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他们选的这片海域,不但多是海物喜爱繁殖之地,在“北海王村”和“龙王庙”还有几块绝佳的天然海滩浴场,都是阳光充裕,沙滩平坦细腻的地方。
以金色沙子而著称,都特别适合夏日人们来游玩。
特别是“大黑石”晚上的“海火”,那是世界性的珍稀奇观。
此处不但有“荧光海滩”之称,也是洪衍武和“糖心儿”彻底结合的地方。
打死洪衍武,他也没想到,自己已经占据了全国绝无仅有的稀缺性旅游资源了。而且对他还有深刻的感情纪念意义。
那接下来的事儿也就不用说了。
“海碰子”们完全按照洪衍武的主意,一边买阳伞、买椅子、卖冷饮、啤酒,在夏日做游客生意。
另一边借用渔村的船只,往海里倾倒石块。同时雇请几十个沿岸渔民当巡海人,严防死守自己的领地。
仅以捞捕分成的方法,给其他愿意交“人头税”的“海碰子”们留了一条下海的口子。
就这么着,到年底一算总账。
要刨除当年包海、防海,和买家伙什的均摊成本。
嘿,没怎么费劲,竟然还小赚了七八千元。
这样一来,他们心里也就有了底,就知道明年该怎么干了。
至于韩莹生产,也相当顺利。
大约是因为韩莹这次在“蛤俐湾”没少活动,没听“大将”的,像上次那样只顾躺在床上足吃足喝,生产的时候反倒是没受多大罪。
12月20日上午,发现羊水破了之后,她被村书记指派的渔业运输车及时送到医院,没多会儿就靠自己完成了顺产。
心满意足的“大将”给日想夜盼来的闺女取名叫蒋谢莹。
要说名字白是白了点,可这却完全是他的心声。
他深知韩莹为了满足他这个心愿
第723章 礼与利
“投机”这个词儿,从官方的释义来说,它是指根据对市场的判断,把握机会,利用市场出现的价差进行买卖从中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
投机的目的很直接,就是利用市场波动,获得价差利润。
既如此,当然是完成整个过程,所耗时间越短越好,两头的价差越大越好。
而这也就注定了投机是有高风险的。
因为越是符合时间短,价差大这两个条件,也就意味着市场波动越剧烈。
自然,其中出现不可控意外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投机显然具有一定赌博的成分,甚至有的时候,它就等同于赌博。
而这也就是洪衍武生怕“海碰子”们沉溺于其中的原因。
但有意思的是,世上的事儿往往是不够平等的。
如果我们要把目光放在洪衍武的身上,就会发现,其实他自己干的每一件事,还原本质,都是投机。
像炒卖海参、倒卖电影票、外汇券套购,囤积烟酒。
这无疑都是靠“短平快”,瞄准了暂时需求不平衡的价差,来实现迅速聚敛财富的标准投机行为。
甚至就连他出主意让“大将”在滨城承包海滩,自己来兴办服装市场,以及收藏邮票、古董、字画、印石这些东西,也统统不例外。
因为其目的和初衷,同样是为了谋求价差来低价抄底,坐等升值获利的。
而绝非真正想要做点什么实事,成为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的贡献者与参与者。
如果拿来和标准的投机相比,区别只不过在于操作周期比较长,隐蔽性也更强罢了。
但这却是由投资标的的稀缺性和当前极为特殊的时代特性所决定的。
因为如果不是这种兜了个大圈子又绕回来,需要重塑社会经济和思想意识的特定历史时期。
是绝没有可能出现如此被低估,如此完美的抄底机会的。
而日后价值被重新发现的时间周期虽然看似有些漫长,但如果与公私合营到改革开放这段时间相比,甚至是和我们国家经济文化兴衰的大周期来比,又反倒是显得很短了。
所以也正是这个原因,才让这种“缓慢”的投机行为更安全,蕴藏的利益更丰厚。
反正总而言之吧,无论是标准投机,还是变相投机,这都充分体现出了洪衍武作为重生人士的好处来了。
他不同于任何人,非常了解未来社会价值走向,又有丰富的投机经验和心得。
通过种种手法和操作,等于是把投机的风险降到了一个等同于零的地步。
再加上他本身就是捞偏门的出身,从骨子里,他就喜欢另辟蹊径。
这也就难怪他有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心态。
一边尽力劝诫“大将”要慎重、要小心,一边自己又兴致勃勃开始着手实施新的投机行为了。
当然,在这儿咱们也得说,有的人,某些天赋真是与生俱来的。
因为这点要是不成立,那就很难解释,为什么洪衍武仅仅去宋家拜了一次年,他就能灵机一动琢磨出一个新“门道”。
非常妥善的把“淘气儿”、“顺子”,以及其他从“苦窑”里陆续出来的兄弟们都安置下来了。
而且还让他们过得一点也不比其他的兄弟们差。
这具体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敢情洪衍武,是亲眼目睹了宋家人“贡”满为患的处境,看到了这一家子人是如何为谢绝数不胜数的礼物深感发愁的场面,才萌生出的灵感。
其实去年年底烟酒涨价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高中档烟、酒长期供不应求背后,可并不只是社会购买力增加的问题。
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公款消费、请客送礼的不正之风。
而且别忘了,过去宋家可只有宋局长一人做官,现如今宋国甫那也是个实权干部了。
这样一来,1982年的春节,宋家可热闹极了
。
什么粮食局的下属,又或是兄弟单位,还有西城区范围内的大小公司企业,全都派了专人大包小包找到宋家来,差点没把宋家的门给踩破了。
要说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虽然那些送礼的恨不得磕头作揖求宋氏父子收下礼物。
但这些人里的大部分,却不是真的有所相求。
而是仅仅是出于一种对权力的“敬仰”,期盼工作里别被“穿小鞋”,办事别被“卡一道”就足够了。
谁都在默默认同一个不能明说的道理。
送了礼的或许人家不会记住你,可不送的,十有**就会被记住了。
所以该拜的“神”怎么也得拜到了。不能得罪人啊!
但偏偏他们遇到的宋局长是官
第724章 开店
思路一旦有了,洪衍武马上着手实施。
他心里明白,这个营生虽然谈不上违法,但却是不符合烟酒经营方面相关规定的灰色生意。
要想做得踏实、长远,怎么也得有个合法的店铺来打掩护。
所以他第一件事就是让宋国甫帮忙,给“淘气儿”和“顺子”一人批了一个烟酒小卖店的执照。
要说这件事,这俩小子还挺有福气的。
因为国家虽然已经有心实行烟草专营制度,已经在1982年1月1日,成立了国家烟草总公司。
但执行细则一直推迟到1983年9月23日才正式颁布。
而对市场起监督管理作用的烟草专卖局成立更晚,直到1984年1月6日才开始正式履行职能。
说白了,这就是赶上了一个交接过度的窗口期。
等于现在的烟酒批发业务,暂时还是糖业烟酒公司在负责。
宋国甫只需跟区里的糖业烟酒分公司打了个招呼,执照就批下来了。
否则这要是等到一年之后,那就麻烦事儿可就多了。
甚至在专营制度出台到烟草专门局成立之间,到底还能不能办这方面的经营执照,恐怕也两说着呢。
当然,由此也可以看出,烟草市场的混乱确实到了国家忍受不了的程度。
实际上,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京城卷烟市场缺乏统一专门机构的领导管理,市面上呈现出的是多头批发的混乱局面。
这是因为除了与经营卷烟业务相关的批发单位外,在利益驱动下,许多单位,包括外省驻京单位全都一轰而上,争抢卷烟批发权。
以致出现当时京城卷烟市场二三级批发单位多达470多家的不正常现象。
这就是烟草专营制度为什么会出现的原因。
不用说,既然有了合法执照,那么跟着的就是要找经营地点了。
按说这年头租房可不方便。
因为经济属于方兴未艾的阶段,房租不高吧,还谁都缺地方,真没什么人愿意找这麻烦的。
要搁一般人,能凑合找着个地儿就不错了。
至于房子的位置和条件就得完全随机了,千万别惦记有多好。
可偏偏洪衍武不一样,他有朋友啊,这事儿也沾了宋国甫的光。
人家“大果脯”根本没让他操一点心,就完全按他的要求,在西城区东西两头租到了条件相当不错的房子。
那是两处街道集体企业的房,虽不是闹市区,却临着大街,而且离公交车站和地铁也不远。
很方便以这两家店铺为中心,今后把业务范畴覆盖到周边地带。
除了地理位置不错,房子面积也是不小。一个四十多平米,一个五十多平米。
而空间充足的好处就是,除了最外面用不大点的地方,摆上几个柜台,搞点充门面的零售业务之外,后面的地方都可以按照洪衍武的想法,打隔断设立单间。
这样,就会很方便与找上门来的客户进行具有私密性的业务交流,也会让对方减少顾虑。
说白了,就没有这么合适的房了。
有了执照又有了营业场所,按说就能开张了吧
不,那是对别人。
其实对洪衍武他们来说,根本不指望烟酒零售赚钱。
那不过是障眼法罢了,“宝”全压在烟酒回购上呢。
所以还缺最后一样关键的东西——电话。
这个东西宋国甫可就无能为力了,人家邮电口儿的用不上他,也就不尿他。
但他可以帮忙问问门路,牵线搭桥。
所以洪衍武在二月初,精力就几乎都放在这事儿上了。
请客送礼跑了有半个月,总算是把两个电话的名额跑了下来。
初装费一千块,这是按区属街道企业算的。而市话的电话费是包月的,每月固定二十。电话机月租费六块五。
这个价儿要搁一般人恐怕得够心疼的。
可洪衍武不在乎,他深知信息传达渠道在商业经营中的重要性。
说实话,这年头靠人头传达消息才是真苦呢。
别说一千了,就是一万也得装啊。
真要是政策允许,他恨不得把他所有的经营据点都按上一部电话才好呢。
像这次他听人家说,现在个人住宅也可以申请电话了,初装费才四百,他就高兴坏了。
当即就决定这事儿只要一忙完,马上就再去玄武区邮电局申请,先给自己家里和老宅那头安上电话再说。
应该说,到这一步,一切硬件已经就绪了,最后还欠缺的就是如何吸引客户上门了。
或者是说,该如何让客户知道洪衍武他们经营这方面业务,主动联系他们。真让他们上门去收购也是一样。
那该怎么办呢当然得打广告了。
这年头的广告当然还不能随便登。
提供的广告内容在任何媒体的广告部门都必须得经过审核,这是一个前提。
再者说,这项业务也只针对单位,不对个人。
所以洪衍武能选择的也只能是见不得光的法
第725章 传言
距离“运动”已经过去五年了,可我们国人对个人崇拜的习惯却仍旧未能消除。
这点不但大部分国人如是,某些另类人群更是如此。
比如说,出于个人生活处境的显著变化,洪衍武的手下们对他的崇拜,就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有意思的是,再大家伙对他感激之情越来越深厚的同时,有许多人也越来越相信他是“善财童子”转世的传言。
主要的原因就是赚钱这件事对每个人都太难了,可唯独对洪衍武来说,却实在是忒容易了点儿。
于是在私下喝酒时,有人兴之所至,便总要找出各种理由,甚至编造出各种神乎其神的传闻,以佐证这种观点的正确性。
有人就说了,“要不是如此,那为什么洪爷威震江湖的外号会被叫做“红孩儿”呢你再来说说,怎么洪爷干什么就什么成呢难道还有别的解释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