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李二陛下说着说着,自顾自的笑了。

    “陛下与前朝炀帝,自是不同。”阎立本说道:“前朝炀帝修建宫殿,自洛阳故城西十八里大兴土木,从长安到扬州沿河两岸造了四十多所宫殿,扬州的宫殿更是富丽堂皇,炀帝所建宫殿,无他,唯满足一己私欲,而这龙首原上的新宫,则是不得不建啊。”

    “是啊。”阎立德也帮腔说道:“朝中大臣未曾多加反对陛下,那是因为,连他们也觉得,太极宫已经有些不够用了。”

    所谓的不够用,一是地方太小,二来也是环境不好,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大唐不是以前的大唐了,大唐需要向周边的四夷番邦,展露大唐的威严,很显然,太极宫太过朴素。

    当初的太极宫是隋文帝在位时期修建的,隋文帝本身就是崇尚节俭,即便是在建造宫室这方面也是如此,当年隋朝有钱啊,不但有钱,还有人,但是隋文帝依旧秉承着他节俭的风格,因此才有了开皇之治。

    但是隋文帝那会儿,哪儿像大唐现在这样,把中原人的风气给打了出去,把中原人的威名给打了出去,前隋想灭但是没灭成的高句丽,这不也给灭了。

    很早之前,玄世璟想过,为什么自隋到唐,高句丽必须要灭,隋文帝打过高句丽,隋炀帝打高句丽更是把底儿都要打掉了,李二陛下也要打高句丽,虽然历史上没成功,但是也成功的将高句丽给打残了,后来高宗皇帝也要打高句丽,这才顺利的把高句丽给灭了。

    后来玄世璟亲自带兵去打高句丽,算是知道为什么中原王朝要打高句丽了。

    若是唐不灭高句丽,高句丽将来会不会统治中原如同元清一般在中原建立皇朝

    高句丽与元清不同,它可是实实在在的农耕国家,鼎盛时期人口达将近三百五十万,北方草原部落皆在其掌控之中。

    高句丽在刘宋永初元年到唐贞观十九年的两个多世纪中,其人口由9万户发展到69万户。

    9万户是根据《北史高句丽传》“太武时……人户叁倍于前魏时”的记载而来。

    太武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期间是424年到452年。

    曹魏是从220年曹丕称帝建魏至265年司马炎称帝建晋为止的历史称谓。

    若是游牧部落,中原王朝也不会视其为大敌了。

    游牧部落,打起来不容易,但是可以一战而平定之,但是像高句丽这样与中原一般的农耕为主的国家,打起来不容易,而中原多年战乱,却是高句丽在东北偏安一隅,悄悄做大,几乎能与中原抗衡,所以,要打,作为中原的搅屎棍子,也该打。

    隋炀帝作为一个帝王,打高句丽,还是有见地的,但是不管怎么说,他是个历史的失败者。




第五百二十五章:阅兵?
    “所以,元日之前,宫里也都在准备着,毕竟,今年与以往,不仅仅是来大唐谒见的人不同。”

    说到底,还是新宫的落成使用让李二陛下兴奋了,甚至说是骄傲了。

    李二陛下向来如此,像一只昂首挺胸骄傲的凤,至少不仅仅是玄世璟这般觉得,连李二陛下自我感觉都是这般觉得,否则也不会写下《威凤赋》了,通篇都是慢慢的傲娇风范,夸自个儿呢。

    现在那篇李二陛下的亲笔手书写的《威凤赋》还好好的保存在宅子里,将来玄世璟是要打算将它当成传家宝的。

    如今玄家大宅里宝贝不少,但是有意义的宝贝可不多,这李二陛下的手书就算是一件,足以列入传家宝的名单当中。

    “陛下是将元日的朝会办的风风光光的威震四邻番邦”玄世璟问道。

    李二陛下点点头:“朕是有此意,看看这新宫吧。”李二陛下停下脚步。

    不知不觉间,一行人已经来到了含元殿一侧的翔鸾阁上,站在这里,放眼望去,可见南山。

    “若是如此,臣倒是还有个点子,说不定能为元日的朝会再添些风采。”玄世璟说道:“只是实行起来,就有些费工夫了,现在离着元日还有五天的时间,从今天开始准备的话,时间是紧张了些,但是却是来的及。”

    “哦什么点子说来听听。”李二陛下问道。

    “阅兵。”玄世璟说道。

    “阅兵”李二陛下一愣:“仔细说说。”

    阅兵二字,很好理解,就是字面意思,检阅兵士的意思。

    “阅兵此事,要追溯到三皇五帝的时期了,《淮南子原道训》中就说,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很高的城墙来保卫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其他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拆毁城墙,填平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禹在涂山邀请诸侯会盟。

    据说,在大会上,禹手下的人手持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载歌载舞,表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而前来会盟的氏族部落首领都带着玉器和丝绸一类的贵重物品,表示对禹的臣服。

    涂山会盟中,尽管禹没有发一兵一卒,但他的武力展示足以威慑诸侯,从而“化干戈为玉帛”。”

    “大善。”阎立德听了玄世璟的话,拍手叫好:“好啊,不费一兵一卒,尽展我大唐武力,威慑番邦,加之大唐新宫落成,二者气势相结合,浑然天成,这一番景象,臣想想就有些激动啊。”

    “这倒是个好主意,只是,来的及吗”李二陛下问道。

    玄世璟点点头:“时间紧张,陛下需早下决断,而且,兵员无需外调,都是现成的,唯一需要调动的,就是驻扎在长安外的玄甲军,毕竟离着长安还有些距离,除此之外,既然是要展现大唐武力,威震四方,且不说真功夫如何,至少,表面功夫要好看,不需要什么乐曲歌舞,只要军队整齐划一,持着武器骑着骏马,整整齐齐的在丹凤门前走一场,和着军鼓,便可。”

    此次阅兵的目的,表面上是要欢迎番邦前来谒见的人,但是实际上的目的,就是震慑。

    大唐新宫一修就是两年,十五万徭役汇集龙首原,虽然不缺钱,但是这么一折腾,国库里的钱也是去了大半,甚至都已经要见底儿了,至少来年,不能再动刀兵,否则,国库就有些力乏了。

    即便是要阅兵,展示一下大



第五百二十六章:时间紧,任务重
    既然如此,玄世璟也不能放了苏定方的鸽子,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将裴行俭待在身边儿,能学去多少,就看裴行俭自己的领悟能力了,阅兵虽然只是检阅队形,但是对将士的精气神要求十分高,此次准备的仓促,也不要求那些士兵能走出后世军队的风采了,只要气势够足,其它的都能遮掩过去。

    对,要的就是气势,与整个大明宫相辅相成的气势,只有军队,只有军队这种国家利器、重器。

    “陛下,时间紧迫,若是无他事,臣这就去准备。”玄世璟说道。

    李二陛下点点头:“好,去吧。”

    “是,臣告退。”玄世璟拱手行礼之后,退了下去,自丹凤门离开之后,骑马回了长安,与此同时,李二陛下的旨意也快马加鞭从大明宫之中传出,送到李恪的手上。

    这时候李恪还在长安城外的玄甲军的军营之中呢。

    玄世璟回到长安道政坊之后,将人派了出去,兵分两路,一路去庄子上给家里人送信,自己暂且在长安住下了,等到三十儿再回去,再就是召集庄子上兵学院的学生,立即收拾东西,来长安,第二路则是去李孝恭的府上支会一声,毕竟是李孝恭的学生,再就是去苏定方府上,让苏定方通知裴行俭,让裴行俭到道政坊的公主府这边来,玄世璟要将裴行俭带在身边。

    这对裴行俭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苏定方肯定会乐意。

    书院早就放了寒假了,裴行俭住在哪儿玄世璟不清楚,因此只能通过苏定方去联系裴行俭,而且,走苏定方这一边,也是让苏定方脸上好看了。

    今天这一天,李二陛下的旨意就应该能传到各军之中了,除此之外,玄世璟还有个地方要跑,那就是兵部。

    虽然不知道现如今军营之中的武器盔甲如何,但是到了元日当天,露脸的将士们的盔甲武器,一定要是全新的,不为好用,就为好看!

    在家中等了良久,终于,德义捧着李二陛下的圣旨到了玄世璟家中。

    “玄公,这是陛下赐给您的旨意,此番行事,有这道旨意,也就方便多了。”德义说道。

    “德义相公来的好啊,多谢相公了,方才就打算去兵部走一趟,正缺这个呢。”玄世璟笑道。

    “看来老奴来的还算是及时,玄公且忙,老奴这就回宫复命了。”德义说道。

    “有劳德义相公了。”玄世璟拱手行礼。

    客客气气的将德义送走之后,玄世璟打开圣旨,迅速浏览一遍,之后便骑上马,直接奔着兵部去了。

    兵部的仓库之中,存有崭新的盔甲武器,玄世璟要去挑选一番,作为元日当天使用的,即便不下发给军队,大不了用完了还回来就是了,不会要了兵部官员的命,而且现在,玄世璟手上还有李二陛下的圣旨和令牌。

    兵部的人见到李二陛下的圣旨之后,客客气气的接待了玄世璟,也带着玄世璟去了兵部的仓库。

    仅仅是挑选武器盔甲,玄世璟就在兵部官吏的陪同下,在兵部的仓库里墨迹了一下午。

    至于玄甲军的盔甲武器,无需玄世璟操心,玄甲军天子亲军,那是亲儿子



第五百二十七章:章程
    “接下来,你会很忙碌啊,我对你的要求就只有一点,竭尽所能,完成当前我所布置给你的任务。”玄世璟说道。

    “是,玄公。”裴行俭应声。

    面对眼前这个年纪比他小的公爷,裴行俭态度恭恭敬敬,因为他能从玄世璟身上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学问不论年龄,达者为先。

    玄世璟将挑选人,带队离开长安城出发前往玄甲军营地的任务都交给了裴行俭,说着简单,实际执行起来,却是有些难度,不然在玄世璟的计划之中,这样的工作也不会占用明天一整天的时间了。

    “好了,你先回去休息吧,明儿个早些起来,东西我会放在这桌案上,你到这书房里,拿了东西,就直接去长安各营之中跑一趟,今晚养精蓄锐,从明天开始,就要忙起来了,元日之前,是休息不好了。”玄世璟说道。

    裴行俭点了点头。

    裴行俭先行离开了书房,而玄世璟则是依旧在书房之中加班加点,写着明天要用到的东西。

    写着写着,一直写到半夜,玄世璟这才写完,收拾妥当之后,自己也回了房间歇息下了。

    次日玄世璟倒是可以比裴行俭起的稍微晚一些,玄世璟起床的时候,裴行俭已经离开了,按照玄世璟吩咐的,开始在长安走动起来了。

    玄世璟洗漱、吃饭,收拾利索之后骑着马出了长安城,直奔着李恪带领的玄甲军所在的营地飞驰而去。

    本就是李恪邀请玄世璟到玄甲军的军营中的,因此玄世璟到了军营门口,验明了身份之后,玄甲军的守卫也就将玄世璟放进了军营。

    大清早,李恪正在营地之中带着玄甲军操练,副将从外头跑进训练场,对着李恪耳语一番,随后李恪便停止了玄甲军的训练,命令玄甲军就在训练场上,全部集合。

    很快,讲台上鼓声震天,营地中的将士听到鼓声,迅速跑到训练场集合。

    副将是告知李恪玄世璟已经到了大营之中,正在帅帐之中等候,李恪便赶紧赶到了帅帐。

    进了帅帐,见玄世璟一身紫衣,身上披着黑色厚重的披风,站在帅帐之中四下打量呢。

    “小璟,这么早就过来了。”进了帅帐,李恪与玄世璟打招呼。

    玄世璟回过身看到李恪,脸上露出一个笑容:“是啊,元日近在眼前,这件事儿提的匆忙,不得不紧张起来啊,虽然时间紧急,但是并非不能完成,今年的元日对于陛下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与以往元日不同的日子。”

    李恪点了点头:“是啊,毕竟龙首原上的新宫落成,以后的朝堂,就搬到新宫里去了,今年是在新宫的第一个元日,父皇想要大操大办,可以理解。”

    “阅兵这事儿,是昨天我与陛下在新宫之中散步的时候提出来的,其实也是有目的的,元日当天,四方朝贺,阅兵也是要以大唐强盛的武力,来震慑四方,这两年修建新宫,国库虽然丰裕,但是新宫修建下来,到现在修建完了,也是耗去了不少,今后两年,大唐可是经不起折腾了啊,尤其是刀兵之祸,能免则免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就把这事儿给办了。”玄世璟说道。

    李恪闻言,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接到圣旨的时候我就在想,若是父皇想要如此,这事儿应该早就敲定下来才是,也不会昨天那般匆忙的就下



第五百二十八章:挑人、挑马
    所以,玄甲军还是比其它队伍要多一点时间的,但是玄世璟对玄甲军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玄甲军的训练,由李恪亲自统领,玄世璟来的时候,也为李恪带了一份训练章程,让李恪按照这份训练章程来施行。

    玄甲军是重骑兵,等到出场的时候自然也是要骑着马,而挑选玄甲军,对马匹也是有要求,必须都是黑色马匹,若是可能,一根儿杂毛儿都不能有。

    玄世璟就是要让这一股黑色的洪流,从丹凤门外席卷而过,而玄甲军,也是要作为压轴,最后出场。

    一边走着,玄世璟也一边与李恪谈论着这次的事儿,还要从玄甲军中挑选出鼓手,到时候肯定要有军鼓伴奏,踩着节奏来,这样才能更加整齐划一,震撼人心。

    骑兵与步兵不同,而骑兵与步兵之间也有诧异,步兵还分长短兵器与射手,所以各个队伍的鼓点与节奏是不一样的,接下来玄世璟还要在这方面继续摸索。

    留给他的时间着实不多。

    事情若是放在一块儿想,脑袋里就是一团乱麻,若是一件一件的想,那就能理清楚思路,至少现在有一点好的就是玄世璟的脑子没有乱。

    眼前最重要的就是先把人选确定下来,没有人,其余的再好,都是白搭。

    来到玄甲军的训练场,营地之中的玄甲军都已经集结在训练场上了,寻常训练的时候并没有穿上那一身厚重的黑甲,也只是一层薄衫罢了,玄甲军锻炼的主要还是自身的身体素质,毕竟要骑马,还要穿那么重的盔甲,手拿武器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若是没有一副好身板儿,连玄甲军的盔甲都支撑不起来。

    “玄甲军的队形是怎么排列的”站在高台上,玄世璟转过头来看向站在一侧的李恪问道。

    “按照行伍来排列的。”李恪说道:“军中还真没有测量过他们的身形,从这么多人当中挑出一千人,还要身形差不多的,不容易。”

    是到临了,站到这高台之上看到自己的兵,李恪才觉得玄世璟先前所提出来的要求虽然只是轻飘飘的一句,但是实行起来,却是有些难度,费的不是一星半点儿的功夫。

    玄世璟大致目测了一下玄甲军的身高体型,随后从一侧的台阶走下来,在玄甲军的队列之中穿梭。
1...315316317318319...5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