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他为了她,毫不犹豫地知难而上,帮她撑起了一片天。
这让水清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嫁了一个真正的男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能人所不能的英雄。
说这么热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敢情这事儿啊,是用工、招工制度改革的后续。
其实自打水清替工人们解决了“子女顶替”的问题之后,麻烦可没到此为止。
反倒事与愿违,更加扩大化了。
因为新进厂的工人哪儿能和技术熟练的老工人比啊
而且他们都是赶政策末班车集中进厂的,人数众多,加在一起有上百号人呢,也实在是不好全部妥善安排。
实际上,哪个车间都不爱用他们,只能先安排他们坐冷板凳,干一些无关痛痒的杂活儿。
可是别忘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特点。
这个个血气方刚、心高气傲的年纪,怀揣着热情而来,却遇着这种热脸贴冷屁股的场面,还能不心冷啊
最关键的是,如果都一视同仁的遭受冷遇也就罢了。
可哪儿都免不了有关系户,再加上有些心眼活泛的老工人为了子女也送礼托门路。
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啊,这一下冷热两极,差距可就显现出来了。
那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没经过事儿刚踏入社会的雏儿们,哪儿能理解这种现象啊
反倒是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
于是好些人就开始自暴自弃,一门心思享受起“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来了。
天天不是迟到就是早退,干活纯属瞎糊弄。
喝酒、打牌、偷东西倒是慢慢就学会了。
这样很快工厂里就出现了新一代的害群之马。
而这些人因为自甘堕落的恶性循环,也就越发的人见人嫌,谁都不待见了。
只是这责任谁来承担啊这事儿又该归谁来管啊
就冲郭书记那揍性,想也知道,这老小子又得把这口锅硬往水清身上甩。
而且说来也巧了。
自打11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有关海盐衬衫厂厂长步鑫生的通讯《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步鑫生》,随后新闻联播也对此做了相关报道之后。
裁缝出身的步鑫生,其本人不但成为改革开放的一个典型。
同样因为他的事迹,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厂长负责制,也成为了全国企业重点参照的改革方向。
像京城的轻工业局,就是改革派的先锋。
他们经过讨论研究,决定率先响应上级号召,从自己做起。
领先一步,做打破“铁饭碗”和“大锅饭”的尝试。
这样局属下各个重点企业,就要划拨一批,作为京城首批厂长负责制的试点单位。
那么作为大型食品厂,“北极熊”和“义利”自然也要划拨出来一个。
结果考虑到当年正值巧克力价格飞涨,货源短缺的特殊时期,“义利”的生产效益遭遇到了较大难题,正在对代可可脂进行研究。
于是为了保证“义利”的生产稳定,“北极熊”便自然而然成了这个领头羊。
那不用说,这郭书记上蹿下跳忙和好一番,也没能逆大势而为,保住自己的权柄。
这心里能痛快吗他也不甘心啊。
正好,他干脆就拿这烂摊子给杨厂长实施下马威了。
于是在厂委会上,郭书记皮笑肉不笑地在把权力移交杨厂长的同时,也把这个恶心包袱堂而皇之地挂在了杨厂长的脖子上。
想想看吧,连厂里的工人风纪都整不好,又何谈带着全厂创造新的辉煌呢
这样怎么才能尽快妥善解决青工的风纪问题,也就成了杨厂长初上台,能否树立起威信的头一炮。
说实话,杨厂长确实很重视这个问题,很有心要抓住时机大干一场。
而水清呢,因为打心里替这些年轻人和他们的爹妈着急,管起这事儿来也特别认真负责。
只是可惜,面对一帮子打心里自觉自愿往下出溜儿的小子、丫头,他们实施管束和激励、鼓舞并行的效果并不明显。
因为当时的制度再怎么改革,也不能随意开除工人,不能扣工人的基本工资。
这帮本身就对厂子心生抵触,又没有归属感的年轻人。
宁可天天在厂里混日子,懵俩死工资花,也不肯真正振奋起来,当一名合格工人。
说白了,学好不容易,学坏可快着呢。
这帮子已经松散惯了的主儿了,你再怎么苦口婆心劝他们别混日子了,他们怎么可能就一下板正了呢
结果弄得水清和杨厂长都是焦头烂额,白白干了一些无用功,反而成了厂里受人取笑的对象。
那这事儿洪衍武看在眼里,自然就不能不管了。
因为水清是他老婆不用说,杨厂长也是宋局长的朋友啊。
这位厂长人性不错,不但当初把他们几个弄进了“北极熊”,还是他和水清的大媒人呢。
于是打哪儿论,他也得想办法把这事儿胡撸顺溜了才行。
这样洪衍武就给水清出了个主意,说“现在不是搞厂长负责制嘛。咱干脆也上行下效,当一当改革的先锋得了。”
“你呀,索性跟杨厂长要自主权,然后牵头,把这帮人嫌狗不待见的主儿凑在一块堆儿,办个厂属的‘服务公司’。”
“这样你再管他们就是名正言顺的事儿了,免得各个车间到处奔波,还得听风凉话。另外,服务公司一旦办好了,不但替厂里化解岗位矛盾,甚至还能给厂里上交利润呢。”
“咱们厂老工人越来越多,负担也是不小,大家伙又盼着再集资建房。如果开辟了额外的财源,这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吗”
洪衍武的主意当时就把水清给听得瞠目结舌。
因为要顾虑的问题太多,实在听着有点天马行空,不靠谱的意思。
要知道,关于劳动服务公司,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称谓,叫作“三产公司”。
事实上,当年的街道企业几乎全属于这样的性质。
从事的几乎都是起重社、缝纫厂、纸盒厂这样的加工服务行业,
本质上,就是为了安置家庭情况不好的闲人才创办的。
所以这就注定了,这样的公司规模不大,说出去也不体面。
而且利润低,
第887章 厂务会
成立“三产公司”这件事杨厂长是同意了,可必须还得过了厂务会这关,才能真正拍板。
果然不出所料,对这件事,郭书记是必定要难为一番的。
第二天,杨厂长才把刚这事儿大概其一说,还没来得及讲讲细处,郭书记就先入为主地批评上了。
“这个水清,到底想干什么才进厂几年啊,已经是主任科员的待遇了。怎么她还不满足吗当什么服务公司的经理噢,又看不上厂办了学会借桥铺路抄近道儿了。想借机揽权升官儿啊凭这个一举挤进科级干部的行列,这个算盘打得还真响啊……”
杨厂长听了鼻子差点没气歪了,生怕他再黑白颠倒的带节奏,赶紧插口阻止。
“老郭,你这话说的有点草率了吧水清是什么样的同志大家可都有目共睹。人家工作上向来严肃认真,勤勤恳恳,却从没有挑肥拣瘦,讲过什么条件。她哪儿有你说的这么功利”
“再说了,这个经理也不是什么好职位。咱们级别不级别的先放一边,当这个经理那得干实事。一边得负责把那野马似的混小子管束住了,另一边还得把这个服务公司办好了。这容易吗这是属于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啊。所以说,她是完全出于一片公心,要给厂里解决实际问题啊……”
这时工会魏大姐也说话了,她打心里向着水清,当然站在杨厂长的一边。
说水清行事正派,人品牢靠,党性也好,绝不是贪权的人。
还把水清的口碑和职工里的好人缘着重说了说。
最后甚至还来了一句,“就凭实打实的工作成绩,就凭职工对水清的信任,即使真把她提拔到科级干部,也足以服众。”
这么一来郭书记哑巴了,只能悻悻然闭了口。
不过小人可不止一个。
跟洪衍武起过冲突的副书记作为“失权派”,不失时机的开了腔,他也来为难了。
“水清的为人怎么样是另一回事,她是不是出于公心,也先放一旁不说。现在我关心的问题是,办这个公司政策允许吗”
杨厂长对此倒是早有准备,应答自如。
“我查了一下文件,没有什么规定不允许,我也问过局里了,局里表示这是厂子内部事务,原则上不做干涉。而且现在这种事儿很普遍,据我所知咱们局里不少厂子都有类似的公司……”
但副书记可没就此放过,又顺藤摸瓜。
“既然政策上没问题,那我就支持。不过话说回来,既然是要为厂里分忧才办这个公司,那光凭一股子年轻气盛的心气儿可不行啊。水清毕竟太年轻了,又一直是搞办公室工作的女同志,她没有实际的管理经验啊。她能胜任这个职位吗要不要考虑让她当个副手,我们派一个比较稳重,有经验的老同志来掌舵”
这话一说,立刻得到了郭书记的大力支持。
“是啊,是啊,这不是苦差事嘛,总不好把这么重的担子一下压在小同志身上嘛。还是老办法,让老同志扶着送一程的好……”
这两位纯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心有默契的达成了共识,他们才是奔着揽权去的呢。
作为失去了掌管厂务实权的一派,真要是能安插他们自己的人去当这个公司一把手当然好了。
不管怎么样,总算是保留了一块“自耕田”啊。
水清
切,一个副手。
干好了功劳小,干差了背责任,这玻璃小鞋儿就受着吧。
杨厂长当然知道这里面的厉害,他丝毫不敢马虎,马上予以反对。
首先他拿上面的精神为依据,认为提拔任用年轻干部是大趋势,就是应该给年轻干部充分锻炼的机会。
还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之所以他会对水清有信心,就是看中了她的年轻朝气,她敢想敢干,这是“稳重”的老同志身上所不具备的。
而且经营方略都是水清提供的想法,她还要尝试新的管理方式和奖惩制度。
既然如此,老同志以往的经验也多数排不上用场。
这叫术业有专攻,轻工局为什么提倡厂长负责制
这就是主要原因……
杨厂长的话确实有道理,可说到这个,那算是触碰到郭书记最疼的地方啦。
他的言辞一下激烈起来,说杨厂长想搞“一言堂”。
还想上行下效,把厂里的各个部门的风气带坏。
并且质问杨厂长,什么时候听说过,老同志对经营是起负面作用了
要依着这种说法,是不是都要让年轻人把所有老
职工替换掉,才是发展“北极熊”的唯一方法啊
再说了,没有老同志掌舵,放任年轻人不知深浅的胡搞,真出了问题怎么办谁来负这个责
郭书记完全是一通胡乱解读,但因为符合大部分领导干部的利益,也确实带偏了节奏。这让不少部门的老人儿开始窃窃私语,面显担忧的神色。
杨厂长自然气得直发昏,连连辩称,自己没有专断专权的意思。
不过对于办这个公司,他还是认为必须得下放自主经营权给水清。
因为真派去个婆婆管着,如果俩人看法不同,就会造成没必要的内耗。
令出多门,朝令夕改,都不利于把公司办好。
像国营的服务部门,已经开始率先实行经理承包制了。
为什么呢这和厂长责任制其实是一个道
第887章 厂务会
成立“三产公司”这件事杨厂长是同意了,可必须还得过了厂务会这关,才能真正拍板。
果然不出所料,对这件事,郭书记是必定要难为一番的。
第二天,杨厂长才把刚这事儿大概其一说,还没来得及讲讲细处,郭书记就先入为主地批评上了。
“这个水清,到底想干什么才进厂几年啊,已经是主任科员的待遇了。怎么她还不满足吗当什么服务公司的经理噢,又看不上厂办了学会借桥铺路抄近道儿了。想借机揽权升官儿啊凭这个一举挤进科级干部的行列,这个算盘打得还真响啊……”
杨厂长听了鼻子差点没气歪了,生怕他再黑白颠倒的带节奏,赶紧插口阻止。
“老郭,你这话说的有点草率了吧水清是什么样的同志大家可都有目共睹。人家工作上向来严肃认真,勤勤恳恳,却从没有挑肥拣瘦,讲过什么条件。她哪儿有你说的这么功利”
“再说了,这个经理也不是什么好职位。咱们级别不级别的先放一边,当这个经理那得干实事。一边得负责把那野马似的混小子管束住了,另一边还得把这个服务公司办好了。这容易吗这是属于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啊。所以说,她是完全出于一片公心,要给厂里解决实际问题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