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但这个真相对刘尚来说却并不算是什么好消息,哪怕他明确地知道这些观察对象极有可能便是自己的同行。这些人的真实身份反而给刘尚带来了新的困扰,他如果要冒风险与这些人接头,那么极有可能会被对方直接灭口。退一万步讲,就算能取得对方的信任,那又能如何难道向这些大明探子提供海汉的军政情报吗

    不,刘尚可以确定那肯定不会有任何收效,因为当初他在离开大明前受训时,深深记




第1392章 刘尚的选择
    海汉在基建工程方面的开发建设速度是大明望尘莫及的,刘尚对这一点的认识已经十分深刻。驱使海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路自然是有诸多长远好处,除了军事行动方面更加高效之外,更多的是为物资和人员的流通提供了便利,让海汉能在占领区内快速推行自己的一套社会规则。大明在两百年统治期内没有做到的事情,海汉仅仅花费一年多的时间便实现了,这样的发展速度与本地的交通状况改善是密不可分的。而今后海汉在本地的统治牢固程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与包括交通在内的基建状况维系在一起。

    民众或许不会具备这样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但海汉人在这里修桥补路所带来的好处,他们却是有切身的感受。海汉建立的贸易体系快速带动了本地的经济发展,民众也很快就意识到了社会转型带来的巨大利益,在有关部门的推动之下,像马家庄这样的地方几乎没有本地人再继续务农了,纷纷开始转行从事收益更高的服务行业和其他的配套机构。

    对于这样的社会转变,刘尚知道本地民众肯定是乐见其成的,这一点在南方的各处殖民地和占领区都已经得到了多次验证。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远比遥不可及的中央王朝威严更能俘获人心,何况海汉还为本地所有的追随者提供了一条堪称光明的后路,只要这些选择投靠海汉的民众愿意,他们随时可以离开大明,去往真正由海汉独立统治下的地区定居。

    而在占领区内制作醒目的标语,正是针对普通民众的低成本宣传措施。不管民众能不能透彻地理解海汉的用意,先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他们脑子里形成一些根深蒂固的意识,然后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价值观。

    “这个刘尚……倒是个做事的人。”

    刚从矿区回来的陈一鑫看到刘尚带着一拨人在村外涂画标语,便停下来观察了一阵,然后给出了一句点评。他前几天接见刘尚的时候,并未向对方下达具体的任务,只是让其将移民营的宣传工作先抓起来。但看刘尚干活这劲头,倒是颇有进取心,主动将马家庄的标语宣传也揽下来了,自然会对其又多了几分好感。刘尚的档案上,前两个任职单位都给予了不错的评价,看样子倒也不完全是客气话。

    “你跟他打个招呼,马家庄西边的院墙,得给我们部队留着,别一股脑全给占了。”陈一鑫离开的时候向秘书曾晓文淡淡地吩咐了一句,不过语气中倒是没有什么愠怒的成分。

    曾晓文一边琢磨着上司的意思,一边开口应下指令。他个人对刘尚也并无恶感,只是觉得其到来对于移民营的局势是一个变数,特别是这家伙不声不响拿着自己批文去移民营提了一帮人出来做事,这个动作更是让曾晓文觉得刘尚是一个不可控的因素。不过自己的上司看来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担心,曾晓文觉得自己或许是有点过于操心了。

    对于经由曾晓文之口传来的新指令,刘尚当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山东占领区的民政工作交接虽然已经在进行之中,但所有人都明白在未来可见的一段时期内,这里依然会是军方说了算。原因也很简单,在这次北上援建的干部团队中,并没有真正的高层人物随队来到山东接管民政事务。就算工作交接完成,也只是将具体的民政事务交给专业人员来操作,但地方管理大权依然会在军方手中再捏一段时间。

    军队在山东控制区内的特殊地位,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都不会有大的改变,陈一鑫的命令也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现状。刘尚的编制虽然并非属于军方,但在这里依然只能完全听从军方高官的指令。

    “看来军队并不甘心退出民众的视野。”刘尚在心中暗暗得出了一个结论。

    对于北上山东后将会遭遇的工作难度,其实在三亚的时候就已经收到过来自于小宝等人的告诫。不过刘尚的确没有想到,来到山东之后会这么快就遇到了自己的同行。这个意外带给他的吃惊程度,甚至不亚于当初他准备从三亚出逃时,在船上看到了廖远和秦安等人被海水泡涨的尸体。

    从察觉移民营里这些人的真实身份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天时间,刘尚已经通过观察反复确认了多次,自己所怀疑的这几名对象的确是训练有素的大明情报人员。当然了,所谓的训练有素也只是相对而言,这些人在面对刘尚的时候明显缺乏戒心,可能根本就没考虑过会被一名貌不惊人的海汉官员识破他们用以传达信息的某些肢体动作暗号。

    刘尚将最后一个笔划涂完,慢慢退到几丈开外的地方,眯起眼睛审视了一下自己的作品。虽然字体不免有点不太工整,但好歹也算没有错别字,这种质量的标语在三亚肯定过不了关,但放在登州乡下这种环境中却没什么好挑剔的了。这里的民众识字率只有大概一成多不到两成的水准,整个马家庄也就族长马东强的大舅子姜盛是个正儿八经的儒生,当初马家向陈一鑫提亲的时候,便是派了这唯一的一名知识分子出马。

    如果姜盛在马家庄,倒是可以给刘尚帮帮忙,但他如今在替马氏家族名下众多的生意管账,平时忙得不可开交,而且多数时候都在芝罘岛那边,以便于跟海汉结算账目。刘尚到马家庄这些天,姜盛一直没回来过,因此这涂标语的差事也就只能他带着人慢慢弄了。好在这差事本来就是刘尚主动揽下来的,也没有谁给他规定明确的时间限制,完全可以按照他做事的步调慢慢来。

    刘尚把刷子递给旁边的帮工道:“行了,今天就到这里,收工吧!”

    几名帮工应了一声,然后开始收拾工具。刘尚从第二天开始便主要做打线稿的工作,涂字交给了手下这几名帮工去做。也只有那种字体比较复杂的文字,他担心这些文盲涂错地方,才会自己动手去处理。

    不过他大概只用了一半不到的心思来工作,剩下的注意力便是放在了身边这几个可疑人物身上。在他的五个观察对象中,已经可以确定有一个是这些人中的小头目,因为另外四人在做事的时候明显有在看这人的脸色,甚至有时候其他几人会主动承担粗重的活,尽量减少让此人劳作的机会。

    刘尚当然也考虑过向陈一鑫或是安全部门告发这几



第1393章 要挟
    马博过去对于移民营中个别特殊人员的去留问题都处理得极好,也从来没惹出过什么麻烦,时间一长,提防心自然也慢慢放下了。当刘尚这个变数出现的时候,他还没来得及采取防备措施,便被对方拿着曾晓文签字的批文将了一军,将他本来打算转移走的几个人给调去当帮工。马博这个时候想再把人从刘尚手底下弄走,又担心会引起刘尚的怀疑,处理起来自然就会比较麻烦了。

    黑影也知此事不可强行为之,叹了一口气道:“你先前若是能把那海汉小官收买下来,这个时候就容易多了!”

    马博试探着问道:“那要不……再加码试一次人都是贪财的,他上次拒绝送去的好处,大概还是嫌钱太少了吧”

    “再试一次吧!夜长梦多,得尽快把我的人弄出去才行。”黑影很快便作出了决定:“你也别耽搁了,就今晚再找他谈谈。”

    马博迟疑道:“若是姓刘的仍然拒绝合作,那该如何是好总不能拿刀架到他脖子上威胁他吧”

    黑影应道:“人都是有弱点的,谁都不会例外,你好想想,像他这种人,软肋到底在什么地方!”

    一个来自海汉京城的外放官员,在山东无亲无故,又不贪小便宜,看起来根本就没什么明显的弱点。马博作为一个乡下财主,最大的倚仗仅仅只是与海汉高层有拐弯抹角的姻亲关系,靠这个似乎根本没法用来要挟海汉官员。要用武力威胁其性命,马博又没这胆子,何况如果刘尚的人身安全出了问题,海汉人肯定是会追查真相的,到时候反而容易招来更大的麻烦。

    马博思考了一番,仍是全无线索,只能苦着脸道:“小人愚笨,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所以你们马家那么多人已经出去发大财了,而你只有在这里守着这些难民弄点小钱。”那黑影有些恨铁不成钢地教训道:“但凡你脑子稍微好使一些,又何至于弄到眼下的局面”

    马博唯唯诺诺地应着,不敢出言反驳对方的评价。他也自知天资愚钝,读书经商都不擅长,家里的土地还是上一代人传下来的,他接过当家位置的时候又遇上登莱之乱,无法组织长工雇农组织正常的农业生产,家中资产年年都在缩水。海汉人的到来给了他一个出头的机会,在大明和海汉两者之间二选一,最终他还是选了自己的故国——因为有人威胁他,合作了有荣华富贵,不合作就只有死路一条。

    但现在荣华富贵是连影子都没看到,倒是风险不断,只要事情败露肯定得吃枪子。可世上没有后悔药吃,他也同样不敢得罪大明这边的主子,不然以后要是海汉人真的走了,马家的产业可就半点都保不住了。这两边都是惹不起的大爷,于是马博自己便成了风箱里的老鼠,只能在中间默默地承受夹板气了。

    那黑影又叹了一次气,语气颇为无奈道:“你说,做官的人最怕什么事”

    马博下意识地应道:“那当然是最怕丢了头上的乌纱帽!”

    “这不就结了!”黑影说道:“如果姓刘的还是不肯收下好处,那你就朝这个方向想办法,懂了吗”

    马博听得似懂非懂,但害怕对方继续责骂自己,当下赶紧点头应道:“懂了懂了,小人懂了!”

    嘴上说得再好,终究还是要见真章的,马博回到自己房中苦思半晌,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主意。这时候家里的佣人来告知他,刘尚已经从外面回来了。

    虽然已经察觉到了马博的不对劲,但刘尚也并未搬出马宅。他认为自己的态度表现得很明确,那就是不会与马博合作参与其中。如果马博对自己的态度感到不快,肯定会有所表示,但从后续的状况来看,马博似乎已经放弃了继续尝试收买自己,但也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敌意。在这种情况下,刘尚如果还是要坚持搬走,未免就会得罪马博,而他还要在移民营这边工作,那可能就会有诸多不便。所以最终他还是决定不搬走,只是三餐都去庄外的公共食堂,不再在马家解决了。

    刘尚尽可能地减少与马博私下单独相处的时间,自然是有与其划清界线的打算。不过他倒是没想到,事情过去了好几天,这马博居然又找上门来,而且这次的方式更加直接了。

    “刘兄,你已经在这边待了几天,环境也慢慢熟悉了。虽说住在小弟这里不用考虑食宿,但刘兄从芝罘岛来得匆忙,想必身边也没带多少盘缠,小弟这边准备了一点心意,还请刘兄不要推辞。”

    马博说罢,从衣襟内取出一叠海汉纸币,轻轻放在刘尚面前的桌上:“刘兄拿去以备不时需,若是不够用,随时跟小弟开口便是。”

    刘尚没有急于开口,眼神先瞄了一眼桌上,见这次居然都换作了半新不旧的纸币,心道这马博倒是学了个乖,没有再干出拿新币行贿这种傻里吧唧的事了。而且这次没有再把纸币装在信封里,而是直接拿了出来放在桌上,这也就不给自己留下什么天降横财的借口了。不过他又看了一下纸币的厚度,显然是要比上次装在信封里的钱多了不少,看样子还真是下重本了。

    刘尚伸出一根手指,将那叠纸币轻轻捻开一些,果然比上次多了不少,目测至少是二十张十元纸币。而马博则是一直小心翼翼地注视着刘尚的神情,希望能够从他脸上看出些许的情绪变化。但可惜他的对手是一个真正训练有素的间谍,对于表情和情绪的控制远非常人可比。虽然这笔钱在刘尚眼里也已经不算小数目了,但还不至于到能让他脸色改变的程度,马博就算把眼珠子瞪出来,也不会看到他所期望的景象。

    “马老弟这就太客气了吧,我虽然说不上是什么有钱人,但傍身的钱还是有的。”刘尚用手指轻轻将这叠纸币推回到马博身前:“马老弟的好意心领了,但这个钱我还是不能拿。”

    马博脸色微微一沉道:“刘兄,小弟是一番好意,这里没有第三人在,你何必又如此推辞莫不是看不起小弟”

    刘尚道:“何来看不起一说本来住在这里就已经叨扰,哪能再给马老弟增添额外的麻烦!如果马老弟再这么客气,那我也只能搬去驻军营区住了。”

    海汉军在马家庄驻扎的部队虽少,但也有一个专门的营区,要给刘尚这类官员腾一张床并无难度。当然了,如果刘尚搬走,那马博能与其碰头的机会基本上就只有在工作场合了,那就很难再进行类似这样的单独会谈了。

    &n



第1394章 小小浪花
    马博这般支支吾吾,遮遮掩掩,只能让刘尚更快联想到他的真正目的。而这番漏洞百出的说辞如果被后院那个见不得光的主使者听到,只怕当场就会暴跳如雷,把马博骂个狗血淋头。那人千方百计想要收买刘尚,所为的不过就是避免打草惊蛇而已,并非真的需要刘尚为自己做什么事,但马博为了能让那几人脱身,情急之下想出先将刘尚支开几天这种笨办法,却是将自己的真实目的暴露无遗了。

    马博自以为刘尚一无所知,只是出于谨慎才拒绝自己给予的好处,可刘尚对局势的了解程度远超他的想象,立刻便已经想到了他为何要提出这种不合常理的要求。但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当然不会把自己的底牌亮出来。

    刘尚沉默了片刻才道:“我手头工作还没完,你再给我三天时间。”

    “半天。”马博唯恐夜长梦多,立刻还价道:“你明天收拾一下,就先回芝罘岛吧!”

    “一天。”刘尚对马博的还价也有心理准备:“我得花时间写工作总结。”

    这次马博没有再还价了,他认为自己已经占据了主动,没有必要再就这种细节问题逼迫刘尚就范。在这个问题上只要达成了目的就行,马博也并不想真的跟刘尚翻脸。

    “这笔钱你收着吧,权当是我们合作的定金。”马博站起身来,将桌上的一叠纸币又推回到刘尚面前,然后不等他有所反应,便出门离开了。

    刘尚没有起身去送他,只是盯着桌上那叠纸币,口中喃喃自语道:“这可是你逼我的……”

    发生在刘尚与马博之间的勾心斗角不过只是小人物之间的冲突,不管谁胜谁负,其实对海汉占领区的局势都不可能造成根本性的影响。他们所能掀起的浪花,也仅仅只是在极小的范围之内,可能根本还没有让人注意到便已消散了。

    马博尝试要挟刘尚的同时,陈一鑫还在他的办公室里加班。虽然现在海汉驻军正在逐步向北上干部交接民政事务,但他也不可能立刻便将手里的工作全都交出去。特别是一部分与军方关系密切的产业,工作交接的进程更是比较缓慢。

    如果以军队的效率,大部分工作的交接过程或许不会拖到超过五天,会出现进展缓慢的状况,或多或少其实都是有军方的意志在里边起了作用。

    山东占领区的移民事务一向是军方把控的重点产业,这不但涉及到安全问题,更是军方获得北方兵源的主要渠道之一。除了北方人的身体要比南方人更为壮实这个理由之外,本地出身的人对东北亚地区的气候环境更为适应,也是军方要大力征募北方出身的青壮入伍当兵的重要原因。尽管钱天敦的特战营在辽东与后金军的战斗中表现十分不错,但实际上以南方人为主的这支部队对于辽东的适应程度并不理想,伤病状况也不容乐观。

    最为多见的病患状况就是冻伤和感冒,而后者还有相当可怕的传染性。尽管海汉军方在后勤方面的准备已经算是很充分,为官兵全员都准备了越冬所需的衣物和取暖手段,但辽东地区的严寒还是让缺乏经验的部队猝不及防。接到消息的芝罘岛基地只能尽快组织药物和医师,渡海送去旅顺救治伤病员,一部分病情较为严重的官兵甚至还得从辽东撤下来。

    有鉴于这样的状况,军方对于北方兵源的渴求就更为强烈了。目前除了山东之外,辽东皮岛上的汉人难民也都要通过芝罘岛再转运去南方,所以军方在把控一线的移民渠道之后,便可以很便利地从中挑选出那些适合当兵的青壮,以优厚待遇吸引其入伍。但如果将移民事务全都交还到民政部手中,那按照正规渠道征兵,军方可就很难再在山东这边就挑选到第一手的兵源了。

    当然了,这个控制权交与不交,其实都在军方一念之间,胜利堡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而已。而高层将领的意见也更倾向于继续由军方代管移民事务,只让北上干部作为辅助人员参与管理,这样便可有效延续军方对移民资源的掌控。等海汉在辽东地区站稳脚跟,可以开始吸纳辽东汉人之后,再将山东这边的移民事务完全交给民政部门掌管。但偏偏这时候芝罘岛负责移民事务的军官出了事,让军方一下子陷入到很被动的局面中。

    因为在移民工作中爆出丑闻,军方现在是属于理亏的一方,如果要继续掌控移民事务控制权,除了尽快处理违规人员,给胜利堡一个交代之外,还得有足够充分的理由,证明本地的局势还没有安全到可以把相关工作完全交给民政部门的程度。此外军方也不希望安全部直接插手进来,因为这样可能会让局势变得更为复杂,而这并不见得对军方有利。
1...523524525526527...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