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红楼出才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晴了
再加上官方的宣传政策,哪怕是半信半疑,可是为了能够活得更好,仍旧有许许多多的百姓们携家带口的坐上了前往陕西北路车辆,沿着那笔直平缓的水泥直道,向着陕西北路而去。
现如今,不论田间乡野的普通老百姓,还是那些游街窜巷的商贩走卒,又或者是高高在庙堂之上的大宋重臣们,都不得不承认。
水泥直道所带来的,不仅仅是道路通畅和便捷,更重要的是,这种只需要少量人员便能够养护好,而且不惧水淹水浸的水泥直道,不仅仅让百姓们往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
就连大宋的大规模军事调动,也能够借助着水泥直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动性。
过去,一万人马从长安府前往环州,至少需要近十五日的光景,而且若是遇上了雨雪天气,呵呵,这个时间至少还要再加上五天。
但是现如今呢,笔直而又宽阔的大道,不再像过去那般蜿蜒曲折,而是许多的地方遇山开山,遇上架桥,所以,道路直接就比过去缩短了近一百多里地。
而且,中间以石块分隔开来的水泥直道,就算是十名将士并肩而行都嫌宽敞,并且这只是一侧道路,还不会影响到对面行来的马车行人的通行。
前段时间,苏东坡特地进行了一次试验,让一千禁军冒着风雪,由长安府出发,运送两百车水泥前往环州,只花了九天的时间。
再有,过去从长安府前往东京汴梁,这条过去都会因为往来车马过于频繁而时常损坏,几乎年年都要派遣大量的劳役维护的道路,自打铺设成为了水泥直道之后,使得路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宽,不再像过去那般拥堵。
自然通行也显得流畅了许多,老百姓们可是对于这条大宋最主要的主干道交口称赞不已。
现如今,如果单单以道路交通的顺畅程度来进行比较的话,陕西路以及陕西北路的交通,已然比之过去,可是上升了好几个级别。
过去,大宋的禁军如此要赶往陕西路,哪怕是一路紧赶慢赶,也需要一个月又十日的样子。
而今可以从东京汴梁直出,直接沿水泥直路先是赶到华州,然后从华州折道向北,经耀州同官县,一路北行,直入环州,所耗之时日,不过二十余日,不足一月。足足减少了十一二天的时间。
第1032章 你是动手不动口的彬彬君子?(第一更)
第1032章
而且现如今,另外一条新的水泥直道,也就是直接从延安府,直接跨过黄河,然后经山西之地,直入东京汴梁的水泥直道,大宋工部已经开始进行堪测工作。
预计大约会在今岁年中之时开始动工,因为在那个时候,陕西路的各主要州县之间的水泥直道,将会在那十万左右的免费劳动力的努力之下完美峻工。
到了那个时候,从东京汴梁,步行到延安府,只需要十五日光景便能够抵达,若是赶往洪州也就只剩下三到四天的路途。
也就是说,未来一旦陕西北路有事,那么,东京汴梁的禁军队伍,赶往陕西北路增援,只需要不到二十天的功夫便能够抵达。
若是骑兵的话,这个时间还能够再缩短一半。
道路的便捷,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工商业的繁荣,更会让我大宋朝庭与天下诸路诸州县的联系愈加的紧密。
而如此一来,那我大宋朝庭,对于疆域的掌控,会更加的有力,未来不论是哪里有事,我大宋禁军主力,都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赶至,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时间带来的风险。
但是,小侄我所需要的可不仅仅是这些,我需要的是,让陕西北路,成为我大宋未来征讨西夏和北辽的一座坚实的桥头堡。更是我大宋未来拓展西域商路的起点
听着王洋在跟前侃侃而言,苏东坡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此事,怕还真非你不可,若是其他官员到此,怕是十有**,想着的是怎么能够维持眼前的局面,能够守成,就算是了不得的功绩了,哪里还会想得那么的长远。
说实话,你小子到底想要怎么做?
先攒人口才好暴兵。若有所思的王洋下意识地答道。
苏东坡一脸懵逼地看着这货,半天才回过了神来,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你难道想凭着陕西北路那六州之地动手不成?
且不说就陕西北路六州之地,实在是太过势单力薄,怕就算是陛下有心支持你,可是,你若是擅起边衅,那可就犯了大忌讳了,有违我大宋的仁义之名。
伯父放心就是了,小侄我好歹也是动口不动手的彬彬君子,又不是凡事只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的莽夫。还没有愚蠢到去主动的挑起两国纷争我说苏伯父您那是什么表情?为什么要这么看着我?
嗯,你是动口不动手的彬彬君子,呵呵呵呵不知道我大宋的武状元许诏,那位昔日的户部赵郎中,还有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还有国子学的数百学子苏东坡面无表情地说道。
王洋的脸都黑了。苏伯父您这样老揭小侄的短有什么意思?
老夫可不是揭你的短,只是想要告诉你,做人就应该诚实一点。苏东坡手捉狭地眨了眨眼,一副为老不尊的模样,看得王洋真想扒下脚上的臭袜子塞进这个满口胡言的老家伙嘴里。
苏东坡开了玩笑,自然没有忘记正事,向王洋表示,他回朝之后,将会极力的促成,让陕西北路的矿藏,直接在当地消化。
当然,王洋得保证,那些产生出来的铁器,一定是在严密的监控之下,不会成为走私物品流入到西夏或者是北辽。
至于王洋准备在陕西北路搞那什么乡勇民团,这倒真算不得是什么大事,毕竟过去,这样的准军事组织,在大宋边镇地区十分的普遍。
只要你当地的财政负担得起,当地的粮食够你消耗,就算是你想让陕西北路的青壮都成为乡勇都没问题。
而王洋的构想就是,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让陕西北路的人口能够达到大宋的均值,如此,才能够满足陕西北路发展的需求。
只有当陕西北路的经济与社会发生能够超过陕西路大部份的地区,甚至是能够成为大宋不可或缺的一片土地。
如此,朝庭才会真正的重视这片疆域,才会寸土不让,寸土必争。
所以,一百八十万人口,这可不是一个长期目标,而是短期之内,至少是在王洋的执政时间之内,必须要满足的目标。
另外,现如今盐宥洪这三州之地交界处的那片数百里方圆的草场,除了少量的牛羊之外,主要还是以蓄养马匹为主。
占据了六州之地,不仅仅是俘获了大量的战马,同时还在这六州捕获了马群,数量达到了三万数。
经过了细心的挑选,三千匹弩马,两千多匹老马都作为商品售卖,或者是成为了陕西北路的交通工具。剩下的两万五千匹马中,约有近两万匹马是幼马。
剩下的则有四千多匹母马,公马则只有不到一千匹,而经过了挑选和拆分之后,分为了八个马群。
预计年出栏率,约能够保证在两千五百匹左右,虽然这个数字不算高,可是比起过去失去了养马地,就连一万骑兵都凑不齐的大宋王朝而言,这已经绝对是意外的惊喜了。
王洋在这长安府也就只呆了两天,已经出来浪了快两个月也该回到自己的地盘了,所以,原本还想着要送别苏东坡的王大官人得知苏东坡还需要大约半个月才会离开,只能提前向苏学士道别。
回到了洪州之地,王洋终于见到了那封已经来了数日的天子的亲笔书信,看罢了个中的内容,王洋倒没有想那么多,而是有理有据的对于那三份弹劾自己的奏折进行了批驳。
学院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这点没错,但问题是,那是读书人读圣贤书,想要参与科举,入仕为官的地方,自己所建设的明明是叫技工学校好不好?
技工学校,那是为了给大宋的工商业培养工作人员,毕竟,读圣贤书,可以用在教化百姓的身上,而学习工商业的技能,则是为了大宋的工商业培养人材。
只有大宋的工商业繁荣了,那么大宋的工商税赋才能够获得更多更大的增值,大宋王朝获得的税赋多了,大宋王朝也才能够繁荣富强。
这些事情原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另外,技工学校所培养的可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工商业,不久的将来,还会再开农事班。
专门为陕西北路的诸州培训农业能手,未来,这些农业能手,将会指导陕西北路的老百姓们怎么去深耕细作,怎么才能够用最少的付出,产出更多的粮食,种出更多的棉花,收获更多的水果。
第1033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王大官人(第二更)
第1033章
无定河的水流,还是那样的汹涌,只是到得每年初春之时,总算是变得平缓了许多,而这个时候,正是乌延古城这座无定河上的渔人码头最为忙碌的日子。
经过了一整个冬天,整个无定河内的鱼儿实在是肥美得不行,每一网撒下去,都能够捞起好几条一臂来长的大鱼。
看得那些凑趣跟着大人过来买鱼的小孩子们大呼小叫,让这一大片的码头,仿佛比那鱼儿和浪花翻涌的无定河还要热闹。
难得乘着休沐之时,带着一家人来到了这里踏春的王洋这才刚刚进了专门在乌延古城买下的渡假别院的大门,就听到了身后边传来了脚步声。
夫君你也来啦。今天咱们炖鱼吃怎么样?这是妾身刚刚去挑的,好大一条草鱼,那渔夫说,这么大的鱼,怎么也得长了有七八年的光景,肉一定很肥。
李师师快步走了进来,身后边跟前那凌纵与王洋,哥俩吭哧吭哧地扛着一个筐子走了进来。
而筐子里边,却是一条长约三尺,怕是足有二三十斤重的鲜活大草鱼在里边扑腾。
嗯,成,今晚上,给你们弄上一顿水煮鱼片尝尝,不过这草鱼刺太多,实在不适合铁蛋他们几个小家伙吃。
夫君放心吧,妾身这里边采买了好几斤小鱼,到时候炸透了,下锅焖上一个时辰,连骨头都酥烂,正适合给他们吃。李师师犹如变戏法一般的抬起了一只手,把藏在身后边的小鱼蒌晃了晃。
还是你这位姨娘想得周全王洋迈着方步走到了李师师的跟前,将那小鱼蒌交给了身边的吴七郎,拿起手帕给李师师擦了擦手,很是无奈地道。
你如今都是快当娘的人了,怎么还那么爱看热闹,买鱼这样的事情,让凌纵和王精他们去就是了。
没关系,妾身闲着也是闲着,再说了,他们这些大男人挑东西,哪有妾身心细等护卫们把鱼给抬了出去,李师师嫣然一笑,乳燕投林一般扑入了王洋的怀里笑道。就在半个月之前,李师师得知自己已然怀有了身孕,如今尚未显怀,而且李师师如今身体健康,多走动倒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是是是,我家师师的心思最细了,今天为夫亲自下厨,犒劳你们。轻轻地抚了抚李师师细滑如羊脂玉的脸颊,王洋笑眯眯地说道。
那可太好了,我去知会大姐一声,对了二姐呢,还没过来吗?李师师兴奋地站起了身来,就要往外走,突然想到了还有柳依依还没到。
银行那边还有些事情,耽搁了一下,不过应该不会耽搁太久,晚餐之前肯定能够赶来,咱们一块过去吧,正好看看那几个家伙有没有听话。
夫妻二人携手离开了房间,绕过了前厅,正往里走,行不多远,就听到了李清照那有些无可奈何的嗓声。
石头,不许带妹妹胡闹,听到没有?
听到啦石头大声地答应着,只是,嘴巴答应是一回事,这货仍旧十分敏捷的在地上爬行,小甜甜咯咯的笑着有样学样,两个小屁孩子笑咯咯在屋子里边爬来爬去,犹如一群卖萌的探险家。
几个奶娘哭笑不得的站在靠墙的位置,看着他们。
而等王洋大步的迈入了房中之后,小甜甜先是一愣,旋及欢天喜地的朝着这边扑了过来。爹爹
哎,慢点王洋赶紧蹲了下来,接住了飞扑过来的甜甜,然后又抱住了那同样扑过来的石头,一人亲了一口,两个孩子顿时快活地笑了起来。
王大官人看着这两个模样俊俏,粉雕玉琢的孩子们,心里边满满的尽是快活。今天你们有没有听娘的话呀。
有听的,娘一直夸我们乖呢,是吧娘亲?石头身为长子,倒是很有长子风范,还不忘记找他娘亲来给佐证。
是啊是啊,你们都很听话李清照很是有气无力地道。
嗯嗯,都是好孩子,那么今天晚上,爹爹给你们做鱼吃好不好?
好!石头和甜甜这两个小家伙整齐划一的大声叫好,然后又很快乐的笑了起来,王洋逗弄了下这两对儿女,这才让奶娘带他们到一边玩去。
辛苦你们了,原本说好昨天过来的,不过学校那边又有些事情给耽搁了。王洋走到了榻前坐下,舒服地靠到了榻上,李师师在一旁提壶倒茶,而李清照则放下了手中的书,坐到了自己的身侧。
这倒无妨,昨个妾身和师师妹妹带着孩子们在船上游了一天的无定河,小家伙们可开心了,不过河上风大,而且今天天气不怎么样,就没带他们出去。
话说回来,现如今这乌延古城,可是比去年热闹多了,记得前年咱们过来踏春的时候,这乌延古城里边几乎就没什么人,而今却人来人往的,热闹得紧。
除了那些西域胡人之外,甚至昨个还看到了几个一身黄毛,那皮肤惨白得跟鬼似的,眼珠子绿幽幽跟狼似的家伙。险些都把甜甜给吓哭了李清照拿起了一块杏铺,塞进了王洋的嘴里边,一面述说着昨日来到乌延古城踏春时的见闻。
一身黄毛,皮肤惨白?王洋眨了眨眼,半天才反应过来,不由得笑道。你说的那个,应该是白人,唔,也就是欧罗巴人。
之前妾身听依依妹妹说起,心里边还有些不相信,如今倒真是信了,没想到人居然能够长得那么渗人。李清照这才恍然地点了点头。
王洋哈哈一笑,轻捏了捏李清照的琼鼻。那是见不惯,见惯了,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不过那些欧罗巴人这胆子也真够大的,从那么远的地方,一直来到咱们大宋,就为了那些绸缎茶叶之物,真不要命。
那还不是因为咱们大宋视若寻常的这些东西,在那些人的眼中,可谓是价比黄金。
昔日汉唐之时,无数的万里之遥的商人们,为的就是咱们华夏的特产,不远万里而来,这才会让这西域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不过现如今,不论是海上丝绸之路,又或者是这条丝绸古道,都差不多快被那些大食商人给垄断掉了
王洋的脸色不太好看,但是,却也无可奈何,毕竟现如今,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几乎已经被大食所完全隔绝掉。
不过,大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而且全是拿着真金白银来交易,这倒也没有过多的损害到大宋的利益。
第1034章 也罢那就今日再试上一回(第一更)
第1034章
这一年多来,经过王洋的艰苦努力,陕西北路,总算不再像当初那般人烟稀少,百业凋零。
陕西北路六州之地的人口仍旧处于飞速增长的阶段,以盐州和洪州这两座陕西北路新兴商业城市为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