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木三大少

    此后两日,西门庆又将韩世忠、张俊二人从军营里邀约出来,带着他们在城中东游西逛,吃香喝辣,好不快哉。

    短短几日,韩世忠、张俊二人已经与西门庆打成一片,差一点就要结拜兄弟。

    直到西军再次开拔,张俊要随种师中军回返陕西,才与慷慨大方的西门庆大官人依依不舍的分离。

    韩世忠也要跟着刘延庆的军队走,西门庆与他在勾栏瓦舍里吃了最后一次花酒后,将他送出了河间府。

    别了鲁智深、杨志、韩世忠与张俊等将,西门庆又秘密会见了一次马扩。

    因为此次兵败,使得宣抚司衙门里的幕僚们一个个的灰头土脸,出使辽国无功而返的马扩也不例外。

    在河间府意外地见到西门庆,马扩也是心头一喜。

    这满腹牢骚,总算是能找到人倾诉一二了。

    马扩先对西门庆表达了谢意,感谢西门庆提醒他在出使途中不要去招降纳叛,与燕地地方豪强多做接触。

    那涿州土豪刘宗吉为宋军提供虚假不实的情报,也是宋军轻敌受挫的原因之一。

    马扩因为没有与刘宗吉接触交往,从而避免了被那厮连累。

    见马扩因为宋军战败而闷闷不乐,西门庆就开解了他一阵,对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辽国灭亡之势无可挽回。

    不管将来宋军如何,西门庆要马扩留得性命,以待他日大展宏图。

    马扩见西门庆对辽国灭亡如此笃定,若有所思,就将赵良嗣联络李处温做内应之事告知了西门庆。

    这本是不能外泄的军国机密,但马扩还是毫不犹豫地告知了西门庆。

    宋军想靠李处温的内应攻取燕京城么

    辽国宰相李处温,听上去有些耳熟啊!

    西门庆略微回忆了一下,想起自己得到了情报了。那晁盖、吴用、董平几人,投靠的不正是辽国宰相李处温

    难道说,过几日又要与这几个强盗头领打交道了

    吴用当年设计陷害“美髯公”朱仝,险些害死沧州知府杜充的儿子。西门庆觉得自己应该派人将吴用的最新下落告知沧州城的杜充与朱仝。

    ……

    就在西门庆又开始算计晁盖、吴用这几个梁山泊的漏网之鱼时,燕京城中,宰相李处温正在家中与家人亲信商议大事。

    皇帝耶律淳病体日见沉重,如今在燕京城南瑶池殿养病。今日一早,耶律淳自知时日无多,在南瑶池殿秘密召见了自己最信任的宰相李处温。

    辽国这个燕京小朝廷北有金国大军压境、南有觊觎已久的宋军,天祚帝耶律延禧的追随者又骂耶律淳为叛逆,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本就胆




第八百零四章 绝不投宋
    李处温身为百官之首,深受天锡皇帝耶律淳的信任和重要,执掌了辽国的朝政大权。

    如今燕京城里皇帝病重垂危,城中之事还不是他这个宰相说了算

    再加之内有儿子的三千兵马,外有檀州、易二州的兵马接应,奚人萧干与契丹人耶律大石远在白沟,这朝中实在是找不到能够阻碍李处温控制朝廷之人。

    涿州郭药师的常胜军与平州张觉的军队也是汉军。他二人虽不是李处温的心腹手下,但平日里也得到过宰相李处温的照拂,想来也不会在李处温这个汉臣夺权时,站在契丹人的那一边。

    李处温算来算去,也是认为自己胜券在握,凭借实力足以控制燕京城。

    谋划妥当后,李处温一党就各自领命行动,做那夺权的准备了。

    此时要等待的,就是皇帝耶律淳圣驾归天。

    宫中的医官也多有李处温的耳目,随时在向李处温传递消息。李处温准备在皇帝弥留之际,将前去探视的皇后与大臣们全部控制在自己手中。

    两日后,“智多星”吴用作为李处温派出的密使,来到了檀州密云城中。

    “托塔天王”晁盖与“双枪将”董平二人加入辽军后,经历了几场与金军的血战,现在已经适应了辽军中的身份,将自己当作了实实在在的辽国大将。

    这檀州北临古北口,担负着防御金军入侵的重任。

    因为在中京道之战中的英勇表现,晁盖与董平二人受到四军大王萧干的赏识,再加之他二人是宰相李处温举荐之人,因此在耶律淳登基称帝后得到重用,被提拔为这檀州守将。

    晁盖与董平二人上任后,也是兢兢业业,忠于职守。他们派兵在长城古北口以南沿潮里河设下重重关隘,对古北口的金军严防死守,没有让女真人踏出古北口一步。

    吴用赶到檀州密云城这一日,晁盖与董平二人正在府中研究军情,谈论中京道近期重新爆发的战事。

    自四军大王萧干命令中京道地区的奚人起事造反后,整个中京道是遍地狼烟,各州都有奚人、契丹人起兵造反,让新占领中京道地区的金军一时间难以建立稳固的统治。

    虽然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御驾亲征,从上京地区直接西进到西京道,威慑招降远近各部,但中京道地区的战乱并没有因此而平息。

    金军留在中京道的兵马都忙于平乱,自然是无暇南下了。因而,身处檀州前线的晁盖与董平身上的压力大减。

    不过,晁盖与董平二人却并未闲着,而是派遣得力手下翻山越岭进入北安州、奚王岭等地,为造反的奚人部落送去钱粮兵器,帮助他们与金军作战。

    晁盖与董平正在商议如何派人秘密潜入北安州与泽州煽风点火时,“智多星”吴用一袭白袍,手里摇着一把羽扇走了进来。这厮到了辽国,投靠了李处温做幕僚,此时来到晁盖军中,依然是一副军师打扮。

    晁盖府上的守卫都是从大宋帯来的强盗心腹喽啰,这些人见到是军师吴用来了,也不通传,就陪着吴用一起走入府中。

    “晁盖哥哥!董平兄弟!小生来也!”

    吴用不待手下人传话,就开口对二人叫道。

    “军师来了!哈哈哈今日是甚么好日子,军师竟然从京城赶来看望我们这些老兄弟了!”

    晁盖大笑着迎上前去。

    “军师!多日不见,甚么风把你吹来了”

    董平也微笑着向吴用问好。

    三人见面寒暄片刻后,吴用对二人使了一个眼色,低声说道:“二位兄弟,小生此来有要事相商,事关你我的生死大计!你我借一步说话。”



第八百零五章 改投门庭
    晁盖、吴用、董平三人皆知不能跟着李处温一条道走到黑,夺了燕京城献给大宋。



    晁盖撮着双手,拿眼望着吴用,口中问道:“军师,那李处温父子兄弟身居高位,权势遮天,你我几人是寄居辽国的客将,如何斗得过他莫如你我兄弟在此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若他真要带着大辽投宋,你我兄弟带兵一走了之”



    董平却说道:“李处温虽是宰相,不过也是一介读书人而已,懂得甚么领兵作战不如哥哥与小弟尽起本部兵马,袭杀了那李处温,将他的狗头交给皇帝,也是大功一件!”



    吴用却摇了摇头,对晁盖与董平说道:“二位兄弟,我等不能静观其变,也无法独自袭杀那李处温。



    我等静观其变,那李处温掌控辽国后,必不肯与我等干休,即使我等要走,四面都是敌人,未必能够走脱。



    何况我等也在辽国经营了一些时日,方有今日之地盘,岂可轻易丢弃



    但只凭我等的实力,也扳不倒那宰相李处温。



    李处温派遣小生前来,只让小生带话,却未有只言片语的书信。无凭无据之下,我等几个宋人客将如何取信皇帝,告倒根深叶茂的李处温家族



    况且我等师出无名,被李处温反告一状,十之会被诬陷为叛乱。闪舞www燕京城的兵马不少,以我等檀州的军马,只恐难以战胜李处温。



    更何况,真被诬为叛军,这檀州的军马也未必全都会听从我等的号令。



    惟今之计,我等只有改投门庭,投靠李处温的政敌,利用辽国的内斗,才能将他投宋的企图扼杀!”



    晁盖闻言,对吴用问道:“军师,谁人可以对抗李处温,你可是心中已有人选”



    吴用笑道:“哥哥,你怎地忘了四军大王萧干小生听闻那萧大王可是极其欣赏哥哥与董平兄弟的勇武呀!



    那萧大王身为四军大王,手握强兵,在朝中的地位不亚于宰相李处温。他又是奚人,与契丹人休戚与共,必不肯与汉官李处温之流一起投宋。



    如今我等不如向驻军白沟的四军大王萧干告密,帮他击败李处温的阴谋。”



    吴用一语惊醒梦中人,晁盖与董平恍然大悟。



    仔细一寻思,在这辽国,了解并赏识自己两兄弟的,就只有宰相李处温与四军大王萧干二人。如今要背叛李处温,最该投靠的人正是萧大王啊!



    三人彼此交流了一下眼色,就此下定决心,投靠萧干,揭发李处温的密谋。www



    “军师,我等兄弟共举大事,你为何不让一清先生同来倘若那李处温事发时,一清先生还在他身边,萧大王平乱可是刀剑无眼啊!”



    晁盖对兄弟比较厚道,顿时想起公孙胜是李处温的人,不禁对公孙胜的处境有几分担忧。



    “公孙先生在济州救了我等一命,此番我等也得帮公孙先生脱险。”



    董平这厮也难得的讲了一次义气。



    吴用无奈地说道:“晁盖哥哥,董平兄弟,一清先生是自家兄弟,小生当然是要帮他的。只是,时机不到啊!



    不是小生多心,一清先生毕竟是李处温培养的心腹,他与李处温的交情只怕比与我梁山泊众兄弟更深!



    我等兄弟要反那李处温,实不敢让他提前知晓。哥哥,只能事成之后再设法营救一清先生了。”



    晁盖听了吴用之言,只觉梁山泊上的老兄弟现在各为其主,让人心中好不难受。



    不过,吴用说得显然在理,晁盖对于吴用隐瞒公孙胜的举动也无可厚非。



    至于董平,方才只是随口那么一说而已。毕竟公孙胜是晁盖与吴用的老兄弟,不是他董平的兄弟。



    “军师,此刻一清先生何在他还在山上修道么”



    晁盖随意地问道。



    &n



第八百零六章 谁是反贼
    “奭儿,晁盖、董平的檀州军可是已经到了城外”



    出了瑶池殿,见左右无人,李处温迫不及待地对李奭问道。闪舞www



    “父亲放心,晁、董二位将军已经按照父亲的命令,领兵渡过了潞水,在安东门外孩儿的新军军营里潜伏了数日,只等父亲的号令行事。父亲,可是要动手了”



    李奭兴奋地问道。



    “哎皇帝大限已到,为父与他的这场君臣之谊也到头了。奭儿,你速去安东门,调集你的新军占领城门,接应晁、董二位将军入城!为父回府调集五百勇士即刻入宫,保护萧德妃和群臣的安危。”



    李处温与儿子李奭出了皇城东面的万春门,那李奭立即沿着燕京城东西干道檀州街赶往安东门,去接应晁盖、董平军入城。



    李处温则回到了自己在天王寺旁边的府邸,要调集府中暗藏的五百勇士入宫包围瑶池殿。



    李处温父子走后,李处温的兄弟,直枢密院李处能守在天禧皇帝耶律淳养病的宫殿外,拿眼偷觑着奉旨而来,坐立不安的群臣。



    萧德妃正在宫殿内陪着弥留之际的天锡皇帝耶律淳,群臣满怀悲痛地等待着皇帝召见,宣布遗诏那一刻的到来。



    司徒左企弓,知枢密院事曹勇义,参知政事虞仲文,太师张琳,驸马都尉萧旦等重臣和契丹贵族悉数来到了瑶池殿,李处能暗自窃喜,如此就可将这些燕京城里的重要人物一网打尽,逼迫他们跟随兄长一起南投大宋。



    左企弓等人左右张望,不见宰相兼太尉李处温的踪影,就纷纷向李处能打听。



    李处能正在搪塞时,忽然觉得自己眼花了,前方走来的那个消瘦身影,怎地好似北枢密使、四军大王萧干



    李处能没有老眼昏花,来人正是本该在涿、易二州前线与宋军对峙的萧干萧大王。



    萧干虽然身形消瘦,但却是一身戎装,威风凛凛地向瑶池殿大步走来。在萧干身后,赫然是一队全副武装的契丹武士。



    “萧大王!你、你怎敢帯兵进入宫禁莫非你要谋反!”



    李处能心知不妙,只能抢先发难,意图挑起萧干与众臣之间的冲突,让自己能够浑水摸鱼地逃出去给兄长报信。



    瑶池殿外,李处能的话让左企弓等人在这夏夜里居然打了一个激灵。



    虽然今日皇帝已经一早下旨招萧大王与大石林牙回宫觐见,但萧大王走得再快,也不可能此时就赶回了这燕京城。甚至可以说,传旨之人都未必赶到了白沟辽军大营。



    那么这萧大王全副武装,帯着士兵突然出现在宫禁中,莫非当真是要造反



    左企弓面上变了颜色,正欲仗义执言,质问萧干,却见萧干指着李处能骂道:“好一个贼喊捉贼的畜生!你们兄弟干的好事岂能瞒过本王待我见过陛下,再来治你兄弟谋逆之罪!来人啊,将反贼李处能给我拿下!”



    萧干话音刚落,身后就冲出几个契丹武士,将李处能扑倒在地,绑得严严实实。



    “萧大王,你、你说甚么李家兄弟要谋反”



    左企弓大吃一惊地问道。



    知枢密院事曹勇义,参知政事虞仲文,太师张琳,驸马都尉萧旦等人见四军大王萧干只是拿了李处能,却对其他群臣没有下手,心中惊惧之情稍定,彼此交换着眼色向萧干迎了上来,欲问一个究竟。



    “你等众人休惊,本王领兵前来,是为皇帝陛下护驾,也是为保护你等安全!有人举报宰相李处温父子兄弟勾结宋国,图谋不轨,本王是领兵回京来平叛的。请诸位稍待,萧干要先去觐见探视皇帝陛下。”


1...162163164165166...2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