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木三大少
而种师道的错误,就是临阵指挥错误,在撤军时造成了整个西军的大溃败。
反而是杨可世那样的战将,虽然也是lianzhan皆北,但他是在与辽军真刀真qiang的拼杀中落败,属于技不如人,倒也情有可原。
至少杨可世等将能够战斗到最后,没有给西军将士丢人。
大名鼎鼎的种家军,此次可是跑得最快!
太尉童贯不弹劾种师道,还能弹劾何人
童贯的奏章报回东京汴梁城后,得知前线大败,朝野震动,道君皇帝和宰相蔡京、王黼等朝中重臣都未曾料想到是这么一个结局。
本以为辽军已经被金军打残,想着去摘桃子的道君皇帝见辽军依然强大,顿时失去了收复燕地的勇气。
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朝廷放弃了伐辽的计划,下旨命太尉童贯撤军,命令抽调的西军各路军马各自返回原来的属地辖区。
紧接着,追究战败之责的圣旨也下来了,命将种师道押回枢密院受审,后降为右卫将军,并强令退休。
雄州知府和诜则被降为豪州团练副使,但安置在江西筠州,等同于给发配了。
其余将领包括杨可世等则没有遭到多大的处分,不过暂时不让杨可世掌军而已。
杜充却因立下战功被加官晋爵,任知沧州。
太尉童贯本有意提携杜充,让他改知中原和江南的富庶之州,但却被杜充婉谢绝了。
杜充对童贯表示,朝廷边关正是用人之际,自己愿意继续坚守沧州,为朝廷将来北上尽一份力。
第八百章 李处温的焦虑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八百章李处温的焦虑太尉童贯不甘于谋划多年的收复燕云战略就此终结。当他听赵良嗣自夸与辽国现任宰相李处温曾经结拜兄弟时,顿时犹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童贯命赵良嗣秘密联络燕京城中的李处温,问他能不能投效大宋,日后配合宋军行动,帮助宋军攻取辽国燕京城。
太尉童贯此举也是死马当活马医,姑且一试。
因为赵良嗣与李处温结拜时,二人不过还是两个嫉世愤俗的青年人而已。
如今多年过去,那李处温一路高升,已经当上了辽国的宰辅大臣,是天锡皇帝身边最受重用的人。
李处温是否能够念及旧情,听从赵良嗣的劝告弃辽投宋,也是一个未知之数。
让童贯和他的幕僚们意想不到的是,赵良嗣很快就收到了回音。
李处温让自己的儿子李奭回信,答应给宋国作内应,说只要宋军做好准备,告知时间,他就可以配合行动。
信中还说李奭以抵抗女真金军的名义申请成立新军三千。天赐皇帝耶律淳已经准奏,并给了李奭经费七万贯用来招兵。这支军队已在筹建,等宋军到时会同时起事。
李处温在信中还告诉童贯,镇守西京道的汉军大将甫少卿也多次表示自己有向化之心,愿意跟随李处温一起投奔宋朝。燕京城中另有近臣多人是李处温的死党,皆可为李处温所用。
太尉童贯看过李处温的回信后,如获至宝,又有了几分收复燕地的信心。
不过,宋军新败,童贯也不敢贸然行事,只得命赵良嗣与李处温保持秘密联系,等待良机。
童贯不知道的是,身为辽国宰相的李处温此时是在两面投机。他不仅答应投宋,同时也在秘密联络金国,向金人示好,同时做着投奔金国的准备。
宋国与金国谁能先打到燕京城下,李处温就开城投降。
李处温身为宰辅大臣,皇帝耶律淳也是他拥戴上位的。照理而,天锡皇帝耶律淳对李处温听计从,信任有加,李处温不应该背叛辽国的。
可是,燕京城里的变故和西军道传来的消息,让李处温寝食难安,不得不为自己的家族寻找后路。
首先,是李处温拥戴登基的皇帝天锡帝耶律淳得了重病,辽国的未来皇位归属充满了变数,让李处温感觉前途未卜。
就在萧干与耶律大石击退十万宋军,刚为辽国解除了一次危机时,燕京城中的耶律淳君臣突然听闻,天祚帝耶律延禧在西京道会集了五万精锐部族骑兵,准备八月从夹山进入南京析津府。
耶律淳大为震惊,急忙抱病召集群臣商讨对策。
耶律淳留着泪对群臣说道“当初是天祚帝失去影踪,生死不明,你等以国不可一日无主拥戴我登基称帝。如今天祚帝尚在人世,这却该如何是好倘若天祚帝来到南京,我只有一死,没脸再见天祚帝。”
因为有谋朝篡位之嫌,国内并未完全归心,加之金、宋两事相逼,天锡皇帝耶律淳坐上皇位后长期处于内心煎熬之中,没有睡过一日好觉。
得知天祚帝要领兵返回南京析津府兴师问罪,天锡皇帝耶律淳在惊惧中,病情加重了不少。
李处温将这一切看在眼中,急在心头。
天锡皇帝耶律淳是李处温扶持拥戴起来的,也是李处温家族最大的靠山。为此,李处温可是不惜得罪了天祚帝耶律延禧。
可如今,李处温最大的靠山要倒了。
若是天锡皇帝耶律淳因病驾崩或是被逼退位,天祚帝耶律延禧复辟。那么第一个挨刀的肯定是拥戴耶律淳登基的李处温。
在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心目中,李处温可是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必杀之而后快。
因此,为了家族利益,李处温可不敢让燕京地区再落到天祚帝耶律延禧的手中。
&
第八百零一章 西门大官人的慰问
完颜娄室雄心万丈,要以少胜多,击败西夏军。
军中却有大将不认同完颜娄室的冒险之举,甚至与完颜娄室因为争执而险些拔刀相向。
最后,完颜娄室慷慨激昂地带领自己的一千骑兵,与完颜习不失、完颜拔离速二将独自前去迎战西夏军。
完颜斡鲁被完颜娄室无畏的气势所感动,最终决定领兵参战,前去支援完颜娄室。
完颜娄室领兵出陵野岭,留完颜拔离速以兵二百据险守之,自己则领兵逼近了西夏军。
西夏军大将李良辅听闻完颜娄室出陵野岭前来挑战,就领兵渡河,背水摆了一个方阵迎战完颜娄室。
完颜娄室见西夏军阵容不整,认为有破敌之机。他将自己的军队分为二队,自己与完颜习不失各领一队,轮番冲锋挑战西夏军。
西夏军欺完颜娄室兵少,意图包围全歼完颜娄室军。
完颜娄室且战且退,转战三十里,将西夏军引到了宜水附近。
西夏军正自乱哄哄地渡河追击完颜娄室军时,金军都统完颜斡鲁的军队赶到战场,从侧翼突然袭击了渡河的西夏军。
在完颜娄室与完颜斡鲁的夹击之下,李良辅的军队大败亏输,被歼灭了数千人。
西夏军败走野谷之中,正在渡河逃命时,因大雨不断,山洪暴发,被淹死的西夏军不计其数。
此战是西夏国与金国的第一次交手,最终凭借着金国猛将完颜娄室的奋战,金军以数千之众大败西夏国三万大军。
西夏国经此一败后,亲身领教了金军的强大,从此再不敢与金国为敌。
当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亲自领兵从上京临潢府出发,追击辽国天祚帝,直到大鱼泊时,西夏国向金国派来了使者,向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求和。
发生在辽国天德军的这一场金军与西夏军的较量,对金国和西夏国影响深远,从此西夏国与金国建立交往,以金国为尊。
完颜阿骨打到达辽国西京道时,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纠集了五万部族骑兵,欲前往南京夺回皇位。
怎知在西京道境内,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军队就被金军发现和击溃。
得知老对手完颜阿骨打来了,天祚帝耶律延禧吓得又落荒而逃。
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命令完颜昱和完颜宗望对天祚帝展开了追击。
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进入西京道,西夏国三万大军惨败给金军的这些不利消息接二连三地传到宰相李处温手中,让李处温越发地感觉到大厦将倾,前途渺茫。
身为辽国的宰执大臣,李处温原本是瞧不上童贯这样的宦官的,可是而今形势所迫,他也不得不选择与太尉童贯交好,为将来的自己多留几条后路。
收到李处温的回信后,太尉童贯又有了收复燕地的希望。于是,他放慢了退军的速度,磨磨蹭蹭地走到河间府,在那里静观燕京城的风云变幻。
童贯此举,却是方便了从沧州城赶来的西门庆。
蒋忠、朱仝联军摆脱辽军的追踪,从辽国境内返程后,西门庆与杜充在小南河寨分完赃后,就此分开。
西门庆命令蒋忠与段景住将缴获的上千匹骏马及粮草都带回了沧州横海郡的庄子里,扩大轻骑兵的规模。自己则与焦挺、乔郓哥、岳飞等人带着抢来的金银赶往河间府,“慰问”大败而归的西军。
在太尉童贯及都统制种师道的英明决策下,十万西军损兵折将,大败亏输,此时正是神憎鬼厌,最为失落之时。
西门庆知道鲁智深等人憋着一肚子的火,特地赶来与他们会面,开解劝导一二。
&nbs
第八百零二章 中兴四将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八百零二章中兴四将西门庆与鲁智深等人吃酒时得知,虽然太尉童贯不知何故在撤军途中磨磨蹭蹭,到了这河间府又要休整多日。但因为种师道背负兵败首责,遭到朝廷的惩戒,种师中决定不理会太尉童贯,按照朝廷的命令迅速帯着本部军马返回渭州。
鲁智深、杨志的军队隶属于种家军,因此很快就会跟随种师中返回陕西五路。日后再要与西门庆见面,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西门庆听了,心头却不忧反喜。
西门庆记得,过不多久,宋军就会二次伐辽,其结果,比这第一次败得更惨。
若是鲁智深等人会参与二次伐辽,西门庆还得煞费苦心地让他们能够尽量置身事外,不要将性命平白丢在了燕京城外。
此时听说鲁智深等人会跟着种师中回陕西五路,西门庆却是放下了一桩心事。
西门庆陪着鲁智深和杨志他们吃了几碗酒,安慰他们说,自己料定小种经略相公不会有事,过不了多久,必会被朝廷重新起用。
二龙山的兄弟们跟着鲁智深去渭州也好,那里靠近西夏边境,有的是建功立业的机会。
鲁智深听西门庆信誓旦旦地预言种师道会东山再起,心头也是畅快了不少。他终于转忧为喜,与众人吹嘘起自己在选锋军里与辽军交手,用禅杖将敌人打飞的场面。
一时间,酒楼里增添了许多爽朗的笑声。
杨志本是为了寸功未立而闷闷不乐,经过西门庆这么一开导,他又打起精神,憧憬着去西北边关与西夏人搏杀了。霎时间,杨志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西门庆兄弟说得不错,俺“青面兽”杨志总有出头之日!
……
西门庆陪着鲁智深、杨志四人在酒楼里吃了两个时辰,方才宾主尽欢,不醉不归。
将鲁智深几人送回军营时,西门庆又向他们提出了邀约,请鲁智深几人第二日再到自己的酒楼赴宴。
不过,这一次西门庆对鲁智深提出了要求,要他再找两个西军中的小将作陪。
西门庆要鲁智深几人找的,是还在西军中担任低级军官的韩世忠与张俊。这二人中,韩世忠在刘延庆军中,张俊就在种师中军中,鲁智深很快就将二人找到,帯着他们一同赴宴。
“泼韩五”韩世忠是陕西延安府人,他生得身材魁梧高大,勇力过人,大约三十一二岁的年纪。韩世忠十八岁从军,已经在西军中混迹了十四年了,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兵油子。
由于出身农民,韩世忠虽然作战勇猛,但是却升迁得极慢,如今也不过是从一个小兵混成了一个百人小队的头目而已。
因为勇力过人,又多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天不怕地不怕的韩世忠变成了西军士兵中有名的军痞,人送绰号“泼韩五”,寻常人都不敢招惹。
可是,合该他韩世忠倒霉,军中却来了一个比他更不讲道理的“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可是在二龙山当过黑道大哥,向来信奉用钵大的拳头讲道理。韩世忠也是一个用拳头讲道理的人,这二人脾气相投,就凑在一起好好地交流了一番大道理。
最终结果,是鲁智深的拳头更硬一些,于是“以理服人”,打服了韩世忠那厮。
韩世忠不愧是个军中泼皮,打输了之后不仅不恼,还死皮赖脸地缠上鲁智深,与鲁智深结拜了兄弟。
鲁智深在军中可是有两千手下的将军,还是种家兄弟的心腹,韩世忠一个百人小队长,那可是高攀了鲁智深。
不过鲁智深本就是直性人,他欣赏韩世忠能抗揍,哪管韩世忠的地位是高是低,就与那韩世忠结成了八拜之交。
 
第八百零三章 李处温的奋斗
西门庆的判断是正确的,韩世忠与张俊这两个底层小军官乃是性情直爽的粗人厮杀汉,最是易于结交。
西门庆对这两个不得志的人礼遇有加,很快就赢得了韩世忠与张俊的好感。
西门庆大官人在山东帮助官府剿灭了梁山泊的数万强盗,威震山东、河北,即使是鲁智深这样的好汉也对西门庆大官人推崇备至。
这样的大官人,却倾心结交韩世忠与张俊,初次见面就给二人送上了许多礼物,顿时让二人对西门庆大增好感,引为知己。
韩世忠好色,张俊贪财,二人的秉性早为西门庆所熟知。
西门庆的观点与曹操一样,不怕手下人都毛病,只要他的能力出众,能为自己所用就行。
所以,西门庆打的主意就是先交好这两人,日后找机会将他们收入麾下。
一顿酒吃完,西门庆已经与韩世忠、张俊二人亲热得呼兄唤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