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富家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星辰玖

    这帮家伙,装神弄鬼,跳了段大神,直到陶仲文,浑身乱颤,眼珠子一顿乱翻,如同羊癫疯一般抽了起来,众弟子才将其扶到沙盘跟前,把乩笔塞到他手里。

    一切准备就绪,“病”刚好一点的陶仲文又抽开了,乩笔也在其乱抽之下,在沙盘上留下了一片歪歪曲曲的字迹。

    其二弟子,也就是唱生郭弘经一看沙盘上的字迹,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师傅这是要唱哪一出呢,为什么要整这么个东西出来呢?

    沙盘上的字迹,不是太复杂了,而是太简单了,就歪歪曲曲两笔而已。

    这一下,着实把郭弘经给难到了。

    扶乩的字可不是越简单越好,而是越复杂越好,因为字越复杂,就越容易确认是什么字,就算写得模模糊糊也能看出来,这笔画太简单就麻烦了,没办法确认到底是什么字啊。

    当然,扶乩的字也不能太过于复杂,太复杂的话,沙盘上乱七八糟的一大片,也很难看出是什么字来。

    总之,扶乩的字学问很大,有很多字,还需按其形来辨其意,一般人,还真玩不来。

    比如这歪歪曲曲的两笔,鬼又知道什么玩意儿!

    话说,陶仲文既然要搞鬼,假借神明之意让嘉靖不要立太子,为什么不跟他徒弟串通好呢?

    这个,当然是为了扶乩的效果。

    他,不想嘉靖起疑心。

    如果他胡乱划几下,他的弟子一眼就看出来是什么字了,岂不有串通起来蒙人的嫌疑。

    他,就是要让自己的弟子都看上去云里雾里,看不懂神明的意思,这样,才显得真实。

    果然,郭弘经看了半天,都看不出这第一个字是什么字来。

    这种情况下,就只能把图形记下来,请他师傅结束神明附体之后再来辨认了。

    他跟副鸾的大师兄用眼神交流了一番,这才招手让负责记录的师弟过来,将沙盘上的“字迹”认认真真的记录下来。

    嘉靖一看他们这神叨叨的模样,心中不由一紧。

    这下麻烦了,竟然连真人的弟子都看不懂神明的意思!

    接下来,副鸾王永宁便用推子轻轻把沙盘上的字迹抹去推平,然后又将乩笔塞到师傅陶仲文手里。

    乩笔到手,“病”刚好点的陶仲文又抽开了,乩笔也在其乱抽之下,又在沙盘上留下了一片歪歪曲曲的字迹。

    这一次,字倒是容易辨认点了,左右两边虽然都划的模模糊糊,但明显能看出来是个“龙”字。

    郭弘经暗自松了口气,朗声唱道:“龙。”

    龙?

    这又是什么意思?

    嘉靖更迷糊了。

    紧接着,陶仲文又重复性发病,乱抽了三次,在沙盘上留下了“不”、“相”、“见”三个字。

    末了,他又严重发病一次,胡乱抽出了一阵,这才缓缓睁开眼睛,虚弱的问道:“怎么样,上神怎么说?”

    王永宁和郭弘经尴尬的互望了一眼,这才招手让师弟们将一副图画和“王”、“不”、“相”、“见”四个字呈了上来。

    陶仲文看了看那图画,又看了看那四个字,沉思了一阵,这才神叨叨的装逼道:“从前后之意来看,这第一个字应该是二,扶乩之书就有云,神仙不数数,横两笔也是二,竖两笔也是二。”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也不知道他看的是什么书。

    不过,嘉靖却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如果第一个字是“二”,连起来就是“二龙不相见”了。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难道说,不跟太子见面就没事了?

    :

    (iishu)是,,,,!




第二卷 第九十章 一气
    【】(iishu),

    :

    “二龙不相见”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意思就是皇帝不能见太子吗?

    开什么玩笑,皇帝怎么可能不见太子,不说父子亲情,光说这个权柄的问题,当皇帝的能让太子不受其约束,想干什么干什么吗?

    这,是不可能的。

    所谓“最是无情帝王家”,当皇帝的如果不管太子,太子有可能造他的反,逼他下台,也有可能其他皇子直接弄死太子再逼他下台,像隋殇帝、唐太宗等,皆是如此。

    很显然,当皇帝的不见太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见一面就得死,那还得了!

    嘉靖想了半天,仍旧想不明白,他只能虚心的求教道:“真人,这二龙不相见是何意?”

    陶仲文装神弄鬼般的掐指算了半天,这才神叨叨的道:“皇上,这上神的意思恐怕有好几重,下官也只是略知其二而已。”

    嘉靖闻言,不由好奇道:“噢,上神的意思有好几重吗?你体悟出什么来了,赶紧给朕说说。”

    陶仲文心中不由一阵得意,表面上,他却是一本正经的道:“这上神的第一重意思,恐怕是说皇上不够虔诚。”

    啊!

    什么叫不够虔诚,嘉靖感觉自己已经很虔诚了啊,他甚至连朝政都不管了,还不够虔诚吗?

    陶仲文紧接着又解释道:“皇上,您想想啊,您修炼的可是长生之道,既是长生,又何需太子呢?”

    嘉靖闻言,不由一愣。

    对啊,既然自己能够长生,又何需太子,只要他不死,他永远都是皇帝啊!

    想到这里,他微微点头道:“真人说的对,朕的确没想到这点,太子,可是国之根本,朕是不得不立啊。”

    嘿嘿,你还想立太子啊?

    陶仲文紧接着又严肃的道:“皇上,请恕微臣说句大不敬的话,上神这第二重意思,恐怕是在警告皇上啊。皇上,您既已修炼长生之道,便不应立太子啊,不立则天下太平,立了,则二龙相争啊,太子总会长大的,等到他即将老去,还无法继位,皇上,您想想,他会甘心吗?”

    这个!

    嘉靖还真没想过太子继位的问题,如果他真能长生不老,那太子还能继位吗?

    他如果不死,太子继位,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他禅位给太子,要么,太子将他幽禁起来甚至杀了,夺位!

    禅位这种事情,只有傻瓜才会做,历朝历代,禅位的事也不是没人做过,不过,主动禅位之人,一般都没什么好下场,当然,很多皇帝禅位都是被逼的,被逼禅位,那下场就更为凄惨了。

    不说别的,就说这后宫,你禅位了,这后宫嫔妃怎么办,继续养着吗?

    后宫嫔妃可不是一个两个,开销也不是一般的大,而且,还有子嗣的问题,继位的皇帝会心甘情愿的给你养这么多嫔妃吗?

    万一,你再生一堆皇子出来跟他抢夺皇位怎么办!

    所以,禅位是不可能禅位的,谁禅位,谁就是傻子。

    既然不能禅位,那就危险了,立太子,简直是逼着人家来夺位啊!

    这一下,嘉靖终于“想通了”,他心悦诚服的点头道:“上神说的很对,这太子,的确不能立啊!”

    成了!

    陶仲文闻言,差点没笑出声来,这嘉靖,还真好糊弄啊!

    这事看似荒唐,却是史实,庄敬太子朱载壡去世以后,嘉靖真的未再立太子,直到他去世,朱载坖也只是裕王,并非太子。

    至于原因,表面上就是因为陶仲文的这一句“二龙不相见”,其实,这事就是严嵩搞的鬼。

    因为陶仲文可以说与世无争,根本就没必要介入太子之争这么危险的事情,而严嵩则必须阻止裕王朱载坖继任太子。

    那时候,裕王朱载坖亲近的是徐阶、高拱、张居正、陈以勤等清流,他这个大贪官自然不能让裕王继任太子,要不然,徐阶、高拱、张居正、陈以勤等清流还不得弄死他啊!

    当然,这会儿他更不能让裕王朱载坖继任太子,因为裕王朱载坖的师傅是他的死对头杨聪,这家伙,可比徐阶他们那帮清流厉害多了。

    嘉靖被陶仲文这一通忽悠,当即便熄了立太子的心思,庄敬太子朱载壡的后事办完,他又蒙头修炼起来,朝政皆交由内阁处理,同时,他还提拔黄锦为司礼监掌印兼东厂提督,以为监督。

    至于立太子之事,他提都未提。

    这一下,满朝文武,除了严嵩,其他人皆是莫名其妙,皇上不立太子,这不开玩笑吗?

    太子不立,朝堂不得安宁啊!

    大家都不明白嘉靖这是怎么回事,唯有杨聪,收到陆炳的密信之后,气得咬牙切齿。

    陶仲文装神弄鬼,自然瞒不过陆炳,毕竟,陆炳负责着嘉靖的安危呢,陶仲文带着一帮外人在乾清宫跳大神,陆炳是不可能不在一旁守护的。

    什么“二龙不相见”,什么既然长生就不用立太子,那都是屁话!

    其他人或许还摸不准嘉靖能不能长生,杨聪却是相当清楚,嘉靖也会死,要不然,后面就不会有隆庆、万历什么的了。

    你他吗白痴啊,竟然相信陶仲文的鬼话不立太子,这不是逼着我跟严嵩死磕吗!

    这一次,杨聪真被嘉靖给气到了,历朝历代,不知道多少血淋淋的教训,嘉靖竟然视而不见,硬是被严嵩耍弄的不立太子,你他吗还能更操蛋一点吗?

    他知道,这事肯定是严嵩搞的鬼,陶仲文这种谨小慎微的人是不可能无缘无故跳出来参与太子之争的。

    严嵩清楚,他更清楚,一旦裕王朱载坖继任太子,便是严嵩的末日。

    这会儿可是太子监国,庄敬太子朱载壡是怕了他严嵩,不敢有丝毫逾越,裕王朱载坖当了太子,还会怕严嵩吗?

    开玩笑,裕王朱载坖可是有他在背后支持,一旦继任太子,那就是真正的监国,而不是什么事情都要看严嵩的脸色行事。

    到时候,严嵩还不被他掀个底朝天啊!

    这种事,是显而易见的,满朝文武,没几个不清楚,嘉靖却被糊弄的信什么“二龙不相见”的鬼话,从而不立太子,有没有脑子?

    杨聪真的对嘉靖彻底失望了,从海商豪门到赵文华,从朱纨道曾铣,从仇鸾到鄢懋卿,嘉靖无时无刻不在显示其糊涂至极。

    这么糊涂一个人,真适合当皇帝吗?

    :

    (iishu)是,,,,!



第二卷 第九十一章 惠安侯
    【】(iishu),

    五原,定名于夏商时期,历史悠久,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都是中原王朝的边防重地。

    秦汉时期,五原更是与朔方、云中、定襄、雁门齐名,成为抗击匈奴的重要边郡之一,隋唐时期,五原亦是抗击突厥重要之所,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就曾率军与突厥大战于此。

    但是,到了明朝,这里却被荒废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这里距离大明京城太过遥远了,后勤补给困难,所以,永乐宣德年间,这里便被放弃了。

    如果大明不放弃这里,又怎么会有河套之患呢?

    杨聪坐在五原县城的临时行辕里,看着最新描绘的地图,感叹不已。

    他正在考虑,要不要继续追击,将鞑子赶出所谓的西套,让他们彻底去漠南吃土呢。

    原本,他以为,收复河套之后,鞑子就只能吃土了,却不曾想,这一回,他派出侦骑扮成逃难的牧民,沿着鞑子的足迹一查探,才发现,原来,在河套西部还有零星的草原分布,而鞑子称那里为西套。

    西套的面积甚至比东套还大,从五原以西到甘州镇延绵千余里,皆是西套范围,鞑子如果在那里繁衍生息,恐怕,这北虏之祸就很难消停了。

    那么,怎么将鞑子赶出西套呢?

    他的想法,还是修铁路伴随着堡垒推进,一路将堡垒修到甘州镇,“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贺兰山正是东套与西套的交界线,他的策略正应了“满江红”中的那一句。

    反正,这会儿朝廷仿佛停滞了一般,对西北之战根本就不闻不问,他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乘势一把将西套也给收复了,让鞑子彻底失去繁衍生息之地呢。

    当然,他要进军西套还是得获得朝廷或者说嘉靖的首肯,因为他这次只是奉命来收复东套而已,东套收复了,任务就等于完成了。

    而且,西套之大,恐怕不是一年两年便能收复的,如果不跟嘉靖说一声便贸然发动如此旷日持久的大战,恐怕有点说不过去。

    他将自己的想法详详细细的写了份奏折,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随即便开始调派人马和物资,进行先期准备了。

    他认为,嘉靖肯定会同意他的计划,因为此时鞑子新败,士气低迷,而明军刚收复河套,气势如虹,此时,正是收复西套之良机,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想要收复西套怕就难了。

    那么,嘉靖会不会如同他所想的那般,同意他收复西套的计划呢?

    这会儿,朝廷大事可不是嘉靖说了算,而是严嵩说了算!

    只不过,严嵩这个“说了算”是通过嘉靖之口说出来的而已。

    也就是说,这会儿嘉靖已经被严嵩联合陶仲文和陈洪等人忽悠成犬了,严嵩想让他做什么,他便做什么!

    杨聪的奏折传回京城,当然先要经过严嵩的手。

    严嵩一看这奏折,顿时不高兴了。

    你家伙还嫌立的功劳不够大啊?

    还打,打尼玛啊!

    要知道,这会儿南京户部可是在全力调配西北军需粮饷,其他地方,都是朝廷户部在撑着呢,而朝廷户部这边要给大明数万官员发放俸禄,本就没多少油水,就算使劲抠也只能抠出点钱来,勉强保证蓟州镇和辽东镇边军的口粮,至于饷银,还一直欠着等西北战事结束呢。
1...230231232233234...2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