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刘尚心道发给你一块牌匾作为奖励,难道就能抵消你店里台柱子被挖走的损失了至于什么飞黄腾达一说,那更是现在没影的事,姜翰这种开茶馆多年的商人,哪会如此大方无私,必定是有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好处,才能让他在常德高面前说出这种话来。

    刘尚的猜测倒是与事实相差不大,他之前只知有不少说书先生都接到过海汉宣传部的征召邀请,一部分人由此踏入仕途吃上了公门饭,却还没仔细想过如果宣传部动不动就在民间挖人,那对于雇佣说书先生的这些茶馆、饭庄、酒楼都会造成不消的影响。

    更大的平台是什么,常德高嘴上没有明说,但他的guan fang身份摆在这里,其含义就不言而喻了。刘尚在此之前虽然设想过海汉guan fang人员来邀约自己的情形,但的确没想到会是当下的这种情境。他侧头去看姜翰的神情,心道海汉guan fang这么明目张胆公开登门来挖人,只怕姜翰对此会心有不快,且看他会作何反应。

    &nbs




1267.第1267章 缺乏信任
    刘尚并非善饮之人,跟姜翰分完一瓶三亚特酿之后,脑子便已经有些迷糊了。姜翰本来还要叫第二瓶,刘尚连忙抬手阻止了他,让店小二给自己了一杯热茶醒醒神。姜翰本要再劝他多喝几杯,但刘尚推说第二天还得去见常德高,正事耽搁不得,姜翰也不敢再勉强他了。

    饶是如此,刘尚离开酒楼的时候也仍然头重脚轻,尚未完全恢复清醒。姜翰倒还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将他扶出酒楼,叫了一辆人力车过来,替他付了车钱,让车夫将他送回住处。末了姜翰还塞了一个信封在他手:“些许薄礼,刘先生切勿推辞。”

    刘尚还未反应过来,姜翰便让车夫出发了。一路回到住处,目前还与他同住一院的另外几人还在天井乘凉,见他回来也都出声招呼。不过廖远这些手下并不太清楚刘尚的真实身份,也没对他的出入多加关注。

    刘尚回到房点了灯烛,再取出姜翰刚给的那信封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三张十元面值的海汉流通券,这可是等于他在茶馆说书两个月的工钱了。姜翰这种示好的举动,刘尚自然能够理解,人家这是指望他进了衙门之后还能维系这条人脉。不过刘尚并不是缺钱的人,姜翰的动作也不会起到什么影响作用,今后这层私交关系还要不要保持下去,那得视是否有这必要而定了。

    刘尚将钱收起来,着早放在桌的凉水喝了几口,正打算要吹灯床休息,便听得门外有人敲门:“刘先生睡了吗”

    刘尚一听瞌睡醒了一半,从说话声音能听出屋外敲门的是廖远,照理说他晚应该在商栈值夜才对,而这个时候突然回来找自己,莫不是有什么紧急状况发生

    刘尚连忙将脱了一半的衣服又穿,开了门一看果然是廖远,当即压低了声音问道:“有事”

    廖远干咳一声道:“今日刘老板发了新鲜水果当福利,我提了些回来给兄弟们尝尝鲜,顺便也给刘先生捎了一份。”

    刘尚看他神情知道是有事要说,当先一边谢过一边将他邀入屋内座。

    两人到屋里落座之后,廖远才道出了自己的真正来意:“听说今天有人去茶馆找你会面,是官府的人吗”

    刘尚道:“的确是有此事,不过你怎么知道的”

    他下午与常德高会面只有姜翰全程作陪,连店小厮都没到后院来过,而他回来之后又没向同住那几人透露过今天的经历,这廖远又是从哪里听到的风声

    廖远叹了口气道:“下午有人看到宣传部的官员去了鑫隆茶馆,待到晚饭的时候才悄悄离开,而且你说完书之后被叫去了后堂,所以我想那人应该是去找你的,特地晚溜回来问问你。”

    “你……在监视我”听完这番话,刘尚脑子里剩下的那点酒意也瞬间蒸发掉了。不,廖远监视的何止是自己,他应该是连整个茶馆都一并置于了监视之。

    刘尚跟廖远虽然是来自同一阵营,但两人并没有下级的关系,在三亚的行动任务也各有不同。刘尚先前曾指点过廖远换个行当,以便能更容易接触到社会层,但他的出发点也仅仅只是支招而已,而廖远所表现出来的谦卑,也并不是出于下级对级的服从。

    说到底,他们只是被先后派到三亚来执行任务的同僚,各有各的发展方向,严格来说连搭档关系都算不,不过刘尚察觉到廖远可能有意识地在私下监视着自己的日常动向,心难免还是大为震惊。他没想到来这里的任务才刚刚开始有了一点头绪,同僚已经将自己当作了防备的对象。

    廖远脸的神色并没有什么变化,淡淡地应道:“刘先生,你做你的事情,我做我的事情,仅此而已,你不要有什么误会。再说,我现在不是正与你通报吗”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刘尚并非善饮之人,跟姜翰分完一瓶三亚特酿之后,脑子便已经有些迷糊了。姜翰本来还要叫第二瓶,刘尚连忙抬手阻止了他,让店小二给自己了一杯热茶醒醒神。姜翰本要再劝他多喝几杯,但刘尚推说第二天还得去见常德高,正事耽搁不得,姜翰也不敢再勉强他了。

    饶是如此,刘尚离开酒楼的时候也仍然头重脚轻,尚未完全恢复清醒。姜翰倒还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将他扶出酒楼,叫了一辆人力车过来,替他付了车钱,让车夫将他送回住处。末了姜翰还塞了一个信封在他手:“些许薄礼,刘先生切勿推辞。”

    刘尚还未反应过来,姜翰便让车夫出发了。一路回到住处,目前还与他同住一院的另外几人还在天井乘凉,见他回来也都出声招呼。不过廖远这些手下并不太清楚刘尚的真实身份,也没对他的出入多加关注。

    刘尚回到房点了灯烛,再取出姜翰刚给的那信封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三张十元面值的海汉流通券,这可是等于他在茶馆说书两个月的工钱了。姜翰这种示好的举动,刘尚自然能够理解,人家这是指望他进了衙门之后还能维系这条人脉。不过刘尚并不是缺钱的人,姜翰的动作也不会起到什么影响作用,今后这层私交关系还要不要保持下去,那得视是否有这必要而定了。

    刘尚将钱收起来,着早放在桌的凉水喝了几口,正打算要吹灯床休息,便听得门外有人敲门:“刘先生睡了吗”

    刘尚一听瞌睡醒了一半,从说话声音能听出屋外敲门的是廖远,照理说他晚应该在商栈值夜才对,而这个时候突然回来找自己,莫不是有什么紧急状况发生

    刘尚连忙将脱了一半的衣服又穿,开了门一看果然是廖远,当即压低了声音问道:“有事”

    廖远干咳一声道:“今日刘老板发了新鲜水果当福利,我提了些回来给兄弟们尝尝鲜,顺便也给刘先生捎了一份。”

    刘尚看他神情知道是有事要说,当先一边谢过一边将他邀入屋内座。

    两人到屋里落座之后,廖远才道出了自己的真正来意:“听说今天有人去茶馆找你会面,是官府的人吗”

    刘尚道:“的确是有此事,不过你怎么知道的”

    他下午与常德高会面只有姜翰全程作陪,连店小厮都没到后院来过,而他回来之后又没向同住那几人透露过今天的经历,这廖远又是从哪里听到的风声

    &



第1269章 宣传系统
    两人办完手续之后重新回到管委会的办公室,常德高让刘尚坐着等一会儿,拿了他的相关手续资料去人事处做存档登记,然后又带回来一叠表格,让刘尚一一进行填写。其实这些资料与先前在户籍科填写的内容大同小异,也是以个人信息为主,不过职业方面的内容就详细了很多,比如入职者过去的职业背景,所擅长的技能和领域,有何个人作品或事迹,甚至是对于“宣传工作”的个人认知,都要以文字的方式作下记录。

    饶是刘尚小心谨慎,面对这么多需要填写的内容也不免有些发晕,他并不完全清楚这些个人资料是要送给谁看,归档何处,但有一点他可以确定,海汉安全部肯定会有专人审核像他这样直接被征召进衙门任职的外来人员。如果自己在填写这些资料的时候出现任何纰漏,都有可能会被专业人员抓住小辫子,他也不得不打起精神小心应付。

    来三亚之前就曾听说过海汉对民众的管理十分精细,刘尚先前还没什么切身感受,如今办理入籍手续要当海汉人了,他才发现传言不虚,光是这资料登记的详细程度,就远非大明官府的户籍管理可比。刘尚对于这一领域事务的了解程度要远胜过常人,他很清楚这种强化管理可不仅仅只是多登记几分纸面上的资料就算完事,由此给相关部门所增加的工作量也会十分可观,审查、建档、整理、存放,后续一系列的环节都是得有专门的人员来负责处理,而因此所增加的人手和费用也都是不可忽视的。

    刘尚相信海汉的这些手段并非表面功夫,而是实实在在根据这些登记资料在对治下人员,特别是在官府职的这些人进行严格的筛选和监控。而且他也能大致预计到这绝非最后的考验,自己不太可能在办完手续之后就立刻正式入职,必定还会有一个为期数日的考察期。

    果不其然,刘尚填完这些登记表之后,常德高便开口说道:“虽然你以前是说书为生,对如何在民众间宣传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我们要用的可不是为钱工作的说书先生,而是能够宣传爱国思想的专业人员。所以在你入职之前,会有十到十五天的培训期,具体视你在培训中的表现而定。在此期间会有讲师教授给你今后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这对你入职之后的工作非常重要,一定要好好学习!”

    刘尚虽不知这所谓培训的内容究竟是什么,但他见常德高说得十分慎重,当下也赶紧满口答应下来。反正这个行当的事务也得花些时间去钻研,有专业人士来传授,那倒是可以省下不少的精力和时间了。他也很想深入了解一下,海汉在宣传领域到底是有些什么厉害手段,能管教住数以十万计的移民为其效忠。

    关于海汉这个国家是如何在短短数年间崛起于南海之滨,外界一直也是众说纷纭。普遍比较统一的观点,基本认为是因为海汉拥有难以匹敌的强大武力,并且有极强的经济实力来支撑军队的南征北战,通过军事手段来实现领土和人口的不断扩张。海汉在军事和经济方面的优势,当然便是外界最容易观察到的长处,但随着对海汉了解的不断深入,也有很多新的观点被提出来,比如海汉是如何在短期内实现了吞并数十万人口,并且迄今仍在不断大量引入移民人口,却没有因为融合问题而产生大乱,仅仅引用军事和经济方面的观点就无法对此有一个清楚明白的解释了。

    难道是执委会式的政体更先进当然不会有任何人敢于发表这种大逆不道的观点。不过绕着弯表达看法的方式也不是没有,越来越多研究海汉问题的专业人士认为,过去被忽略最为严重的,其实是海汉执委会的统治手法,其中也就包括了海汉在宣传领域的施政措施。

    大明的官府在这个领域的工作手段不多,衙门外和城门口张贴的各种告示大概就是最主要的手段了,此外对舆论和出版物的监督也极为粗糙,更多时候是规定哪些东西“不能做、不可说”,而非主动的宣传和引导。在这方面与海汉相比,官府的施政手段几乎只能用“原始”来形容了。

    根据刘尚来到三亚之后的体会,海汉对于宣传的重视是自上而下的,特地设立宣传部这个由执委会直接管理的部门,就足以看出海汉统治阶层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而宣传部的具体工作手段,在刘尚看来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从登上前往三亚的船开始,就有专门的人员在船上向首次去往海汉国的新移民介绍海汉国的风土人情,法规制度,移民政策等等,让新移民在途中就能对自己的目的地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抵达三亚之后,更是可以感受到宣传手段的多样化,随处可见的标语、旗帜,庶民也能接触到的报纸和各种街头宣讲活动,甚至会对他这样的说书先生进行征召,各种手段不一而足,无不在宣传海汉的富足与强大。而以三亚为中心的海汉统治区物质丰富,社会安宁,身处在这样的一种环境当中,的确很容易就会被不断洗脑的舆论宣传培养出一种身为海汉国民的优越感。而大明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似乎也受此影响明显,每年都仍有大量平民选择渡海到海南岛来投靠海汉人。

    尽管大明不太可能效仿海汉成立这么一个专门主抓宣传工作的衙门,但刘尚个人还是对海汉在这个领域的工作手段很有兴趣,这也是他选择伪装成说书先生进入三亚潜伏的原因之一。刘尚认为即便海汉在军事和经济领域的优势很难被击败,但如果能找到其在国内统治手段中的漏洞,那么就可以设法制定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抑制海汉的发展。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两人办完手续之后重新回到管委会的办公室,常德高让刘尚坐着等一会儿,拿了他的相关手续资料去人事处做存档登记,然后又带回来一叠表格,让刘尚一一进行填写。其实这些资料与先前在户籍科填写的内容大同小异,



1270.第1270章 各寻门路
    这种需要花费大量金钱才能撑起来的附加福利,大明的地方官府和大大小小的衙门自然无法全面效仿,也只有海汉这种财大气粗的作风才会采用这样的举措。刘尚虽然不是贪图小利之人,但也能感受到海汉在这些笼络人心的细节有多用心。据说海汉任用的各级武官员多达数千人,其大部分都是起势之后才从各国迁入的移民,这些人肯为海汉效忠卖命,大概也不仅仅只是冲着权力来的,这优厚的待遇应该也是其一部分原因。

    当然即便是大明官府愿意勒紧裤腰带效仿这种做法,顶多也是对下层官吏起到一定的作用,层的官员肯定不在乎这套虚的,每天迎来送往的应酬都忙不过来,哪会在意这一顿午饭的事。刘尚不清楚海汉的层官员会不会有类似的情形,但常德高先后两次拒绝了姜翰和他的邀请,倒也看得出海汉的基层官员还是有一定的职业操守。

    吃过午饭,常德高便带着刘尚去办理培训手续。这培训心并不在港区管委会这边,而是位于鹿回头半岛。之前南下星岛的治安官韩正山,在三亚入职的时候是在这个培训心受训。理论海汉新招募的公务人员,都会先在这里接受时长不等的入职培训,通过基本的专业考核之后才能正式履职。

    有常德高带着,手续自然顺风顺水办好了,不过因为这里是封闭式的培训,而且时长十天以,所以刘尚还得先回去住处收拾收拾,将自己的个人物品带过来,于是正式的报到时间改到了次日。

    办完手续出来,常德高便对他说道:“明天报到我不过来了,后面的学习安排你自己用功吧。”

    刘尚深深一揖道:“多谢常干事提拔之恩,待培训结束之后,刘某再寻时机当面谢过。”

    常德高摆摆手道:“你也不用这么客气,我做的事都是尽职而已。再说像你这样的人才,如果不站出来为国效力,着实也埋没了才能。你在这里好好表现,若是被高层看,直接将你要到胜利堡那边去也是有可能的。”

    刘尚先前听常德高介绍过,这三亚管委会的宣传科只是宣传部在这边的下属机构,而位于胜利堡内的宣传部才是这个部门的核心。不过一般新进人员都只会被分配在外围的基层积累工作经验,极少会有培训结束后被胜利堡那边点名把人要走的情况。当然这种可能性在理论是存在的,常德高这么说,其实也算是对他的一种祝福了。

    如果真能有进入胜利堡核心区域工作的机会,刘尚自然会尽力争取,他来到三亚的目的是要尽可能详细地了解海汉统治机构的运作方式,以及这个新兴国家的政治制度,而不是流于表面地搜集一点军事和经济方面的情报。而只有在胜利堡这个核心区域,刘尚才有可能近距离接触和观察这个国家的真正统治者——那些传说是从万里之外渡海而来的海汉人。

    刘尚在抵达三亚的这段时间里,还没有真正在近距离观察过那些海汉人。有那么两次遇到首长来三亚港区巡视,也都是大群人前呼后拥,外围还有警察值守,普通人根本靠不到近处,顶多也看个热闹而已。如果能在这些被国民称之为首长的海汉人身边潜伏下来,这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告别常德高,刘尚没有直接回住处,而是先去了趟鑫隆茶馆。一是取回自己暂时放在茶馆里一些演出时用的个人物品,二是跟姜翰打声招呼,也算是谢过他这段时间的照顾。

    刘尚接受了官府的征召,接下来要离职了,这种消息自然是瞒不过每天都来的茶客们,消息很快在茶馆里传开,许多人看到他便主动来招呼恭喜他高升。刘尚一边应付一边心道还好面试顺利过了,否则要是灰溜溜地回来,只怕也少不了会遭受一番取笑了。

    大概是出于对刘尚身份变化的敬意,姜翰倒是前日又客气了不少,直接将他邀到后堂说话。刘尚也不好拿了东西走,便随他到后面坐下来闲聊了一阵。姜翰无非也是叮嘱他进了衙门之后,还是要多多回来走动,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也尽管开口是,说到底是设法维持跟刘尚的这份交情,想把之前的雇佣关系逐渐变成私人交情。

    刘尚滴水不漏地应付完这番客套之后,这才告辞走人。姜翰很热情地将他送出店外,还打算又替他叫辆人力车,不过刘尚这次客气地拒绝了。他并不想欠下姜翰太多人情,还是保持一个较合适的距离好一些。
1...486487488489490...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