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飘依雨
“老
第两百八十三章:高楼设想
这一个多月来,那仓库早就被拆掉了,已经打下了地基。现在就差水泥灌注,就可以把地基弄起来了。
至于砖块,也不是什么难事。烧砖这种事,中国人早就学会了。这时候用得最多的是青砖,甚至有些大户人家造房子的时候还会用上图像砖,上面有含苞欲放的花卉、线条花纹等,内容丰富多彩,制作精致美观。也有金砖,是专门铺设皇宫地板的。当然,青砖用得最多的地方,还是墓葬。
其实宋朝的砖用途挺多的,比如建造佛塔,水井,城墙……甚至城墙砖还要刻上监造人的印记,出现了问题还会有人担责。所以说,宋朝不仅有木结构的房子,砖木结构的房子也很普遍。但是现在张正书有了水泥,就不打算用木头了,他要用铁加水泥的组合,把这个超市建造起来。
宋朝是没有钢筋的,但这难不倒张正书。
发现了焦炭可以炼钢,张正书的铸币作坊里都能打造钢筋了。虽然不是什么螺纹钢筋,但弄出一条钢铁棒子来还是做得到的,就是要耗费很长时间罢了。张正书不得不招多了工匠,日以继夜地生产。这钱花的速度,让管家张通触目惊心,差点没休克过去,一个劲地说“败家子”。
然而,张正书却知道,这些投资是值得的。
且不说大宋对钢铁的需求量那是无法填满的大坑,注意,是钢铁,而不是铁。铁产量大宋还是不少的,一年差不多超过二十万吨了。可是其中的“钢”,却少得可怜,连辽国、西夏都赶不上。这个时代的钢产量,更能直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毕竟是拿刀互砍的年代,你拿钢刀我拿铁刀,这就不是一个等级的。怪不得宋朝武器那么多,武力却弱得可怜,都是钢铁不足惹的祸啊!
整个大宋,就长枪兵是拿得出手的,因为长枪不需要钢铁,铁枪头一样能扎得死人。只是再厉害的长枪兵也还是步卒,可想而知大宋在军事上的被动了。一个字,弱啊,弱爆了!
这种弱,不只是体现在武器上,还有军队制度上,军容军貌上,军队的训练上。有关军队的一切,都全面落后于西夏、辽国,甚至只比交趾、高丽强了那么一点点,这样的军队,岂能不吃败仗也就是西军,靠着彪悍的士卒,相对独立的军镇制度,才能保持着战斗力,成了宋军的最后遮羞布。
张正书断言,如果大宋军制不改,那么宋朝的结局也还是注定了的。
有再多的钢铁,有再厉害的武器都没用!
张正书的这个想法只是一闪而过,他也知道没有什么不灭的皇朝,只要解决不了人口与土地的矛盾,任何皇朝也是会毁灭的。不是毁灭在异族人手中,就是毁灭在自己人手中,结果是一样的。
突然,张正书好像明白了他的技能到底有什么作用,如果用得好,是不是就能帮助中国渡过这个难关,然后往更深一层的文明进发
理论上是讲得通的,可是要达成这个目的,张正书一个人办不到。
想到这里,张正书突然把眼睛放在了刘工匠身上,但只是停留了好一会,就把目光放在了另一个小工匠身上了。没错,这是小刘,也就是老刘的大儿子,子承父业也来到了水泥作坊。
大宋真正的希望,是这些年轻的工匠。
因为年轻,所以有无限可能。
一个人改变一个时代,那是不可能的事。哪怕这个人再厉害,再神通广大,也无法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去改变时代。文明想要进步,不止需要一个人的努力,还需要一群人,甚至是很大一部分人的努力。
“小官人,这个水泥真的能建起十几层高的楼吗”
&n
第两百八十四章:卖水泥也赚钱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我们连三层楼都还没建成,现在想弄个十层高楼,真的不太现实……”张正书耐心地解释道,努力让老刘工匠冷静下来。万丈高楼平地起,想要一步吃成个胖子是不行的。
“小官人,这道理老汉知晓,就是有些不能自已……”
老刘工匠冷静下来了之后,才发挥出了他的专业:“小官人,这水泥确实要比石灰要好,只是这耗费有些大,这些时日以来,已经耗费了百余斤石炭,数十斤石灰……若是真的将水泥拿来造房子,岂不是……”
这就是为东家着想了,这个生产成本都这么高了,拿来盖房子,那这房子岂不是要天价了
然而,张正书却神秘地一笑,说道:“是造价太高么莫要担心,若是这房子不惧火灾,能扛地龙翻身而不倒,你说有没有人愿意建造呢更何况,这房子也能建得很美观,只要贴上瓷片就成了。只要有人要建这样的房子,这水泥还怕卖不出价钱”
老刘工匠一愣,苦笑道:“我还为小官人担忧,没想到小官人早就想好了。小官人果然是大才!”他也不像表面看起来这么憨厚,或者说正常的中国人就没有一个是智商不够的,老刘工匠再憨厚,他也会去查一查张正书的底细吧
老刘工匠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这个张小官人好似自身带着散财童子属性一样,几个月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散出去了差不多两万贯了。当然,也在赚钱,可都不是赚在明处的。比如香水,是张正书现在最大的收入来源,已经赚了差不多五千贯,但除去给工匠的工钱,好像也没赚了多少。大棚蔬菜,现在已经开始赚钱了,可每天数十贯钱,只是杯水车薪。报纸赚得也不多,大概是每一期五百贯的样子,但是每隔五天才出一期,还要付出不少工钱,也赚不来太多钱。要想赶上投入的钱财,起码要两三年才行。
但是,出于中国人对赚钱的敏感程度,老刘工匠也发现了这张小官人所投资的行业,都是能稳定赚钱的。
当然,老刘工匠还不知道张正书还有林家脚店的一半股份,还有个正在酝酿的果酒产业。这些都是可以赚不少钱的。
东家能赚钱,就代表能发得出工钱,也不用怕突然间就没了工作。老刘工匠很是佩服自己这个新东家,年纪轻轻的,赚钱的本事却比做了几十年生意的商贾都要厉害得多。比如香水、报纸,大宋都是有类似的东西的,可张小官人就这么改良一下,就能赚大钱了。寻常人,哪里想得到
“什么大才,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张正书谦虚地说道,“对了,那些营造匠呢,是在工地那边吗”
“没错,小官人,真的开建了,老汉也能过去搭把手么”
老刘工匠眼睛里有着一团火焰,看得张正书都觉得燃烧起来了。
“这个自然是没问题,可……这工钱,却不会给你加的。你可以作为一个监工,过去看看。”张正书笑道,“不是我抠门啊,而是我不鼓励你们这么做,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坚守自己的岗位,人尽其职,克忠职守,这样才会井然有序,效率才会提上去……”
老刘工匠自动忽略了这句话,除了看不懂以外,最主要是因为在他看来,就算丢了工作也没事,只要亲眼看到水泥房子建起来,他怎么样都行。
至于不给额外工钱,那算得了什么更何况,还能过去做个监工,那已经很不错了!
张正书的想法是,既然老刘想要过去工地看着,那就让他去吧,反正在宋人里面,除了他就属这个老刘熟悉水泥的特性了,有他在一旁看着,张正书就不用天天往这边
第两百八十五章:打地基
作坊的旁边,就是已经挖好地基的超市工地了,前后不过二十多米的路程而已。
这个地基和宋朝其他建筑的地基似乎有着很大的不同,宋朝的地基不深,因为宋朝的房子大多是平房,最多也就是两层的小木楼,打那么深的地基没必要。可这个超市就不一样了。张正书一开始确实打算是弄两层的。但是水泥房子有一个好处,就是只要地基打好了,往上面加层也是可以的。在后世的农村里,很多人都是这么干的。一开始没钱起高楼,只好退而求其次,弄一个两层的小别墅。等有钱了,就往上面加层,或是一层,或是两层……只要你的地基够好,再加五六层都行。
因为有这个打算,张正书甚至弄一层就可以开张迎客了。
“小官人,这水泥放哪”
小刘工匠和几个工匠,扛着一缸水泥——没错,就是一缸水泥,因为大宋还没有东西可以盛放粉末状的其他东西,唯有瓷器和陶器了。
“放在阴凉之处,别受潮、进水就行了。”张正书嘱咐道。
“小官人,这河沙放哪里”
陆陆续续的,已经有工匠用麻袋装着一袋袋沙子、石子过来了。汴河是黄河的分支,河床上也淤积了不少泥沙,这泥沙只要在枯水季往河床一挖,就都是了,基本不费什么钱银,就是很费力而已。石子也是很多的,派人去拾取就行了。
“放在一旁吧!”张正书说道。
“小官人,甚么时候才能动工”
一旁已经等候多时的营造匠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动工了。这几日他们一直在挖地基,这可的没有挖掘机的,也没有布鲁弗莱,靠的都是人工来挖土。几十上百个工匠在挖坑,这种“壮观”的场景,让人还以为张正书这是在修陵墓……
没错,除了帝王要修陵墓以外,谁还需要挖这么大一个坑
汴梁城的人又在纷纷议论了,说张家小官人果然是傻了,难道还想挖个媲美帝王的陵墓吗这可是逾矩的!
还好皇城司跟在张正书旁边,及时避免了官府来查的尴尬。即便是这样,张正书也向开封府府尹吕嘉问解释了一番,说这不是在修陵墓,而是在修房子。谁家的陵墓会选在汴梁城附近的且不说风水如何,就算每天都被人瞻仰,这就有点不妥吧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选择在京师旁边修陵墓,这分明是想不得安宁啊!
这时候,张正书才想起来后世的建筑工地,都是要围起来的,除了怕人掉进去以外,也是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无奈何,张正书让木匠弄来了几百块木板,总算是把工地给围起来了。围起来也有点风波,要不是张正书没有兵器,汴梁城的百姓还以为张正书要圈地为王,建立寨子呢!
最后,里外不是人的张正书只能任由别人去说了,反正到时候钢筋混凝土房子建好了,惊艳的又不是他。相反,这种风头越演越烈才好,算是免费给张正书的超市做广告了。
“让老刘来跟你们说说,到底怎么用这些水泥吧!”
张正书虽然知道用沙子混合水泥,再倒入水,就是水泥了,可真正要做工的,却是那些工匠。
&n
第两百八十六章:推断
“小官人,你又要去哪你可不要让小的难做啊,要是官家责怪下来,我等可担责不起!”
张正书刚刚想要去一趟李家村,看看铸币作坊、果酒作坊、香水作坊怎么样了,却被守在一旁的皇城司亲事官给叫住了。
“要是我一定要去呢”
张正书试探性地问道,这时候就一个皇城司亲事官,张正书想要甩掉他还是可以的。论起长跑来,汴梁城中张正书认第二,估计没人敢认第一。
“那需怪不得小的了,皇城司请你走一趟……”这个皇城司亲事官也不含糊,直接告诉了张正书最为严重的后果。
“唉,你们就是榆木脑袋……”
张正书没辙了,只能吐槽一句,“有你们保护,我回去一趟又如何”
“小官人,切莫让小的难做,不然你真的要去皇城司走一趟了!”这个皇城司亲事官真的是一点颜面也不给。
张正书打哈哈说道:“别这么不近人情嘛,给个方便如何”
“小官人,回城罢,不然我绑你回去了!”
“给你钱怎么样我出……”
“小官人,这等事没人敢应承你,可是要掉脑袋的!”
“好吧……”张正书叹了口气,他也知道有点强人所难了,不由地嘀咕一声,“有细作不去抓,反倒是把我困在城里,摆明了是不想我做事。我分分钟几百万上落的,却被你们捆住了手脚,这损失谁来赔”
这个皇城司亲事官就当做没听见,只是督促着张正书往城里走。
“对了,那两个人能不能抓住他们化妆成宋人,肯定是细作来的!”张正书想起那两个异族人,有点隐隐不安地问道。
“应当是追不上,若是他们有警觉的话。”这个皇城司亲事官倒也诚实,“他们骑着马,而且我们皇城司只能在汴京城中走动,最多能出城五里。他们一心要逃跑,没人能追得上。”
张正书知道他说的是实话,两条腿的人,怎么追得上四条腿的马呢“那他们肯定走脱了……”张正书很肯定地说道,因为系统都“洞察”不了这两人的信息,那证明这两人必定有过人之处的。不是体力上,就是脑力上要比张正书更厉害。张正书能发现他们的异常,他们又怎么会不警觉呢
看过后世谍战片的张正书知道,要做间谍不是那么容易的,要不然随便来个阿猫阿狗都是007了。首先,智商要高,起码得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处境,智商不高的间谍是一种自杀的行为。其次,要有一定身手,最不济也要逃得掉围追堵截。最后,就是相貌上要过得去,要化妆进入敌国才行。而且相貌要求也很高,不能太出众,像个普通人最好,简单来说就是掉入人群中也不起眼那种。
所以后世的谍战片也是有很大漏洞的,男女猪脚都那么拉轰,不管在什么地方,就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只能说太假太假了,特立独行的间谍,往往都是第一个被识破的。
如果这样的男女猪脚居然没人发现,只能说对手都是猪。只有猪,
才会忽略这么明显的目标。
别扯什么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最好的伪装就是不要让敌人注意到你。
像刚刚过去的那两个人,不是他们的伪装不好,而是张正书恰好细心了那么一点点。有时候,很多真相就是隐藏在细节之中的。
“走脱也是没办法的事……”
 
第两百八十七章:证据不足
这个皇城司亲事官算是服气了,哈哈大笑道:“小官人,你说得如此细致,莫非你也是帮凶不成”
张正书对着他露出一丝轻蔑的冷笑,然后不说话了。
大概是看出了张正书的轻蔑之意,这皇城司亲事官也有点着恼了,心道:“不就是一商贾么,神气甚么”
“带路吧,我要去提点刑狱司!”张正书淡淡地说道,跟这种连专业技能都不精通的皇城司亲事官还真的没啥好说的。
“小官人,你该不会是真的想要去把这事捅破罢”
这个皇城司亲事官有点慌了,要知道皇城司虽然权柄不小,可只负责侦察,一般不管具体的案子,从而不能侵害有关司法机关。皇城司所逮捕的人犯,一般都要移送开封府处理,自己没有审判权和监狱——当然私狱也肯定是有的。
如果此事捅破给了提点刑狱司,那么就等于捅破了天,捅破了皇城司的一直以来的遮羞布。“难不成这小官人果真是傻子”这个皇城司亲事官有点不敢相信,张正书是真的要捅破这个案子,就不怕皇城司把他当成敌人
提点刑狱司就相当于后世京城的检察院检察长,负责监督管理所辖州府的司法审判事务,审核州府卷案,可以随时前往各州县检查刑狱,举劾在刑狱方面失职的州府官员。可以说,提点刑狱司能有效地监督刑狱、诉讼,平反冤案,打击不法官吏,算是给百姓一个申诉的机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