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这两天中明军没有再次尝试发动无谓的攻势,反倒是海汉在钱塘江边的营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了上千驻军。而且根据城外探马回报,海汉从下游某处码头运了不少火炮上岸,陆陆续续都在运往前线,这显然是要在杭州城大干一场的前兆了。王畿等人虽然笃定以海汉的兵力难以占领太多地方,但对方要是想攻破城池捞一笔就跑,那高大的杭州城墙也未必真能挡得住海汉炮火。

    而最近杭州城中的传闻也越发丰富,不知从哪里开始流传出来海汉军前几年在南海的各种战绩,打安南,打佛郎机人,打红毛人,一路从南海打到浙江,似乎从未有闻败绩。虽然其中肯定有夸大其词的部分,但民众对于这些未经证实的传闻却很容易相信,毕竟海汉军在城外驻扎多日,而明军却显然拿不出什么有效的应对办法,这已经足以证明海汉军的实力了。

    海汉军在城外也没闲着,就在营地外架起了火炮阵地操练起来。不过好在他们的目标不是杭州城,而是有意在城外圈定了一处主人已经逃入城中的宅院,来进行实弹打靶训练。隆隆炮声响起,将那处宅院打得尘土飞扬,城头上的守军明知对方的攻击目标不是自己,但看到坚固的砖墙在炮弹打击下变成一堆堆的瓦砾,依然是不免心惊胆战。

    城中的官员们认为这是海汉军的一种示威行动,但海汉军会不会突然失去耐心,将示威行动变成攻打杭州城的行动,谁也不敢妄下定论。而且以海汉军目前所展示出来的火炮数量和作战水平,就连都指挥使刘峰也不得不暗自庆幸没有再派出守军大部队出城去与海汉决战,否则这么多火炮一起发动,所将造成的人员伤亡必定会是一个可怕的数目。

    从城外传来的炮声无疑是让城内原本就已经很紧张的气氛更加濒临崩溃,尽管官府一直对民众宣称杭州城固若金汤,海汉军绝对不可能攻破这座坚城,但城外时断时续的炮




第1180章 变本加厉
    三人落座之后,祁杰才好好打量了一下对面这位据说是统帅着整个海汉水师的大人物。黝黑而粗糙的肤色彰显出他在海上待的时间应该非常长,结实而不臃肿的身体表明他并非长期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似乎只有身上的黑色裘皮大衣和长筒皮靴能将他和身边穿着灰布冬装的普通海汉士兵区分开来。

    当然了,这仅仅只是祁杰的第一观感,当他与王汤姆的眼神对上之后,便明确地感受到了一股上位者的威势,这可不是普通人所能装出来的,只有在战场上统领过千军万马的将军,才会有这样不怒自威的气势。传闻中这王汤姆曾率军与多**队作战而从无败绩,这次终于看到真人,给人感觉倒的确是一个厉害人物。

    “王将军,今日本官与祁大人前来拜访,是为化解两国误会而来,希望将军能尽快退兵,避免杀戮,早日还两国百姓太平日子。”曲余同首先主动提起了来意。王畿对他的要求就是尽可能将这次的武装冲突以误会的性质解决掉,不要搞成了国与国之间的正面冲突,那样的话就很难收场了。

    王汤姆点点头道:“我也很希望我们之间发生的这些状况只是误会,我们来到杭州的原因,相信两位大人都很清楚。但关于通盛码头大火案,现在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还是一点眉目都没有,别说抓到真凶,连凶手身份都还不清楚,你说这怎么能让人信服既然官府查办不了,那就只有我们自己出手了。”

    祁杰插话道:“官府查办大火案虽不太顺利,但也一直在进行追查,贵国自恃受害者身份,便派出军队兵临城下以武力相要挟,这种做法似乎也不太合适吧”

    王汤姆的眼光回到了祁杰身上,沉声说道:“一直在追查又抓不出凶手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可是听说了不少关于浙江官场上官官相护的传闻,查不出真相的原因,大概只是因为凶手是官府动不了的人吧官府不敢动,我们可以代劳啊!这没有什么要挟不要挟的,我们没有别的目的,就是求一个真相,要一个公平的结果。”

    王汤姆就差没点明说明军就是凶手了,祁杰虽然明白他话中所指,但这个话头可不能接,他很清楚外边的传言对明军有多么不利,而唯一自证清白的办法就是抓到元凶。但杭州城各个衙门追查多日的结果,除了已知的一切证据都指向明军之外,就再无更多进展了,看似证据颇多的案子,生生就成了无头公案。军方虽然也有点怀疑其中有人故意捣鬼引海汉入局,但着实想不到这事从头到尾都是由海汉所策划,哪里查得到什么真凶。

    王汤姆提高了嗓门道:“关于我方的要求,上次那位郑老板来的时候就已经提得很清楚了,但是官府对此没有给予合理的回应,反倒试图用武力方式驱逐我们……对于贵方这种态度,我只能表示很遗憾。”

    这话让祁杰听得简直想拍桌子骂娘——你海汉军封了钱塘江,部队都推进到杭州城外了,我不动武驱逐你,难道还要打开城门请你进来作客这里可是大明治下,不是你海汉国的领地!

    当然了,在目前这种比较被动的局面下,祁杰为了避免激怒对方,让事情变得更加不可收拾,也只能先忍下这口气。毕竟现在大明一方求的是对方能尽快退兵避免事情闹大,而不是一定要在战场上分个高下胜负了。

    曲余同道:“王将军,本官也了解了一下贵方先前所提出的三个条件,其中确有值得商榷之处。比如这案件真相尚在查探之中,当下真凶未明,又怎能将凶手交与贵方处置火场失踪的钱财数目和下落也尚未查实,要谈具体赔偿数目也太早了一点。至于通商权限,这个不是不能谈,但贵方以武力相胁,这样谈出来的协议未免会有失公允。”

    曲余同来杭州之前,就已经跟许克及其他幕僚一起对可能遇到的状况进行了推演。如果是曲余同单独出面谈判那自然什么都不用多说,只要照海汉的意思去办就行;但如果有人随行,曲余同自然也不可能把亲海汉的立场表现得太过鲜明,以免事后无法向他的上司交差。所以当着祁杰的面,曲余同该演的地方还是要演,不管最终的谈判结果如何,至少讨价还价的过程还是得有。

    王汤姆摇摇头道:“曲大人,你大概没有理解我们提出的要求,我们要的不是讨价还价,而是不打折扣的执行。如果当初官府能够重视这起案件,处理好善后事宜,事情根本就不会弄到现在的地步。如果你们真想议和,那就先满足我们提出的条件,再谈退兵的事,这样会显得比较有诚意。”

    曲余同故作惊讶道:“这如何使得大家谈好条件,各退一步,岂不才是正理”

    王汤姆冷笑道:“条件不是不能谈,但谈条件的时机早就过了。如果前两天我们被祁大人率领的明军打败,你们还会有这闲心来找我和谈吗”

    祁杰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心中大感不快的同时,也有点震惊于海汉的情报之准确。他那天出城应战一直都是在后面压阵。虽然打出了旗号,但隔着一里多远,海汉营地也未必能看得清,何况还跟自己的身份对上了号。由此可见,海汉对杭州守军的情况并非一无所知,极有可能是在城内有可靠的情报来源。祁杰很想反驳王汤姆的说法,但问题是自己的确吃了败仗,败军之将又何足言勇,说话根本就硬气不了。

    曲余同将祁杰神情看在眼中,心知这是王汤姆有意要打压他,让自己来掌控谈判节奏,当下便主动接过话头道:“王将军早先所提的几条要求,都需要不少时日方可实施,如今贵军驻扎在这钱塘江边,战事已经让杭州大乱,民不聊生,要实现这几条要求所需时日只怕会更长,拖下去对双方都有害无益,王将军何不在彼此都能接受之范围内寻个折中之法,这样也就不用再折腾下去了。”

    王汤姆道:“曲大人说的道理我都懂,我也不愿让军队驻扎在这里白白耗钱,更不想跟大明为敌。但通盛码头的事情,官府必须拿个说法出来,想让我们马上退兵,那就白纸黑字签下协议,尽快执行承诺



第1181章 亲自出面
    乱世之中,依附于强者无疑是一条最稳妥的生存之道,而在潘严看来,海汉这个强者的实力甚至是在大明之上。因为仅仅就是舟山这么一个海汉治下的海外领地,稍稍做些动作出来,就足以让浙江官府乱作一团,疲于应付。曾经号称所向无敌的明军,也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接连受挫,不得不主动和谈来央求海汉尽快退兵。以潘严的见识,着实想象不出海汉国国力究竟有多么强大,才能在距离国土千里之外的地方保持如此厉害的军事实力。

    在海汉军中待的时间越长,潘严就对海汉这个国家的兴趣越发浓厚,他所接触到的海汉士兵大部分都曾经是大明国民,剩下的一般都是来自南方的黎苗族裔和安南裔,此外还有极少数个头矮小的东瀛人,深目高鼻的波斯人,肤色黝黑的昆仑奴,甚至是金发碧眼的西番在从军服役,军队的人员构成可谓极为复杂,由此也可见海汉这个国家的疆域应该不小——尽管王汤姆曾说过海汉国领土大概只有大明一省之地的面积,但潘严认为这种说法可能只是对方在故意说笑而已。

    但接触越多,潘严就越发不懂海汉人的想法。军事实力如此强大的一个国家,对于土地却并没有太大的奢望,明明可以利用军队来攻城掠地,但偏偏要走经商的路子,借助贸易这种见效缓慢的手段来拓展势力范围。比如这次海汉军顺风顺水攻到杭州城下,占据明显的战场优势,甚至可以说是破城有望,但其目的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竟然是要借此来逼迫浙江官府同意开放通商权而已。又是上演苦肉计又是动用军队,搞了这么大一出戏就为了在本地做买卖哪能顺当一点,这在潘严眼中简直就是如同牛刀杀鸡一样的举动。

    但同时潘严也知道海汉人极为精明,一直以来所采取的行动都是计算好了才动手,绝对不会做亏本买卖,这么做必有深意。只是自己脑子还不够聪明,一时半会也琢磨不出海汉人选择这种策略的真正理由,但先前付出了这么多的代价,肯定是为了要从大明获取更大的利益。

    王汤姆问道:“今天钱塘江上有什么状况发生吗”

    潘严连忙收回心思,躬身应道:“从上游来了几艘货船,装的都是运去定海港的货物,船主也有管委会签发的入港许可。卑职按照大人先前的吩咐,检查之后都已放行了。”

    海汉军虽然名义上已经将钱塘江航道封锁,但实际上也并非没有后门可走。凡是与海汉有生意往来,正在往返舟山定海港途中的船只,只要出示港口管委会所签发的入港许可,依然可以通过海汉在钱塘江上的盘查。这样就变相将海汉合作商家的损失降到最低,而那些跟海汉没有贸易往来的商家,就只能自认倒霉了,必须先暂时停止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的活动。

    至于江边的渔民生计,倒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海汉依然允许这些小渔船在近岸处进行捕捞活动,只是不能再随意进入江心的主航道活动。而杭州城附近的渡船全部被封禁,想要渡江只能到上游海汉控制范围之外的地方去找船。

    这段时间的军事行动对于定海港的进出口贸易显然会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但海汉方面确信挺过了这段困难时期之后,围绕定海港进行的跨国贸易规模就将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目前暂时的封航,也是为了更全面地向官府施加压力,毕竟杭州城里靠航运吃饭的人着实不少,高官们就算不肯向海汉低头,也得考虑到本地的民怨程度,更何况很多官员本来在私下就有份参与到民间航运的经营中,也算上是既得利益者中的一员了。

    当然被海汉舰队针对得最厉害的对象并非民间船只,而是上游各州府所属的武装帆船。这些隶属浙江水师的作战船只在海汉舰队挺进钱塘江的时候就已经吃过大亏,如今已经没人再会主动前往下游去跟可怕的海汉战船作战了。浙江都司自知在水上不是海汉对手,也只是象征性地下了“严防死守”的命令,并未再强行要求水师主动出击,所以这几天里钱塘江上倒是风平浪静,没有出什么大的乱子。

    王汤姆道:“过几天这事解决了,我放你两天假,你可以去杭州城里转转。这江南第一大城,还是有很多好吃好玩的东西,你在北边肯定享受不到。”

    潘严犹豫道:“卑职是朝廷叛将,如今又在将军麾下效力,要是被人识破身份,只怕走不出杭州城啊!”

    王汤姆笑着摇头道:“你想多了,到时候就算官府知道你是我们这边的人,也不会把你怎么样。很可能还会特地派人保护你,不然要是你在杭州出点什么事,搞不好就是一桩大麻烦了!”

    潘严一想似乎也有道理,浙江官府这次吃了个大亏,以后是断然不会再让类似的事件成为海汉兴兵的理由。到时候官府应该已经答应了开放通商,自己只要以商人身份进入杭州城,应当也不会引发什么麻烦。他自小在北方生活,这还是第一次南下,对江南的风土人情也是十分好奇,王汤姆愿意给假期让他去杭州走走看看,那自然是乐意至极。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祁杰和曲余同从海汉营地出来,便骑马回到城中。王畿等人早就聚在布政使司衙门里等得心焦,好不容易终于等到二人归来。

    “下官幸不辱命,海汉人已经答应撤军了!”曲余同坐下之后,一开口先报上了一个好消息。

    有人听到之后便暗自松了一口气,但王畿却没有这么快就被曲余同的话术给迷惑,追问道:“那海汉人先前所提的条件呢”

    曲余同奇道:“不答应他们的条件,又如何能让他们自行退兵”

    王畿冷哼一声道:“既然是讲条件,总得讨价还价才对。曲大人不会是要告诉本官,海汉人提出的条件,你统统都原封不动地答应下来了吧”

    曲余同摇头道:“若是那样,这杭州城里随便去个人都能谈成了,下官又何苦要特地请命从宁波赶过来请祁大人替卑职说句公道话,海汉人是不是让步了”

    众人的目光立刻便汇聚到祁杰这边,祁杰叹口气道:“海汉头目的确退让了一步,他们提出的条件不必全部立刻执行,只要签下协议,他们也会退兵。”

    祁杰对于谈判结果的感受很难用满意来形容,他不喜欢海汉人,同样也不喜欢以使者名义参与和谈,态度却十分容易妥协的曲余同。是以这谈判



第1183章 逐步推进
    虽然官府的想法不错,但这种所谓的登记制度也是属于防君子不防小人的措施,海汉国民大部分都是来自大明的汉人,除了当兵的青壮和已经进入官僚队伍的干部需要剪短头发,身份特征会比较明显,大部分人只要换上大明服饰就根本无法从外貌分辨国籍。而极少数的穿越者若是要进入浙江沿海的城池活动,那安保措施的阵势只怕会比知府出巡还大,哪里还需要专门进行登记。

    之所以要在协议中加上这相关内容,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大明和地方官府的脸面考虑。不管事后的实际执行效果如何,这至少能表现出官府对海汉人的出入境管理是有章可循的,一切皆在掌控之中,高官们也不会因为海汉人进入浙江境内活动而落下“监管不力”之类的话柄。

    “王将军,协议签署之后,希望你能尽快执行,率领部下撤离杭州。”王畿签完字放下毛笔之后,对旁边的王汤姆沉声说道:“早些了结这里的事,对大家都好!”

    王汤姆应道:“王大人放心,我们会遵照协议内容,即日开始撤离杭州。我也希望浙江官府能够尽快兑现协议中对海汉所作的承诺,早日开放各州府的通商权。”

    双方虽然已经签署了和平协议,但这也不代表他们心中就已经放下了之前的恩怨,能毫无芥蒂地与对方相处。不管在此之前是赢家还是输家,这份协议也仅仅只表示双方的关系跨入一个新的阶段而已,过去就有的利益冲突仍会继续存在,就算不会像这次一样撕破脸大干一场,双方在桌面下的过招也仍会进行下去。

    如果算上动手之前的筹备期,海汉这次大动作前前后后花费的时间已有两个月,期间所做的准备工作着实不少,参与行动的人员规模也创下了过去一年之最,甚至远远超过了去年夏天从杭州绑架官员的行动。行动中担当主角的海汉东海舰队虽然多数时候只是维持着实战训练的强度,消耗比真正的战争时期要小得多,但要维持海军和杭州城外陆军的运转,每天的开销依然是十分巨大的数目,再对峙下去怕是要将舟山一年的军费预算提前耗完,早日收兵回营也是海汉自身的需要。

    就行动效果而言,过程的顺利和最终的结果其实都已经超出了海汉军方在策划时的预计,一次虚张声势的行动就让浙江各州府紧张到不行,杭州湾沿岸所有的县城都是城门紧闭,唯恐被海汉军攻破。除了在杭州城外遭遇了两拨明军主动发起的攻击,海汉军在整个行动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包括水师在内的明军基本都是一触即溃,战斗意志十分脆弱。

    王汤姆认为这也是跟浙江地区太平日子过得太久,军队疏于训练,久无战事考验所造成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释为何离大陆非常近的舟山群岛,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成为海盗和武装走私商人的乐园,而官方对此却拿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能将这些地区重新纳入治下。当然了,如今海汉已经成为了舟山群岛的新主人,官府想拿回这一地区的控制权更是希望渺茫,海汉只要不主动放弃舟山群岛,基本上今后就可以将这块区域定性为海汉国的海外领地之一了。

    王畿心有不甘地看了看江岸处停靠的海汉战舰,对王汤姆道:“贵国水师虽然厉害,但也莫以为凭此就可天下无敌,我浙江水师隐忍不发,只是不想将战事扩大,希望今后贵国战船不要再随意出现在钱塘江上!”

    王汤姆岂会让对方在言语上占得上风,当下便立刻反击道:“王大人,我们到浙江已经有一年多了,请问在此之前我们的战船进过钱塘江吗如果不是大明治安太差,我们又哪会需要出动战船来为商人们讨还公道”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1...455456457458459...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