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当局逮捕了逃入村子里的几个白俄匪军,即便他们宣布不会忠诚于沙皇。

    自二十年代初期的动乱时代结束,这个村子的居民终于过上的安静和平的生活。包括诸如三十年代波及全联盟的大清洗,也没有波及到这里。当局后来在森林中砍出一条路以改善交通,村苏维埃组织村民伐木运出,又运出林中的一些物产,以兑换货币。

    如果没有战争,他们与世无争的生活必将持续下去。

    战争改变了一切。

    德军快速占领了乌克兰和白罗斯,但他们不能在占领区的非重要区域布置大量兵力守备,所以在许多村庄,除了留下极少数的士兵,就是令伪军守卫。

    在占领区的行政划分上,布克察村归属于“乌克兰民族委员会”管辖。这个伪政权乃德军的拥趸,究其原因,有相当数量的乌克兰人记恨三十年代初的大饥荒,并视其为斯大林的阴谋。本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原则,他们乐意为德军服务。

    一些乌克兰人希望建立乌克兰的民族政权,也因此,德军在乌克兰招募伪军的工作,比在白罗斯好上十倍!

    图罗夫镇已经是德军734师管辖的边陲,到了布克察村,驻守此处的德军隶属于“南方集团军群”。

    白罗斯和乌克兰是有着天然的分界线的。除了普里佩特沼泽外,便是普里佩特河上上游衍生出的东西走向的狭长森林区。

    这些原始森林中,实实在在的鹿比人多,德军统计的村庄,总数才有十五个!至于居民,总人口还不到一万人。

    德军占领了布克察村,逮捕并杀害了所有的村苏维埃成员,又进一步搜捕村内犹太人但并未发现。

    因为村民都是乌克兰人,德军见其没有反抗的意图,遂没有进行加害。他们在村中设立了一个新的村长,有招募了十多个村民成为“民族委员会”的伪军士兵。

    德军并不相信他们会是绝对的顺民,遂又在村里派驻了一个排的兵力。

    因为德军在森林中发现了大量暴露的松脂,又有意利用横穿森林的土路的交通优势。村庄变得重要起来后,就在其附近,德军建立了一个集中营。一些从外地抓获的犹太人,被当做劳动力送到这里,不但令其砍树,亦令其采集松脂。

    当苏军突然进攻的时候,集中营里尚有囚徒一百多人。因为长期的艰苦劳动,加之降雨后的气温骤降,囚徒的身体状况都非常糟糕。占领军也不希望损失这些劳动力,如果囚犯大规模累死病死,要么强迫村民去采集松脂,要么他们自己撸起袖子亲自上。

    德军排长已经知晓,森林外的图罗夫镇被游击队袭击。事件详情他不知道,但他也知晓,一百余公里外的戈梅利、列奇察等地区,游击队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势,好在英勇的德军最终取得了胜利,收复了所有一度被游击队占领的城市。

    排长心情不错,他还盘算着晚餐能吃到什么好东西。牛肉罐头大家已经吃腻了,他听闻村民在雨后的林子里找到了大量的蘑菇,或许今晚可以增加一顿蘑菇汤

    然而,他无法再吃到最后一顿饭。

    战斗突然爆发,一切来得毫无征兆!

    降雨刚刚结束,守军终于离开潮湿的营房,他们懒散的在门口透透气,抽着烟扯些闲话。

    枪声乍现,不知从何而来的子弹瞬间击倒了几个抽烟的士兵。

    其实在战斗开始前,苏军已经在林子里抓到了二十多个采蘑菇的村民。韦尔希戈拉本身就是乌克兰人,他以乌克兰语和村民交谈,迅速安抚了村民的情绪。

    这些村民其实对突如其来的游击队一点都不抵触,反正祖国的军队来了,不管怎样,他们肯定比德军仁慈的多他们倒是也并不认为那四十个德军士兵很恐怖。

    没有任何人给守军报信,苏军的钳形攻势打了德军一个




第1581章 解救
    “莫非那个方向是传说中的集中营”韦尔希戈拉随手指到一个中年男人:“嘿!这个村子西边,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设施”

    “是!德国人在那里关押了一些犹太人!具体的情况,我们也不知晓。”

    “好吧!”

    虽然部队抓到四个德国士兵,瞧瞧他们一副不屑的模样,如实招供就不要指望了。既然有村民知晓那个设施的存在,令其引路必能迅速找到。

    韦尔希戈拉安排了一下,三百余人留在村里里打扫战场,通讯兵立刻于大部队、巴尔岑所部取得联络。他自己带着三十多人,在村民的引路下,找寻集中营。

    另一方面,托科夫的二十个战士,已经找到了集中营!

    原来,当村子传来密集的枪声,不明就里的集中营德军看守,令民兵看住营房大门,就驰援村子。

    看守只有一个步兵班,有的只是十杆步枪。

    托科夫却有十支冲锋枪十支svt40,士兵更是射击高手!

    匆忙增援的德军立刻被干掉五人,剩下的人撒腿就跑。可是,他们岂能逃脱

    二十个战士顺利杀到集中营,他们已经注意到大量抓着铁丝网消瘦不堪的囚犯,并没有第一时间将其释放。很多战士也注意到,这些囚犯居然对枪声和战斗完全麻木,如同看客一般,亦或者认定战斗跟他们毫无关系,隔着铁丝网目睹着墙外的激烈枪战。

    这里的德军守军全部被歼,十五个带着黄蓝袖章的乌克兰民兵,也扔了枪,跪在地上高举双手。

    “真是晦气,还以为你们给德国人卖命是铁了心的。没想到,你们就是一群见风使舵的走狗!”托科夫啐了一口唾沫,令士兵好生看押。

    随后,便领着五个手下,以枪托暴力砸开了铁门。

    集中营的大门打开了,所有的囚犯得救。然而,托科夫并没有享受到被人民簇拥的快乐,就仿佛他并非是一个解放者。

    这些穿着单薄的人都是消瘦的,这使得每个人眼睛突出,就如同长在骷髅上。

    “如果我们五月份的时候在向西走的远些,你们早就能被拯救。”

    托科夫无奈的摇摇头,他估摸着这些人心灵早已麻木,人虽活着,却和死人差不多。

    然而,当他下令手下把包里的面包块拿出来展示时,木讷的囚犯突然兴奋,毫无征兆的站起身,迅捷的簇拥而来,抢夺士兵手里的面包。

    加上托科夫在内的六个人,被一百余人围攻。

    “真是疯了!你们不是要饿死了吗怎么还这么有力气”

    托科夫郁闷至极,他又不能下令士兵把带头的几人打一顿。他高举冲锋枪,鸣枪示警二十多发子弹,趁着囚犯受惊的一瞬间,令自己的部下退出来,将铁门关闭。

    刚刚囚犯的表现如同一群丧尸!

    这个时代的人,当然对丧尸没有丝毫的概念。可是刚刚这群囚犯的表现,就像是电影中的丧尸,他们疯狂的模样给予托科夫的惊吓真是实实在在的。

    “唉……唉……他们真是饿疯了!”托科夫喘着粗气,庆幸自己行动敏捷。

    一名士兵问:“连长,我们还给他们食物吗有弟兄找到了一些德国人的面包。”

    “先不要着急!你去通知后面的乌克兰人,通知他们的侦查队长,派人到这里维持秩序!”

    当人处于极度饥饿时,生存的本能激发出的只有猎食的兽性。

    随着韦尔希戈拉亲自派人来,集中营的骚动彻底终止。

    铁门再度被打开,荷枪实弹的士兵走进去后,旋即把囚犯区分开,接着发放少量的面包块。

    没有再闹出骚乱,所有囚犯食物咽下肚,情绪舒坦许多。

    至此,布克察村的战斗全完结束。

    ……

    一百三十名犹太人被带出恐怖的集中营,为了泄愤,士兵推到了铁丝网墙。至于那十五个投降的伪军士兵,他们成为了囚犯。

    为了活命,这些人又告知了韦尔希戈拉一个重要信息。

    随后,三个伪军在一处林中平地展开挖掘,一个乱葬场展现世人面前。

    一路之上,这些从布良斯克转战而来的战士已经看过了太多的杀戮,再次见到屠杀现场,没有人过分震撼。他们获悉,无论生者死者,都是住在彼得里科夫的犹太人。

    至于德军没有杀害这些犹太男子的原因,被俘的伪军道出端倪。

    “呵呵!德国人还要利用这里的松脂资源难道森林中的松脂储量丰富”

    韦尔希戈拉不以为意,然而事实却是是储量丰富。他对松脂



第1582章 利尔楚奇
    杨明志在莫济里“围魏救赵”的行动结束后,对科夫帕克兵团的西进不反对但也不是强烈的支持。兵团的行动可谓是锦上添花,如果能吸引德军主力向西运动,就更好了。

    他们的行动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至少在七月三十日以后,德军的确没有派兵南下挑事。当然,这也可以归功于突如其来的大雨。

    德军终究是没有南下,趁着这个空档,游击共和国发动空前的人力物力,把粮食抢收一空。

    指挥部里的杨明志,他喝着辣辣的菜汤收到兵团的最新电报。

    兵团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拿下村子,在初步统计的缴获中,特别提到了松脂。

    “啊!他们居然找到了六百公斤松脂真是不可思议,他们怎么能找到这个”

    杨明志一惊一乍的模样,惹得耶夫洛夫十分不耐烦。

    “我的老朋友,您冷静一下。吃饭的时候不要大呼小叫的。”

    “哦对不起,但是他们居然缴获了松脂。真是一个美妙的东西。”

    “美妙”

    “是啊!松脂可是个好东西,这样我们兵工厂的焊接作业,将得到一批重要的助焊剂!我想,我们的化学实验室也能分离出一些芳香油出来,那个可以作为药品。”

    本来游击共和国周遭区域有着大片松林,那里也有着很多松脂。只是对它的采集并未上心过,虽然不知道德国人为何非要在那个村子疯狂搜集松脂,既然有六百公斤这东西,运回来投入工业生产,这是非常迫切必要的。

    撤退回沼泽地的命令已经下达,杨明志在夜里研究了一下地图,他惊讶的发现,等待科夫帕克的将是一段长达190公里的远征。这还是直线距离,实际路程更长。

    再者,这条路程要经过许多溪流湿地和森林,他们人数高达四千余人,庞大的队伍非常明显不说,一路之上岂能不和敌人遭遇

    地图上标注的一个名为“利尔楚奇”的城镇,引起了杨明志的注意。

    “嘿!同志们,你们都过来一下。”

    杨明志将十多个参谋员叫到身边,指着桌案上地图的一个点:“就是这里,你们有谁对这个城镇了解”

    没有人做出回应。

    这时候,好奇心驱使着困意缠身的耶夫洛夫凑过来:“怎么您有什么困扰”

    “这里!这个城镇。科夫帕克向东撤退,很可能途径这个城镇。我估计,那个男人吃了奔袭作战的甜头,很可能为了荣誉,解放这个城镇。”

    “这是好事啊!我们把城镇里的人民迁移到沼泽地,我们的实力不是进一步壮大”

    “实力壮大敌人有多少驻军打下它要损失多少人科夫帕克已经疲敝不堪,他是否真的会冒险”杨明志的一堆问题,令耶夫洛夫不知如何回答。

    但耶夫洛夫也没有悻悻离开,地区地图标注的“利尔楚奇镇”就在那里,它是属于戈梅利州的辖区。

    他灵光一闪:“啊!柳得巴廖夫是戈梅利市的市长,他对整个州的城市也应该有所了解,您问他不就行了”

    “对呀!”杨明志猛地站起身,他打发走参谋员后,直接招来一个卫兵:“你跑步到机关,邀请柳得巴廖夫同志来指挥部!”

    不一伙儿,本想就寝的柳得巴廖夫得令而来。

    他开门见山的问:“难道有什么大事吗将军同志!”说罢又不禁打了个哈欠。

    “是!很抱歉让您这么晚来。”

    “是关于粮食的事吧!我想您已经收到捷报了,现在那些共青团员们正在忙着计算,我们到底收了多少粮食,养活十万人多久衣食无忧,这些数据要到明天才能统计。莫非……”

    “您先听我说。”杨明志焦急的问:“您对利尔楚奇镇有多少了解它毕竟在戈梅利州辖区。”

    “什么哪个城镇。”

    直到柳得巴廖夫站在地图前,他才听明白杨明志指的是哪个城镇。

    白罗斯的人口少,城市也是不多,尤其是在戈梅利州,因大部分区域被森林湖泽覆盖,人口是自古以来的稀少,如此州里的较大型的定居点,柳得巴廖夫都是有所了解的。

    这个利尔楚奇就是一个白罗斯意义上的较大城镇。

    “这个城镇我知道,战争爆发前,应该有一万人于此居住。至于一年后的现在还有多少人,我就不得而知了。我从不指望敌人会仁慈,我们也没有收到任何那个城镇存在游击队活动的情报。搞不好敌人在城镇大开杀戒,现在已经没有多少活人了。”

    “真是这样”杨明志倒吸一口凉气,“城镇距离我们很远,但科夫帕克距离它很近。”

    柳得巴廖夫明白了司令的意图,赶紧顺着说:“我们不能让敌人继续猖獗!既然我们有实力,就解放城镇。把所有还活着的公民从敌人铁蹄下拯救,全部送到游击共和国。我们本来也损失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得到新的生力军,对我们的也非常迫切。”

    杨明志点点头:“我是想打,就是不知道那里的德军底细。再说了,科夫帕克兵团师老兵疲,他们还有攻城的能力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我的意见我还以为您叫我来,只是单纯的让我介绍这个城镇。我不懂军事,我只懂政治。如果科夫帕克再横扫利尔楚奇,我们便是拔掉了德军的一个据点。”

    “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我估计那个城镇不归德军734师管,甚至布克察村也不归734师管。我有些担心,我们会招惹基辅方面的敌人北上袭击我们。”

    “这就看您的态度了。”

    打下城镇,大肆抢掠一波,将所有的民众转移,杨明志希望己方以极小的损失横扫利尔楚奇。

    这可能吗游击队之所以是游击队,最大的原因正是武器装备的简陋。

    要攻城就需要重武器,例如火箭炮之类的重武器!
1...451452453454455...6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