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玄世璟约莫着李二陛下上次来庄子上的时候,应该是在他刚刚登基不久,约莫在个贞观二三年左右,那会儿天灾的,别说玄世璟这个庄子上这样了,别的勋贵的庄子上也是这般模样,整个长安郊外,全是外来的流民,想要来长安讨个生活。
整个关中,长安还不是最凄惨的,毕竟是大唐的国都,天子脚下。
“朕很好奇,你是如何将一个满目疮痍的庄子,变成如今这般热闹繁华的模样的”李二陛下问道。
玄世璟低头,笑了笑:“陛下,臣能赚钱,也舍得花钱,庄子上的百姓勤快,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有,庄子如何不兴盛”
“朕想看到,大唐的每一个庄子,都能兴盛起来,如此,大唐可兴啊。”李二陛下感慨道:“但是不是没个庄子上,都有你这么个散财童子啊。”
且不说别的,当年玄世璟在庄子上挖人工湖,也就是今天的东山湖,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再到庄子上建集市、建书院,除却书院之外,还有给先生们住的宅邸。这一笔笔算下来,加在一起,估计能赶得上龙首原上的新宫的一半花费了。毕竟新宫是征的徭役,朝廷不用给工钱,而玄世璟的庄子上,可是要发工钱的。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玄世璟说道:“臣信奉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初臣府上
第五百一十五章:达则兼济天下
“陛下,孩童蒙学,书院暂且做不到宫中弘文馆那般,所以对于年纪的要求,也只能如此了,改变不得。”玄世璟说道。
李二陛下闻言,点点头:“说来也的确如此,即便弘文馆,入学最多的,也是些十三四岁的少年人,再往下年纪大一些,要么自己家里请了先生,要么就直接去了国子监了,而你这边,听说入学两年之后,还要经历一场考试”
“正是。”玄世璟回应道:“如今庄子上不仅仅有明德书院教授书籍,还有孙道长执掌的医学院,教授医术,还有河间郡王执掌的兵学院,为大唐培养军事人才,加上长安城的工学院,明德书院的学生两年之后的考试,决定着他们能进那所院校继续深造。”
“工学院和医学院也算”李二陛下问道。
在李二陛下心里,或许之后明德书院和兵学院,继续在这两座书院之中学习下去,那才叫做深造,其余的,算不上。
“长安城中的工学院开设也有些年头了,这当中的益处,陛下也应当见到了吧。”玄世璟说道:“如今的工学院,不再耗费臣一分钱财,反而能为臣带来许多收益,除却自给自足之外,如今工学院的库房之中,也堆着不少钱财,只要臣愿意,那些钱财都能尽数运到庄子上来,只是臣觉得,钱这种东西,还是应当要用在恰到好处的地方。”
“先前你为工学院投入了这么多,回回本钱,理所应当,为何不要呢”李二陛下笑问道。
“臣不缺钱啊,再多的钱,用不上,堆在库房里,也不过是一堆烂铜而已,钱是个好东西没错,但是多到用不了,没必要,臣觉得臣家里的钱,暂且还用不到工学院来补,工学院除却每年为朝廷上税之外,每年耗费的材料钱也不在少数,今年庄子上这边会有一批学生过去入学,以后每两年便是一个循环,新生入学,花费总是不少的,往后工学院,只有最顶尖的工匠,才能留在学院之中执教,其余的学院,约莫三四年之后,就要从学院之中搬出来,毕业了。
这一切都是刚刚起步,无论哪方面,都是需要用钱开路,用钱财砸出一条能够走的长远的道路来。”
如今玄世璟开设的书院,除却工学院之外,都是在赔钱办的,现在是大唐,不是后世,开学校上有补贴下有外快,玄世璟是在实实在在的往里面砸钱。
砸钱强行让百姓的孩子们能够上的起学。
等到时日长了,书院成了规模,或许玄世璟的腰包也就不必如此大出血了。
而书院这种事情,其实原本应该是朝廷的事情,只是朝廷的官员哪儿能想到在长安城以外的地方给百姓建造一座这么大的书院,让百姓的孩子上学一些老世族觉得,国子监能够让那些贫苦出身的有才之士进去,那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了。
再让朝廷出钱建造书院,赔钱运转书院,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除非有成功的先例在,建造书院运营书院不会将大唐的国库底儿给掏空了,朝中的官老爷们才肯做这件事。
而玄世璟庄子上的书院,便是在为朝廷开辟这样一条路,用事实告诉他们,建造书院教化万民是可行的。
这些年玄家赚的这点儿钱,这两年大多被玄世璟挥霍出去了,当然,玄世璟也践行了他所信奉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
第五百一十六章:人才培养
李二陛下有吗有,而且他的比谁都要强烈,他想要做皇帝,他做到了,他想要天下太平,他也做到了,他好女色,但是在天下大公与女色之间,他选择了天下大公。
否则现在玄世璟看到的就不是一个亲政爱民的李二陛下,而是一个沉醉于后宫胭脂水粉之中的昏君了。
能让李二陛下克制住那些不好的的原因有很多,于公来说,他希望天下是他理想中的天下,天下承平,百姓安居乐业,大唐国强民富,于私来说,李二陛下不敢放肆,禁锢在他身上的东西太多,他只有做一个明君,千百年后,才不会留下的仅仅是一片骂声。
“朕自继位之初,便开始着手整顿吏治,除却吏治,大唐的方方面面,不好的都要革除,朕知道,只要改变,顺应时候的去改变,大唐才能走的长远,事实证明,朕当初做的对,不仅仅是当初,就连现在,也是一样,天下日新月异,朝堂跟不上民间时事的变化,便会慢慢的腐朽,朕是深有感触啊。”李二陛下说道:“吏治这事儿,不管放在哪朝哪代,都是大事,但也不是一时就能改变的了的大事,慢慢来。”
李二陛下明白玄世璟的意思,长安周边,天子脚下,官员做事自然不敢懈怠,因为一旦懈怠了,消息只需一天半天,就能传到宫中,传到陛下的耳朵里,至于那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或许就不尽人意了。
看看大唐往南的地方,每年除却派遣御史巡按走一圈儿能带回一些有用的消息之外,其它的,基本上就是报喜不报忧了,朝廷想要具体掌握那些地方的消息,除却派遣长安城的官员,将其下调外派,也就没了别的途径。
玄世璟也知道,官员吏治的事儿,急不得,而且着急也没用,根本不是能完全杜绝的了的,不得不说,官员若是贪小财,无妨,只要肯为百姓做事,那他仍旧是能臣,是良臣甚至还可能是忠臣,但是巨贪,损国家以为己利,损百姓以为己利,这样的官员,放在哪儿都是应该收了他的脑袋,省的留着这一条命再去糟践旁人。
与李二陛下在会客室中坐了良久,谈论了一番关于书院和朝廷官员的话,随后李二陛下提出要在各个书院转一转,玄世璟便带着李二陛下连同从宫中带出来的那些侍卫,一同在书院之中转悠了一圈儿,不仅仅是明德书院,还有兵学院和医学院。
现如今两座书院都已经准备完全,就等着秋后学生入学了。
学生的情况也很乐观,七十多人,最终有二十多人留在了明德书院,跟着萧瑀这些老先生继续深造,其余剩下的五十多人,三十多人选择去了工学院,七人去了医学院,打算跟孙思邈学习医术,另外的十几人,选择了兵学院。
学院的第一届学生人数不多,但是在现在的情况下,这样的人数,对于另外两座书院来说恰到好处,毕竟另外两座书院的教员也不多,医学院就仅仅只有孙思邈和他身边儿两个精通医术的道童而已,虽然只教导这七个人,但是这医术,不经过长年累月的学习,是学不精的。
至于兵学院,十几个人,李孝恭也带的过来,除却李孝恭,苏定方也会来讲课,而且有裴行俭帮忙,兵学院除却上课学习兵法,还要实战演练,偶尔到军中进行实际的接触军队,培训体能,因此说起来,庄子上的这三处书院,没有谁家学生比谁更轻松一说。
&
第五百一十七章:书院食堂
而书院又是朝廷的人才储备库,朝廷想要什么样的人才,将来直接到书院这边看看是否有合适的人,岂不是省事的多
李二陛下笑道:“你啊。”
不得不说,李二陛下对玄世璟所说的书院的未来,充满了憧憬,这是他从来未曾接触到的世界,而现在,玄世璟却将这个世界的雏形,铺展在了李二陛下的面前,如何不让人憧憬。
“难怪你要拉着承乾,非要让承乾做什么书院的山长。”李二陛下说道,现在,他已经理解透彻了。
“若是可以,臣更想让陛下来书院挂这个名头,但是当时书院的规模还小,缺人缺惨了,与乡间的书庐没有什么两样,臣脸皮再怎么厚,也开不了这个口,只能仗着平日里与太子有点儿交情,硬是让太子来帮忙撑这个门面了。”
“你这是在给太子铺路”李二陛下说道:“还当着朕的面儿说的这么冠冕堂皇。”
玄世璟拱手行礼,笑道:“陛下恕罪,太子的路,用不到微臣来铺,陛下已经铺了这么多年了,吴王殿下也在为太子铺垫,魏王殿下更是如此,朝中众臣也是如此,臣如此,也是正常。”
玄世璟没有否认,但也是推脱了一番,还把朝廷里这么多人拉出来给垫个背。
这种事情也没有什么好否认的,如今朝廷群臣相安,太子的位子牢固的不能再牢固了,吴王和魏王都没有争太子的意思,连他们两人都不争,没有谁能对李承乾太子的位子造成威胁了,所以辅佐太子这种事情,可以说的光明正大。
莫要忘了,玄世璟还是太子詹事呢,辅佐太子,为太子尽心尽力的铺路是他的分内之事。
“好一个太子詹事,朕给你放在这个位子上倒还真是放对了。”李二陛下没好气的笑道。
今年的这一场大病,让李二陛下是心有余悸,心里也在考虑让李承乾逐渐的接手更多的政事了,以免以后出什么差池,提前然他熟悉着,这总是没错的。
玄世璟陪着李二陛下在各个书院之间转悠了一圈儿,到了中午,这才都转完了。
中午的时候,玄世璟本想带着李二陛下去庄子上的酒楼里吃一顿,结果李二陛下没同意。
“你这书院里的学生,都是在哪儿吃饭带朕过去。”李二陛下说道。
“陛下,学生平日都在食堂用饭,这会儿食堂开倒是开着,不过应该全是前来报名的学生和庄户在那里用饭,陛下,这”玄世璟沉吟着说道。
“无妨,就去那里用膳。”李二陛下说道。
对于书院的一切,李二陛下都是好奇的,想要去看看,方才在三所书院中转悠,只是大体的知道了书院的各个建筑的各个用处,但是具体里面是个什么模样,李二陛下没自己挨个去看,现在那些学舍之中空无一人,看了也没什么意思,但是这食堂不同啊,现在这时候,食堂里正热闹着呢,李二陛下想看看学院有人的时候,食堂是个什么模样的。
“如此,陛下这边请。”无奈,玄世璟带着李二陛下朝着食堂那边走去。
原本食堂很是宽敞,桌椅板凳摆放整齐,但是再宽敞的食堂也架不住人多,今日前来书院报名的庄户,带着自己的孩子,有的一家三口全都过来了,到了吃饭的时间点儿了,就近就只能到书院的食堂这边,因此,现在的食堂之中十分吵杂,买饭的窗口前面排着长队呢。
李二陛下进来之后,见到食堂中的景象,笑道:“场面还真是不小,人不少啊。”
 
第五百一十八章:可以歇歇了
“看上去不怎么样,闻着倒是挺香的。”李二陛下说道:“璟儿,一会儿这边食堂的人大多散去之后,让厨子再下厨做些东西,德义还有朕的那些侍卫还都没用饭呢。”
“是,臣遵旨。”玄世璟说道。
李二陛下坐着,德义站着,李二陛下吃着,德义看着,德义已经习惯了,反正吃饭这事儿,不在乎耽搁这么点儿时间。
德义身上带了钱,可都是些银锞子,若是在市集上要用的话,可以直接用,但是食堂这边,用银锞子,找回一两斤铜钱来那可不成。
所以一会儿让食堂的厨子做饭,连带着那些侍卫的钱,德义才能一起用银子付了。
在外头顶着太阳转悠了大半天,李二陛下也有些疲累,方才闻到饭菜的味道的时候,肚子就已经很饿了,如今饭菜就摆在眼前,吃起来那叫一个大快朵颐。
“香,比皇宫里尚食局的饭菜都要香。”李二陛下吃饱了,吃的很是满意。
这食堂的饭菜怎么比得上尚食局,只是吃饭的人的心境不一样罢了。
“朕当年行军打仗的时候,吃的饭菜还没有这食堂里的饭菜精致呢,可是那会儿,就是觉得饭菜吃着香,后来当了皇帝,整天坐在深宫之中,饭食虽然一天比一天精致,但是却再也吃不出当初的那种味道了,今天这饭菜的味道,久违了啊。”李二陛下笑道:“畅快!”
食堂里招待着一波又一波的人,好在里头的厨子准备的充足,否则后来的这些人连饭菜都没得吃,厨子都是看人下菜的,今儿个外头这么多人,厨子也很有先见之明的多准备了一些材料,这才不至于断了供应。
足足有半个时辰,食堂里的人才渐渐的少了起来。
玄世璟起身来到厨房窗口,今儿个可算是把厨子给累坏了,但是现在还不是歇息的时候,还差着最后一哆嗦呢。
“张师傅。”玄世璟对着厨房里面喊道。
听到玄世璟的声音,厨房里的厨子老张赶紧站起身来,来到窗口面前。
“公爷,何事吩咐”
“还有几个贵客未曾用饭,还得辛亏您一次,大概有十几个人吧,做些好菜,等事后,我让府上的人给您这儿送几坛子好酒。”玄世璟笑道。
老张也是憨笑一声:“公爷您这是说的哪里的话,这是小人分内之事,又岂会贪图您的几坛子酒水小人这就去操持。”
“好嘞,麻烦了。”玄世璟寒暄到。
“放心吧公爷,妥了,那几坛子好酒别忘了。”玄世璟刚刚转过身去打算离开,就听到厨房里面儿老张的提醒。
好家伙,说好的不贪图呢
无奈一笑,回到李二陛下身边儿,告诉李二陛下都办妥了,让德义去将外面的御林军都叫进来吧,这边儿食堂也都空出位子来了。
人吃饱了就容易犯懒,李二陛下吃的饱,吃完之后坐在食堂里也不想动弹,要是能有张软榻让人躺着睡一觉就更好了。
只是这里终究是书院而不是皇宫。
“到外面走走,活动活动筋骨,果真是令人神清气爽啊。”李二陛下笑道。
“臣也觉得,陛下经常出来走走,不是什么坏事。”玄世璟说道:“这大唐江山,几乎一半都是陛下打下来的,看看自己治下的江山,挺好的。”
“你小子,会说话
第五百一十九章:一纸嘉奖
玄世璟摇摇头,说道:“数量超乎你的想象,而且,书院早晚要走这一步,就是没想到这么快。”
书院容纳不了这么多学生,通过秋后的考试来选拔学生,肯定会有被刷下去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入学,入学通知上写的清清楚楚,所以才说有人欢喜有人愁。
“若是没能被选入学院,那些孩子应该会很伤心吧。”秦冰月叹息道。
“是啊,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玄世璟说道:“即便庄子上建了书院,但是书院规模有限,收个两三百的学生,已经是到头了,这十里八乡人这么多,咱们是有心无力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