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啊您还是厨师既然如此下次我就去拜访您。”说罢,司令端起灌满伏特加的玻璃杯,“来吧同志们,大家起立。为了我们的别列科夫同志,为了新式武器,还有我们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干杯!”
如此,作为军区司令的梅得伟捷夫,宣布了宴席的开始。
瞧瞧这群年逾半百的老家伙,他们伏特加就是纯正的俄式方法——一口闷下肚。
喝法的确豪爽,可是伏特加这种烈酒,按照中国人酱香、浓香、清香的定义标准,实在是……实在难以启齿。
伏特加算啥简直就是酒精兑水。也是,伏特加的原材料几乎都是土豆,指望土豆还能酿造出什么好酒可拉倒吧!这些家伙们,他们不知道有茅台,更不会理解那种神奇的滋味。
不过从他们一饮而尽后舒服的表情,可能身处西伯利亚的他们,就是需要**的酒精兑水,来宣示自己的旷野,就像是北极刺骨的寒风那般凛冽和干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饭局也到了它最关键,也是最有意义的时刻。
已经红着脸的军区司令兴奋至极,似乎究竟没有令其沉醉,而是亢奋异常,精神处于最佳状态。
他兴致勃勃的嚷嚷:“有两位从莫斯科来的内务部的同志,他们已经在新西伯利亚逗留很久。我知道,那两位就是在等待您的新枪,现在新枪已经完成,他们应该立刻拿着枪械去莫斯科述职。”
说的这是费留多夫和卡斯特留拉,杨明志深深点点头:“是的。按照原计划他们十天前就该坐着返程的军列回去,他们已经逗留了十天,是时候返程了。”
“那就让他们离开,速度一定要快。斯大林同志一直希望西伯利亚军区有着更大作为,现在您的新枪能让领袖对我们有一些更好的想法。”
“哦更多的重视”
“当然!我们西伯利亚军区很大,我们的兵源人口一样庞大。人民需要更多荣誉,战士需要更多礼遇。您是知道的,西伯利亚地区有着大量的北亚中亚居民,他们世代居住于此。由他们组建的军队需要更多的尊重,唯有如此,他们才能更好的作战。”
话题突然转到民族问题了
本来嘛,苏联的民族问题一直尖锐。沙俄是用火枪和砍倒维持着一个巨型国家,对于俄罗斯人来说,维持国家稳定的重要方式,就是高压政策。苏联在三十年代的一系列措施伤害了境内的许多民族,甚至到了乌克兰人嘴里,就成了“俄罗斯人的压迫”。
战争或是团结联盟内各民族的契机,苏联也致力于通过卫国战争,把所有民族凝聚成利益共同体。
战争初期的两场大败,比亚韦斯托克口袋阵里被俘的大部分是白俄罗斯人,乌克兰合围中投降的六十万大军大部分是乌克兰人。战争继续,承担主要伤亡的就是俄罗斯人了。
斯大林自己是格鲁吉亚人,但他追随者中有着大量的俄罗斯人。某种意义上,俄罗斯就是联盟的基石,如果俄罗斯民族在战争中凋零了,纵使战争获得胜利,联盟也将难以稳固。
&n
bsp;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吉尔吉斯人、雅库特人、布里亚特人,等等西伯利亚、中亚和远东的民族,都加入军队抗击联盟共同的敌人,而非在遥远的地方作壁上观。
但数百年的历史里充斥着各民族的相爱相杀,想要顺利的协同作战,实在考验着指挥官的能力。
因为歧视始终存在着,有道是上行下效,如果斯大林给予这些亚洲人组成的军队更多关注,结果必然是巨大利好。
军区司令有些这方面的想法,就是当下的几大训练营里,新兵的构成就充斥着大量的原住民。
那是一大群善于打猎的年轻猎人,他们的日子普遍贫穷,许多人是当了兵后才开始顿顿吃面包、土豆管饱的日子。他们还需进一步提高生活待遇,除此外,武器供应方面,也不该是简单的莫辛纳甘。
就在饭局上,眼看着在坐的都
第1767章 样枪给予谁
费留多夫和卡斯特留拉,军区司令梅得伟捷夫知晓这两人目前还在科学院接受李森科的款待。
他们住在科学院里的高级招待所,而非是新西伯利亚州内务部分居的宾馆,这里面只怕还有李森科的某些操作
他们会带着枪械和子弹,乃至一些图纸文件去莫斯科,但他们所携带的东西肯定不多,其返程后也是第一时间回卢比扬卡面见贝利亚。至于谁将带着样枪觐见斯大林,这就难说了。说不定为了邀功请赏,贝利亚自己拎着箱子就去了。
毕竟贝利亚在联盟里留下许多恶名,西伯利亚军区的一批高级军官被判处叛国执行枪决,部分人的亲属至今还关在监狱里。大清洗最激烈的时期,梅得伟捷夫还没有升职为军区司令。
随着前任因叛国罪被执行枪决,他就调任为新的司令。
梅得伟捷夫是不敢对斯大林说一个不字的,毕竟那是苏联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身为军人,服从统帅是义务。
他的怨气瞄准着叶若夫,也瞄准着贝利亚。一些人的确有罪,祸不及家属,难道一群小孩子也有罪贝利亚认定那些小孩长大后也将成为联盟的敌人,必须予以惩罚。
斯大林终有一死,等到了那时候,贝利亚的幸福时光也随之终结。
斯大林已经六十多岁了,梅得伟捷夫相信一个人能活到八十岁是非常罕见的,恐怕属于斯大林的时代仅有十年。更有甚至,德国人的火箭炮不是轰炸了莫斯科了吗斯大林是坚决留在莫斯科,不排除他会在德军新一轮特殊袭击中死亡的可能性。
军队是遭遇重大清洗了,客观上造成了战争初期苏军的耻辱性惨败,也贻害到现在,以至于军队特别缺乏优秀军官。
军队中的高级军官们不会反对他们的领袖斯大林,大部分对贝利亚可是有着消极态度,可能谈不上鄙夷仇恨,至少也是不待见。
想到这儿,有些模糊的梅得伟捷夫下意识的翻出一根卷烟,自顾自的点上。
他吐了几个烟圈,活跃一些酒桌的气氛后,就嚷嚷道:“那两个人会把新枪送到卢比扬卡接受检查,这是必然的。别列科夫将军,您对贝利亚怎么看”
“贝利亚”杨明志琢磨着,这都哪跟哪儿啊,怎么突然扯到贝利亚了
“嗯,那个男人还不错。”
“不!”司令梅得伟捷夫一副什么都懂的样子,“那是个利欲熏心的人,和李森科一样,都是利欲熏心之人。既然您的枪械不可避免的要被其染指,为了避免您和我们新西伯利亚同志们的苦劳被染指,我们要把样枪多送给些人。”
杨明志点点头,他知道李森科是比较利欲熏心,贝利亚则是更高级的贪图权力,过分的贪婪或许能带来暂时的荣耀,往往最终也是身败名裂作为落幕。
样枪多送给些人,听司令这番鼓噪,杨明志觉得十分有道理。
“您刚刚提到了朱可夫和铁木辛哥,我们应该把样枪给他们”
“当然。但朱可夫同志现在很忙,他将长期在斯大林格勒方向指挥作战,就算样枪交给他,也是没时间审视的。我们应该将样枪交给华西列夫斯基,交给铁木辛哥。尤其是华西列夫斯基同志,他有着非凡指挥的头脑,定能瞬间发觉到您新枪存在的巨大潜力。”
“啊!是华西列夫斯基。”
“看您的表情,似乎……似乎您颇为崇拜我们的总参谋长!”
杨明志情绪稍稍稳定一下,这便说:“能担任总参谋长,他必有大智慧。”
“是的!华西列夫斯基,他也参与到斯大林格勒方向的作战指挥。我对这个人有所了解,他善于统帅大规模的部队作战,也善于观察基层部队的状态。根据各部队的实际兵力武器装备情况,以评估其综合战斗力,从而将几十个师做出合理的配制。所以您不用担心他不会重视您的新枪,您的新枪定能让他心花怒放的。如果连总参谋长同志都是积极的态度,我想国防委员会中,大多数人将支持新枪的量产。”
听到这儿,杨明志憨憨的笑了笑。
这就是苏联的现状,斯大林就是手握实权的最高领导人,但他不是真正的一言堂,就冲着他亲自指挥所打出“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这样的大败,他也知道一些重大问题应该合理的放权。
还是听梅得伟捷夫所言,苏联生产怎样的武器,固然其中有些迂腐的老家伙掣肘,整体而言,产业部门供应军队的军需品,第一要务还是基本保证质量的同时能大规模生产。
所以,1942年的苏联搞出了一大堆实用性武器。例如新下线的t3476坦克,司机是直接坐在钢板上,减震系统也几乎无效。又例如一些战斗机的机翼就是特殊的胶合板,只因美国的航空铝尚未运到,就用本土的木材一番加工凑合着用。
从某种意义上,“实用性”的原则迫使许多军工厂进行产业升级,最基本的轻武器许多零件开始冲压加工,只为提高产能。如今广泛采取了冲压加工法,冲锋枪的本月产能,将突破十五万支。该数字还有很大的提高潜力,所谓等一批工人完成培训,一批新机床到位,尼古拉耶夫斯基的工厂,冲锋枪的产能说不定能突破一天四百支,再配合一些辅助兵器,仅一天产能,活脱脱能装备一支专打巷战的步兵营了!
梅得伟捷夫又灌自己一杯酒,继续说:“现在的情况是,我非常相信斯大林同志在见到样枪后心花怒放。所以如若斯大林同志决定让一些工厂他,伏罗希洛夫和他的朋友们也不会公然跳出来反对。但是国防委员会的其他委员还是要提出一些重大质疑。”
“还有什么质疑”
“就像我之前说的,量产莫辛纳甘,终结svt40的项目,首要因素就是短时间内给一千万军队装备武器。大量的工业企业搬迁到乌拉尔地区,到了现在,新西伯利亚市还将接应一些西部来的企业呢。许多制枪工厂接到了可是期限长达数个月的生产计划,一切枪械都是按照计划生产。他们不可能迅速改变产业结构,我想斯大林同志也非常明白这一点,即便他非常中意您的新枪,量产的问题只怕也得到1943年能够解决。我想您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梅得伟捷夫此言不假,见其眼神,杨明志觉得他还话里有话。
“您说的很有道理。”杨明志顺着说,“我不相信领袖会为了我的新枪,突然调整各个兵工厂的生产计划,领袖不会做出不理智的举动,即便他有这样的想法,其他人也会据理力争。再说了,新枪的生产也必须专业设备,为了这十支枪,我可是联络了全城的诸个枪械制造厂。新枪实际是联合制造的。”
“但是您还是把这些工厂进行了整合,据我所知,至少四个工厂参与到这一项目中。”
“对。我不是贪婪之人,上级一旦有奖励,所有的奖励应当按照贡献进行分摊。”说到此,杨明志稍稍叹了口气,借着酒劲嚷嚷:“哎呀,如果我的工厂早一点落成,我就可以自己生产。东方有一个谚语,叫做求助他人,还不如自救。我明明可以自己生产突击步枪,但是我现在……”
杨明志深深的摇晃着脑袋,他一脸的无可奈何,就以现在的姿态去抱怨市长等人在这方面上的磨磨唧唧。
的确,到了新西伯利亚后,他觉得或是此地常年寒冷的气候,肯定使得居民们都变得慵懒。寒冷的环境下慵懒并非绝对的错误,减少活动、减少外出,身体就不会失去太多宝贵的能力,极寒的世界里那是保命手段。
如今是糟糕紧张的战争时期,懒散是致命的!
杨明志的话匣子就此打开,他不但批评了市长,也把科学院方面批判一番。无他,李森科明明许诺给设计局增设些建筑,目前统统是空头支票。
“他们已经在做了,您不要着急。”军区司令笑呵呵的说,“如今是麦收的关键时期,等忙完这一时期,他们就有充足时间解决您的所有顾虑。”
“但愿如此吧。”郁闷中的杨明志无可奈何的灌了自己一杯酒。
&nb
第1768章 天凉了
杨明志也不是酒仙,他虽然对酒精有一定抗性,伏特加喝得太多,精神也将崩溃。
再说了,从早晨忙活到深夜,白天的时候这幅身体还承载了枪托了一连串碰撞。杨明志渡过了非常充实的一天,亦是收获了巨大的成功,作为代价,身体和精神都非常疲惫,今日在酒桌上他又喝了三斤伏特加,在感叹自己的酒量就只有这么点后,也效仿军区司令,背靠木椅打鼾,直到卫兵进屋。
这些军区司令部的卫戍士兵,他们对于自己的长官们真是太了解了。
酒是个好东西,尤其在寒冷的新西伯利亚,司令部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大爱伏特加,哪怕是上级一直在提供一些研磨好的咖啡粉,以供工作人员提神,结果大家还是喜欢酒。
少量的酒让人浑身暖和精神抖擞,喝的多了,就如当下的情况,若不是副司令临时有事没有参与到饭局,今晚,整个军区的中枢就停摆了!
杨明志迷迷糊糊中觉得自己被抬上了担架,再后来,自己又躺在松软的床上。
实际也确实如此,军区司令许诺的事真的落实了。
……
“啊……现在几点了我这是在哪儿”
杨明志终于苏醒过来,下一秒就惊讶的发现,身穿军装的自己就躺在一张白色大床上。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不大的房间,瞧瞧光线的强度,时间肯定不早了。
“到底是几点了”他没有第一时间抬起胳膊,眼角瞥了一眼挂在墙上的挂历,昨日的旧日期被撕掉,时间已经是九月二十二日。
“哦已经到秋分了吗不对,西伯利亚这个鬼地方也该下雪了。”
杨明志终于看到了腕表,时间已经是上午十点。他依稀记得,昨日的饭局约莫在晚上七点进行的,他们提供的饭菜品种不多也有限,伏特加倒是上了很多。
一群年逾半百的军人为了体现自己的能耐,一个赛一个的给自己灌酒。至于喝到啥时候断片,杨明志估摸也许的晚上九点。
这么一想他才惊觉,许诺妻子的事成了泡影,这番清醒,肚子可是一阵胀痛。
所谓好酒,喝完醒酒后绝对不头疼,土烧勾兑的劣质酒里混有甲醇,喝了那东西,脑袋能难受好几天。
起床后的杨明志自觉精神状态不错,如厕之后又是拧开水龙头,鬼使神差的熟练的掰到“热水位”,用温热的水洗了脸,甚至还用肥皂把不长的头发洗了一下。
接着,解决完这一切,杨明志看到了洗漱台上镜子中的自己,还是那般机敏过人呢……
但想到刚刚的一系列行为,他也不仅再感慨一下:“这是军区司令部的招待所吧!如果不是没有电视、电脑、手机信号,这和下个世纪又有什么多大的区别。”
仔细想想,杨明志觉得如今苏联的大城市已经非常现代化,电力供应虽然紧张,和平时期的发电量一直在增长不是么。反倒是战争的因素迫使新西伯利亚大搞工业建设,发电量也是与日俱增。
如今的世界还处于电气时代的巅峰时期,至于信息时代,距离1970年的公历元旦还有二十多年呢!
想着太多也是病,出了房间里的独立洗手间,站在不大的房间里环顾一番。
“哎呀,一般的宿舍也就不过如此了。真是见鬼,我上高中那会儿,宿舍也是限制用电。坑,真是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