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妙不可言,我感觉简直是十挺重机枪在开火,我也真切感受到它的后坐力。听着,别列科夫将军,我现在必须改变态度。您的新枪,它的子弹的确小了不少,威力绝不会衰弱太多。”
“哦您改变意见了”杨明志眯起眼睛问。
“当然,如果拆掉枪口制退器,那后坐力对于我这样的老人将是致命的!即便是现在,多达六百次的撞击,我觉得自己的肩膀已经轻微淤青。”
“啊司令同志,也许我们应该立刻叫医师来。”
“不必,我还没有那么老。我是个老兵,更学得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我知道力量是相互的,子弹的动能越大,我承受的后坐力也越大。再看看远处的靶子,它已经面目全非了!它的子弹绝对富有威力,或许只是弹头飞行一千米后无法射杀敌人罢了。其实这就足够了,二百到三百米的距离,每一名战斗都手握一支轻机枪,那种火力对于敌人的步兵是致命的。由它构筑的防线,恐怕突破的唯一方式就是用坦克或突击炮冲锋。”
杨明志有些惊讶,仅仅是第一次使用,这个老家伙已经把问题看得很透彻的。
但此人看得绝非特别透彻。
所谓的АБ42突击步枪,它就是为7.62x39mm步枪弹服务的工具。该型子弹飞行八百米依旧能一发毙敌,只是如此距离已经超越人眼机械瞄准的极限,且子弹飞行也愈加失稳。子弹的射程最大还能达到两千米,只是如此之远,弹头的穿透力已经无法击穿牛皮。
面对着满地的弹壳,杨明志耸耸肩:“您说的很有道理,其实我再稍加改进,例如增长枪管并安装两脚架,更换三十发弹匣为五十发弹股,甚至我还能进一步改造,使它能使用二百发的弹链。”
“啊!这……这不就真的成为轻机枪了!”
军区司令双眼写满了震惊,听得别列科夫惊人之语,他丝毫不觉得是吹牛,因为仅从技术改进来说,任何一个造枪械的兵工厂,那里的工艺人员拿到АБ42突击步枪的图纸后,很容易进行大规模的改进,将其轻机枪化绝不是难事。
杨明志轻轻摇头:“您说的不全对。我是有能力离开开进的,目前只需调整一下图纸,市里的那几家兵工厂就能开始制造。只是改进型号出来,它就不是轻机枪了,我称呼它班用机枪。顾名思义,每个步兵班都将有一个火力担纲,而且所有的枪械所用子弹也完全一致。”
“哇,听起来真是诱人。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您必须在新型号上尽力解决。那就是您的枪口过热问题!我相信您的能力,那么我也说说自己的希望。”
军区司令定了定神,接着展示着自己烫伤的手指对杨明志说:“射手必须要避免这一状况,你要想办法改善枪管散热问题。既然您所谓的班用机枪有很强的火力延续性,您就更要解决该问题。我倒是有一点建议。”
“您请讲。”
“给枪管安装散热片,这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对于您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或者就是装备水冷套,火力持续性会更好。”
散热片水冷套杨明志的脑子有些凌乱。军区司令的建议并无独到之处,现世的许多机枪都是可以安装水冷套的,例如美军祖传的m2hb重机枪,美国海军防空巡洋舰经常给它套上水冷套,从而获得更优越的对空射击效能。
“增加散热片,它的确是可操作的。不过我不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因为我觉得,在实际战斗中只有最愚蠢的士兵,才会短时间的疯狂连续射击把自己的弹药全部打干净。那是一种自杀行为,没有人会去做。我有着充分的基层士兵经验,士兵一定会主要使用半自动模式,以求在有限的子弹条件下,更精确的射击获得最大杀伤。我估计,只有进入巷战了,士兵才会把它当做冲锋枪。”
军区司令耸耸肩:“或许是我多虑了。的确您是身经百战的老将,说不定以后我还要请教您呢。”
“嘿嘿,您过誉了。的确我的新枪还需要很多改进,本次实验不就暴露了一些问题么我想枪管的问题,还是应该从改进金属性能的方面入手。
第1763章 野蛮试炼(二)
时间已经到了下午,看客们完全无视没吃午餐的饥饿,一个个坚实的站在靶场,只为见证一个有一个的奇异场面。
阳光忽明忽暗,穿着厚衣服的大家感受不到天气的寒冷。
杨明志这番依旧穿着着衬衣,领着部下热火朝天的装填了二十个弹匣。
没有什么庄重的宣布,格里申科手持一杆突击步枪,以卧姿瞄准着一百米外的靶子,开始了终极实验。
它开火了!
突击步枪喷涌起火舌,格里申科以自己的臂力压制着枪械的震颤,不停短点点射。短短七秒钟,一个弹匣就全部打完。
格里申科由于是卧姿,没工夫也没必要去搞单手换弹匣的骚操作。他故意磨蹭了近十五秒才换上新的弹匣,一来是给后面的弟兄给空弹匣装子弹时间,二来也是希望枪管被被风吹得凉一点。
连续三个弹匣过去了,枪管已经开始冒烟,它只是看着让人不放心,仅此而已。毕竟就是刚才,军区司令老当益壮,冒着所谓炸膛的风险打完了六百发子弹,护木被熏黑索性还没有燃烧。
因此格里申科心里有数,在打完二十个弹匣前,枪械应该不会报废。
枪管在冒烟,护木也散发出诱人的焦香。
十个弹匣已经过去了,在观众看来,就是一挺轻机枪打到现在也该换枪管了。还是由于军区司令自己刚做了示范,事实证明至少在六百发之前是没有危险的。
但是,随着射击的持续,大家的心情愈发紧张。
那么杨明志就那么自信吗不!他的自信不过是表演,格里申科实实在在打光了二十个弹匣,护木的焦香使得距离射击位十米远的他都能嗅到。
杨明志旋即暂停手头的装填工作,碰了一下自己的另一位部下:“列别德。”
“到。”
“格里申科在逞强,他即将坚持不住。你去替换他。”
“遵命!”
所以呢,对于看客大家注意到射手换人了,一幅幅望远镜盯着交接的两人一举一动。
格里申科的肩膀非常酸痛,纵使这枪远不如莫辛纳甘那般剧烈后坐力,连续撞了六百下如何不难受呢
一切都是将军的荣誉,任何的痛都要忍耐,再说身为军人,想想斯大林格勒奋战的那些弟兄们所经历的,这点痛苦算个啥
格里申科还是保持着谨慎,待列别德过来后才缓缓起身。
“营长,我把五个满载的弹匣拿过来,我们现在换人。”
“好的。列别德你可要注意,千万不要射击得太快。我现在……我……算了!试验场我们不得出丑。你明白我的意思。”
列别德在看到格里申科扶肩的动作就明白一切,他缓慢结果炙热的突击步枪,下一步就是直接将整个枪身浸泡在满是冷水的铁皮水桶中。
一千双眼睛从未离开过试验场,列别德的惊人举动瞬间引爆了全场的异动,枪声暂且衰退,与风声相呼应的,是上千人因为惊愕的呜呜声。
“哦真是疯了!他们……他们真是疯了。司令同志,那个人是别列科夫的兵,他就这样把枪扔到水里”市长乌莫夫质问道。
“我怎么知道这是什么情况!”军区司令一脸的迷惑,再看看左右,只怕没几个人明白那位别列科夫搞得什么操作。
“看起来桶里的水都成了蒸汽,我知道他是想搞水冷作业,怎么会把枪械全扔到水里!真是疯狂,这样的士兵是愚蠢的。”
“也许吧!”司令摇摇头,“如果仅是降温,整枪浸水的效果确实好。只是这样做后枪械能否继续射击,我……我无话可说。”
军区司令是这样的态度,那些直接参与到枪械生产的几位厂长也是一样的怀疑与担忧。
一群记者可管不了那么多,既然枪械是几位厂长联合别列科夫将军一起搞的,他们肯定知道一二。
知道吗
不知道!
这就是里固施科夫等人的态度。
记者甚至还直接找到将军的妻子,以求这位年轻女人能提供一些合理的解释。
解释杨桃的回答倒是干脆:“我从不怀疑我的丈夫,他研发的新枪不会有问题。”
看客们无人明白整枪浸水是否合理,反正那枪械在铁桶里浸泡了整整一分钟才被拿出来。
突击步枪还在滴水,第二射手列别德的双手也被浸湿。
“但愿不会有问题。一定不要有问题。”
定了定神,列别德自认为正冒着炸膛的风险继续射击呢。实际也确实如此,一冷一热之下,许多枪械是受不了剧烈的热胀冷缩,继续操作是非常危险的。
也许新的突击步枪没有这方面问题!
年轻的列别德多了一种殉道者的心态,他趴了下来,身边的备弹已经多达七个弹匣,再看看不远处战友,尤其是将军本人的眼神鼓励,他瞄准着另一个靶子,扣动扳机……
枪声响了!又是熟悉的连续点射,活脱脱的一挺轻机枪!
军区司令再度被震撼,整个身躯不自觉的在颤抖。
“不可思议!被浸水了还能继续射击!好枪,是好枪!”
有道是事实胜于雄辩,千人目光注视下,冷却到四十度的枪管很快有热起来,连带着射手本人都陷入蒸发水汽产生的云雾中。
雾气迅速消散,很快枪管又开始冒烟,一切都像最初的样子。
当列别德射击的时候,后面不时有人递来装填好的弹匣,又拿走打光的空弹匣。
对于杨明志来讲,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列别德快速的打光了十个弹匣,到目前为止,枪械的机械性能依旧没有改变,就算是枪身冒烟护木又在散发香气,一百米外的木靶不还是被打得粉碎了么!
然而一支突击步枪的确是短时间打了一千发子弹,再列别德打完第十五个弹匣后,由于没有人再提供子弹,射击暂停。
“现在轮到你了,谢尔盖去吧!不要担心,我们的枪械一切正常!”
“好的,将军。”
年轻的谢尔盖捧着十个满载弹匣弓着身跑去,与此同时,杨明志在站起身面相围观的人们,以他能发出的最大嗓音吼道:“我们打了三十五个弹匣,合计1050发子弹。我们将继续!”
一千发子弹,不管结果如何,他们自己看了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对于围观者,现在只有目瞪口呆的份儿。
话音刚落,记者们便开始在各自的笔记本上龙飞凤舞的记录下这疯狂的事实,也不时有闪光灯的强光送人群中发出。
“已经一千发了,司令同志,您觉得如何”市长乌莫夫压制着亢奋问道。
“好枪!我只能这么说。”倒是现在的军区司令已经从最初的震撼中走出来,他娴熟的掏出两根烟为之点燃,其中一根递给市长:“同志,抽一根烟吧。您不要太紧张,没什么好紧张的。”
“好,我……我不紧张。”
“您千万不要紧张,我们就在这里睁大眼睛看看,我倒是想知道别列科夫的新枪极限究竟在哪里。”
&nb
第1764章 实验之后
三千发高强度射击的试验胜利结束,对于这样的结果,观众们所能表现的心态只有一个——惊喜。
杨桃为自己的丈夫欢呼雀跃,她娇小的身子抱着身边的安妮又蹦又跳,嘴里语无伦次的嗷嗷着,只为宣泄自己的欣喜。
那些参与到枪械生产的厂长和一些来靶场参观的技术员,由于各个部件都是出于他们之手,将军的成功亦是代表自己的巨大成功。
至于记者们,他们都意识到,今日自己着实搞到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新闻!
不止一位记者在笔记本上写上:高效稳定的打击侵略者的武器胜利诞生在新西伯利亚。
人群之中掌声欢呼声雷动,更有了解工业生产之人意识到,经过这次试验充分证明了一件事,新西伯利亚的冶金工业和军工制造能力,已经站在了伟大联盟的顶端,完全不输给战前的列宁格勒的那些高级工厂。
他们所能意识到的就只有这些了,哪怕是军区司令本人,也不能对新枪的未来做很好的估计。
轰轰烈烈的实验结束了,现场的书记员们记录下大量的详细记录,尤其是报社的记者们也耗费了大量胶卷。
甚至这其中还存在一台摄影机,机器记录下黑白色的影响,其中的内容全然是一名士兵手持枪械持续射击的场面。摄影机留下了长达二十分钟的胶卷盘,它们被封装起来,成为最直白的证明——新枪如同轻机枪般射击。
实验结束,上千人也没有必有再留在军营吹冷风。
“走吧,别列科夫同志。”军区司令对杨明志说:“我邀请您去我的军区司令部。”
“哦是做客吗”
“当然!您本是客人,我还没能亲自找带您呢。不仅是这样,我还要邀请很多人去。”
司令萌生了很多想法,所谓新枪的综合性能强劲的不可思议,它的前景自己的脑袋想象力已经非常有限了。总之它是好枪,如此好的东西,联盟必须想办法定型量产。
未来的红军战士们不可能再装备沙俄时代定性的老枪,瞧瞧这款新枪,只怕换装svt40的计划可以彻底删除掉,以后列装的就该是所谓的“АБ42突击步枪”。
列装新枪是目的,在此之前,大量的前期工作必须落实。
例如,应该向相关产业、相关部门介绍这款新枪,得到他们的认可。
军区司令不犹豫的邀请市长和第一书记去司令部一趟,大家聚在一起好好和别列科夫将军商量一番下一步的对策。
重要人士就站在自己身边,杨明志看看左右,他们都是新西伯利亚当地的首脑。
“走吧,将军同志。”市长乌莫夫一脸的急迫,“事已至此我们必须开一个小会。”
开会
还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杨明志心生一计:“是关于枪械的小会既然是会议,我们何不再开一个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梅德韦杰夫有些不解,“有必要吗通常情况,我们是不搞什么新闻发布会的。”
毕竟本时空的苏联媒体清一色是官方的,各报社都是隶属于当局的传媒部门,因此它们同意是行政部门。
基于这种情况,重大消息的传递完全是内部进行的,以至于不需要记者亲自去参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