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潘严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他与林思谈话的内容,的确将会是林思下次提交工作报告中的一部分。不过他所担心的出格言论其实没有那么敏感,海汉也不会指望像他这样的前明军军官会在短时间内就彻底转变原有的政治立场。只要不是在背后恶意诋毁海汉,亦或是透露出某些反动的思想,都不至于因此而给他自己招来麻烦。
潘严不敢在这个话题上跟林思谈得太深入,便假借酒意上涌,告辞回房休息。林思见状也不勉强,反正潘严应该还会在杭州待上数日,谈话聊天的机会还多,也不急在这一刻了。
潘严来杭州之前,王汤姆给他特批了二百两银子的活动经费,虽然不是什么大数目,但他本就没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要在短短几天内见识一下杭州的风土人情倒是已经够用了。林思平时干的活就是迎来送往为主,也是很懂得接待工作的套路,知道这些当兵的进城之后必办的一件大事就是去风月场所解决生理需要,第二天便给潘严指点了几处好玩有意思的地方。林思本来还有意亲自作陪,不过潘严还是婉拒了他的好意——逛个青楼都有人跟着一起去,那未免也太压抑了一些。
林思倒也没有坚持,只是叮嘱潘严小心不要露了身份,若是遇到不好解决的麻烦,切莫强行出头,只消立刻花钱找人送信回米行,这边自会设法为他解决问题。潘严心道老子被叛军裹挟去了辽东之后就一直夹着尾巴做人,早就被磨平了棱角,哪会在窑子里主动招惹是非,爽完给钱走人就是了,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麻烦。
不过青楼这种地方白天是不宜去的,所以潘严将白天的行程安排为城内一日游。林思本来要为他安排向导,潘严也婉言谢绝了,他只想在城内随意走走看看,并不打算去某个具体的地方。
这杭州号称江南第一大城,繁华程度即便是战前的登州也远远不及,城内
第1187章 市场状况
潘严一边享受美食,一边竖着耳朵听旁边这伙浙商聊生意经。 移动网因为口音差异的问题,他其实只能听懂其中五六分内容,剩下的就靠半蒙半猜来理解。听了这些商人的讨论,他也意识到海汉所策划的这场大戏可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实实在在地影响了这些商人的选择。这些小商人尚且有如此热情,那些手中握有资源,背后靠山强大的大商家,得到消息只会比这些人更早更为全面,只怕早就已经在暗中规划要如何从中分一杯羹了。
潘严吃完饭付了账,摸着吃得圆滚滚的肚子走出了酒楼。虽然海汉军中伙食也不差,不过油水肯定是不如酒楼里的菜用得足,这一顿也是吃得心满意足,算是完成了他品尝地道江南美食的小小心愿。
时间尚早,潘严决定在城里四处转转,刚才听了这桌商人的议论,他倒是想去看看城中商铺有哪些海汉商品出售。在这次行动之前,他在舟山岛看过海汉向大明出口的主要商品,大致还有些印象。
很快潘严就在沿街店铺中发现了各种产自海汉的商品,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自然是各种玻璃制品,其中最受民众关注的就是大大小小的玻璃镜。相比前几年供货量不足的时候,如今海汉的货源已经能够送抵杭州湾外的舟山定海港,玻璃镜价格也因此已经降到了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程度——当然了,这只是小尺寸玻璃镜的价格,面积较大的玻璃镜价格依然还是居高不下。大部分人购买的都是尺寸比较小、售价较为便宜的化妆镜,也只有那些不差钱的达官贵人,才有财力花几百上千两银子买一面半身玻璃镜。
除此之外,透明的平板玻璃也是颇受有钱人家喜欢使用的建材,将家中书房的窗户纸和明瓦换成更为透亮的玻璃来增加屋内的采光,已经是杭州本地有钱人家的一种新兴风尚。潘严在舟山岛上参观过已经开始试运行的玻璃作坊,对于海汉所掌握的这些稀奇古怪的制造技术也是十分佩服,等当地的玻璃作坊运作起来之后,就可以就近向浙江市场大批供货了。届时玻璃制品的价格还将进一步下降,这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民众成为海汉商品的使用者。
不过潘严并无在浙江置产长住的打算,他知道自己培训结束之后就会回到辽东,前往东江镇效力,所以这些玻璃制品对他而言也就是看看稀奇,并没有多大的消费。
潘严从卖玻璃镜的店铺出来,见隔壁是一间书店,他曾在舟山岛见过海汉自行印刷的书籍,比如《陆军训练纲要》、《航海技能》等等,据说也会印制一些四书五经之类的典籍出口到大明,当下便决定进到店里看看有没有产自海汉书籍。
这个时代的书店很多都是前店后厂,即制稿、定版、雕刻、制版、印刷、出售都是在店内一条龙完成。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潘严一边享受美食,一边竖着耳朵听旁边这伙浙商聊生意经。因为口音差异的问题,他其实只能听懂其中五六分内容,剩下的就靠半蒙半猜来理解。听了这些商人的讨论,他也意识到海汉所策划的这场大戏可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实实在在地影响了这些商人的选择。这些小商人尚且有如此热情,那些手中握有资源,背后靠山强大的大商家,得到消息只会比这些人更早更为全面,只怕早就已经在暗中规划要如何从中分一杯羹了。
潘严吃完饭付了账,摸着吃得圆滚滚的肚子走出了酒楼。虽然海汉军中伙食也不差,不过油水肯定是不如酒楼里的菜用得足,这一顿也是吃得心满意足,算是完成了他品尝地道江南美食的小小心愿。
时间尚早,潘严决定在城里四处转转,刚才听了这桌商人的议论,他倒是想去看看城中商铺有哪些海汉商品出售。在这次行动之前,他在舟山岛看过海汉向大明出口的主要商品,大致还有些印象。
很快潘严就在沿街店铺中发现了各种产自海汉的商品,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自然是各种玻璃制品,其中最受民众关注的就是大大小小的玻璃镜。相比前几年供货量不足的时候,如今海汉的货源已经能够送抵杭州湾外的舟山定海港,玻璃镜价格也因此已经降到了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程度——当然了,这只是小尺寸玻璃镜的价格,面积较大的玻璃镜价格依然还是居高不下。大部分人购买的都是尺寸比较小、售价较为便宜的化妆镜,也只有那些不差钱的达官贵人,才有财力花几百上千两银子买一面半身玻璃镜。
除此之外,透明的平板玻璃也是颇受有钱人家喜欢使用的建材,将家中书房的窗户纸和明瓦换成更为透亮的玻璃来增加屋内的采光,已经是杭州本地有钱人家的一种新兴风尚。潘严在舟山岛上参观过已经开始试运行的玻璃作坊,对于海汉所掌握的这些稀奇古怪的制造技术也是十分佩服,等当地的玻璃作坊运作起来之后,就可以就近向浙江市场大批供货了。届时玻璃制品的价格还将进一步下降,这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民众成为海汉商品的使用者。
不过潘严并无在浙江置产长住的打算,他知道自己培训结束之后就会回到辽东,前往东江镇效力,所以这些玻璃制品对他而言也就是看看稀奇,并没有多大的消费。
潘严从卖玻璃镜的店铺出来,见隔壁是一间书店,他曾在舟山岛见过海汉自行印刷的书籍,比如《陆军训练纲要》、《航海技能》等等,据说也会印制一些四书五经之类的典籍出口到大明,当下便决定进到店里看看有没有产自海汉书籍。
这个时代的书店很多都是前店后厂,即制稿、定版、雕刻、制版、印刷、出售都是在店内一条龙完成。
潘严一边享受美食,一边竖着耳朵听旁边这伙浙商聊生意经。因为口音差异的问题,他其实只能听懂其中五六分内容,剩下的就靠半蒙半猜来理解。听了这些商人的讨论,他也意识到海汉所策划的这场大戏可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实实在在地影响了这些商人的选择。这些小商人尚且有如此热情,那些手中握有资源,背后靠山强
第1188章 知情人
窗外庭院中那一男一女大概也没想到这间没有灯火的房间里其实是有人在,而且正靠着窗边,在仅有一墙之隔的地方偷听他们的对话。潘严屏息静气,静悄悄地贴墙而站,不让屋外的人察觉到自己的存在。他虽然不是海汉军的直属人员,但既然现在是在给海汉效力,遇到这样的事肯定得弄个明白才行。何况这次的行动他也有份参与,对于通盛码头大火案的内幕多少也知道一些,一听之下便知外面这二人的对话恐怕不是随意编造出来的,如果不是有人故意设局要引自己上钩,那么就是真有人发现了大火案中的蹊跷之处。
潘严一边听着外面的对话,一边在心中暗自盘算,觉得自己身份暴露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昨天才到杭州,这城里知道他真实身份的人恐怕一只手就数得过来,而且这些人对海汉的忠诚度肯定比他高多了,断不至于有出卖他的理由。
至于说另一种可能,潘严倒是觉得出现的机率较大。他当日虽然不在通盛码头上,但也能想到这种在杭州城外排得上号的贸易码头,一天下来会有多少人走动,其中有人与海汉有过接触,或是注意到海汉船队某些细微漏洞也不足为怪。军方策划的行动方案虽然也算周密,但也并非做到了天衣无缝,要不是舆论节奏带得好,加之海汉军兵临城下所施加的巨大压力,让官府慢慢查探下去说不定真会识破海汉在这件事上玩的把戏。
虽然目前冲突双方已经达成默契宣布和解,但浙江官府吃了这么大的亏,这口气一时半会肯定是无法缓解的,要是被他们查出了大火案的真相,说不定形势就会出现新的反复。潘严虽然是海汉军的编外人员,但他也知道上头肯定不会允许有这样的“意外状况”发生。既然这女子声称另有消息来源,潘严便在暗暗琢磨,要如何确定她的身份,然后顺藤摸瓜去找到她所说的那个目击者。
不过窗外那男子似乎比潘严的脑子转得更快,便听他连连冷笑几声后才道:“你以为你不说,我便找不到那人了只消去问你家老板,将你近两个月的恩客列出,看看有谁是在码头做事的,想必一抓一个准!”
那女子并不吃诈,犹自坚持道:“你当来这里的人都是真名实姓,把身家都报与老板知道那你就去试试看好了!”
男子继续威胁道:“就算你老板不知对方姓名,但终究会有线索,无非是多花些时间罢了,待我找着了人,你可是一文钱都别想要到了!”
那女子沉默良久才道:“那便再减掉二十两。”
“一百五十两,多一文钱我都不想听你这消息了。”男子立刻还价道:“但你若给我假消息,必定让你下半辈子在大牢里度过!”
“好,你拿银子来,我把那人名字告诉你。是不是假消息,你去找到那人一问便知!”女子最终选择了妥协,接受对方的报价。
男子应道:“我身边没这么多现银,待明日再来找你。”
两人刚谈定价钱,远处传来呼唤之声:“翠娥、翠娥,人在哪里快快出来接客了!”
那女子急道:“来唤我了,那便如此说定了,明日见面再说!”
潘严听到两人脚步远去之后,这才慢慢将窗户推开一道缝隙向外面张望,见窗外已经空无一人,但他可以确定自己刚才所听到的这番对话并非幻听,而是确有其事。一阵寒风从窗户缝隙中涌入,让仅仅穿着贴身单衣的潘严打了个冷战。忽然屋中灯光亮起,原来是那小姑娘秀珠已经醒来,下床取了工具点燃了灯烛。
潘严合上窗户回到桌边坐下,秀珠已经取来他的棉袍从身后披到他肩上:“老爷多穿件衣服,天寒地冻,莫要贪凉。”
潘严笑道:“老爷是从北方来的,那边可比杭州冷多了,少穿些也不妨事。”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窗外庭院中那一男一女大概也没想到这间没有灯火的房间里其实是有人在,而且正靠着窗边,在仅有一墙之隔的地方偷听他们的对话。潘严屏息静气,静悄悄地贴墙而站,不让屋外的人察觉到自己的存在。他虽然不是海汉军的直属人员,但既然现在是在给海汉效力,遇到这样的事肯定得弄个明白才行。何况这次的行动他也有份参与,对于通盛码头大火案的内幕多少也知道一些,一听之下便知外面这二人的对话恐怕不是随意编造出来的,如果不是有人故意设局要引自己上钩,那么就是真有人发现了大火案中的蹊跷之处。
潘严一边听着外面的对话,一边在心中暗自盘算,觉得自己身份暴露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昨天才到杭州,这城里知道他真实身份的人恐怕一只手就数得过来,而且这些人对海汉的忠诚度肯定比他高多了,断不至于有出卖他的理由。
至于说另一种可能,潘严倒是觉得出现的机率较大。他当日虽然不在通盛码头上,但也能想到这种在杭州城外排得上号的贸易码头,一天下来会有多少人走动,其中有人与海汉有过接触,或是注意到海汉船队某些细微漏洞也不足为怪。军方策划的行动方案虽然也算周密,但也并非做到了天衣无缝,要不是舆论节奏带得好,加之海汉军兵临城下所施加的巨大压力,让官府慢慢查探下去说不定真会识破海汉在这件事上玩的把戏。
虽然目前冲突双方已经达成默契宣布和解,但浙江官府吃了这么大的亏,这口气一时半会肯定是无法缓解的,要是被他们查出了大火案的真相,说不定形势就会出现新的反复。潘严虽然是海汉军的编外人员,但他也知道上头肯定不会允许有这样的“意外状况”发生。既然这女子声称另有消息来源,潘严便在暗暗琢磨,要如何确定她的身份,然后顺藤摸瓜去找到她所说的那个目击者。
不过窗外那男子似乎比潘严的脑子转得更快,便听他连连冷笑几声后才道:“你以为你不说,我便找不到那人了只消去问你家老板,将你近两个月的恩客列出,看看有谁是在码头做事的,想必一抓一个准!”
那女子并不吃诈,犹自坚持道:“你当来这里的人都是真名实姓,把身家都报与老板知道那你就去试试看好了!”
男子继续威胁道:“就算你老板不知对方姓名,但终究会有线索,无非是多花些时间罢了,待我找着了人,你可是一文钱都别想要到了!”
那女子沉默良久才道:“那便再减掉二十两。”
&nbs
第1189章 连夜动手
这个突发状况已经来不及向舟山岛请示汇报,林南当下便让人先去各处通知外勤队的人到米行这边集合,准备连夜动手。他手底下有一支十多人的外勤队伍,平时就以各种店铺伙计、手艺匠人等身份藏匿于杭州城内,只有行动前才会召集他们出现。这其中有龚十七留在浙江的手下,也有林南从海南带过来的旧部,都还算得上是行家里手,倒是林思和潘严二人从未参与过这类行动,不知要从何处着手才是,只能听从林南的安排。
林南倒也没有独断专行,向二人征求意见道:“如今线索都着落在这碧春园的妓女身上,你们可有什么法子,能不着痕迹地把她带出园子”
潘严看看旁边的林思,沉吟着应道:“在下临走的时候特意多问了一句,能不能将她们带出去过夜,服侍在下那姑娘说是不易成事,生客肯定是不行的,老板也不会放人。”
林南听完之后,眼神便转向了林思。林思见两人都直愣愣地盯着自己,连忙摆手道:“你们不要以为我是熟客,我其实也只去过那地方两次而已,觉得环境还挺不错,所以才介绍给了潘爷。要不,试试出个高价,或许老板就会放人了。”
“如果真能花钱解决,那倒能省下不少事。”林南点点头道:“但要是没法把人带出来,那就只能动手硬抢了!”
林南有着丰富的外勤任务经验,并不会将希望全部寄托于正常手段解决问题,为了以防万一,外勤队还是必须要提前做好行动准备。此外还需在城中提前备好一处僻静场所,用以审问那名知情的妓女。对他们来说目前最为要紧的就是时间,如果拖到明天之后,可能就会让官府有了介入此事的机会,而那绝对不是他们愿意见到的状况。
“此事恐怕我们三人都不宜出面,还得另找人选才行。”潘严补充了一句。
潘严这话的确是指出了目前的一个大问题,他和林思的身份可以说都是半公开的,如果他们带走这名女子,碧春园那边发现人失踪之后肯定会报官,很容易就会追查到丰盛米行这边来。而林南的身份根本就是见不得光的,他若是露面去做这件事,今后就很难再在杭州城里潜伏下去了。但问题就在于找个生面孔去碧春园,即便出得起价钱,也未必能顺利把人带出来。
林南手下的人效率还是不错,半个时辰之内,就陆陆续续来到了米行集合。不过这帮人大概是因为平时掩饰身份的影响,明显都是带有社会底层民众的特征,要想从中挑一个气质样貌像样一点的成员,扮成上流人士去碧春园把妓女翠娥带出来,看起来也并非易事。
但如果要动手把人绑架出来,且不说过程中会不会引发冲突,光是要将这翠娥从碧春园众多女子中找出来就是一件麻烦事。他们这一帮人可都不清楚此人长相如何,住在园中何处,只能是到了现场之后再设法打探消息。
“还是先尝试第一种办法,实在不行,后半夜再动手来硬的!”林南心知此事耽搁不得,一定要在今晚就处理妥当才行,当下还是果断作出了决定。
于是从林南手下当中挑了一名肤色相对比较白净的成员,换上林思提供的全套服装,扮演一名来杭州做买卖的外地豪客。虽然言谈举止并不算是十分合格,但仓促之间也找不到更好的人选来完成这个任务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