你啊你~”
刘健看了看王鏊,忍不住直摇头。
以往挺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在这件事情上就犯糊涂了呢。
先不说刘晋在弘治皇帝的心中比你重要多了,你说的话,十句都不如刘晋一句。
更何况,刘晋这是在办学,教书育人的事情,在弘治皇帝眼中,刘晋这是在做好事,他有钱自己并不过着奢靡的生活,反而愿意出大量的银子来办学校,让普通家庭的孩子能够读书写字。
这样的情操,这样的高尚追求,你不仅仅没有给以肯定,甚至于还攻讦,攻讦就算了,你这上升到了江山社稷动荡,民不聊生的地步去了。
一错再错,不断的犯糊涂。
弘治皇帝岂能不生气?
这几年刘晋给弘治皇帝、给大明办了多少事情,大明能够有现在的局面,还不都是靠刘晋这边在慢慢的带动起来的。
弘治皇帝能够有银子,能够掌握兵权,大明能够开疆拓土,大明上下能够靠着海贸、海外子民发家致富,这一切不都是靠着刘晋所带动起来。
这下好了吧,准备回家养老去吧。
“王公啊,你糊涂啊!”
刘健也是微微摇头,大家都说好的事情,你偏偏要唱反调,关键是唱反调也要掌握一个度啊,说的如此严重,不仅仅没有任何的效果,反而会极其大家的反感。
弘治皇帝反感你,大家其实也都反感你。
而且因为王鏊的这一番言论,极有可能会对儒家造成巨大的影响。
“唉~”
谢迁也是微微摇头,叹口气。
朝廷之中又要少一位来自江南地区的大臣了,以后自己要更加的小心谨慎了。





大明镇海王 第844章,这是在剥夺普通子弟受教育的权力
西域阿力麻里。
西域布政使司的成立,刘晋暂时被弘治皇帝认命为西域布政使,同时总览西域的军政大权,全权负责西域所有大小事务。
此时,刘晋正看着西域的地图,研究着西域的事情。
“杨云大败哈萨克汗国大军,夺取了河中地区北面,老王前不久也是攻克了撒马尔罕,正在朝着玉龙杰赤进军,大军也是迅速的在清扫河中地区大大小小的部族,基本上现在就可以开始组织移民大军进入河中地区。”
“不过河中地区无险可守,移民进入河中地区的话,恐怕要派遣一支大军长久驻扎于此,而且还必须是骑兵,否则是没有办法防守如此广袤的区域。”
“嗯,关键还是要筑城,和草原这边一样,以一个个城镇为中心点,形成网络枢纽,最终覆盖整个区域,以点成线,以线成面的来控制河中地区。”
“这里的土地肥沃、光照充足,又有两条河流,水源充沛,极其适合发展农业。”
“嗯,这一次西征的将士,他们的土地奖励基本上也要从河中地区这边来,等他们退伍之后就可以直接在河中地区这边安家落户。”
“因为军队退伍下来,本身就掌握了足够的技能,纵然是遇到了异族人的袭击也能够有足够的反击能力。”
“迁移到河中地区的汉民也要编户成伍,定期的进行一些训练,这样才能够真正在河中地区站稳脚跟来。”
河中地区差不多已经打下来了,无论是哈萨克汗国还是昔班尼汗国,又或者是帖木儿汗国,都不是明军的对手。
杨云和老王帅军横扫河中地区,打的哈萨克汗国和昔班尼汗国溃不成军,同时贯彻刘晋一开始制定的政策,不断清扫、驱赶河中地区大大小小的部族,为大明移民的到来做准备。
“晋哥儿,有来自京城的书信!”
就在刘晋思索的时候,刘晋贴身的虎子拿着几封信急匆匆的走了进来说道。
“嗯!”
刘晋点点头,拿起来看了看。
有英国公张懋写给自己的,有自己大舅子徐光祚写的,有家里面两个娇妻写来的,迅速的拆开,仔细的看了起来。
“哼!”
“这个王鏊还真是酸臭腐儒一个,我好心办学,为了让更多人可以读书识字,但是到他这里却是变成祸国殃民之举。”
“国将不国,江山动荡、社稷飘摇,还民不聊生!”
很快,刘晋顿时就忍不住怒了起来。
看到张懋和徐光祚写给自己的信,都是讲了王鏊大肆攻击自己所办学校的事情。
这让刘晋非常的恼火。
早就知道在大明有那么一些酸臭腐儒,什么本事没有,什么事情也不会做,就只会阻碍别人做事,阻碍别人说好事。
自己办学校,教书育人这样的事情都能够被攻击到这样的地步。
是可忍孰不可忍!
愤怒过后,刘晋又迅速的冷静下来,仔细的思索整件事情。
事情并没有表面如此简单。
虽然仅仅只是说学校的事情,但上升到如此高度,这摆明了是在向自己开炮。
“看来我这是人红是非多啊。”
刘晋笑了笑,接着想了想也是迅速的开始提笔疾书起来。
……
京城这边,本来科举考试是非常隆重的大事,整个京城都笼罩在科举考试时的热闹和喜庆之中,每一天,大家都在讨论着某某才子如何、如何才华横溢,写出了什么、什么样的传世佳作。
又或者是讨论着某某大户人家的小姐和某个才子好上了,芳心暗许,就等着金榜题名之后洞房花烛。
总之每一天,京城的老少爷们都有聊不完的话题,才子佳人总是最能吸引人。
不过这几天,朝廷也是发生了一件大事。
吏部尚书王鏊主动上弘治皇帝这边请辞,说自己年事已高,乞求回去颐养天年,而弘治皇帝这边也是一下子就答应下来。
本来,这大臣乞求回乡颐养天年是常见的事情,每年都有,有些大臣年纪大了,身体不行了都会选择早早的回自己家乡,好好的度过自己的余光。
所以这王鏊乞求回家颐养天年,似乎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
但京城的老少爷们可都是消息灵通之辈,皇帝昨天跟那个妃子睡觉的事情第二天京城上下都会知道,更别说这王鏊为什么会请辞了。
王鏊才五十出头,身体由很好,远没有到年事已高之说,这好好的上书请辞本就不正常,而且有心人仔细的研究一二就会发现,这其中恐怕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要知道一般来说,大臣乞求回乡颐养天年,皇帝都是会先不许,以表示自己舍不得你,你是我的肱骨大臣,皇帝少不了你,也算是给大臣面子。
接着大臣如果真的想要回家乡的话,你就要再上书给皇帝,皇帝再不许,你再上书,如此三遍之后,皇帝看你确实是想要回家乡养老就会恩准你回乡养老。
一般这个时候皇帝还会给你加升一级,比如从三品升为正三品,再给上一些赏赐,以此恩宠,让你风风光光的回家乡养老。
可是这一次,王鏊这样的六部尚书请辞,弘治皇帝不仅仅没有再三的不许,直接就同意了,而且对王鏊也是没有任何的赏赐,显得极其的冷漠,这其中就大有学问了。
细心的人仔细的研究,再加上京城这边的消息都很灵通,很快大家都知道了。
这王鏊并不是自己想要回家养老,而是被弘治皇帝下令回家养老的。
而事情很简单,就是因为刘晋所办新式学校的事情上,王鏊让弘治皇帝龙颜大怒,以至于连这最后的体面都丢了。
然后事情很快也是被传了出来。
原来是因为王鏊这边攻击刘晋所办新式学校,说这些新式学校不尊儒重道,因为四书五经的内容非常少,所以他就攻击这些学校,要求弘治皇帝下令禁止这些学校的开办,甚至于还说这些学校的开办会祸国殃民,长此以往会导致大明民不聊生、国将不过云云的。
消息一传开,顿时整个京城都炸了。
文人才子的事情一下子就不香了,科举考试,状元郎的事情大家都不关心了,一下子就将注意力转移到这件事情上面来。
有儒家的酸臭腐儒开始为王鏊发声,支持王鏊的言论,认为这些新式学校不重视四书五经的教学,反而重视旁门左道,这是本末倒置,必然会导致大明江山动荡,社稷飘摇。
所以他们也是纷纷的上书请愿,为王鏊鸣冤叫屈。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以儒治国,故此才有了汉唐盛世,大明能够有今天,那也是因为尊儒重道,以仁义礼智信治国,故此才有了如今四海升平、国富民强。
刘晋所办新式学校,不重视儒家教育,反而重视旁门左道,长此以往,的确会本末倒置,导致江山社稷动荡,动摇华夏千年之根基。
朝堂之上有御史言官翰林纷纷向弘治皇帝这边上书,支持王鏊之言论,请求弘治皇帝下令禁止新式学校的开办。
有人腐臭,但也有人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同样也是有人开始讲述起新式学校的好处,这教书育人本是好事,但却是被这些酸臭腐儒们说的一文不是就算了,还被说会造成社稷动荡。
这就真的过分了,以至于很多儒家的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
新式学校又不和你争夺科举考试,仅仅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识文断字,能够学到一些知识,你非要将人给逼的死死的。
这就真的太过分了。
想要垄断教育,垄断仕途,搞愚民政策,继续巩固儒家的统治地位,在以前是可以的,可是在现在却已经有些行不通了。
因为伴随着大明早报的开办,其实已经有启发民智的作用在里面。
一期、一期大明早报,上面不仅仅刊登了各种各样的国家大事,同样还有一些大家的点评,长期看报纸,自然而然民智就可以开启。
你还想要愚民?
还想要垄断教育和知识?
这是没门的。
消息在京城这边传开,持续的酝酿。
很快又有消息说刘晋因为受到了王鏊如此无端的攻击和指责,觉得自己明明是好心办学,做好事却是被人抨击到如此的地步。
刘晋觉得非常冤枉,主动上书给弘治皇帝,希望能够停办新式学校,这样自己就不会祸国殃民了,不会让江山社稷动荡了。
刘晋的奏疏一到京城,消息很快就被大家所知道,同时大明早报这边也是正式的刊登了这个件事情。
顿时,整个京城的老少爷们不干了。
你们这些有钱有势的人可以让自己的孩子上私塾、可以请先生到家里面来读书,我们这些普通家庭的孩子,好不容易有一个读书的技术,能够识文断字,能够学到一些知识。
我们既不和你们抢着做官,又不和你们有什么冲突,为何偏偏连最后这一点受教育的权力都要剥夺?
用大明早报的话来说,这是在剥夺普通家庭子弟受教育的权力。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无数人愤怒了!




大明镇海王 第845章,退股
京城王鏊的府上,已经被弘治皇帝批准回家颐养天年的王鏊并没有急着回自己的老家,他还在等,等着弘治皇帝给他官复原职。
他才五十出头,这个年纪对于混官场的人来说还是小年轻呢,到六十才算是入门,只要身体好,七十都不嫌老。
好不容易做到了吏部尚书这个高位,岂能就这样灰溜溜的回自己老家养老,人也才五十出头,这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王公,请放心,我等已经联名向陛下上书,王公刚正不阿,一心为国、为社稷,我等是绝对不会坐视王公就这样蒙受冤屈的。”
王鏊的书房内,几个翰林、御史前来拜访。
“是啊,王公!”
“这刘晋所办新式学校,不尊孔孟,不授正道,反而重视旁门左道,这是本末倒置,王公仗义执言,为大明江山社稷,为我儒门兴盛,岂能就这样蒙受冤屈。”
“我等已经联络大明各地的大儒,一定会向陛下说明其中的要害,还王公一个公道。”
旁边的人也是跟着说道。
对于刘晋,很多人早就已经看不惯了,这新式学校更是如此。
不授四书五经,不教诸子经义,却是专门传授些什么旁门左道,这数学有什么用?
学的再好也不懂礼义廉耻;这化学不过是一些江湖术士的把戏罢了,用来欺骗下愚昧无知的老百姓而已;还有这物理、生物、地理之类的,都是旁门左道,毫无真理可言,学之只会想着如何去钻研奇巧淫技,于江山社稷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作用。
必须要狠狠的打压,甚至于还要顺带着将刘晋给扳倒,正本清源,将大明现在已经被带歪的风气给纠正过来。
“感谢诸公仗义相助!”
王鏊看着眼前的这些人,脸上也是充满了笑容,这更是坚定了他不马上回老家的决心了,自己官复原职有望啊。
儒家的力量何其庞大,恐怕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反正这朝野上下都是他们儒家的子弟,大家只要齐心协力,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
这边王鏊刚刚送走了这些翰林、御史,很快又有人前来拜访,这一次前来拜访的是大明至真商行的大东家何志真。
何志真和王鏊也都是老朋友,老熟人了,这至真商行里面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王鏊的股份,他和很多朝廷官员一样,也都投资了商行、种植园、工厂之类的,获利颇丰,收益也是相当可以的。
“王公,这是您在至真商行里面的入股文书,这是您当时入股时所投的十万两银子就的银票和,另外这是现在折算至真商行资产之后归属于王公您那一份的银子,总计三十五两白银的银票。”
何志真让人抬出了一个大箱子,将里面的文书和一叠、一叠的银票全部摆放出来。
“何兄,你这是何意?”
王鏊一看,顿时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自己虽然现在不是吏部尚书了,但也不至于说马上就人走茶凉吧,自己即便是回家颐养天年,没有一官半职,但是这门生故吏之类的都不知道有多少,他何志真一介商人,竟然如此对自己。
“王公,至真商行其他所有的东家一致商议之后,决定退掉王公您的股份来。”
何志真沉吟一番,想了想也是无奈的说道。
“退股?”
王鏊顿时双目就微微睁大,有些难以置信,这何志真是疯了吗?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这至真商行能够有今天,他何志真会经营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还不是靠着自己罩着,他们现在竟然要退掉自己的股份来。
“王公,承蒙您这些年来的关照,我们至真商行才有了今天的规模和地位,对此我和其他的股东都永远感激于心。”
“所以这一次退股的时候,我们多给您十万两银子,这算是我们的一点小心意。”
何志真面如难色的说道。
“这是为何?”
王鏊脸色一沉的说道。
“王公,难道这您都还不明白吗?”
何志真想了想反问道:“您攻击新式学校,将矛头对准了刘晋刘侍郎,这刘侍郎他可是财神爷,现在无论是海外贸易,还是各种各样的工厂,又或者是南洋的种植园等等,在各行各业,他的影响力都无处不在,无与伦比。”
“您将矛头对准了他了,这不是得罪了整个商界嘛,大家都知道至真商行有您的股份,消息传开之后,我们至真商行的货船借不到一单货,甚至于停泊到港口之中都没人给我们装卸货物。”
“还有我们至真商行的工厂,我们有钱都买不到原材料,这生产出来的货物都没有人,我们的渔船想要出海打鱼,那些船长和船员都不愿意给我们做事,这打回来的鱼也没有人愿意买我们的。”
何志真真的非常无奈,得罪了刘晋,还想在商界混?
刘晋即便是自己不说话,商界的这些人自己都会自发的对你进行封杀,更加关键的是王鏊还炮轰新式学校。
你难道不知道在京津地区这边有多少人的孩子在这些新式学校里面读书?
这其中最多的就是刘晋麾下诸多产业员工的子女,还有就是新兴资本家、工人阶层的子女,在整个京津地区,刘晋所开的新式学校,到处都是。
无论是商贩的子女,还是工厂上班人的子女,又或者是出海海员的子女,有太多、太多人的子女,因为这个新式学校的开办才能够上学,而且还拥有了一个希望,一个将来能够过上富足生活的希望。
你现在要弘治皇帝停掉这些学校,你这不仅仅是得罪了刘晋,更是几乎将整个京津地区的人都给得罪了。
“岂有此理,这个刘晋,原先我还觉得他还是很不错的,没想到竟然用如此下三滥的手段来对付我。”
王鏊一听,顿时就勃然大怒,猛的一拍桌子。
这是要断了自己的财路啊。
这商行的股份一退,手里面是有了很多的银子,也足够自己的养老了,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钱生钱的道理。
至真商行运转良好,每年赚的银子都很多,去年的分红都有二十多万两银子呢,自己这股份退了,以后就自己什么事情了。
他没想到刘晋竟然会从这方面向自己下手,直接发动商界的力量来针对自己,一下子就打到自己的穴上了。
“王公,这应该不是刘侍郎的意思,只是大家自发如此。”
“整个京津地区,乃至整个大明,有太多、太多的人受到了刘晋的恩惠,我们能够发财,去海外赚银子,这一切都是拜刘晋所赐。”
“此外,这刘晋所办新式学校,招收的学生很多、很多,关系到京津地区的千家万户,王公您说要停办这些学校。”
“这得罪的可不只是刘晋,而是整个京津地区数以百万的人啊。”
何志真微微摇头说道,王鏊一生精明,怎么到了这事情上竟然如此的糊涂。
你这是得罪了刘晋吗?
不,你这是得罪了整个京津地区的人,上至朝廷之上的很多权贵,下至普通的老百姓,都因为这事情被你给得罪了。
“王公,我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1...384385386387388...1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