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马博的内心其实是有点后悔的,他当初只是想自保之余,为马氏族人保下一份血脉,说不定还能从中搏出一场富贵。但现在看来,这个选择只是从一条贼船跳上了另一条贼船而已,所面临的风险一点没有变小,孰好孰坏也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
第1386章 马博的秘密
马博也不敢反驳,只能点头称是,但心里却也不尽然同意对方的说法。海汉人来到登州落脚已经有一年多时间,虽然仍将统治区维持在福山县境内没有继续对外扩张,但马博却很清楚这片统治区内悄然无息地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大明在这里的实际控制力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点,甚至远不如登莱之乱的时候,没人再将福山县城里的县衙视作权威,也没有人指望登州城的明军能够“收复失地”,海汉人在芝罘岛上修建的基地才是本地的真正中枢,并且有越来越多人选择加入到海汉的阵营中,接受其武力庇护,或是成为其庞大贸易网络中的一环。
马氏一族就是改换阵营的代表,从大明乡绅到与海汉高官联姻,马家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便完成了这种身份转换,成为了海汉在本地最主要的利益代言人。如果大明官府在福山县还留有实质性的影响力,马家顾及家族前途,就绝无可能主动完成这样的转变。而如今马氏一族已经走得太远,不可能再回头了——至少除马博之外的绝大部分人是这样。
马博之所以选了另一条路,一是因为海汉与马家联姻的时机稍晚,让他错失了选择站队的机会,二是认为大明终究会夺回福山县,而那个时候马氏一族势必会被官府清算,能留下来守护马家产业的人,或许就只有他马博才能胜任了。
但看如今的局势,海汉完全没有要主动离开这里返回南方的意思,而且还在海对面的辽东建立了新的据点。而登州城的官军除了搞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刺杀偷袭之外,可没见他们再有什么像样的动作了。前些日子海汉军甚至劫了明军的一处马场,带回来上百匹战马,这事在马家庄尽人皆知,而登州却半点反应都没有,仿佛完全与其无关一样。要是真如黑影所说的那样,明军又怎么会对此属熟视无睹。
马博的内心其实是有点后悔的,他当初只是想自保之余,为马氏族人保下一份血脉,说不定还能从中搏出一场富贵。但现在看来,这个选择只是从一条贼船跳上了另一条贼船而已,所面临的风险一点没有变小,孰好孰坏也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十月登州官府组织人马偷袭马家庄,马博虽然未在现场目睹那场短暂而血腥的交战,但后来马车从战场运出那些刺客尸体的时候,他却是亲眼看到了。那些血肉模糊的尸体给了他极大的冲击,让他开始真正意识到这种斗争的残酷性。听说还有数名活口被擒获,马博实在很害怕海汉人从这些俘虏顺藤摸瓜查到他的头上,因为关于陈一鑫的作息动向,便是由他向中间人提供了消息,再传回登州去让明军策划了这个刺杀行动。
如果这件事的真相被陈一鑫获知,马博可以确定马家与其之间的联姻不会对自己起到丝毫的庇护作用,所以对他来说,虽然事情没有败露,但现在也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只能听从别人的摆布了。但他现在已经不敢奢望官府能在短期内将海汉驱出山东,而且像他这样的小人物,两边任有一方动了心思,伸出一根手指就能把他给碾碎了,所以他只能在双方的夹缝中艰难地寻找一个平衡点,尽可能做到两不得罪。
“那笔钱姓刘的收不收都不是问题,你只要盯好他,看看他接下来还有什么别的动作。”黑影再次叮嘱道:“他只是一个刚来山东的小小文官,你别怕他,依我看他也未必敢招惹你。总之遇事莫慌,别忘了你背后的靠山是谁!”
马博退出房间之后,才慢慢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地位低微,谁都招惹不起,只能选择委屈求全。别说屋里这位老兄,就算是看似无害的刘尚,人家那也是海汉国有身份地位的官员,不是他一个乡下财主能对付的。屋里这位几句话就把责任丢到自己头上,可马博哪有什么本事去摆平刘尚,还不是只能见招拆招,战战兢兢地应付着,期望刘尚能够放自己一码,不要对移民营存在的问题深究下去。
马博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去查看刘尚是否已经醒来并发现了他昨晚放在桌上的东西,现在只能等待刘尚自行出现。他一早就吩咐了一个心腹手下去二进院子盯着刘尚住的那间屋子,等对方出来便会立刻回报。不管刘尚对他送去的东西持何种态度,他都必须要在第一时间确定,才好因势利导做出应对。
日上三竿之后,刘尚住的那间屋子的房门终于吱呀一声打开了。靠在门廊下监视的人立刻一闪身进了第三进院子,赶去向马博报告了此事。
刘尚只在门口立了片刻,脚还没跨出屋子,马博便已经出现了。刘尚可不会认为这是什么巧合,不禁暗暗腹诽这土财主果然是沉不住气,肯定是在等着自己开门好观察自己有什么反应。
刘尚在屋里的时候便已经花了很长时间考虑好了各种情况下的应对策略,看到马博出现也没什么大的反应,只是主动地点了点头表示招呼。马博倒是一如既往地热情,主动凑过来寒暄道:“刘大哥昨晚休息得可好怕你酒意未过,所以早上也特地吩咐了下人不要惊动你休息,让你睡够了再起来。”
刘尚嘴角微微上扬道:“老弟真是有心了。蒙你关照,昨晚睡得很香,一觉就睡到大天亮了。”
马博很想看看自己昨晚放的信封是否还在屋内桌上,以便能确认刘尚是否已经收下此物。但刘尚就站在门口没动,马博个子稍矮几分,没法越过刘尚肩头看到屋内的状况。他也不敢把动作做得太过明显,只好假意关心地问道:“刘大哥睡到此时,想必已经饿了,我这便吩咐下人将早饭送过来。”
说罢也不等刘尚推辞,便叫过下人,让其去厨房替刘尚将准备的早饭端过来。他心想你总得进屋吃饭,到时候让开了门口位置,自己一看便知到底是收没收那好处。
刘尚心思何等缜密,远非这马博可比,对方这点小心思自然瞒不过他的眼睛,当下微微一笑,便让开了地方:“既然如此,那马老弟不妨进来坐一坐,没吃的话也一起吃点。”
马博自然不会拒绝这个邀请,当即便随刘尚进到屋内,眼神一扫,却见那信封依然放在桌上。马博赶紧回忆了一下昨晚放到桌上位置和朝向,但心里却不太能确定那信封是否已经动过了。虽然他也有考虑到刘尚拒收好处这种状况,但眼见那信封就如此刺眼地摆在桌面上,还是有那么一瞬间感到心慌意乱。
刘
第1387章 若想人不知
海汉纸币在福山县的占领区内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流动货币,由于根深蒂固的社会状况,海汉与民间的各种商贸交易,目前仍然是以金银结算或以物易物的方式为主,只有极少数如马家这种已经公开投效海汉的商户,才会把这种在私下被称作“海汉银票”的纸币用作结算。而装在信封里这种十元面值的崭新纸币,也只有海汉银行设在马家庄与芝罘岛的两处营业点才能兑换到,并且必须是在银行开设了帐户的熟客才行。
向刘尚行贿作为试探和拉拢的手段,这个措施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但马博在实施期间却因为对海汉纸币流通过程不够了解,留下了这么一个不大不小的破绽。
刘尚从芝罘岛赶来马家庄的时候虽然没来得及收拾行李,但他倒是很谨慎地将钱财都带在了身上,本来看到信封里的纸币之后他打算用身上的钱换出几张,事后去本地的银行营业点查验这些纸币的去向归属。但后来一想,以他的身份大概也很难让银行的人帮这个忙,而且海汉在本地发行流通的纸币数量不详,就算查也未必能查出什么名堂,便又主动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过他由此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对方的手段不够专业,如果使用旧币就不会有这样的后患存在,在这个环节上显然是考虑不周。
接下来与马博的对话中,刘尚稍稍施展一点话术,对方便接二连三地露出了破绽,这就让刘尚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很显然对方并没有准备好对付自己的完整计划,使出来的都只是临时起意的手段而已,这让他原本的担忧也降低了不少。
刘尚知道这或许是自己的身份起到了一定的迷惑作用,毕竟没人会想到他这个文官其实是干情报工作出身,心思远比普通人缜密得多,加之社会经验丰富,寻常的手段根本就拿不住他。而且从马博的反应也能看出,他对于这笔钱的处理方式完全是出乎了对方的预料,马博明显是被他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回应打乱了阵脚。
看着马博匆匆忙忙离去的背影,刘尚已经隐隐猜到对方背后可能还有人在进行指点,否则就凭马博这种粗枝大叶的素质,岂能在这么长时间内把马家庄移民营经营得滴水不漏而不被人查办但对方究竟只是为了在移民营揩下这点油水,还是有其他的目的,刘尚目前还难以有明确的结论。
刘尚昨天在陈一鑫那里接到差事的时候,还并没有把这当回事,但短短的一天时间过去,他已经意识到这个差事可能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这小小的马家庄移民营里,或许还藏着某些不为自己所知的秘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很显然有人并不希望他在这里折腾得太厉害。
但刘尚的出身便注定了他并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哪怕现在他的公开身份已经变成了海汉国的官员,但长期从事情报工作而养成的追根究底的习惯还是很难彻底改掉。既然已经发现了这里的移民营存在问题,他就很难再坐视不理了。这种关切与职责和立场无关,他只是单纯地想弄明白马博指望用贿赂来掩盖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吃过早饭之后,脸色不是太自然的马博终于再次出现,陪同刘尚去移民营工作。昨天的时间都被马博用酒宴给拖过去了,但刘尚接到的任务并不是来这里走马观花视察一圈就会离开,陈一鑫交代给他的工作是要把移民营的宣传工作抓起来,这显然不是一天两天就完成的差事。所以马博的招数用尽之后,不可能拦着刘尚,也只能让他回到移民营中从事他所负责的工作。
刘尚倒也没有因为先前的红包事件便表现出有什么异状,坦然向马博告知了自己的工作计划:“我打算从今日开始,两天一次,将这里的移民集中起来,作半个时辰的宣讲。主要内容嘛,便是我海汉国的移民政策和国情介绍,马老弟觉得如何”
马博从陈一鑫那里接到的指示是配合刘尚的工作,对此自然不会表示反对,当即便让手下人去集合营内的移民。目前移民营中只有二百多号人,集合到一起倒也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而在这个过程中,刘尚一直很平静地保持旁观,没有插手指挥。
刘尚昨天在翻看花名册的时候,发现其中一些人的登记资料有问题,便使用了他最拿手的大招过目不忘,将在册的移民资料记住了不少。虽然他也不确定记住这些资料是否能对接下来的秘密调查起到作用,但习惯使然,他还是毫不犹豫地这么去做了。他一边观看移民们慢慢吞吞地集合到一起,一边在脑海中回忆着昨天看到那些资料可疑的人员名字。
“刘兄,人员已集合完毕,你看是马上就开始吗”马博办好差事之后立刻便来向他请示道。
刘尚心中早有计较,闻言微微一笑道:“既然是第一次搞宣讲活动,我看不妨先按花名册点个名,也让我熟悉一下这里的民众。”
马博脸色顿时一僵,强笑着应道:“就不用那么麻烦了吧,这些人都是无足轻重的难民,刘兄何须花那么多的心思去记住他们。”
刘尚正色道:“我海汉国对待移民一向周到,了解移民状况只是民政官员分内之事,马老弟是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那……倒也不是……”马博当然不会认下这种“指控”,他虽然只是个土财主,但在海汉麾下做事的时间也很长了,自然明白什么叫做“政治正确”。只是他本身就有心虚之事,并不敢让刘尚就这么照着花名册进行全员点名。
刘尚看他这畏畏缩缩的态度,心里其实已经了然,他也不想在这个环节上就让马博直接下不了台,当即主动表示了让步:“我就随便挑几个人点一点名,走一走流程,也耽搁不了多少工夫。”
马博听了这个解释之后,才稍稍放松了一些,示意手下将花名册拿来。以前来巡视移民营的军官其实也偶尔会抽检点名,但正如刘尚所说的那样,这种点名一般就是做做样子走个形式,并没有谁会真的去一个个核对移民。马博心想看来还是昨天的事情办得不够顺利,所以才会让自己这么紧张,但刘尚既然没有翻脸,就说明对方也并没有要找麻烦意图才是,自己实在是有些多虑了。
很快花名册拿来,刘尚当着马博的面,随手翻开一页,便见其中有一个昨天被自己列为怀疑对象的名字,当即便大声念道:“范大合!”
&n
第1388章 秘书
刘尚并不是专职的民政官员,但在海南岛期间倒也做过不少针对民众和新移民的宣讲活动,这本来就是他所擅长的技能,若非如此也不会被于小宝看中,将他召入青年团,然后送来山东。对于如何向刚刚接触海汉的大明移民介绍这个国家的概况和相关的移民政策,刘尚在三亚的时候都已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像马家庄移民营这种两百多听众的小场面,对他而言并不存在什么操作上的困难。
“本人刘尚,今天谨代表海汉民政部,向各位父老乡亲介绍一下我海汉国的情况,以及各位今后的生活安排问题……”
刘尚不急不慢地开始了宣讲,同时也在观察着这些听众的反应。一名好的演讲者,必须具备根据听众情绪变化调整自己演讲内容、节奏和风格的能力,而刘尚在长期的街头说书演出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又学习了海汉宣传部门整理的各种理论知识,在这个领域的能力可以说已经算得上出类拔萃,即便是看似无所不能的穿越者也极少有人能在这方面胜过他。
在北上的漫漫航程中,刘尚与同舱的苏峮就移民问题作过多次的深入交流,他也从苏峮那里学到了很多仅仅依靠宣讲活动无法获取到的知识。其中有一个让他印象十分深刻的套路,那便是如何在宣讲活动过程中分辨出移民中的居心叵测者。
海汉在大明南方的沿海地区建立了众多移民招募点,不管是早期还是现在,都有许多人怀着不善的心思混入移民营中,或是指望在移民营里拉帮结派趁乱发财,或是想要借这个渠道以移民身份潜伏到海汉境内。这些人并不是为了逃离战乱或贫苦而选择移民,他们假意投靠海汉的真实目的往往不可告人,如果不加以辨识处理,日后很容易会成为海汉社会中的病毒。
民政和安全部门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出了许多方法来对移民的属性进行辨别区分,其中很有效的一个办法便是观察新移民在听取政策宣讲期间的反应。但凡居心不良的人,往往对于海汉国情的介绍并不关心,因为这对他们而言只是无谓的洗脑宣传,心中早就有了拒不接受的意愿。他们往往只在意移民营内部的规章制度,或是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海汉国的归化籍,这些才是他们达成各自目的的关键。
而真正想要在海汉落脚的人,却往往会对移民宣传中描述海汉国泰民安,富足安定的部分大感兴趣,因为那才是他们未来生活的希望所在,也是他们选择放弃故土投奔海汉的最主要原因。至于规章制度和安置方案,普通移民虽然也会关心,但对这些走投无路的人来说,被海汉安排到哪里、从事何种工作,都肯定远远好过当下的生存环境,所以其实对于这些内容反倒是没那么在意。
刘尚本来就是一个观察能力不错的人,他将苏峮的经验与自己过去的经历两相对照,果然觉得大有道理。特别是回想起他自己通过移民渠道进入海汉移民营的那段时日,心态简直就是与苏峮所说的情况一模一样。而刘尚也由此更深刻地意识到,为何海汉针对移民的宣讲内容中,要用大量的篇幅来宣传海汉国的种种美好,过去他仅仅以为这是海汉人的洗脑攻势,但经过苏峮的讲解之后,才明白原来还能起到这样秘而不宣的功用。
不过在来到山东之后,刘尚还没有真正尝试过这样的手段。不得不说命运的安排十分巧妙,刘尚这一路上学了不少移民事务,到山东没多久便被点将,派到这马家庄移民营来主持宣传工作。如果不是近期所学到的这些东西,他大概也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现这里的种种不正常状况。
二百多名移民席地而坐,听刘尚讲述关于海汉国的概况。这些移民绝大多数都是来附近州县的贫苦人,实在活不下去了才会选择背井离乡,试图投靠海汉人混一个温饱生计。虽然刘尚自己并没有拼命为海汉吹嘘的意愿,但他相对比较客观的描述,对他们这些没怎么见过市面,顶多就进过州府城中卖过菜的乡下人来说,海汉国已经是一个天堂一般的去处了。不少人的眼神都是闪闪发光,对于描述中那个美好国度充满了憧憬。
而在此过程中,刘尚也特地留意了刚才被马博点名过的几个人,这些人眼神游移,摇头晃脑,注意力根本就没在刘尚这里,正好符合苏峮曾经提到过的那些特征。
对刘尚来说这不是什么巧合,而是验证了他先前的一些猜测。这个移民营里有一些人并不指望移民去海汉生活,而恰巧他们与这个移民营的主管马博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刘尚不知道他们真正的身份是什么,但如果是求生的难民,绝无可能对自己所描绘出的未来景象如此麻木。而且这些人并不善于在人群中隐藏自己,如果是真正的专业人士,就算对这番讲话不感兴趣,也绝不会表现出如此业余的反应。
这些人的存在,除了马博之外,民政部、安全部,以及马博在这里的顶头上司陈一鑫是否知情,这是刘尚接下来考虑到的问题。他才到马家庄第二天,对于这里的状况也不甚了解,甚至都不知道陈一鑫将自己调来这边的原因是否还有别的什么隐情。刘尚并不打算立即向陈一鑫或是其他人报告自己的发现,在没有明确的实证之前,这些人的存在其实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对方行事并不专业,刘尚相信自己继续观察就一定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