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枪械暂且码放在一个打木箱里,杨明志看看左右,继续吩咐说:“很快这些样枪会送到莫斯科去,在它们运上军列前,我们大家可要照看好它们。”

    “局长,此事您完全可以放心。”**夫自信的说。

    “我当然很放心。”杨明志顿了顿气,“到了现在,我们应该开始新的工作。多布洛夫!”

    “到!”

    “你领几个人把箱子搬到仓库,快去。办完后立刻回来,我给你们所有人交待新的任务。”

    三人搬走箱子又百米飞奔的态度跑回来,只求不耽搁局长的时间。

    太阳已经西下,黑夜为时不远。

    宽大的大办公室内所有白炽灯打开,整个房间明亮不少。杨明志已经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另外两支枪械的图纸必须快速的整理出来。

    如何实现快速就依靠这一屋子坐着的绘图高手们。

    所有的设计员们挺着高傲的胸膛,洗耳恭听局长的新命令。

    “所有人到齐了。”站在众人面前的杨明志扫视一眼,开门见山的说:“我们已经完成的突击步枪基础版的样枪,上级虽然尚未给予我们生产许可,新西伯利亚方面已经尝试自己做,那些工厂已经开工。

    接下来,我们要针对这一基础版本,研发出它的一些变种。至于是怎样的变种,你们已经知道。

    对!就是班用机枪和短突击步枪!

    我们要研发一个枪族,所有的枪械使用同样的中间威力弹,现在让我们将其他家族成员研发出来。

    首先,由我亲自带队,我们先把班用机枪的工艺图纸画出来。”

    话音刚落,办公室内的气氛一片热烈。

    局长刚刚抵达就开始了研发工作,大家作为局长的帮手,在完成基础版样枪的同志,也仔细看了局长其他的图稿。

    班用机枪,它不是轻机枪也不是重机枪,据局长所言属于一种新的类型。

    它就是装备给步兵班的一款武器,该武器必须是步兵班的火力中坚,兼顾火力和精确性。**夫等人看来,局长提出这个想法,肯定是参考了德军的班组配置。

    一支标准的德军步兵班,十个战士就是为一挺通用机枪服务,在旷野中战斗,每个班一挺g34,火力的确强劲。只是g34的弊端就是射速太快,火力故而强悍,给予普通步兵的也是沉重负担。

    弊端是有,德军之所以能够长期容忍,还是源于它给予步兵班的战术优势实在太大了。

    如今一般的苏军步兵班根本不具备这样的火力,新组建的许多普通步兵师部队的步兵班,十个战士八支莫辛纳甘,班长手持冲锋枪外,唯一的机枪手操持的也是捷格加廖夫机枪。

    大转盘里有47发弹,一个步兵班往往携带四个大盘子参战。反观德军,步兵班携带的装载三百发弹链的弹盒,往往要带五个。

    旷野作战模式,明明是苏军占了下风。

    **夫琢磨着,等到突击步枪开始大规模装备,苏军步兵班在旷野作战,也将拥有极大的战术优势。

    德军的g34射速特别快,它作为步兵班武器本身就是不务正业,对空射击才是其本职工作。**夫完全知晓其射速快的原理,所以在沼泽地,自己和局长一番探讨,愣是通过削弹簧的方式,愣是把一批缴获的g34射速削减到每分钟900发。

    即便如此也太快了。

    一款优秀的武器可能不应该射速太快,它打出的子弹务必精确,射速与后坐力、枪口震颤,都应该使得体重仅七十公斤的战士能够控制得住。若是到了战端激烈之时,它也当可以倾泻火力。

    仅就射速而言,**夫觉得,沙俄乃至苏联自产的老式水冷马克沁,它的那种每分钟六百发的射速,恐怕就是火力和后勤压力之间的最优选择。

    户外寒风呼啸,整个天空竟没有云彩,今日的气候的确反常!

    太阳落山一半,时间已经是所谓的秋分,气候是寒冬无疑了,从今日开始,新西伯利亚的黑夜是将将越来越长,直到冬至的极限。

    时间才下午三点半,**夫看看表,再看看伏案对着一张大白纸工作的




第1771章 班用机枪计划(二)
    “李森科,你这个家伙太磨蹭了!”

    提上裤子,杨明志再开头看看,公厕还是这个公厕,昏暗的灯光下北风依旧,用一个词形容现在的状况,就是冷。

    整整一天,针对设计局建筑的翻新与增设,这些工作依旧没有进行,仿佛李森科把此事忘了似的。

    作为一个大男人,对这点寒冷还是很能抵挡的。一想到自己老婆的现状,如何不担忧呢!

    忙活了两个小时,如果可以躺着歇一会儿再好不过,然饥饿感还是趋势着杨明志直接去厨房看看情况。

    还是炊烟袅袅的小厨房,灯光之下,两个女人依旧在忙活着。

    “唉!哥,你忙活完了!”杨桃高兴的放下疼筐,笑盈盈的说。

    “今晚可有的忙的。亲爱的,你怎回事不在屋里呆着,又跑这儿帮忙了。”说着,杨明志扭过头,“安妮,该不会是你要求的”

    “我……局长……我哪里敢啊。”

    “是我自作主张的。”杨桃走近自己的丈夫,介于几个小时前自己发泄了一番情绪,现在的心理状况还算不错。

    相比之杨明志的忙碌,杨桃现在真可谓的无所事事。

    其实在杨明志的观念里,既然做了孕妇,这肩上的担子可就很沉重的。在他看来,孕妇理所当然的要避免劳动,就应该像是皇后那般被伺候着,直到做完月子为止。如此一来能避免很多导致流产的祸事,也是对女人的一种照顾。

    这是杨明志的想法,杨桃呢,她只觉得自己成了废人。正是因为无所事事,内心才有这很强的愧疚感,暂时帮着安妮做饭,才让她觉得自己身处新西伯利亚,依旧有着很多的价值。

    杨桃坦白的说:“我现在感觉还不错,以后做饭的事我也帮着做的。等到我肚子太多,走路都步履蹒跚了,你让我在家里躺在着,我就绝不出家门,你觉得咋样”

    “你……”抚着妻子的脑袋,杨明志温柔的说,“好吧,你也不想被憋坏吧你在这里帮厨可以,只是不可以做重体力活。安妮!”

    “到!”

    “你都明白了吗她可以帮忙,你也有资格照顾好她!”

    “遵命!”

    杨明志点点头,他相信这个安妮会坚决完成任务。“好了,现在告诉我你们晚餐做的什么”

    “和中午的差不多。”安妮一脸自豪:“很快食堂那边会拉来一些新麦烤的面包。汤是咱们自己熬的,今晚我在汤里多放了些马铃薯,您看,所有的马铃薯基本熬成浆糊了。”

    中国人喜欢和清汤,西方人多爱酱汤。像是俄罗斯,在这一国度,粥和汤都笼统的用一个词汇描述,当然英国美国也是差不多。

    如果按照中国所谓把主食熬成浆糊就是粥的标准,现在安妮做的这冒着泡、满屋飘香的一大铁锅土豆浓汤,说它是粥无疑了。

    “还不错。安妮,你给我舀一勺子,我提前吃点。”

    “让我来吧。”杨桃走近铁锅,考虑到这锅酱汤很烫,她舀的不多,仅有半个大汤勺的量盛进碗里。

    “哥,你把它喝了吧。”

    “好嘞!”

    媳妇儿给的晚餐,就算口味是寡淡的,意味也是浓厚。

    对于杨明志,寒冷的晚上喝上一碗热乎汤,简直是一种享受。

    半碗汤喝完,他突然问到安妮:“你上午又骑着车子进城了吧”

    “是的将军。”

    “你明天还去吗”

    “一般我都会去商店看看,有新货供应我会排队购买。您给我的经费我都会用在关键之处。如果您有别的要求,我将无条件落实。”

    “好的,我的确有个要求。这个汤口味是不错的,就是缺乏辣味。你最近几日多留意,如果有胡椒、辣椒、大蒜之类的,一旦能搞到,多花些钱也要买。”

    “遵命!或许胡椒我可以买到,其他的……”

    “你尽量吧。等一会儿面包送到了,我就招呼大家过来吃饭。天冷了,你就往汤里多放些盐。还有一件事。”

    “您请讲。”

    “我记得的李森科许诺给咱们一些面粉呢,显然今天还没有送到。”

    “是的。”安妮赶紧说,“我问过食堂方面,实际上今天就开始供应新面粉了。这件事我还真的需要请教您的态度。”

    现在,杨明志需要作出一个选择。只见的安妮转述食堂的意思,所谓如果设计局拿走面粉,食堂就停止派人送面包,反之亦然。

    这可怎么办呢

    看着安妮的眼睛,杨明志问:“安妮,你的烤面包技术如何”

    “我可以的。”

    “好!我们要面粉,暂时不吃食堂的面包了。你明天去食堂那边拿面粉,咱们自己烤面包。”

    “可是将军,您看看咱们厨房的小烤箱,它的体积可不大呀。我有些担心,咱们设计局所有人有二十多人,就算是贝茜卡来帮我,我们两个女人给这么多人做饭。我可以累一些,就怕饭菜做的不及时。”

    “这不是大问题,警卫们是轮岗的,我让他们来给你帮佣。至于做饭做不及的问题,你也不用担心。”

    说罢,杨明志炯炯有神的看着妻子,他已经明白了,妻子其实是那种闲不住的人。她毕竟是那种比较传统的女人,即便怀了孕回归了家庭,家务活绝对是麻溜的干完,做饭更被她视为身为妻子的义务。那么现在给整个设计局的人做饭,也是支持丈夫的一种方式。

    “亲爱的,等面粉到了,你就可以大显身手了。”

    “嗯!”杨桃高兴的狠狠点头,丈夫的话真是点拨,该怎么做真可谓门儿清。

    ……

    今日的晚餐和以往没有大变化,如果有,也是大伙觉得浓汤更咸了。

    他们随便找个地方解决了晚餐,言谈之中,顺便又把还没着落的内部食堂这件事,拿出来批判一番。

    工作上的事不宜在吃饭上大说特说,夫肚子里有很多话要讲,还是等到局长吃完饭,下令所有人晚上加班之时再说。

    所有人,晚餐几乎是三下两下就吃干净了。

    大办公室有一个大好处,它很暖和。再说了,这一次所有技术员,巴不得第一时间钻回办公室,原因只有一个,局长出门后直到吃饭时才现身,间隔的那些时间,大家可是好好观摩了一下局长绘制的杰作。

    就在办公室内,大家已然品头论足一番,也得出一个共识新枪是好枪。

    因此,杨明志回到自己的座位,瞬间就发现自己的东西有人动过。

    不由他提问,夫已经第一时间凑了过来。

    “我说夫,你是不是仔细看了我的图纸”

    “当然!真是太美妙了,我仔细看了一遍。局长,您真是个天才。”

    这话说得,杨明志突然一阵莫名其妙:“你不要奉承,既然你看了,说说你的意见。”

    “意见我就一个意见,我们应该大量制造。它真是好枪,仅从图纸来看,您的改进就是把咱们的实验用枪,改造的更像轻机枪。”

    “是班用机枪,我再强调一下。”

    夫深深点头:“但究其性能,它的确是一



第1772章 多布洛夫的野望
    追随杨明志旧了的技术员,可以说非常了解自己的上司了。

    那是一位精力旺盛的实干家,他的智商可能有二百,研发武器效率精神,且每一款新武器的实用性都很优越。

    局长是如此的有才能,更令人惊讶的,局长才三十岁。人生三十岁就已经成名,杨明志没有意识到自己本身已经是部下们的巨大榜样,有道是年轻人最是争强好胜,诸如年轻的设计员多布洛夫,他已经下决心尝试赶超局长。

    这段时间,不得不说局长的确给予自己不少关爱,或者说局长对待所有设计员都很仁厚,品德是没的说的。

    现在,新枪的图纸给予了多布洛夫巨大的启示。

    就像是十九世纪,德国人造出了旋转后拉式的枪机系统,于是乎,各国兵器设计局和兵工厂都竞相效仿,基于该原理的步枪已经五花八门了。

    局长的新枪,其核心系统就在面前。

    “我基于这一系统,研发出以我名字命名的新式突击步枪,会不会成功呢”

    多布洛夫倒是很务实,他明白,自己的脑袋瓜也比较好使,终归不如局长知识渊博。当下自己的任务还是学习,就像是列宁一直倡导的那样,人生应该活到老学到老。等自己跟着局长学到了一身本领,到了那个时候也才有资格另起炉灶。

    或许多布洛夫并非能力出众的天才,当前他却是所有技术员里最为兢兢业业的。

    他一丝不苟的作为自然被杨明志看在眼里。

    队伍里有着一群踏实肯干的角色,他们肯定是设计局中坚力量无疑。他们都是非常年轻的人,以后真是前途无量。

    一旦进入工作状态,杨明志完全忘却了时间。

    甚至于妻子在晚上九点半跑来大办公室,催促丈夫早早休息,杨明志简单了哦了一声,满脑子还是沉浸在对大量图纸的修善。

    目前,有一项重大工作,杨明志尚没有十足把握交给手下人来做。

    那就是对加工工艺的编纂!

    作为最强大脑的杨明志在该方面堪称强项,再者编纂工艺亦是他的本职工作。至少在穿越之前,他担任车间领导时,可是多次批评工艺员们工作的瑕疵。一双敏锐的眼睛长在脑袋上,脑壳之内又是一台无比精密的思考机器,他的思考逻辑颇为缜密,编出的工艺优秀,工人照着加工也能避免许多麻烦。

    针对每一张图纸编出合适的加工工艺流程,由于是对基础版突击步枪的改进,针对原工艺的调整,就是重中之重。
1...547548549550551...6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