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这时工会魏大姐也说话了,她打心里向着水清,当然站在杨厂长的一边。

    说水清行事正派,人品牢靠,党性也好,绝不是贪权的人。

    还把水清的口碑和职工里的好人缘着重说了说。

    最后甚至还来了一句,“就凭实打实的工作成绩,就凭职工对水清的信任,即使真把她提拔到科级干部,也足以服众。”

    这么一来郭书记哑巴了,只能悻悻然闭了口。

    不过小人可不止一个。

    跟洪衍武起过冲突的副书记作为“失权派”,不失时机的开了腔,他也来为难了。

    “水清的为人怎么样是另一回事,她是不是出于公心,也先放一旁不说。现在我关心的问题是,办这个公司政策允许吗”

    杨厂长对此倒是早有准备,应答自如。

    “我查了一下文件,没有什么规定不允许,我也问过局里了,局里表示这是厂子内部事务,原则上不做干涉。而且现在这种事儿很普遍,据我所知咱们局里不少厂子都有类似的公司……”

    但副书记可没就此放过,又顺藤摸瓜。

    “既然政策上没问题,那我就支持。不过话说回来,既然是要为厂里分忧才办这个公司,那光凭一股子年轻气盛的心气儿可不行啊。水清毕竟太年轻了,又一直是搞办公室工作的女同志,她没有实际的管理经验啊。她能胜任这个职位吗要不要考虑让她当个副手,我们派一个比较稳重,有经验的老同志来掌舵”

    这话一说,立刻得到了郭书记的大力支持。

    “是啊,是啊,这不是苦差事嘛,总不好把这么重的担子一下压在小同志身上嘛。还是老办法,让老同志扶着送一程的好……”

    这两位纯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心有默契的达成了共识,他们才是奔着揽权去的呢。

    作为失去了掌管厂务实权的一派,真要是能安插他们自己的人去当这个公司一把手当然好了。

    不管怎么样,总算是保留了一块“自耕田”啊。

    水清

    切,一个副手。

    干好了功劳小,干差了背责任,这玻璃小鞋儿就受着吧。

    杨厂长当然知道这里面的厉害,他丝毫不敢马虎,马上予以反对。

    首先他拿上面的精神为依据,认为提拔任用年轻干部是大趋势,就是应该给年轻干部充分锻炼的机会。

    还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之所以他会对水清有信心,就是看中了她的年轻朝气,她敢想敢干,这是“稳重”的老同志身上所不具备的。

    而且经营方略都是水清提供的想法,她还要尝试新的管理方式和奖惩制度。

    既然如此,老同志以往的经验也多数排不上用场。

    这叫术业有专攻,轻工局为什么提倡厂长负责制

    这就是主要原因……

    杨厂长的话确实有道理,可说到这个,那算是触碰到郭书记最疼的地方啦。

    他的言辞一下激烈起来,说杨厂长想搞“一言堂”。

    还想上行下效,把厂里的各个部门的风气带坏。

    并且质问杨厂长,什么时候听说过,老同志对经营是起负面作用了

    要依着这种说法,是不是都要让年轻人把所有老职工替换掉,才是发展“北极熊”的唯一方法啊

    再说了,没有老同志掌舵,放任年轻人不知深浅的胡搞,真出了问题怎么办谁来负这个责

    郭书记完全是一通胡乱解读,但因为符合大部分领导干部的利益,也确实带偏了节奏。这让不少部门的老人儿开始窃窃私语,面显担忧的神色。

    杨厂长自然气得直发昏,连连辩称,自己没有专断专权的意思。

    不过对于办这个公司,他还是认为必须得下放自主经营权给水清。

    因为真派去个婆婆管着,如果俩人看法不同,就会造成没必要的内耗。

    令出多门,朝令夕改,都不利于把公司办好。

    像国营的服务部门,已经开始率先实行经理承包制了。

    为什么呢这和厂长责任制其实是一个道理,就是因为




第一百五十五章 说服
    正如杨厂长所说,知道厂务会发生的一切后。

    水清很快就去找魏大姐,亲自跟她做解释去了。

    魏大姐当然要苦口婆心地数落水清。

    说她太冒失,劝她悬崖勒马,千万别干这种立军令状的傻事。

    可水清坚持初衷,却摆出了自己的道理,理由还特别充分。

    “大姐,我知道您是为我好。我也知道自己要干的事儿困难挺大,麻烦很多。可我不能只为了自己省事,自己过得舒服,就做个眼瞅着厂子为难的‘哑巴’。”

    “您是工会的领导,我的个人情况您最清楚。咱们的厂子是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收留了我,并且信任我,重用我。是厂领导和同事给了我温暖和帮助,才让我顺利地从生活的挫折中走出来。如今咱们厂子和职工都遇到困难,我又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更何况这种情况,也有我的责任啊。要不是我把一百多位老职工都办了‘子女顶替’,造成这么多干不了活儿的青工集中进厂。咱们厂怎么会遇到这样的困境呢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说,我都必须得站出来。要是当做事不关己,亏良心啊。”

    “是,我知道我的承诺,在许多人看来匪夷所思。觉得我是自讨苦吃。可若不如此,我要想争取到自主经营权,又要遭受到多大阻力呢”

    “您也应该知道,现在这样的情况越早结束越好。否则后遗症就会越难解决。可咱们要按照老办法行事,掣肘太多,谁也没办法把这件事办好。”

    “反过来就不一样了。您看看从小岗村的包产到户,再到步鑫生这样的改革明星,再到局里提倡厂长负责制。这都说明,再靠以往那样墨守成规和采取守势的工作方法,是做不出成绩来的。只有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才有可能打开局面。”

    “大姐儿,社会政治生活的现状改变了,群众的舆论改变了,人们的兴趣和追求也起了变化,新的憧憬与旧的习俗发生了冲突,新的观念与传统的道德发生了抗争。但新生活注定要破坏旧生活的轨道,这已经成了必然。因为新的生活更美好,更富足,才是人们真心期望,才是我们改革的必要和目标啊。”

    水清的这番话顿时把魏大姐的心烧起来了,一下子点亮了她的记忆,让她想起了“大炼钢铁”时期,自己曾经拥有过的积极与奋进。

    那时她正是二十初头的年纪,她也曾经是这样的热血澎湃,充满激情啊。

    只是可惜,这种情感被后来残酷的事实给浇灭了。

    因为努力未必就有好的结果,与初衷背道而驰的失败,是许多人都难以承受的。

    她因此变得害怕选择,变得畏首畏尾,也因此懂得了趋利避害,对某些事要闭口不言。

    所以这种理想虽好,但往往代价却是极为惨痛的,甚至总会有人成为牺牲品。

    正是从自身得到的这种经验,让她不能不再给水清浇一盆凉水,让她清醒清醒。

    “你是个有理想有朝气的人,这种心劲儿值得表扬。可就是太理想化了。后果呢,万一失败的后果有多么严重你不知道啊你就凭着一腔热忱做出这样的选择,是不是太冲动了你就不想想,有些人可是不会考虑你的苦衷,是一定要跟你计较到底的。不说会眼盯着你盼你失败,万一真亏了钱,他们也必定不会饶过你。那你今后的生活该怎么办你的家庭会不会有矛盾关键是,这事办不好。你的前程就有了污点,可就毁了。本来你可以不管的,何必呢”

    可没想到,她的好意虽然让水清感动,但水清的态度却没丝毫动摇。

    “是的,大姐,这确实需要冒险。我知道作为勇于开拓新局面的人,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是胜利者。我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但我可以这么跟您说,我要做的其实不是平平稳稳,在单位里混资格的人。”

    “我想要过一种有实质内容的生活,想要真的尽自己的一份力,让厂子和职工的生活都变得更好。只要能实现这个目标,我愿意为厂里两肋插刀。哪怕作为牺牲品也无怨无悔。这难道不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有的追求吗”

    “更何况,我也不是一个人在努力,我是有助力的。我不是已经结婚了吗小武会全力帮助我的。他的本事可大了,出的主意都是实实在在的,具有很大的可行性。而且您也知道,我们家里经济条件不错,实际上这一切包赔和上缴利润的条件。还是小武主动提出的呢。”

    “这么跟您说吧,只要有他在,有他的帮助和支持。即使真的失败了,这个代价也是我们承担得起的。我们的生活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这点请您放心……”

    说实话,此时魏大姐也不知道到底怎样才是正确的。

    但毫无疑问的是,她确实被水清感动了。

    那种久违的,难以抑制的激动,让她感受到了一种沉重的充实。

    她忽然觉得,或许当初自己劝水清别嫁给洪衍武,确实是带着一定的偏见了。

    这种心灵和价值观能完全一致的情感太难得了,着实让人羡慕。

    有这样的家庭,有这样的一个人,来陪伴与之共同面对生活,或许水清真的不用惧怕什么了。或许她在乎的东西,对水清也没那么重要……

    和水清说服魏大姐一样,洪衍武也有要做思想工作的目标。

    那就是“张大勺”。

    这老爷子对洪衍武要把小食堂扩建成公众餐厅的主意,简直反感极了。

    打知道这事儿,就火急火燎的把他叫了过来,劈头盖脸一通臭骂。

    骂他不务正业,骂他自找麻烦,说小食堂的厨房是自己的领地,还教训他不想学艺了就趁早滚蛋。

    好在洪衍武了解“张大勺”的直脾气,又敬重他的这份手艺。

    再加上脸皮上有工夫,又早想好了说辞。

    于是老老实实



第889章 茶话会
    什么事儿可就怕被曲解。

    俗话说人吓人,吓死人啊。

    这故意放大负面因素的消息一放出来,不仅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儿叽叽喳喳,擎等着看热闹了。

    事关自身利益的青工们,反响更是尤为剧烈,那是牢骚满腹啊。

    有的人就放出了豪言壮语。

    说一个女流之辈能怎么地反正点到自己头上,打死也不去,爱咋地咋地。

    对此,响应者众。

    大家都颇有默契地达成了一种共识,打算来个“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想要好好晾水清这个新经理一家伙,看她能怎么办。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厂里对服务公司却是力挺。

    随后居然贴出了公告,正式列出了各个部门的划拨名单,总共四十三人。

    而且还着重声明,服务公司也是厂里正式的岗位,这次调动属于强制性的。

    如果不愿意去的人,不但就被焊死在杂工岗位上了,福利劳保也要降低到跟临时工一个档次。

    这一下被点到头上的青工们傻了,谁能想到厂里来个釜底抽薪啊

    那甭废话了,赶紧麻溜的,回去各求自己的爹妈帮着找门路托关系吧。

    可话又说回来了,但凡爹妈有辙,他们也不至于坐冷板凳,变成现在这个样儿啊。

    所以路路不通,到处碰壁成了普通现象。

    他们托到的人,不出意外,全都是一个态度。

    都搪塞说,这是已经定了的事儿,厂里都通过了,实在无法更改。

    怎么也得让点名的人先在服务公司待段儿时间再说。

    好嘛,这么一看,不去还真不成了。

    但正因为如此,这件事所引发的抗拒性反弹,也就更大了。

    被点中的,有人就公认发表倡议。

    说既然单位不仁,非把他们当场二等职工,发配到这么不体面的地儿,那可就别怪他们不义了。

    去是肯定去啊,可到了服务公司之后,大家可坚决不做顺毛驴。

    干脆就抱成团,一点活儿都不干。

    反正厂里不敢扣他们工资,不能随便开除工人,该混就混呗,混到服务公司把他们打发回去了事儿。

    还有人更不吝。

    说别看那新经理的老爷们听说是“蹲过号”的混主儿,听说还挺能打的。

    可好汉难敌四手,只要大家伙拧成一股绳儿,怕他个鸟

    真惹急了咱们,大伙儿一起上,打丫一顿,让新经理也心疼心疼。

    就是保卫科都拿咱们没辙,法不责众嘛,他们四十多张嘴,还能不占理

    好嘛,这伙儿年轻人儿,还没报道呢,这就已经先做好了“吊腰子”的准备了。

    个个摩拳擦掌,心里憋着坏招儿,想要报道的时候借机闹上一闹。

    似乎水清要办这个服务公司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事儿,非如此不足以平民愤似的。

    那不用说,这件事自然闹得厂里人尽皆知。

    很快也传到了水清和洪衍武的耳朵里。

    不过不同于水清忧心忡忡,洪衍武干脆就置之一笑。

    因为这样的事儿简直太小儿科了,他不但早有预料,还知道该怎么化解。

    于是在他跟水清嘀咕了几句,仔细解释了一番之后。
1...392393394395396...4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