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当然现在说黑幕或许是太夸张了一些,毕竟本地每个月招募了多少移民,数量都是登记在册要交付执委会审核的,具体的数字也随时有据可查。能让经办人在经济收益上作文章的,也仅仅只是少数有一技傍身的特殊移民而已,而据称被损毁的登记资料,便是这部分特殊移民的花名册,上面详细记录了建议发放的移民补贴金数目。移民运到南方由民政部接手之后,领取补贴金便是按照山东这边给出的名单和标准。
如果经办人是为了捞钱,那么这中间的操作空间就很大了,就算是郝万清这种非专业人士,不用废太多脑子也至少能想出四五种法子来。不过安全部要追查的方向并不单单是经办人从中贪污了多少公款,收受了多少贿赂,而是其任职期间是否有故意给予某些身份可疑的人移民资格,协助这类人进入海汉占领区。
与苏峮发生冲突的军官很快就被宪兵押解去了安全部,在经过提审之后,宪兵队又在山东驻军中逮捕了另外几名涉案
第1380章 战争的意义
快到年底,降雪也随着季节开始变得频繁起来。好在芝罘岛上的生活设施还算完善,刚刚从温暖南方来到这里的援建干部们倒也不用担心会挨饿受冻。在连续下了三天雪之后,跨海去辽东作战的舰队终于回归芝罘岛。十多艘作战舰只和二十余艘补给船、运兵船返港,其阵势也颇为惊人,许多刚刚抵达芝罘岛的新移民都看得呆了,甚至有人打听这是不是海汉打算要在山东兴兵了。
刘尚在海南岛的时候,曾在儋州观看过海汉军的实弹演习,以及后来在三亚外海击败西班牙来犯舰队的战斗,因此对于海汉海军也并不陌生。不过当他看到海汉在这遥远的山东海域竟然驻有如此规模的一支舰队,也不禁暗暗佩服海汉的军力强盛。他想起路上曾听船上说过,山东这边的大明水师都对海汉舰队唯恐避之不及,看来的确也是有道理的。
在距离本土如此之远的地方长期驻扎一支舰队,并且还要不定期地去往更北边的辽东地区作战,这在后勤方面所需的支持力度可想而知。距离山东最近的补给地在浙江舟山,这样需要长期维持的大宗跨海补给大概也只有海汉这种海上强国才能完成了。不过那盘踞辽东的后金国比大明更加不善海战,想来应该远远不是海汉海军的对手了。
果然舰队带回来的消息令芝罘岛上一片欢腾,这次出征已经成功在辽东占领了一处通航条件极佳的港口旅顺港,并且陆军中的王牌部队特战营也在当地驻扎下来,新的武装据点被命名为旅顺堡,这是海汉在辽东地区建立的第一个武装据点,同时也意味着海汉进军辽东的计划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与本地的很多干部一样,刘尚其实不是很能够理解为何海汉要大费周章地去辽东攻打后金控制下的地区。后金与大明之间的战事已持续数年,此事天下皆知,以海汉搜集的情报能力,自然很清楚其中的状况。这本该是海汉坐山观虎斗,让这两国打个死去活来才好从中谋利的局面,但偏偏海汉却要不计成本地与后金展开交战,以此来牵制后金南下攻打大明的脚步。
但无论执委会的目的是什么,战争的胜利终究是能够极大的鼓舞人心,在这种时候肯定不会有人去质疑官方攻打辽东的决定是否划算,或是有什么深层的政治意义。所有人只是单纯地为海汉军一如既往的胜利感到骄傲和自豪,哪怕是刘尚这样身份和立场并不单纯的人,也不免被这样的气氛所感染。
军方提前为舰队的归来准备了盛大的庆功宴,岛上杀猪宰羊如同过年一般,回归芝罘岛的所有海军将士都参加了此次宴会,而刘尚等北上干部也都受邀出席。刘尚对于宴席的兴趣一般般,但对军方将领会在宴席上表现出的态度还是很感兴趣。海汉在山东驻扎重兵,所要对付的目标无非就是大明与辽东的后金,军方对这两家所持的态度,便是刘尚现在最想弄明白的事。
按照惯例,大军凯旋而归的庆功宴上,带兵将领都会出面致辞,炫耀战功之余,也是向听众们说明这些战事对海汉的意义所在。而这次率军出征辽东的将领是海军司令王汤姆与号称陆军第一将的钱天敦二人,称其为海陆两军的最强配置也不为过,他们对于这次作战的评点自然也就更为引人关注了。
刘尚身为政工宣传部门的官员,这些大人物的发言本来就是他的工作需要研究的内容,对他们的讲话领会精神,然后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对普罗大众进行宣传,这便是政工宣传的主要任务之一。他甚至还特地带上了纸笔,准备在现场记下大人物们发言中的一些要点。当然了,因为他如今的身份,也不会有任何人觉得他的行为有任何不妥。
首先在宴席上站起来的发言的陆军将领钱天敦,他所指挥的陆军特战营在此次作战中战绩颇丰,以步对骑在正面战场上打败了后金铁骑,击毙击伤的后金兵有近千之众,配合骑兵营攻克了后金在当地的武装堡垒,并且还俘获了数百匹战马,大大扩充了骑兵营的实力。
钱天敦起身之后,宴会厅里便静了下来。他举杯大声说道:“战争需要我们保持足够的敬畏,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这杯酒敬所有在此次作战中光荣牺牲的将士,他们的精神必将与我们同在!”
大厅内一片肃然,钱天敦将杯中酒洒到地上,然后将杯子放回桌上,这才开始说回到正题:“这次出征之前,指挥部预定的目标是占领旅顺口港湾,如果以此为标准,那可以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在我们回来之前,已经基本肃清了旅顺口地区的后金武装,对方在这个冬天也不太可能再组织起大规模的反击了。如果不出意外,开春之后,旅顺口地区就将会正式纳入到我国版图当中!”
这句话说完之后,众人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虽然大家似乎都习惯了海汉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在海外获得新的领地,但当自己有机会亲历这种开疆拓土的时刻,情绪还是不免会十分激动。
刘尚的心思却有些别扭,海汉攻打后金控制区并给其造成了极大的战损,这的确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海汉军所占领的旅顺口地区,过去却是大明辽东都司金州卫中左所的辖区,简而言之这本是大明的领土,只是暂时被后金所占领而已。但听钱天敦当下的这个口气,很显然已经不承认辽东的这些土地跟大明还有任何的从属关系,海汉军以武力占领当地之后,这些地方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划归到海汉领土了。
钱天敦说出口的话有多大的效力,刘尚可不会怀疑。他还在三亚港鑫隆茶馆当说书先生的时候,就曾在市立图书馆里看到历年来海汉官方媒体上诸多关于这位传奇将军的报道。海汉国自海南岛以北的每一处领地,几乎都与钱天敦脱不开干系,可以说目前海汉国在大明沿海依靠武力占领的诸多岛屿和港口,都是在他指挥之下的杰作。钱天敦开口说某地已经归到了海汉名下,这可能比京城紫禁城里那位说了还更管用一些。
&n
第1381章 备战期
两名高官对时局的讲解只是点到为止,刘尚听得意犹未尽,开席之后也还在脑海中反复琢磨刚才所听到的这些信息。苏峮看他魂不守舍的样子,便主动开口问道:“怎么了,难道你打算申请去辽东开荒”
刘尚回过神笑着应道:“在山东都快冷得受不了了,哪还有勇气去辽东!我只是在想,执委会的决策果然是从来不会吃亏,哪怕发动战争,也早就想好了怎么把本钱给收回来。”
苏峮正色道:“执委会英明,这自然不用多说。我国发动对外战争,还从未有过亏本之举。所以虽然与后金在辽东交战的耗费颇大,但当初胜利堡在审核战争预算的时候,各部门却是一致通过,没有半点阻碍。”
这攻打辽东的战事自海汉在山东站稳脚跟之后便逐步展开,年内就已经发动了好几次攻势了,只是北上干部团队遇到的这一次作战规模最为庞大而已。而作战相关的准备工作,自然是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在进行了,那时候刘尚甚至都还没抵达海南岛。他听了苏峮的描述,心道大明朝廷六部若是能如此团结一心,号召举国上下支持对后金开战,或许北方战线的局势就不会像如今这么吃紧了。
刘尚道:“执委会高瞻远瞩,竟然能判断出大明已经危在旦夕,这莫不是安全部派了大量人手潜入大明,才会有此判断。”
苏峮并非安全部的人,但他最近因为移民案的缘故,跟安全部也走得非常近了。刘尚虽然不是存心要打听什么机密消息,但也习惯性地想多了解一些信息,哪怕只是只言片语的口风也好。
苏峮这次沉默了片刻才应道:“这事我可不知道内情,不过以安全部的人员编制,怕是折腾不出这么大的动静。安全部在山东基地也才几十号人,就已经是首长亲自坐镇了,要在大明国内部署情报网,那得弄出多大的阵仗依我看,首长们大概是有什么特殊的消息渠道吧!”
刘尚缓缓地点点头道:“言之有理。以首长们通天的本事,或许是有别的办法搜集到这些情报吧!”
海汉这个国家有太多用常理无法解释的事情,而最终都会归结于首长们的超乎常人的能力——这群人真正的来历本来就一直是未解之谜。刘尚加入海汉的时间不长,但也已经习惯了将无法解释的现象归类至此,这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当然就算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被他们奉为神明的首长们并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情报渠道,而是早就知悉了这段历史的发展动向。他们连崇祯皇帝哪年哪月哪日吊死在煤山都一清二楚,自然也掌握着后金与大明的战争进程。而海汉的发展的确需要大明的太平,所以不能坐视后金一步步击垮这个日暮西山的帝国,必须要采取行动来牵制后金。
不过穿越者们所掌握的历史,在这个时空中因为他们的出现已经或多或少地在发生着改变,特别是在海汉介入到后金与大明的战事之后,整个历史的发展轨迹肯定会与原本的走向有所偏差,所以这些尚未发生的史实有多少会兑现,多少会发生改变,现在也没人知道。哪怕穿越者们手眼通天,也无法完全预知进军辽东之后会带来的国际局势变化。
庆功宴上,主题自然还是要回到“庆功”二字上。虽然这次出征,陆军在作战过程中所荣立的战功更为丰厚,但作为主力部队的特战营留在旅顺并未回归,只有骑兵营因为天气原因,大部分人马跟着海军舰队一同撤回到了山东。所以当下宣布战功的时候,陆军方面的当事人有多半都不在现场。
刘尚仔细听了一下,发现这次的战绩其实也没有多么夸张,不过毙敌数百,俘虏若干,在国与国的战争中只算是中小规模的战斗,看样子后金驻防旅顺的兵力也极为有限,才会没能招架住海汉这次大规模的讨伐。当然了,双方投入交战的兵力并非此战的重点,军方宣称的以步破骑,这才是让刘尚大为感叹的地方。
后金铁骑的厉害,就算不是生活在北方的人也有所耳闻,毕竟就连以马背民族著称的蒙古人,近年来也被后金军打压得很惨。而大明与后金交战中最为忌惮的兵种,便是来去如风,战术灵活多变的后金骑兵了。大明用以镇守北部边疆的关宁铁骑,早些年还有一点拿得出手的战绩,但自从毛文龙、袁崇焕先后死去,这支精兵也逐渐呈现出颓势,如今也不敢再轻易出战了。至于大明的步兵就更惨一些,已经基本放弃在野外环境与后金军交战,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死守着辽西地区的堡垒不出。
步兵是如何在野战环境下打败了后金骑兵,仅凭军方这简短的战绩通报,刘尚肯定是没办法凭空脑补出来的。但他也知道海汉军对于战绩一向不会夸大太多,胜了就是胜了,不至于虚构出步兵战骑兵这样的战局来欺上瞒下骗取战功,想来必定是有什么特殊的战术或武器被运用到了作战过程中,才会有如此违背常理的战果出现。
刘尚的猜测其实已经与事实十分接近,只是当下这个场合,他也没办法立刻找到相关人员进行求证,只能默默地先将这个疑问记下来,待过后再设法打听事情真相。他现在的身份是政工干事,同时兼任着宣传任务,因此完全可以用公事作为理由去向军方了解此事,倒也还算方便。这个时候他就真的很感谢于小宝能给了他这样一个行事便利的官方身份,否则恐怕连跟这种军政大事沾边的机会都难以得到。
作为庆功宴的主角,重头戏自然而然集中在了海军这边。但事实上海军舰队在这次的作战行动中并未与敌军直接交战,大部分时候仅仅只是承担了登陆掩护和运输人员物资的任务。仅在后期佯攻金州地峡的时候,才由海军陆战队上陆与后金军进行了两天时间的交锋。
不过相较于特战营在旅顺口所取得的战绩,陆战队在金州地峡的表现就没有那么出色了,甚至一度还有点被动。如果不是后金驻军误判了形势,接连两天都主动发起攻势,让陆战队得以依靠构建在废弃渔村的阵地进行反击,海汉想要在当地制造出佯攻的假象还没这么容易。真要让陆战队这两个连的人马拉出去攻打金州地峡,那极有可能会被后金骑兵给围困在野外
第1382章 新任务
刘尚的想法还没开始付诸实施,军方倒是先主动找上他了。就在庆功宴的第二天,军中便来了人,通知刘尚去面见陈一鑫,商量工作安排的事宜。
陈一鑫在此之前是山东占领区分管民政事务的官员,虽然北上干部团队的到来替他分担了大部分的工作,但一时半会他还暂时没法把所有工作都丢开手,很多具体工作的交接安排,也还需要他亲自操作才行。刘尚猜测对方召见自己,多半是与自己职责有关的工作安排要当面交代,当下不敢怠慢,便赶紧随来人去见陈一鑫。
不过陈一鑫并未在芝罘岛上,他昨天过来参加完庆功宴之后,连夜便赶回马家庄去了。他如今新婚燕尔,这喝酒作乐的场合,还是远不如家中娇妻和热炕头来得舒服。所以除非是有重大公务拖延了行程,一般情况下他都会回马家庄自家宅子过夜。而刘尚要去见他,也得自行从芝罘岛前往马家庄才行。
这两地相距倒是不远,但最快的走法要先从芝罘岛西港乘船去到福山县夹河入海口西岸,上岸之后还有大概七八里地才到马家庄;如果走陆路则需要度过夹河,可目前下游河道尚未完全冰封,要渡河得去到上游福山县城附近绕个大圈子才行,倒是有得一番折腾了。好在刘尚这算是公务出行,一路上都会有相应的安排,可以省去不少麻烦。
在大雪后出门赶路,绝对不会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任务。虽然道路上的积雪不算太厚,但慢慢融化中的雪水和冰渣也足以使道路变得湿滑泥泞,让徒步行进变得十分麻烦。陈一鑫身份尊贵,出门都有马车接送,刘尚自然不可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不过好在最近骑兵营收获颇丰,芝罘岛上一下子多了几百匹马出来,军方对于马匹的调用放宽了许多,就连刘尚也跟着沾了光,从营地到芝罘岛西港的这段路可以骑马过去。虽然骑的只是普通的驮马,但也大大好过了徒步,不至于弄得一身湿冷泥水。
到了芝罘岛西港之后,这边码头上有专门前往夹河西岸的交通艇,不过出于使用效率的考虑,交通艇的班次都比较少,刘尚虽有公务在身,但也只能耐心等待下一个班次再出发。这西港本身的港口条件比不了作为芝罘岛主港的东部港湾,所以开发建设的程度也比较有限,仅有的两个码头主要就是接送往来于芝罘岛与福山县夹河以西沿海地区的人员,以及供在附近海域作业的渔船停靠。
码头上有一间小小的棚子,现在用草席遮了门窗,只留出不大的缝隙通风。棚子里生着一盆炭火,供在这里候船的人们烤火取暖。在天寒地冻的季节,海边码头上能有这么一处避风的所在,也算是很好地照顾到来往人员的客观需求了。像刘尚这种一直生活在南方温暖地区的人,如果不是有这么一个棚子,就算是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袄,也依然很快就会被凌冽的寒风给冻僵。
会在这种天气出门从芝罘岛赶往福山县的人,几乎都是因为有公务在身,大家出门在外同病相怜,刘尚和带路的传令兵进到棚内之后,里边的人便主动挪了挪脚让出了两个位子,让他们可以靠近火盆取暖。刘尚轻声谢过之后,便靠到近前伸出手去,让热空气温暖自己已经有些发僵的双手。
刘尚原本就是跑江湖的身份,在这种场合下很快就与在这里等船的几个人熟悉起来。正如他所预计的一样,这几个生面孔并非民政部门的官员,而是军方的人。至于人家所执行的任务,刘尚也很知趣地没有多作打听,他一个文职官员,还是不能把对军方的兴趣表现得过于露骨才是。众人有一句无一句地讨论着近期的天气变化走向,都很有默契地不提及各自的任务。
等了约莫一个小时,交通艇才从海上驶来,载了几人返回芝罘岛。刘尚正待出去上船,屋里却有人出声叫住了他:“不用急,这船也不是马上就走,烤会儿火再出去上船。”
说话的人很显然不是第一次在这里乘船了,刘尚一听也有道理,便又等了大约一炷香的工夫,见其他人都动身往外走了,自己才跟了上去。
这交通艇是一艘单桅小帆船,长不过三丈上下,可载人员不超过二十人。果然众人上船不久,船工便用竹竿将船撑离码头,缓缓向西驶去。从西港到夹河入海口西岸的码头不过五六海里,但这种小帆船的航速实在快不起来,只能慢慢腾腾地前行。好在船上唯一的一间舱室内也生有火盆,倒是不用担心会在海风中冻僵。
登岸之后,这边居然有一辆马车在等候刘尚的到来,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是陈一鑫特地派过来等着接他的。刘尚虽然立场一直摇摆不定,但能够在初到山东就得到这样的礼遇,心里还是有一点小小的得意。而其他同船过来的另外几人,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只能去附近的马棚申领一匹马骑走。这也是多亏了最近海汉军缴获了大量马匹,在占领区各处码头都兴建了马棚,以便于公务人员外出期间的快速换乘。否则按照原来的做法,他们这些人上岸之后统统只能徒步前往目的地,只有个别有紧急军务在身的人员才能配马。
陈一鑫上了马车,安安心心地来到了马家庄。他在此之前曾听覃韦说过此前马家庄曾出过一起由明军策划实施的刺杀案,不过在安全部和军方的合作之下,刺客们并没有获得任何机会便被一网打尽了。而下车之后看到这个平静的村庄,也很难将其与两个月前的刺杀案联系到一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