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我”杨明志拍拍胸膛,“您看到这些勋章了吗是不是觉得我是个英雄的确,勋章是我战功的证明,而这些战功也是用上万士兵的牺牲换来的。它们挂在我的胸前,我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时刻提醒着我勋章背后的事。”

    见得高尔基诺夫沉默不语,杨明志的话匣子算是打开了。

    “我知道您在训练一支步兵师。现代战争,一支普通步兵师的作用已经非常有限。我获悉,您训练的新兵未来装备最多的兵器,依然是栓动步枪。步兵师缺乏反坦克能力,几乎不存在防空能力,所有用的装甲辅助车辆也基本没有。因为普通步兵师不是精锐部队,他们充其量就是炮灰!

    我知道,炮灰不是什么好词,然而这就是可怕的现实!

    他们仅仅经过最多三个月就被赶到战场,训练时的武器也很一般,只有到了欧洲后,他们才能人手一支枪械。

    我几乎可以确定,现在正在训练的部队,他们整编成一支步兵师后投入战斗,莫看整编部队有一万两千人之众,可能经过三个星期的高强度作战,依旧能够战斗的就只有五千人。这还是理想的状态,可能最终仅有两三千人还能持续作战。可即便如此,上级也会碍于现实的困境,坚决不会让这支逼近崩溃的部队撤下来。

    我们总是不乏褒奖至此去讴歌这些战斗到最后一人的部队,可对于这支部队,恐怖的伤亡是悲哀的。

    听着!尊敬的同志,您现在手中掌握着近两万人的生命。您必须想方设法快速增强他们的技战术能力,战场上才能减少牺牲。

    很抱歉,说了一些您可能不爱听的话。”

    “不!您的话很有积极意义,谢谢您的忠告!”说罢,高尔基诺夫还立正敬了礼。

    杨明志点点头,突然间,他的肩膀被梅德韦杰夫轻拍了几下:“我的同志,您在这里实在不易透露战场的事实。庆幸我们只是聚在一起谈论这些事,否则您的发言用喇叭广播,只怕会弄得士兵们人心惶惶的。如果让那些热血青年畏惧了,对作战肯定不是好事。”

    “您说的对!”杨明志长叹一口气。刚刚的那番话确实自己有感而发,表面是对负责人说,亦是在给予军区司令以忠告。

    作为将军,将军的第一要务可不是关心每一个士兵的个体存亡,麾下的部队能时刻保有作战能力,将军才当得称职,至于部下的伤亡,只要在可承受范围内一切好说。

    然而现在的情况实在恶心,苏军中优秀的师长屈指可数。当然,在战场上一介师长的主观能动性是有限的,数百公里的战前已经被苏德双方的近千万军人排布了个水泄不通。如此的作战模式下,师长看来也不需要多少智商,上级让进攻那就冲,哪怕是率领一万血肉之躯冲击敌人钢铁堡垒集群也在所不惜。

    师长难以顾上个体士兵的死活,方面军司令也难以顾上麾下某支步兵师的死活。尤其当下的作战,凡是担任助攻任务的部队,往往会遭遇灾难性伤亡,即便如此身为军人必须服从命令,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

    杨明志觉得自己的话已经非常收敛。

    军区司令声称斯大林让他抓紧时间训练新兵,斯大林想干什么,再明显不过。南俄地区的战火进入白热化,双方谁能顶得住谁就能赢。小胡子在占领区搜罗炮灰,又从法国调集部队开赴南俄,还砍掉北方莫德尔的一些部队。

    例如,和杨明志有一战之缘的德军第100军第371师。该师是整个军里伤亡最小的,他们被调到南方作战。

    苏军一样在疯狂的增兵,其力度可比德军更强。第62集团军正在城市里和敌人作着没玩没了的巷战,大量的新步兵师还在编入该集团军,以替换打得基本失去建制的老部队。

    杨明志相信,他看到的一大群踢正步的年轻战士,极大概率会战死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如果他们运气好,也可能作为战略预备队之一,在朱可夫的命令下,针对保卢斯来一次漂亮钳形攻势合围保卢斯。

    如果是这样,一开始的战斗新步兵师可能不会遭遇太严重的苦战。然而一旦到了前线,想要平安的回到西伯利亚老家,就得等到战争结束。

    &nb




第1759章 在靶场
    这里就是靶场了。

    杨明志睁大双眼望去,在他面前呈现着的是一大片荒芜的开阔地,脚踏之地就是西伯利亚随处可见的黑土。正前方立有一些标靶,看其位置,杨明志可以估计到,最远的靶子已经设在五百米之外。

    用莫辛纳甘打中五百米外的靶心只有经验及其丰富且视力天生优越的人能够做到。当然,就是靶场高手,到了战场上碍于复杂多变的环境,忍受着此起彼伏的爆炸声,还能精确击毙五百米外的敌人,可谓是优秀狙击手了。

    莫辛纳甘完全能击中一千米外的目标,陷入,军营方面没有那么乐观,最远标靶就设在五百米外罢了。

    最远的标靶是如此,最近的仅五十米,其中最常用的还是二百米标靶。

    二百米或是一百米,旷野战斗中中最激烈的激战,就是在这一距离范围发生的。杨明志估摸着,军营方面也是根据经验得出一套结论,故而并不计划、也没有足够时间,把所有新兵训练成神枪手。

    其实要把新兵训得百发百中,训练中必须加强打靶训练力度。同时期的日军士兵就是一群子弹喂出来的怪物,但精锐士兵的大量消耗,也使得后期的部队失去了百发百中的能力。

    战争打到整个世界在燃烧,交战各国的精锐之师大规模的在战争初期消耗掉,士兵的技战术能力能够带来的战术优势已经非常有限,谁的后勤能力强,谁的暴兵能力强,将绝对战争的胜负。

    苏联仅用短时间训练一大群动员兵作战,大量的伤亡他们承受得住,然德军就无法承受。

    杨明志可以断定,该军营内的新兵做多就做做靶场训练,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真正的战场情况。

    想必而已,在沼泽地时,自己还开辟一片地,专心搞些模拟战场的训练,甚至还闹出过人命。措施的确取得不错成果,在以后的作战中,突击训练的民兵已经在训练场感受到真实的枪林弹雨,真正战斗中,没有谁是懦夫。

    “也许,我该趁机给他们传授一些独特的训练方式”

    的确,大战爆发前,苏军的实战训练就是军事演习,毕竟那是演习,演习也有一点演戏的成分。

    各地的新兵训练营根本没有搞什么模拟战场的训练,每天跑操还有爬高上低越障碍,都是针对体能和灵活度的训练。打靶训练也是使得士兵有着最基本的作战能力。除此外,就是自由搏击或是老毛子压箱底的拼刺刀训练。

    越障时士兵身边预设炸点突然爆炸,匍匐前进时头顶就是横飞的机枪子弹,这些情况一概没有。

    终究靶场就在眼前,再看看平地上有设了一些沙袋,那里就是所谓匍匐射击点了。看起来,军营的确提前做好准备。

    枪械就摆在方桌上,杨明志召集其余九名实验员聚在桌前。在大家的身后,包括军区司令及随从等人员,二三十人聚精会神的围观,甚至后排之人干脆搬来木椅,只求一看究竟。

    “好了,你们都到了。军营的同志们,我很感谢你们参与新枪械的实验,我也获悉你们都是训练营的教官,也都有上战场的经历。现在,我请你们暂且忘却以往的经历,因为你们看到的新枪,是一种全新的枪械……”

    杨明志一边解说,一边逐个零件的将一支突击步枪大卸八块。

    完全不同于svt40,新枪根本就是由几种不大的零件拼凑而成,有一种儿童积木的感觉,所有零件互相契合,最终成为一支枪。

    围观之人无一例外是懂枪械的,尤其是军区司令梅德韦杰夫。自己昨日已经目睹了别列科夫将军的拆抢表演,今日再看一次,依旧感觉惊艳。

    德国的冲锋枪是全金属制造,英国人用暖气管道造了一堆不怎么靠谱的冲锋枪也是全金属的。全金属有巨大好处,一个机械加工厂的各类车床,就能制造枪械所需全部零件,何况别列科夫的新枪许多零件干脆的冲压完成的。

    梅德韦杰夫的任务不仅是训练新部队,他也经常去军区内的各个兵工厂,督促工厂方面加紧时间生产武器。所以诸如轻武器的制造他也略知一二。

    **沙的一些零件就是冲压而成,尤其是其所用的弹股。冲压的好处就是高速高效,这是毋庸置疑的,就是其质量,梅德韦杰夫还是有些担忧。

    再说杨明志这里,他的当众一番讲解,令那些训练营派来实验员迅速明白了新枪的构造,至于接下来的射击姿势,这就不劳杨明志再费心了。

    终究所谓的АБ42突击步枪的父亲就是Аk47,它还是经过了一番改良,仅从面相上看还是很讨人喜欢的。

    在那个位面,卡拉什尼科夫发明Аk47也不知一蹴而就,除了其背后有高人指点,也在于苏联的几家研究自动武器的研究机构,早就搞出了名堂。只因战后斯大林需要苏联有一款自己的突击步枪,各个机构把研究发生全威力自动步枪的经历,用来研发突击步枪。

    杨明志这番可是绕过了漫长的研发与改进的时间消耗,一蹴而就搞出了喜人的成品。

    它的质量绝对上乘,样貌也讨喜,在靶场立刻赢得了实验员的青睐。

    仅论它的样貌,不安装香蕉型弹匣,的确有点svt40的韵味,但它的枪管可短了不少,乍一看去有一种卡宾版本的感觉。那么,该怎么操作它已经不言而喻。

    一个姓谢苗诺夫的实验员拾起一支枪,拉开枪托抵在肩膀,左手扶枪托,右手握枪把。他已经尝试着把弹匣塞入枪膛,卡榫清脆的扣合声是那般美妙。

    此刻弹匣内是没有一发子弹的,他轻松一扯拉机柄给子弹上膛,接着瞄准远处的靶子,弓着后背扣动扳机。

    “哇!您已经无师自通了,也省的我教您合理的设计姿势。”

    谢苗诺夫憨厚的笑了笑:“尊敬的将军同志,我实话实话。看到了这支枪,一种强烈的尝试冲动左右了我的身体,我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枪。我想它既然漂亮也定是性能卓越。如果刚刚弹匣里有子弹,我扣动扳机的结果,应该是如轻机枪那般连续射击吧”

    “当然!”杨明志肯定道:“它可以像冲锋枪那般疯狂扫射,您也可以调整快慢机进入半自动模式,就像svt40那般。”

    “真是精妙的设计!”

    “我看到您胸口的卫国战争勋章,您一定上过战场。”

    “是的。我参加过莫斯科保卫战,我所在的部队伤亡很大,而我的左耳也在战斗中被敌人的炮弹炸坏,索性右耳的情况还好一点。”

    “真是可惜的结果,但是您确实是英雄。”

    “您言重了!”谢苗诺夫赶紧敬畏的说:“您才是真正的英雄,我很荣幸,能与苏联英雄站在一起。”

    “好吧,我们都是英雄,我们还有很多共同点,因为我们都曾是基层的士兵。我很了解士兵,更了解普通士兵将面临着怎样的战斗,所以我设计了这支特殊的步枪,专给普通士兵使用。等一会儿,我会带领你们就在这里,给其他人展现它的优良性能。在此之前,我们先把所有的弹匣装满子弹,记住,每一个弹匣能装三十发。”

    一个将军和一个中士平易近人的聊天,梅德韦杰夫有些惊讶。可能别列科夫将军就是这样,他的那种东方人的内敛与



第1760章 二百米的惊艳
    这次靶场实验吸引了各路人等,他们经过一番波折,终于赶在十二点前抵达军营。

    “你们早就该到了!来就来吧,每一次都要搞个大排场。”军区司令梅得伟杰夫不爽得摇摇脑袋。

    大量的轿车、军车,甚至是敞篷客车载着大量人员进入军营,以往根本没有出现这种状况。

    一辆辆挂着苏联国旗的轿车整齐停放在一片空地,它们整齐划一的模样增加了威仪敢,更是令受训的新兵议论纷纷。新兵们一如既往的操练,介于现在的状况,傻子也知道又有一群大官来到这里,有哪个笨蛋敢懈怠训练呢

    新西伯利亚市的市长乌莫夫亲自来了,在他的身后是多达五十人的庞大参观团。

    这才是市里的团队,各路人等超过一千名,仅记者就有三十人。

    凡是新闻媒体,他们都将《真理报》作为业界标杆,地方的报社故而紧跟《真理报》的脚步。

    传奇的别列科夫来到了新西伯利亚,市内的报社机构早就摩拳擦掌,巴不得直接面对传奇将军进行零距离采访。

    这一次,所有媒体人逮到了一个绝佳机会。

    所有的记者都被赋予重大使命,即找到别列科夫后尽可能的提问,反倒是新枪的靶场实验有点配角的感觉。

    当然,这些记者非常忌惮对将军的不尊重,何况市长和军区司令也都在这里,没有他们的许可,想必别列科夫将军也会对冒昧的采访嗤之以鼻。

    三十多名记者,他们扛着本时空的硕大照相机,紧跟在庞大参观团身后。其前面就是一大群穿着黑色呢子大衣,头顶圆顶绒帽的人们。

    市长本人也是一副传统打扮,顶着硕大的帽子,显得他的脑袋挺小。

    市长第一次来此军营还是它开始建立的时候,本身军营的建立也没有多久,他来参观枪械演示的同时,也是来看看军营的建设进度。计划内的砖石建筑进度如何普通新兵宿舍如何军营的食堂伙食如何重重事情是军区司令的本职工作,身为市长,乌莫夫也必须知情。

    对于杨明志,他表演了一番弹匣的特别操作后,一众人就开始百无聊赖的等着那群人磨磨蹭蹭的抵达。

    等待的时间有些无聊,能够打发无聊的,只怕也是拆装枪械,顺便再指导一下实验员的射击姿势。

    理想的重装步兵不但需要强健的体魄,还必须了解枪械的正确用法。不管是哪种枪械,任何的缓冲装置都是无法完全抵消后坐力。诸如一些霰弹枪,它的后坐力之大、枪口上跳力度之猛,往往开一枪后,射手肩膀酸痛外枪口也就对着天花板了。

    在此,杨明志干脆特别强调一下,所谓新枪采取半自动模式,手感上有些像同模式的svt40。若采取全自动模式,射手必须学会压枪技巧,调动全身的肌肉以压制枪身的震颤,即便新枪的后坐力力已经不是那么大了。

    难道这支枪的后坐力真的很大

    一枪未发就听得它的设计者这番说辞,军营派来的几位实验员不禁有所忌惮。

    反倒是格里申科等人,大伙昨日可是看到将军射击时的英姿,将军看起来这是有些壮而已,他堪称完美的压制住枪械的震颤,那射击之稳,好似在操作冲锋枪。

    等到数以千计的“观察员”到场,大家就能对着靶子畅快射击了!

    等待的时间并没有那么漫长,焦急的心态倒是令包括军区司令在内的一票人相当烦闷。

    终于,该来的人们终于到了。

    “真是疯狂,难道各路机关的官员都来了别列科夫将军,看来您的名号真是吸引人呐!”军区司令不禁赞誉。

    “也许吧,司令同志,我们很快开始实验。”

    “好的。记住,我将中途加入你们。在此之前我们先去会会那些人。”

    来的人的确超过了一千人,因为里面还有一些城市的卫戍部队和治安警察,他们的出现都是为了保护乌莫夫在内的一票高级官员的。除此外,的确有大量的机关人员被派遣出来,只为弄点前沿情报带回所在机关,作为爱国主义报告的重点题目。
1...541542543544545...6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