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话是如此,李森科可不想第一时间杀回去,再者他获悉消息时,其本人可是在一个距离科学院足有二十公里远的偏远农庄呢!该农庄的所有土地,麦子在播种时候可是被科学院的农学院特别关照,有着试验田的意味,所以在麦收的时候,李森科自觉应该亲自来监督。

    他并非匆匆杀回去,坐上轿车可是特别叮嘱司机,结果三辆轿车开得慢慢吞吞,等到了科学院太阳都落山了!

    从院区西大门的门卫处,他从卫兵那里得知了更具体的情况。

    原来经过别列科夫将军与军区司令的交涉,事件看起来得到了妥善解决,早在太阳落山前,军区司令部的直属警卫团就全员撤走了。针对科学院的戒严仅仅持续了两个小时,虽然给日常的生活工作造成了些许影响,现在一切正常。

    “简直见鬼!那个别列科夫究竟在搞什么!”李森科跺了跺脚,回到车上后直接命令司机,轿车直奔普里皮亚季武器设计局。

    一辆轿车突然出现在设计局大办公室前,它的出现毫无征兆。

    而此刻的杨明志,正围在办公室里拼凑的那张桌子边,一边看着桌上的枪支弹药,一边津津有味的嚼着面包。

    对于明天的靶场实验他心有成竹,说不定量产与军队的大规模装备,就是很快的事情了。当然,为了这一目的,自己需要两个坚实的支持者,一个是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另一个就是西伯利亚军区的司令员梅德韦杰夫。

    轿车的噪音引得正聚餐的设计局全体人员为之一振,不知是何人拜访。

    “难道军区司令又折道拐回来了”

    杨明志刚刚站起身,就看到李森科本人只身闯了进来。来者沉着一张脸,似乎在压制着内心的愤怒。

    是啊,闹出一场乱子,院长本人如何能不愤怒呢

    其实不然,李森科这张脸比较奇特,只要他故作严肃,给予他人的感觉就是在愤怒。

    “尊敬的将军同志,我完全知晓刚刚发生的事!您真是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麻烦,万幸的是,事件似乎和平的解决了。我……我看到您还在这里安心的吃饭,看来您并没有受到惊吓。”

    “是的,事件解决了。”杨明志稍稍鞠躬,“很抱歉,因为我的鲁莽给您带来困扰。”

    “您能意识到,这就是最好的。尊敬的将军,我刚从远方的集体农庄赶回来,我甚至没回办公室就直接来您的设计局。您是将军,也是荣誉院士。再次我以院长的身份,给予您一项建议。”

    “您请讲。”

    “以后,您研发的任何新式武器,一定要去正规合法的地方进行实验。科学院内有多个武器研究所,他们都遵循科学院的规定,您是触犯这一规定的第一人。”

    “对此我深表遗憾。”

    “好吧,我对您只有一项忠告,以后不要再这样了。”说到此,李森科话锋一转:“我看到您的桌子上还摆着一些枪械,它们就是枪声的源头吧。看来您的新枪已经成功完成。”

    归根到底还是自己的鲁莽早就恶果,院长本人都来了,面对这个人,表现出愧疚是一种谋略。既然院长也对枪械有意,那就顺便再介绍一下。

    “42突击步枪”,杨明志如此称呼自己的枪械。

    枪械的型号李森科丝毫不关心,甚至如何操作手枪,他更是很不擅长。毕竟他是农学家,武器方面的事近乎一窍不通。

    然而这样的外行人给予了这一突击步枪一个非常特别的评价它很漂亮。

    “真是一直漂亮的枪啊,就是不知道军人是否喜欢。”李森科如是说。

    “哦您在怀疑它华而不实”

    “不,我没有这方面的意思。我对枪械基本不了解,我唯独知晓一个原则,麦子的品种是否优良由麦收的成果决定,枪械的好坏也是如此,它需要经过战场考验。您准备好了吗您觉得它如何”

    “当然,它是最好的。”杨明志自信的说,“我和军区司令做了约定,明天我会带着枪械去军用靶场,军区司令本人将作为见证人。”

    “真是好极了,至少比您在院区内放枪要好太多。”

    “嘿嘿。对了,既然您都来了,还有一事我有求于您。”

    “您请讲。”

    “明天我还需两位关键的见证人,就是费留多夫和卡斯特留拉。”

    杨明志说起的这两个名字可是令李森科记忆犹新,为何两人是莫斯科卢比扬卡总部来的,所谓收到特殊命令暂且住在科学院。

    所以此二人一直住在院区内的高级招待所内,每天是好吃好喝的供着,有时专车还要接他们去市里转转,或是去本地内务部办事处看看。如果能够成天宅在宿舍里是最好的,奈何他们闲不下来。

    “好的,我会立刻通知他们,督促他们把明天的行程全部推掉。”

    杨明志点点头:“您就这么说,新式枪械开始进行靶场实验阶段,他们就完全明白了。”

    &




第1757章 郊外的新兵训练营
    军区司令已经获悉,别列科夫将军的武器设计局今日要倾巢出动。他们都是国家的精英,要接送一大群人当然不能用简陋的卡车,万一在被寒风吹出疾病就糟了。

    一共有十五辆轿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的开进科学院。

    众多车辆抵达,亦是完全出乎杨明志的意料。见得车队抵达,杨明志就带着全体人员站在户外组成队伍,堆砌的几个大箱子里,装载着的就是全部的枪支和弹药。

    毕竟是重要的行动,一身戎装穿在身,杨明志也小心的佩戴好全部的勋章。

    现在的他还不知道,这身打扮将给予靶场训练的新兵们怎样的震撼。

    车队平安的抵达,心情好极了的军区司令梅德韦杰夫本人也是一身戎装,他下了车,径直的走近那位勋章最多的男人。

    “别列科夫将军,我就知道您的队伍人数庞大。您看,我准备的车辆足够将你们全部接走。”

    “是啊!真是谢谢您,的确对于我们设计局,今天的行动关系到我们的荣誉。”

    “它注定大获成功。您看!”梅德韦杰夫使了眼色,杨明志侧目看去,只见费留多夫和卡斯特留拉也站在这里。“我已经听说了,他们滞留在新西伯利亚的重要任务。今天的行动,他们将作为重要的见证人。”

    杨明志点点头,他再次也不想和那两位内务部的老家伙再絮叨什么,彼此间早在列车上就做了约定。

    回过神,再看着军区司令的研究,杨明志催促道:“我们不要再磨蹭,抓紧时间吧。”

    “好的,显然您已经做好一切准备,我们这就出发。上车吧年轻的将军,还有其他人。”

    浩荡的车队向着目的地奔去。

    几天以来杨明志仅有几次进入市区,那还是去办公事,丝毫没时间哪怕是最低限度的逛街。

    这座城市杨明志了解依旧非常有限,他甚至没有搞到一份城市规划图,所以当车队进入郊区,这里的景致就完全陌生了。

    透过车窗,他看到了远方一些黑色的影子,恍若一大群猛犸象在苍茫大地缓慢运动。,仔细一看才明白,那是大型联合收割机,短短一个昼夜,麦收工作根本不可能完成,机器没有停歇,它们还在收割着麦子。

    麦收是其他人的事,与军队和武器设计局的联系,似乎仅仅是粮食的供应。

    凹凸的公路令本次“行军”给予杨明志一些熟悉的感觉。道路颠簸,周遭是收割后的农田,树林却在远方,环境有些像普里佩特沼泽,就是这儿的气候可真是冷啊!

    晨雾已经散去,阳光在遮天的云彩中时隐时现,气候的异变已经开始渐变。

    大地苍茫,天空有些阴霾,目睹此景的人难免有些忧郁的感觉。

    也许,一个晴朗的上午才是枪械实验的最佳时机杨明志知道,自己已经别无选择。

    军用靶场越来越近,在车队抵达靶场前,杨明志实在不能再心平气和的坐着。

    他摘下眼镜,使劲揉揉双眼。双目处于最佳状态后,他看到远方突然出现了大量的白色帐篷。

    “哇!我还以为离开城市,最近的定居点会在很远的地方。这是怎么回事!旷野之上怎么还有大量帐篷他们是居民区!”

    “不!”坐在副驾驶的军区司令马上解释一番,原来那些帐篷里住着的人,就是最新招募的新兵。

    梅德韦杰夫其实有些惊讶,别列科夫身为将军,难道不知道城市的周边有着很多的新兵营这一事实本来就是新西伯利亚人尽皆知的事,再说很多市民的儿子,就在这些新兵营接受训练。

    苍茫的大地令车队变得非常渺小,如若杨明志能操纵无人机从高空鸟瞰,他就能看到,荒原被人为的修善一番,大量的白色帐篷早就了一个硕大的兵营。

    梅德韦杰夫觉得,既然自己的同僚不明白,车队抵达目的地还有段时间,趁这个功夫顺便说明一下。

    原来,杨明志将要抵达的靶场就是属于一个巨型新兵营。

    就在八月底,西伯利亚军区收到了莫斯科方面的一道紧急命令,立刻暂停现有新兵的训练,所谓的不合格的新兵全部进行整编,直接送往南俄方向。除此外再加紧训练十个师,至少在十一月之前,完成五个步兵师的训练。

    所以,梅德韦杰夫满打满算也就只有六十天时间,去完成斯大林所谓五个整编步兵师的训练任务。

    按照1942年初制定的新版步兵师标准,五个整编师就是五万五千人,由于西伯利亚军区的兵源状况还很充裕,所谓五个师可以组成六万人的大军。

    对于犬牙交错的东线战场,六万人构成的五只普通步兵师难以成为中坚力量,然而这样的基层部队数量多了,也能完成质变。当下的苏军构成中,突击训练的部队占比率巨大,而他们的敌人确实训练有素的。苏军不得不严重依仗着兵力上的优势,去执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西伯利亚军区是个非常庞大的军区,最大城市新西比利亚的郊外存在着三个巨大的新兵训练营。

    杨明志即将抵达的就是该城市最后突击建立的军营,基于这种原因,大量的木质营房尚未建设完毕,新兵却已经开始日常的训练,他们不得不暂且住在帆布帐篷内,直到合格的营房建成。

    但对于他们,享受木质营房的时间终究是短暂的。他们终将是这一军营的匆匆过客,士兵们都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训练时间表,给予大家学习军事作战的时间最多才九个星期。

    时间一到,该军营所有训练之人都将被整编成一支步兵师,奔向属于自己的战场,面对自己的宿命。

    听着军区司令的介绍,杨明志的内心砰砰直跳。

    他不得不担忧的说:“领袖真是太着急,新兵训练时间才两个月,这样的士兵如何成为百战强兵呢”

    “那就要看他们自己了。”梅德韦杰夫又不是榆木脑袋,他当然知道军训时间过短,这样的新部队简直就是比突击武装起来的民兵强一点罢了。

    民兵部队也能有可歌可泣的作战,然他们的技战术水平窳劣不堪,很可能迅速的伤亡殆尽,碍于糟糕的组织性纪律性撒丫子逃跑的人也大有人在。

    梅德韦杰夫长叹一口气,只能自我安慰的说:“我们现在有一大任务,就是教育这些新兵怎样遵守纪律。一支纪律涣散的部队,就算拿着您性能优越的武器,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至于关键的射击训练,我们在招募士兵的时候一直优先招募有射击经验的年轻人,尤其是那些森林猎人的儿子们。所以我招到了许多天然的射击精英,接下来就是把他们从散兵游勇培养成一支团队。”

    杨明志点点头,不禁叹言:“也许,那位瓦西里扎伊采夫就在接受训练。”

    “什么扎伊



第1758章 炮灰论
    “先不要着急。m.xm.x”杨明志向前几步走,站在这位负责人面前。

    且看这一身的勋章,着实给予他人强烈的压迫感,再看看军装上的领章肩章,这位将军不是别人,正是传说中的别列科夫。

    每一天,新兵的训练任务都是繁琐的,忙了一整天后,坐在办公室内抽出时间看看报纸,此乃负责人高尔基诺夫的休闲方式。他在报纸上第一次获悉了别列科夫的名字,更得知那是个国际主义战士。

    现在的军队里充斥着五花八门的人,甚至一些被判了徒刑的囚犯,也被拉进队伍进行训练。那么,军队里再多一些外国人无可厚非。

    高尔基诺夫一直觉得自己和那个传奇的别列科夫不可能有交集,不曾想,这位传奇将军不但来了,就站在自己的面前。

    他是听从了军区司令的命令,知晓今天会见到何人,而今一个大活人站在自己面前,来自一堆勋章的压迫感,还是令他不由的颤抖。

    “看起来您很紧张”杨明志平静的说,而这番平静令气氛更加窒息。

    “是……是!有……有一点。”

    “是在畏惧我吗不用紧张。”

    “是!我……我不紧张。我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很好。看来您已经完全明白我和我的部下来此的原因,但愿这次实验一切顺利。在此之前,我有意问您一些其他的事。”

    作为一个在七月份一度统帅五万作战力量的将军,身处偌大的军营,顷刻间就令杨明志热血沸腾。

    据说这里有一万人接受训练针对这个问题,果然还是当面问问营区负责人来得轻松。

    有道是外行只能看到数目庞大的新兵在踢正步,或是打靶训练,新兵的英姿会让苏联公民们热血沸腾。

    作为一个内行,杨明志最想知道的依然是他们在接受怎样的训练。

    “我们这里有接近一万五千人在训练,每天还有一些新兵员加入。我们有能力将普通人短时间内训练成合格的士兵,他们将为苏维埃祖国尽自己的义务,他们将在前线告诉侵略者,谁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又是一番口号性的说辞,其中却不乏一点问题。

    “短时间内合格的士兵”杨明志眯着双眼,“仅仅是上月初,我才结束了一场大规模战役。那是在白俄罗斯的南部,我指挥了至少三万人参与作战,经过四十天的激战,仅有一万人还能继续战斗。您对前线了解怎样这就是前线的可怕伤亡。我的部队还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兵,即便如此老兵也大规模的牺牲。所以您短时间内无法训练成合格的士兵,充其量,就是一群炮灰。”

    杨明志自知此番言论言重了,他丝毫不给这个负责人面子,还是要说出来。

    “将军……您……”

    听着这番泄气话,谁会好受呢高尔基诺夫心情很是不爽,奈何对方的确是个老将,自己丝毫没有反驳的胆子。
1...540541542543544...6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