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就在靶场的一边,杨明志再一次和市长乌莫夫见面,老家伙炯炯有神的双目再度给予自己巨大印象。
乌莫夫完全不见外,开门见山的问:“将军,您看,我们带了这么多人过来。估计您一定能猜到,为了您的项目,整个城市都沸腾了!快告诉我,您的新枪在哪里!”
“您稍等。”杨明志示意格里申科,很快,一支突击步枪就成了乌莫夫手里的玩物。
钢枪在手,苍老的身体幻化青春,仅就见到的第一眼,乌莫夫的战士之魂就意识到,它绝对是把好枪。反正,一款好枪肯定是漂亮简洁的。
“真是漂亮,那一天你们研究设计图纸时,我派去的书记员也描下了草图。仅仅一周的时间我已经拿到实物,睿智的别列科夫将军,您真是伟大联盟的幸运。”
杨明志笑了笑:“是不是好枪不是仅凭看几眼就断定的。既然大家都来了,我们就不要磨蹭。实验现在开始,您意下如何”
“好啊!”说罢,乌莫夫一摆手,他的一个副手立刻抵上一支军用望远镜:“这次我是有备而来,我绝不对错过任何有趣的瞬间。”
“好的,那就有请大家排成横队观摩。我还看到有扛着三脚架的记者同志来了,他们当在绝佳位置设立拍摄点。”
“对,我们互相准备吧。”
实验尚未开始,人群中已经弥漫着成功的气氛,大家在靶场的边缘排成人墙,为了避免遮挡后排的视线,前排的许多人已经不管干净埋汰,直接盘腿坐在地上。
记者们第一时间立上三脚架,一些装备高级相机的人,已经对着杨明志本人拍照了,突然的亮光证明了一切。
……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
杨明志已经趴在草地上,他操持着自己设计的突击步枪,枪管就平稳的垫在沙袋上。整个人岔开着双脚,一副标准的匍匐射击姿势。
一阵精神上的恍惚,让他觉得又穿越了时空。
在那个位面,自己最先接触的枪械就是五六冲,而今这款枪和五六冲的渊源也过于暧昧了,手握着枪械,一股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油然而生。熟悉感还是占了主体,如此以来,打靶必将非常顺利。
然而其他人处于趴姿状态,很快发现一个尴尬的问题——不适应。
原来,传统的步枪多是平肩射击,经验丰富的他们必须适应新的姿势。在杨明志站起身亲自指导一番后,小插曲宣告结束。
他们很快学会了新的射击姿势,逐渐适应后,并没有人声称新姿势难受。
杨明志这边基本准备就绪,包括他在内的十人排成一列,枪械的弹匣都仅装填十发子弹,目标则在二百米之外。
二百米,很多的战斗在该距离最为激烈,如若它的好枪,就该在靶子上留下密集的弹孔!
就在另一边,军区司令又和市长乌莫夫聚在一起交头接耳了。
“司令同志,您看别列科夫将军,他把外衣脱掉又以趴姿射击,真看不出来他是将军,简直就是士兵。”
司令梅得伟杰夫耸耸肩:“他就是士兵,整整一年前他还是营长呢!唉,战争让很多基层的优秀人才快速晋升,这个年轻人已经和我同级了。”
“但愿这样的人才多一些。对了,梅得伟杰夫同志,我想和您打个赌。”
“哦打赌什么意思。”
“我们就赌别列科夫将军的靶子,您说他大概能打出什么结果”
“二百米的距离啊……”司令想了一下,“也许能打中靶心,但愿他不会脱靶吧。唉,我想好了,他不会击中靶心。”
“好吧。那我就赌他会击中靶心。如果我输了
第1761章 我有特殊的换弹匣技巧
“当然!”越是联想越激动,军区司令加大了声音,“二百米外的直径一米标靶,一个冲锋的敌人暴露面积也就比靶子小一点点。您看看靶纸是什么情况所有的靶纸,弹孔主要在五环以内!我的数学能力也能看出,仅仅是采取半自动模式,您的新枪就能极大概率击中二百米外的敌人。”
“是啊,的确是令人震惊。”杨明志附和道。
“还不仅如此!”司令摇摇头,他以资深军人的姿态深入分析:“二百米的距离拥有极高命中率,可见到了一百米距离,命中率就更高了!它还有另一个优越性,一旦第一发没打中,射手完全可以立刻补上一枪。您的新枪弹匣里有三十颗子弹,士兵就是采取半自动模式,能够更长久的高精度射击。”
其实最初的靶场实验本打算打击一百米标靶,杨明志最后决定,为了验证它的战斗力,靶子后调一百米,对此司令将信将疑的支持了。
原来,当前的新兵训练营,由于给予新兵的训练时间实在太紧迫,关键性的射击训练也被缩短时间,所训科目一样被削弱。
该训练营的士兵打靶训练主要是一百米精度射击,官兵在平整的靶场发射十发发子弹进行精度射击考核,至于考核的及格线也很宽泛,十发击中靶子五发就合格了。然而这样的科目只能达到最基础的射击要求,距离实战化的要求非常远。
司令这样的资深将军何尝不知道这一点,然上级的命令也过于严苛了,有脑子的军官都知道,一两个月把一群市民农民练成一直强兵简直痴人说梦,仅就他获悉的打靶成绩,命令经过了两周的打靶训练,十发全部脱靶的笨蛋居然还存在。
奈何就是笨蛋也不能踢出队伍,军队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也许到了战场上,笨蛋的胡乱射击,也能击中某个敌人呢这就行了。
反正到了战场上,整个步兵师的作用性也是有限的。纵使十几个步兵师都是弱旅,若是高级指挥官运用得当,弱旅聚集起来迸发的战斗力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种乘法运算。
所以不必要求个体的士兵有极高的技战术能力,正如试验之前别列科夫将军说的那番话,未经高强度训练的新部队,就是一群炮灰。
司令当热也不喜欢这一词汇,新兵训练上或许的确该加强力度,也如别列科夫将军所言,新式武器的装备是增强士兵战斗力的另一种措施。
现在,军区司令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新兵若是大量装备所谓的突击步枪,基本的瞄准射击新兵至少明白,对着一个目标扣动扳机,纵使第一发打不中,后面的二十九发难道还打不中吗
一个步兵班全部装备该兵器,短时间内就能倾泻出三百发子弹,就是敌人中弹一发,整个人也极大概率不能战斗了,其实战场上,受伤和阵亡的敌人就战斗本身而言,效果都是一样的。
与此同时子弹消耗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不过子弹的生产终究是小问题。军区司令获悉,新枪所用的子弹实际就是本地兵工厂造的,可见其技术含量并不高,图纸扔给许多工厂,大家能迅速量产!
子弹的成本终归是小的,如果能给予技战术水平窳劣的战士高战斗力,就是子弹消耗增加五六倍也是值得的。毕竟前线若能少死很多人,敌人的嚣张气焰能更好的打击,也省的后方大规模的强制征兵最终弄出数以百万计的寡妇孤儿日夜哭嚎了。
以上都是十发子弹的打靶成绩,首先所有的射手都是经验丰富之人,枪械也的确是好枪。如若枪械采取全自动模式,又是怎样的结果
他努力清醒了头脑,问到杨明志:“现在,您该给我们演示一下,您的新枪如同轻机枪般射击了。”
“好啊!是时候再做一次漂亮的表演了。只不过……”
“您有顾虑”
“是有一点。我不能保证其他射手有我做的这般好,首先就由我展示一番。”
在杨明志的示意下,标靶被调整到了五十米。这一距离已经非常近了,但凡一个士兵,如果连五十米的靶子都打不中,部队可以为其办理退伍手续了。
五十米距离靶子,用栓动步枪或是半自动步枪还能脱靶,这是不可想象的。然而连续射击的自动步枪,随着射击的持续,枪口跳跃愈发难以控制,越是疯狂扫射越是容易脱靶。
现在的杨明志又把身着的毛衣脱掉,上身仅着一件软料衬衣。他的裤腰带里还别上三个香蕉型弹匣,且说他现在的形象不怎么雅观。
一个将军以如此粗鄙形象示人,司令实在为其名誉担忧,不过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别列科夫将军的枪械上,因为这一次,将军将使用全部三十发子弹的弹匣,使用枪械连续射击。
不仅仅于此,将军腰里还别着三个弹匣,合计多达一百二十发子弹,目标就是五十米外的靶子。
“dp机枪是47发子弹,其射速不是很快,好在火力持续性非常好,能打得敌人不敢露头。我倒是要看看别列科夫的新玩具能搞出什么名堂。”司令如此想着。
不错,dp机枪是苏军的主力轻机枪,它远不如德军mg34的火力,好处也是苏军的步兵不必分担恐怖的子弹消耗。
一切似乎都准备就绪了,处于站立姿态的杨明志看看左右,只见的数百双眼睛都在看着自己,还有几十副望远镜对准自己,至于那些记者们更不用说。
“好吧!让我们开始吧!”
随着一声大呵,折叠的枪托抵在肩膀,杨明志瞬间前倾着身子,双脚作交叉姿态。他的手指轻轻调节到全自动状态,准星对准了仅有五十米的靶子。
他开火了!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枪械喷涌起火舌,枪械也在震颤,细心的人们都注意到,将军的身体也有轻微的震颤。
此时此刻的杨桃和安妮坐在视野极好的位置,两人都借到了望远镜,以看清那人的英姿。
丈夫真是帅到极致,他真是个英勇的战士。不仅仅是这样,明明是他突击设计的枪械,怎么觉得他非常熟练,熟练的不像样子,就好似有许多年的使用经验。
杨桃揉揉眼睛只为看得更轻。
清脆的枪声在靶场回响,又传到很远的地方,不懂实情的新兵们还以为是机枪开火了。实际呢接受机枪训练的新兵已经结束上午的训练,此时此刻偌大的军营就没有机枪训练。
军营里都在传说,今日上级来了一千人,只为观摩新枪的试验。
那独特的枪声是什么源头不是新枪还能是什么
新兵们巴不得能去一探究竟,奈何自己没有这方面的权限,只能等的试验结束了,去找到维持秩序的卫兵那里询问一些情报。
至于围观的人们,大家亲眼目睹了新枪的一种酷似轻机枪的操作。
早在沙俄的一战时期,俄国就搞出了自动步枪,介于那时候的技术水平,自动步枪都很沉重。其实目前所谓的自动步枪,与轻型机枪的划界非常不严谨,很多人干脆把两者混为一体。
总之,自动步枪自身必然很重,虽然可以全自动射击,那种夸张的枪身震颤,只有壮汉才能驾驭。
明明别列科夫将军是精壮而已,他脱下毛衣后,整个人居然有点瘦弱的样子。就是这样的人,居然完美的驾驭了枪械。
还不仅仅如此!
三十发的弹匣仅用七秒钟就打完了,很显然,将军还是刻意压制的速度。
这就结束了不!该换弹匣了。
司令深知杨明志所言,新枪换弹匣很快。正好,他倒是要看看所谓的快,究竟是如何的快。
于是乎,令人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
弹匣全部打完,杨明志立刻松开托枪的左右,拔出腰里的一个弹匣。新弹匣硬磕卡榫,失去卡榫卡住的空弹匣瞬时掉落,新弹匣随即塞进枪膛。
他扣动扳机的右手瞬时松开,拉动一下拉机柄给子弹上膛,紧接着,又开始了一连串的短点点射。
&nbs
第1762章 野蛮试炼(一)
折叠枪托不停冲击着肩膀,它的力度并不大,持续不断的撞击愈发的令军区司令感觉不适。
缘何
且看手中这支枪管并不长的枪械,它的射击持续性已经超越了某些机枪。
他已经连续打了五个弹匣,还尝试做了一下单手换弹匣的神奇操作,虽然技术非常的生疏。枪管被打得微微泛红,不可思议的是,继续射击居然还是可以的。当然,枪管成了这个样子,精确度大幅度降低。
疯狂的射击盛宴,军区司令自己就打出去近六百发,作为已经半百的老家伙,保养不错的强壮身体也很疲惫。唯一不疲惫的还是他的精神,内心的兴奋因为亲自上阵更上一级。
也是基于这次亲自上手,司令得出了不少结论。
首先,一名普通步兵肯定不可能把六百发子弹装在身上,太重了士兵承担不起。以现在的标准,普通士兵最多就携带两个基数,即120发全威力步枪弹。
新枪使用中间威力步枪弹,子弹变轻就能携带更多。可新枪的射速其实很快,就是采取半自动模式,新兵一定会肆意挥霍火力,当枪战爆发,每个士兵的弹药消耗都是巨大的。为了应对这一消耗,每个战士携带的子弹恐怕也得超过二百发,军队的后勤部门也将承担更大的压力。或许,这就是新枪若全面装备部队后的唯一麻烦事吧。
在稍稍想想,或许那也不是多大的困难。
本来,军区司令在战争爆发前,就想着西伯利亚军区全面换装半自动步枪后,新兵训练与演习的诸多事宜。更换一支射击效率更快的枪,后勤压力增加,基层士兵也该施行新的战术训练。
现在可好,一款射速更快的枪械横空出世,它的优越性能妙不可言,其尴尬的弊端也不得不面对了。
为了这次实验,杨明志准备了九千发子弹,十支突击步枪将其消耗干净。
令一支枪械高效射击,以断定其作战性能,早在一战时各**队都在做了。
德国的一挺马克沁,水箱不停循环水冷,愣是连续打了一万七千发子弹才坏损。法国的一挺哈气凯斯,依靠着风冷也令它打出一万两千发子弹才出现故障。
它们都是退管式枪械,机械性能的稳固性先天比导气式高一些。
遂在本次实验中,一支突击步枪承担了多达三千发的射击压力。
是的,如果一支步兵用枪械能连续打出这么多子弹还不出现大的毛病,完全可以证明其出色性能。
这就是整个实验的最终压轴好戏。
军区司令放低枪口,一百米外的标靶也被他打得面目全非。自己老当益壮首次操作新枪械,居然大部分子弹上靶了,他在感叹自己身体素质还不错外,就是抱有敬畏之心,面对手中炙热的“家伙”。
“啊!真是好极了,我觉得这幅衰老的身体再度青春!”
杨明志自豪的说:“我看到您非常高兴,怎么样我的新枪如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