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富家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星辰玖

    没想到,严嵩却是坚持道:“皇上赐下的官职,哪能是虚的,下官怎敢在真人面前造次。”

    这老家伙,如此低声下气,恐怕是有事相求啊!

    陶仲文干脆装糊涂道:“称呼什么的,其实也没什么,首辅大人想怎么称呼便怎么称呼吧,对了,首辅大人大驾光临,不知道所谓何事啊?”

    严嵩假装虔诚道:“不瞒真人,下官其实也在修炼,只是下官资质愚钝,很多地方都不懂,所以,下官才厚着脸皮来请真人指教一番。”

    你个老狐狸,修炼?

    你修炼个屁啊,如果有什么贪腐之道,你或许还会修炼一番。

    很明显,严嵩这只是托词而已,这老家伙估计有什么不能让外人知道的事情要找他密谈呢。

    陶仲文想了想,还是客客气气的做了个请的手势,随即谦逊道:“指教可不敢当,首辅大人对修炼之道的理解恐怕远胜老夫,老夫倒是想请教一番,来来来,首辅大人,里面请。”

    说罢,他便当先往里走去。

    严嵩也不客气,当即便跟了上去。

    陶仲文就这么默默的将严嵩引进府中,引到自己修炼的静室,又亲手取了个蒲团,请严嵩盘坐下来,这才郑重的问道:“首辅大人,不知道您对修炼有和体悟,还请不吝赐教。”

    我对修炼有个屁的体悟,你家伙怕是唬人唬习惯了吧,一开口就是修炼。

    严嵩慎重的扫视了一圈,随即莫名其妙的道:“真人,您这静室还真清静啊,外面的声音一点都传不进来,想必,里面的声音也传不出去吧?”

    这意思,就是问这里保不保险。

    陶仲文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这是自然,里面说话,外面人是听不到的。”

    严嵩闻言,这才低声道:“不敢有瞒真人,下官这次来是想请真人出面,为大明说句公道话。”

    陶仲文闻言,不由好奇道:“噢,什么话?”

    严嵩沉声道:“真人应该知道,先太子去世之后,皇上肯定要立新太子,以安民心。如果按祖制,自然是立裕王为太子。为了大明,有句大不敬的话,下官是不得不说啊。真人,您可知道,裕王懦弱,易被人操控,如果立为太子,实非大明之福啊,反观景王,天资聪慧不说,心智还相当坚定,如能立为太子,则大明中兴指日可待。所以,下官想请真人出面,为了大明亿万百姓,劝劝皇上,立景王为太子。”

    卧槽尼玛啊,议立太子!

    陶仲文闻言,脸色不由大变。

    什么裕王懦弱,易被人操控,景王天资聪慧,心智坚定?

    狗屁!

    谁不知道裕王是杨聪的徒弟,而景王则受过你的教导。

    你这明明是为了一己之私,偏生还说得这么冠冕堂皇!

    容易被人操控的,是景王吧?

    当然,不管是裕王还是景王,他都不想评价。

    这种事,可是皇家的禁忌,一旦败露,杀头那都是轻的了!

    他可不想沾染这种是非。

    不过,他也不想得罪严嵩。

    他想了想,干脆婉拒道:“首辅大人,这话,老夫恐怕不能在皇上跟前提啊。因为老夫根本就没见过裕王和景王,老夫进宫也只是给皇上炼药,又或陪皇上修炼,从未做过其他事,也未去过其他地方,这点皇上是相当清楚的,老夫如果贸贸然说什么裕王懦弱,易被人操控,景王天资聪慧,心智坚定,皇上必然起疑啊!”




第二卷 第八十八章 砸不死你
    【】(iishu),

    私下议立太子,形同谋逆,轻则斩首,重则株连九族,这点严嵩当然清楚。

    但是,他却不得不冒这个险,因为裕王朱载坖一旦上位,他就完了,与其到时候生死两难,还不如现在就冒险一搏呢。

    他是不得不为,陶仲文却是没有任何理由陪着他发疯。

    开什么玩笑,我这真人当的好好的,为什么要跟你去寻死?

    陶仲文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婉拒了他的请求。

    严嵩闻言,脸上并没有露出任何异色。

    这种杀头的事情,没有好处,自然没人愿意去做,换句话说,只要好处给够了,杀头的事情也有人去做。

    我还就不信了,砸不死你个假真人。

    他心中冷笑一声,随即不慌不忙的道“真人,听闻您想修筑道观,广纳信众,下官愿奉上香火钱十万两,以为资助。”

    卧槽,十万两!

    陶仲文闻言,心里不由一阵悸动。

    他当然明白严嵩的意思,只要他愿意帮忙,严嵩就会给他十万两,至于什么修筑道观,广纳信众,那都是屁话,他可没说过。

    他虽然身兼三孤,俸禄其实没多少,因为大明官员的俸禄原本就低,六部尚书和内阁大学士也只是一百多两一个月而已,他的俸禄是比六部尚书和内阁大学士都多,但是,也多不到哪里去,一个月也就三四百两的样子。

    也就是说,他一年的俸禄加起来还不到五千两,十万两,他得奋斗二十年,而且还是不吃不喝的那种。

    这笔巨款,对他来说,的确有莫大的诱惑,但是,还不足以让他拿命去换。

    他想了想,还是摇头道“这个道观老夫倒不是一定要修,还是不劳首辅大人破费了。”

    他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姓严的,老子不想陪你玩命,哪怕你出十万两,老子也不陪你玩命。

    没想到,严嵩依旧不慌不忙的道“真人,修筑道观,广纳信众是好事啊,您为何如此犹豫呢?要不这样,下官在京郊还有万余亩良田,下官也没空去打理,就一并捐了,给真人当修筑道观之所吧。”

    卧槽,一万多亩良田!

    这会儿地可不便宜,就算是一般的耕地,那也得二十两一亩,良田,最少二十五两起步,也就是说,严嵩这一加码就是将近三十万两!

    陶仲文闻言,这手都有点拿不住拂尘了。

    十万两白银,再加一万多亩良田,他这辈子足以享尽荣华了,甚至,就连他的子孙后代都能享清福了。

    这诱惑,的确够大,但是,议立太子的风险同样巨大,那可是一不小心就要杀头甚至株连九族的,如果命都没了,要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

    他思虑再三,还是摇头婉拒道“首辅大人,这个真不急,兴许,哪天皇上高兴了,赏老夫一座道观也不一定,您这么破费,老夫怎么受得起呢。”

    这老家伙,还真是胆小怕事啊。

    严嵩心里不由一阵鄙夷。

    你他吗就是个棒槌,如此得皇上恩宠,却不知道捞一点好处,每个月几百两有什么用,修个陵墓都不够!

    他心中暗骂了几句,表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的道“真人,听闻您子嗣不少吧,按大明律法,您的爵位,也就长子能袭承,其他诸子,怎么安排,您有没有想过呢?”

    这个。

    严嵩这话还真说陶仲文心里去了,他儿子的确不少,而且一个个都不怎么成器,等他百年之后,这些败家玩意儿怎么过活,一直是他心头最为烦恼之事。

    他忍不住叹息道“老夫又有什么办法,只能看他们的造化了。”

    严嵩心中冷笑一声,表面上却是不疾不徐道“其实呢,依您的身份,要庇荫子孙并不难,只要您有心,下官便可命人寻些由头,上奏朝廷,请求庇荫您的子嗣。比如五寺少卿、锦衣卫百户、千户什么的,都不是问题,甚至,世袭都能成。”

    这!

    如果自己的儿子都能当上五寺少卿、锦衣卫百户、千户,甚至还能世袭,那就好了!

    严嵩提的这个条件,的确把他给打动了。

    不过,他还是不敢去劝说嘉靖改立景王为太子。

    因为这事干系太大了,成功的机会并不是很大,一旦失手,后果不堪设想啊。

    他考虑了半天,这才咬牙道“首辅大人,您就是不想裕王当上太子吧?”

    这话说的,太直接了吧?

    严嵩闻言,不由一愣。

    他愣了半晌,这才缓缓点头道“可以这么说,真人,这个忙,您可愿意帮?”

    陶仲文忍不住摇头叹息道“不是老夫不想帮这个忙啊,实在是这事太难办了,一个不好,你我都得搭进去啊。”

    要不难办我会来找你?

    要不难办我会给你这么多好处?

    你怕是在想屁吃!

    严嵩心中再次鄙夷了一番,这才郑重的道“下官也知道,这事很难办,但是,为了大明亿万百姓,下官也唯有迎难而上了,真人,还请您看在这天下苍生的份上,帮帮忙啊!”

    你个奸贼,眼里有个屁的百姓,有个屁的天下苍生,你就是为了一己私利而已。

    陶仲文也没戳穿严嵩,他先是长叹了一声,这才缓缓的道“你应该也知道,老夫向来是不问朝政的,这一次,老夫可以破例帮你一把,但是,立景王难度实在是太大了,老夫也没这个能力,这个,还望首辅大人能理解。”

    尼玛啊,不立景王立谁,这会儿嘉靖可就两个儿子。

    严嵩忍不住问道“真人,请恕下官愚钝,您的意思是?”

    陶仲文心虚的看了看四周,这才咬牙道“老夫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两个都不立,我可以保证,皇上在日,不会有太子,至于皇上百年之后谁来继位,老夫也不能左右,首辅大人,您看,这样能行吗?”

    两个都不立?

    没有太子!

    这个,严嵩还真没想过。

    要是没有太子会怎么样呢?

    没有太子的话,就没人监国,这朝政还不是内阁处理!

    他这会儿可是内阁首辅,也就是说,没有太子,朝政就由他说了算。

    这,好像比立景王为太子还要好啊!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万之策,因为嘉靖总有一天会死,他可不信什么长生之术,这种虚无缥缈的事情,也就嘉靖那糊涂蛋会信。

    嘉靖死了之后,这皇位之争恐怕会掀起一番腥风血雨啊!

    到时候,他争的过阳明一脉吗?

    这个问题,到时候再说吧,没有太子也好,起码,这个时候,他还是内阁首辅,朝堂之中,他是占据优势的。

    gzhaofujiazi0

    。

    (iishu)是,,,,!



第二卷 第八十九章 二龙不相见
    【】(iishu),

    :

    在封建王朝,太子乃是一国之根本,这是太监都知道的常识。

    如果当朝的皇帝不立太子,后果之严重,用血雨腥风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封建王朝,皇帝的权柄之大,简直无法形容,做皇子的,但凡有点机会,谁不想当皇帝。

    如果不立太子,皇子们或明或暗都会培养自己的班底,为争夺皇位做准备。

    到时候,小则皇城内斗,骨肉相残;大则相互征战,生灵涂炭;甚至导致分疆裂土,王朝破灭都有可能。

    所以,在封建王朝,太子乃是国之根本,当立则立,不立则后患无穷。

    这点,相信嘉靖非常之清楚,那么,陶仲文为什么跟严嵩说,他有把握让嘉靖不立太子呢?

    甚至,他还说,嘉靖在日,就不会有太子!

    这可能吗?

    他是不是在吹牛呢?

    他当然不是在吹牛,如果换做朱元璋又或者朱棣在位,他肯定不敢说这话,因为那两都是明白人,他敢在太子一事上做文章,人家不宰了他才怪,但是,嘉靖就不一样了。

    嘉靖就一糊涂蛋,要糊弄,容易的很!

    第二天一早,他便穿戴整齐,来到了乾清宫中。

    这会儿,嘉靖还沉浸在痛失爱子的悲伤中无法自拔呢,就算是陶仲文这个修炼导师来了,嘉靖也一点修炼的意思都没有。

    不过,嘉靖跟陶仲文的关系已然不是修炼的伴当这么简单了,就算是不想修炼,他也没让陶仲文走,反而将其留下来,

    陶仲文假假意思安慰嘉靖一番,待嘉靖稍微平静了一点,这才瞅准时机,暗自咬了咬牙,小心的道:“皇上,请恕微臣斗胆说一句,微臣以为,太子接连暴毙,并非无因,不如,我们扶上一乩,问问上天诸神,到底为何?”

    扶乩,乃是民间的一种占卜方法,又称扶箕、扶鸾、请仙等等,大致就是请神明附身,写出一些字迹来,以解开某些疑惑又或与神明勾通,了解神明的意思。

    这种事,到底可不可信,众说纷纭,不过,嘉靖却是相当信的,陶仲文这么一说,他当即便恍然道:“是啊,朕立的太子接连殒命,必有原由!真人,还请扶上一乩,问问神明,到底何故。“

    嘿嘿,就知道你会上当。

    陶仲文心中一阵得意,表面上却是郑重的点头道:“好,微臣这就准备一番,为皇上扶乩。”

    这扶乩可不是说扶就能扶的,为以示虔诚,沐浴更衣那是少不了的,而且,扶乩也不是一个人胡乱搞一下便成,需得很多人配合。

    大致来说,扶乩需得有一正鸾,请神明附身,还得有一副鸾,将沙盘抚平,还得有唱生,唱出沙盘上的字,还得有录生,将所有文字记录下来。

    这一套班子,陶仲文自然是有的,正鸾就是他本人了,其他副鸾、唱生、录生皆为其弟子。
1...229230231232233...2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