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唉,当天子难啊,如今,朕这才亲政不过年余,已然能够体会到了当年父皇的那种烦恼。大臣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私心甚重,甚至把大宋的税赋,这些天下百姓的血汗当成一块肥肉,巧立各种名目

    这其实也是为何先帝立志想要变法的因由所在,而今官家您承先帝遗志,臣妾相信,大宋一定能够变得越来越好。皇后孟氏点了点头之后,朝着天子赵煦温言蔓语地道。

    这是自然,虽然朕清楚,想要培养属于自己的班底,就只能一切都需要慢慢的来,急不得。可是,每日面对这帮子家伙,心里边总有一种念头,恨不得跟那王巫山似的,逮着这些口是心非的王八蛋狠狠揍上一顿解气。

    听到天子这样的话,皇后孟氏隐蔽地翻了个妩媚的白眼,微微摇头,一双满是爱怜的目光,打量着这位心爱的夫君,只是那表情与目光,简直就像是一位大姐姐正在关爱自家调皮捣蛋的小弟弟似的。

    那些御史居然攻讦的是那学校,而非是银行,这倒真是有些出乎臣妾的预料之外。毕竟相比起这个来,那银行的作用与影响,其实更大。皇后孟氏收回了目光之后,颇为好奇地道。

    天子赵煦也是愣了愣,旋及笑了起来。你说得还真没错,只是,那银行之事,若不是王巫山详细的向我解释得如此详细,怕是朕也想不到,这东西能够起到的作用,怕是比颁十部青苗法还厉害。

    不过这样也好,哈哈,这帮子家伙简直就是捡了芝麻丢西瓜,好,很好,幸好梓童你提醒了我。

    前两日,王巫山来信里边还提及此事,说是至这个月月末,共计有一千两百户贫苦百姓抵达了陕西北路,签下了农业贷款,成为了陕西北路六州的百姓。

    那些百姓离开,当地的官员难道就不阻止?这下子,皇后孟氏越发的好奇起来。




第1027章 开始外出跑关系的王大官人(第二更)
    第1027章

    阻止?他们为什么要阻止?天子赵煦不禁冷冷一笑。我大宋的地方官员,哪一个不是希望自己的治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

    再说了,走的都是些什么人?都是那种衣食无着,既无恒产,也无田地,要么依靠给人帮佣打工,要么就是给人做佃户养家糊口的贫苦之民。

    这样的百姓家庭,最是经不起半点的风浪,稍有不慎,遇上什么灾荒之年,很有可能就会家破人亡,卖儿卖女,要么就是成为流民。

    地方官员,最害怕,也最担心的就是这些生活在我大宋最低层的百姓出问题,因为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继续失去的了,甚至很有可能心中一横,流落为山匪贼寇

    天子赵煦说到了这,把手中的碗筷搁下,不由得忆及了自己尚未亲政之时,经常便衣出宫散心。

    哪怕是在东京汴梁城,也能够见到那些衣着褴褛的贫苦百姓,自然最开始好奇,也向教授自己学问的师长询问过,那些师长自然不会说坏的,只会说好的。

    便让天子赵煦还以为只是一二特例。可是后来渐渐年长,这才知晓,歌舞生平的大宋,却还是有大量的百姓生活在贫困线。

    而那些地方官员,又何尝不是跟曾经教授天子赵煦学问的那些帝师一般,报喜而不愿报忧。

    而现如今,这些陕西路一带的地方官员们突然惊喜的发现,自己当地,被视为麻烦的那些贫苦百姓们,居然开始有了迁徙的意向,他们自然是乐见其成。

    延安府知府闻远此刻正在官衙内宅的花园里边,欣赏着那初绽的桃花新蕊,今岁的桃花,大约要比去年的开得早些,绿意得来早,这桃花也来开得早。

    经历了一个冬天的黑白,终于迎来了绿意盎然的春天,这让诗书传家,年过五旬的闻远闻大人诗兴大发,正要对着这初绽的桃花作诗一首。

    却不料,有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了过来,闻远抚着长须转过了头来,不悦地皱起了眉头,被打扰了雅兴,实在是可恼可恨,说不定又是一首即将要名传天下的诗作就此夭折。

    而赶来的,却是延安府主薄,恭敬地给这位知府大人一礼之后这才有些歉意地道。大人,陕西北路经略府的人来了,就在前厅等待着,您见还是不见?

    王洋王巫山?他过来寻本官做什么,这里是延安府,又不是陕西北路。闻远抚着长须,心情不佳地道。

    大人,那要不要下官婉拒了他?主薄抬起了头来看向闻远,小心翼翼地问道。

    闻远砸了砸嘴,虽然没见过王巫山,但是现如今那苏东坡还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再加上王洋王巫山此人那瞪眦必报的恶名,闻远不由得心头一寒,缓缓地摇了摇头道。

    罢了,本官还是亲自去见上一见为好。省得到时候上官怪罪起来,还觉得是本官慢待同僚。

    听到了上官这番自以为是的解释,主薄心里边暗暗撇嘴不已,你怕个锤子的上官,苏老大人现如今都快要回京了,怕是您老人家是担心得罪了王洋那位恶名远扬,瞪眦必报的老司机才对。

    只是这样的话只能想想,自然是不可以说出来的。

    王洋坐在这延安府知府的官衙里边,这座官衙,可是要比他在洪州的衙门气派得多了,这也很正常,洪州之地,落在西夏蛮子的手里边,就那些西夏蛮子,除了收刮钱财,掠劫百姓有一手之外,建设几乎跟他们没有半个铜板的关系。

    不过王洋倒也不觉得有什么,官衙小一些也无所谓,不气派又如何?反正老子堂堂从二品的开国郡公,你就算是延安府知府,见到本公子,一样也得老老实实的。

    公子,该不会是那位闻知府不愿意见咱们吧?去了那么久还没个问音。站在王洋身后边的凌纵磨皮擦痒地说道。

    急什么,做事,就一定要有耐心,耐得住性子,才能够成得了大事懂吗?急性子的王大老爷现在反倒显得很是淡然恬静,心里边则是继续琢磨着怎么说服这位延安府的知府能够同意自己的计划。

    很快,延安府知府闻远赶到了前厅,看到了身着官袍的王洋笑吟吟地站起了身来,闻远赶紧起身朝着这位恶名极盛,在西夏乃至整个陕西路都可止小儿夜啼的王大官人一礼。

    下官闻远,见过王经略。

    闻大人不必多礼,今日王某来此,一嘛,自然是过来探望同僚,久闻闻大人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官,本官到了这延安府之后,一路见百姓们安居乐业,百业兴盛,果然名不虚传啊

    王洋还了一礼,二人宾主分坐后,王洋便笑吟吟地吹捧起了这位闻知府来,听到了这样的马屁话,身后边站着的凌纵和王精这二位频频两眼翻白。

    这绝对是光天化日之下说鬼话,太特么的虚伪了好伐?明明之前在前往延安府的这一路上,看到延安府百业凋零,不少百姓们衣不裹身,食不裹腹。

    你还在半路上跳脚大骂闻远是个碌碌无为,不懂得为百姓谋福的昏庸官员,到了这里,却居然一副风含情水含笑的模样,实在是太不像你王大官人的性格了。

    一开始闻远还心有揣揣,没想到,王洋居然对自己印象颇佳,一番交流下来,闻远的脸上了开始露出了笑容,与王洋谈笑风声起来。

    鬼扯了半天之后,王洋清了清嗓子,眉宇之间,显露出了丝丝的忧色。比起这百姓们安居乐业的延安府来,陕西北路诸州之地,唉

    王大人您这是您也不必忧虑太多了,毕竟陕西北路这才刚刚草创,这六州之地,如今那盐州已然是做得颇为成功,想必以王大人之才,用不了数载,定然能够让这陕西北路变得如我延安府这般富庶

    要是陕西北路过了几年还跟你这延安府似的,我特么的自个掐死自个得了。王大官人在心中默默地吐槽不已,但是为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重任,只能忍了。

    那本官就先多谢闻大人吉言了,如今这陕西北路,真可谓是百业俱兴,但是,现如今,虽然奉了陛下之旨间,从天下诸路迁徙厢军以填六州之地。

    然而,终究是人口太少了,没有人口,这六州之地,如何能够发展得起来,为了此事,本官真可谓是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啊

    话刚出口,身后边的凌纵就跟特么的漏气轮胎似的卟哧一声。



第1028章 闻大人此物名为美人自鸣钟(第一更)
    第1028章

    王大官人一个狮子摆头,恶狠狠地瞪了一眼这个不开眼的忠仆一眼,凌纵只能努力地昂首挺胸,紧抿着嘴皮子,生怕再把笑声给放跑出来。

    倒是那王精继续摆出一副忠心护主的架势,没有丝毫的异样。嗯,由此一点,便能够看得出来,能成大事者和一事无成者二人之间的情商和智商高低。

    王洋这才转回了头来,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那圆滚滚的肚皮。

    刚刚进延安府的时候正好是午时,看到了城北那家的羊肉馆十分热闹,决定去尝尝,结果味道果然很不错,结果王大老爷吃得有些撑了。

    王洋一番诉苦之后,终于扯到了正题上来,意思就是,现如今陕西北路六州之地即便是有了朝庭的支持,迁徙了不少的厢军及眷属来,但是总人口还是太少,不利于这六州的发展。

    而你们延安府嘛,富庶平安,乃是关中有数的好地方,但是,终究也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百姓吃不饱,穿不暖。

    这些百姓,王大老爷看着心生怜意,觉得与其如此,倒不如让他们前往陕西北路那边,虽然到了陕西北路那边,他们的命运不会好上太多,但是好歹提高了陕西北路六州之地的总人口数,如此一来,至少在脸面上,也要显得好看一些。

    听着王洋这一番话,闻远闻知府抚着长须笑眯眯地,却屁也不吭一声,心中暗暗兴灾乐祸,鄙夷不已。

    真心没有想到,你这位在朝堂之上,将满朝文武怼得生不如死的老司机,居然也有求到我这位不过区区四品知府的时候。

    这样的感觉,直接就让闻知府有些飘了,浑然不知道王大老爷的险恶用心

    吹捧一番之后,王洋又摆了一摆自己陕西北路的困难,见那闻知府不答话,他却也没有任何的表示,笑眯眯地告辞而去,说是过两日再来拜访。

    这样的作派,反倒让闻远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身边的王主薄也同样莫明其妙。

    大人,这王经略他这是想要做什么?

    你问本官,本官还想问人呢。闻远忍不住瞪了王主薄一眼,没好气地道,回到了后宅之后,闻远开始仔细地琢磨起王洋的反应。

    实在是有些想不明白王洋的反应,其实在王洋开门见山的道明了来意之后,第一时间下意识的就是觉得王洋是来搞笑的吗?

    但是过了一会之后,他也反应了过来,毕竟之前,延安府也是有少量衣食无着的贫苦百姓往那陕西北路而去。

    对此,闻远倒是根本不在意,因为大宋不像是之前的那些朝代,对于百姓的迁徙,并不太在意,哪怕是从穷乡僻壤,窜去东京汴梁打工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并且那些贫苦的百姓离开,对于延安府而言,还能够减少一些不安定因素,何乐而不为。

    但是今天,王洋的来意,则让闻远有些为难,虽然明明知道王洋想要将延安府的那些衣食无着,没有田地的百姓们迁徙往陕西北路,这样的做法,对于他这位闻知府而言,只会是好事,不会有任何的坏处。

    但是,这里边牵扯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人数稀少,自己装聋作哑倒也罢了,可问题是,延安府近百万人口之中,贫苦的阶层,怕是没有十来万,也有个三五万

    这么多的人口,尽数都往陕西北路而去,自己不被御史弹劾,怕也会被那些陕西路的同僚弹劾。

    所以闻远还真不敢答应下来,在此事上出手帮忙。可是,闻大知府,也很担忧自己的拒绝会得罪这位陛下跟前的大红人王经略。

    所以,回到了后宅的书房之后,闻大老爷不由得犯起了愁来,在那里长吁短叹,就连最疼爱的第三房小妾过来,都被他冷脸给撵了出去。

    就在他还没有想明白,下一次见到王经略应该怎么应付的下午时分,一位来自于陕西北路的商人前来拜访。

    闻远愣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陕西北路的商人?一个小小的商贾,居然也想要见本官?

    大人,那位商人,乃是那位掌握着盐州近三分棉制品份额的万彬,万大掌柜管家小声地附到了闻知府的耳朵边小声地道。

    闻远缓缓地靠回了榻上,王洋刚走,这位万彬就来,莫非这里边,有什么蹊跷不成。

    行,那本官就见上一见吧闻远清了清嗓子,拿捏起了延安知府的派头说道。

    不多时,锦衣华服的万彬笑眯眯地拱手出现在了闻知府的书房中。随同他一同进入到了书房的,还有身边的两名家奴,重要的是,这两名家奴,还担着一个大木箱子。

    草民万彬见过闻大人,今日有幸得蒙知府大人召见,草民诚惶诚恐,一件新奇的小礼物,不成敬意

    万掌柜的,你这是何意?本官岂是咦?闻远听得此言,顿时板起了脸来,只是这话才刚刚出口,看清了那打开的木箱子之中的物件之后,不禁瞪大了双眼,站起了身来。

    一架精美而又十分漂亮,而且纹饰显得十分奢华,中间有一个漂亮的圆盘,然后三根指针在其中,其中一根镶嵌着红色的珠宝的长针正在一下一下的移动着,发出了悦耳的咔咔声。

    这是何物?一向喜欢收集奇珍异宝的闻远,已然都站到了此物的跟前,好奇地打量张望着这从来没有见过的新奇事物。

    闻大人,此物名为美人自鸣钟,乃是乃是英吉利国至万里之外远涉重洋而来的珍物,您看这里,只需要您拉动这条铜链到底,这钟便能够自行二十四个时辰

    万彬笑眯眯地指点着那两名武孔有力的家奴,将这架自鸣钟小心翼翼的搬了出来,摆到了书房内。

    钟身由四根木柱顶起了那个巨大的钟盘,而这四根木柱,则是雕成了四位形态各异的充满了异域装束的美女模样。

    闻远的眼珠子,落在这件从来没见过,也没有听过的新奇玩意上,眼珠子就再也挪不开了。

    看到这位延安闻知府如此失态的表现,万彬的笑容里边,不禁多了几分的玩味。

    这件事物,居然能够自行走动二十四个时辰,那岂不是能够与蜀汉时的木牛流马有得一比?好精巧,好精致啊

    两眼都在放射着新奇而又贪婪神采的闻远围着这座美人自鸣钟转了好半天,这才按捺住情绪,目光落在了站在一旁,笑吟吟的万彬身上



第1029章 我们就是需要逼格高的奢侈品(第二更)
    第1029章

    延安府的驿馆之中,王洋施施然地踱着步,就如同在丈量着房间的大小。而在房间里边,还摆着两个高大的木箱子,里边也是自鸣钟。

    王洋跟那沈括与苏颂等人对于擒纵机械进行了重新的简化与设计,在那二位在制作自鸣钟的时候,王洋这位老司机自然也不会干看着而不动手。

    更何况,王洋这边的工匠更多,而且面对面的指导,更加的便捷,而且王洋更加的清楚和明白未来的钟表的式样和结构。

    之所以王洋没有向天子献钟,而是由着沈括去献,那是因为王洋十分的欣赏这位沈大人的才学,希望他能够回京之后就受重用。

    所以就让他成为了向天子献钟的送礼者。至于他自己,其实早在沈括他们那边完工第一台的时候,就已经制出了好几个样品,只是一直秘而不宣罢了。
1...407408409410411...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