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首先,田文说的没错,倘若秦国果真对楚国用兵,楚国说不定真会屈服于秦国,如此一来,事先在方城一带部署防备就变得非常必要。
其次,魏王遫也想借机磨砺磨砺蒙仲,毕竟他魏国刚刚失去名将公孙喜,只剩下一个年过五旬的翟章独挑大梁,而秦国那边,还有司马错、向寿,以及在这场仗中大放光彩的年轻将领白起。
如今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叫做蒙仲的宋国小子,魏王遫当然也想委以重用,只不过蒙仲太年轻了,以至于魏王遫实在不敢将河东托付给此子,除非此子能继续立下功勋证明自己。
于是乎,在当晚的庆功宴上,魏王遫改变了原来对蒙仲的封赏,按照田文所言,将蒙仲封到了宛地。
没想到此举却引起了公孙竖的不满。
说实话,魏王遫也感觉挺头疼的。
而就在魏王遫倍感为难之际,就见国相田文起身对公孙竖说道:“公孙军将,田某欣赏你举荐贤才的心思,只不过,我以为蒙大夫还过于年轻,暂不足以拜领河东守之职……”
“荒谬!”
公孙竖当然知道此事肯定是田文从中作梗,反正事已至此,他也不怕与田文撕破脸皮,只见他冷笑一声说道:“犀武出任河东守十几年,我在犀武帐下亦十余年,期间不知与秦国交兵多少回,田相以为老夫不知河东之重耶!……伊阙之战,我国十八万大军遭七八万秦军偷袭,于一夜之间死走逃亡十余万人,虽韩国的暴鸢立刻派兵五万前来援救,亦被秦军击退。至此危难之际,蒙仲力挽狂澜,率残余六七万败军,数回击败秦军,且最终将那七八万秦军击溃,唯剩下寥寥近万人狼狈逃回秦国,似这等逸才,田相却认为仍不足以拜领河东守之职,我且问田相,国内不知有谁比此子更适合出任河东守”
说到这里,他冷笑一声,又说道:“莫提老夫,老夫自忖远不如蒙仲!”
听到公孙竖这番不客气的话,田文的面色亦沉了下来。
可尴尬的是,他心中还真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否则,他岂会默许公孙竖出任河东守——仅凭公孙竖拒绝他的好意,且在他面前推荐蒙仲,这就足以让田文迁怒于公孙竖。
『这个不识好歹的老匹夫……』
在心中暗骂一句后,田文的目光逐一看向窦兴、魏青、费恢、梁习等河东军的军司马们。
只见在田文的扫视下,窦兴、魏青等军司马皆露出了诡异的表情,继而自顾自在那饮酒吃菜,仿佛置身于外。
也难怪,毕竟在此前那场战事中,这些位军司马皆已知晓蒙仲用兵的厉害,且蒙仲性格也平易近人,因此他们皆早已默许此子接替公孙喜成为河东守,又哪里会理睬田文的暗示
不错,事实上只要他们此刻稍稍有所表示,说不定田文就会推荐他们当中的任一担任河东守,可那又怎样
他
第269章:剧辛之信【二合一】
在段干氏府上那名家仆的带领下,蒙仲、蒙遂、蒙傲、乐毅、向缭、武婴、乐续等人来到了府内的客房,见到了正在屋内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蒙横、蒙珉二人。
“两位阿兄。”
蒙仲、蒙遂、蒙傲三人当即抱拳喊道,而乐毅、向缭、武婴、乐续等人,亦纷纷与蒙横、蒙珉二人见礼,毕竟他们彼此都不陌生。
见此,蒙横与蒙珉二人亦连忙起身回礼。
毕竟,他们与蒙仲、蒙遂等人虽说都是族兄弟,但就成就而言,蒙仲、蒙遂已远远将他们抛在了身后。
见蒙仲与蒙横、蒙珉二人果然相识,那名机灵的家仆当即说道:“蒙师帅,卑下命人再取些酒菜来,好叫您与两位族兄坐下来慢慢交谈。”
“有劳了。”
蒙仲拱手道了谢,却也没有推辞,毕竟他在段干氏府上吃住有一段时日了,也不差这一顿。
不过蒙横、蒙珉二人听了这话,脸上却露出了几许惊讶。
片刻后,待那名家仆离开,蒙横抹了抹嘴边的油脂,笑着说道:“阿仲,你真是越来越不凡了,我打听过了,段干氏可是魏国的大家族啊……我原来还以为大家族的人都很难相与,没想到,刚刚报出你的名,府里的下人便将我二人请到了这间客房,好酒好肉伺候着……”
蒙仲摇摇头解释道:“这全靠孟夫子的面子,段干氏乃是子夏弟子段干木的后人,与儒家颇有渊源,凭着孟夫子的面子,我才能被其奉为宾客……对了,两位族兄怎么来了莫非邑内发生了什么事”
听闻此言,蒙横笑着说道:“让阿珉与你说罢,我这次纯粹就是陪他来的,途中好有个照应。”
的确,这年头各地都不太平,因此外出走远门还是结伴为妙,以便途中遇到什么事时,彼此间好有个照应。
而此时,蒙珉用桌上的布擦了擦手上的油腻,旋即起身走到屋内的床榻旁,从床榻上的布囊里取出一个竹筒,递给蒙仲,口中说道:“此番我二人前来,只为把这封书信送到你手中……”
“书信”
蒙仲愣了愣,接过竹筒后问道:“何人送来的书信”
蒙珉闻言耸了耸肩,说道:“可别问我,我与阿横都没看过这份书信。……前一阵子,有驿卒将这封书信送到了蒙邑,也说不清楚究竟是谁送来的,蒙鹜叔打开了看了一遍,然后就叫我二人到魏国一行,专程将这封书信交给你。”
听闻此言,蒙仲越发好奇,遂立刻打开了竹筒的盖子,从中抽出了一卷竹册,摊开后徐徐观瞧。
待粗略看了一遍后,蒙仲脸上浮现了几许意外,喃喃说道:“居然是他……”
“谁”蒙遂在旁好奇问道:“谁送来的信。”
“剧辛。”蒙仲回答道。
“剧辛”
本来向缭、乐续等人已在桌旁坐了下来,似乎正准备陪蒙横、蒙珉二人喝几杯,冷不丁听到这话,他们皆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是他”
朝着诸人瞧了瞧,蒙横好奇问道:“是你们的旧识么”
听闻此言,蒙遂斟酌着解释道:“旧识……勉强也算吧,应该说是曾经的同僚。当年我等在赵国时,赵主父任命阿仲组建「信卫军」,而当时,有一个叫做庞煖的人建立了「檀卫军」,皆作为赵主父的近卫。……而剧辛,即是庞煖的副将,不过后来沙丘宫变后,他与赵奢一同投奔了燕国。”
解释完毕后,他转头问蒙仲道:“阿仲,剧辛在信中写了些什么”
只见蒙仲一边观阅书信一边说道:“开头是一番客套,然后他在信中言道,他已经成为了燕国的国相,而赵奢,亦已被燕王拜为上谷守……”
“这家伙什么意思”乐续闻言皱起眉头,不高兴地说道:“难不成是想向我等炫耀么”
“那倒不是……”
蒙仲摇摇头,接着说道:“他在信中言道,燕国目前百废待兴,而他兼任国相、大司马、大司徒三职,终日或操练军队,或走访民乡,力有不逮。倘若我等无可去之处,希望能投奔他……”
“投奔他”
蒙遂、向缭、乐续等人脸上皆有些不高兴。
在他们看来,庞煖就算了,毕竟人家当初在赵国时,就跟蒙仲平起平坐,可剧辛只不过是庞煖的副将,竟然厚颜叫蒙仲去投奔他,这算什么
当即,向缭冷笑着说道:“哼,如今他倒是风光了,以堂堂燕相身份送来邀请书信,想必他心中得意地很。”
“这么说就太过了……”
蒙仲笑着制止了向缭。
不可否认,剧辛这封书信中确实有些许炫耀的意思,但字里行间的用词还是比较严谨的,并无那种小人得志的意思,再者,他希望蒙仲等人前往燕国投奔他的话,亦写得颇为诚恳,可见燕国那边的政务,的确是繁重到让剧辛无力支撑的地步,以至于想起了蒙仲等曾经在赵国的同僚。
“我来瞧瞧。”
蒙遂从蒙仲手中接过书信,仔细观阅,旋即笑着说道:“唔……呵呵,一人兼掌三个职位,这剧辛看来是撑不住了,哟,阿仲,他在信中言,若你肯投奔燕国,他便向燕王举荐你为大司马……呵,这家伙倒也真敢夸口,阿仲若有意投奔燕国,还用得着他举荐”
的确,当年蒙仲曾跟着赵主父与燕王职有过一面之缘,当时燕王职就很欣赏蒙仲,甚至还在赵主父面前说过,若在赵国呆得不快,大可到燕国投奔他,他必然重用——记得这番话,当时让赵主父很不高兴。
“大司马啊啧啧啧……我来瞅瞅。”
向缭、乐续等人亦围到了蒙遂身边,旋即,乐续笑着说道:“哈,信上还提到了阿毅,啧啧,渔阳守……这燕国还真是缺人,郡守之位随意就给。啧,怎么不给咱们呢”
听闻此言,乐毅淡淡笑道:“最起码也得给军司马吧。”
“那是自然。”
众人哈哈一笑,旋即蒙遂便将剧辛的书信放到了一旁。
片刻后,府上的下人们送来了酒菜,蒙仲等人便在屋内,陪着蒙横、蒙珉二人又喝了些酒。
在喝酒的期间,蒙横惊讶地对蒙仲说道:“阿仲,据府上的下人告诉,你已经被魏王封为中大夫,且在军中担任师帅”
话音刚落,蒙傲便急着纠正道:“蒙横阿兄,那是之前了,蒙仲阿兄前一阵子在伊阙击败了秦国的军队,魏王册封他上大夫之爵,还给了三千户的食邑呢!”
“上大夫”
“三千户食邑”
蒙横、蒙珉二人面面相觑,满脸吃惊之色。
这也难怪,毕竟他们蒙氏一族的领地,满打满算也才数百户,虽说蒙仲等人都自称故乡在蒙邑,但事实上,蒙邑并非全然归蒙氏一族所有,还有乐氏、华氏等家族。
而如今,魏王遫赐蒙仲食叶邑、舞阳两地三千户,这意味着这两座城邑是确确实实归蒙仲所有。
来魏国还不到一年,蒙仲就得到了四五于蒙氏家族领土的食邑——要知道蒙氏一族的赐地,那可是家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
与蒙珉对视一眼,蒙横眼巴巴地说道:“三千户的食邑,想必方圆很大吧……”
蒙仲当然能猜到蒙横、蒙珉二人在想什么,闻言当即邀请道:“两位族兄若是闲在蒙邑呆得闷了,不如来帮愚弟一把……愚弟绝不会亏待两位兄长。”
听闻此言,蒙横、蒙珉二人心中大喜。
在这个年代,一人得势,其余族人前往投奔,这是司空见惯的一件事。
而对于蒙仲来说,相比较其他人,他自然更信任自己家族的族人——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族军的凝聚力,可要比一般军队团结地多。
更何况蒙仲刚刚迁方城令,为魏国防守南边的边境,他势必要重新组建一支他能信赖的军队,倘若有家族的族兄弟前来投奔,这自然是一件好事。
“就这么说定了!”
蒙横当即大喜道:“想老子曾经也是打过宋滕之战的老卒,现如今在乡邑务农,实在是……”
“哈哈哈。”
众人闻言皆笑了起来。
还别说,蒙横、蒙珉,确实是蒙氏一族中早蒙仲一步投身战场的老卒,记得在宋滕之战的时候,他们还耐心教导蒙仲、蒙虎二人如何在战场上保存性命,虽然当时他们教导蒙仲、蒙虎二人的方式有点问题,但不能否认,他们是真心实意希望蒙仲等人能在战场上活下来,毕竟那场战争,蒙氏子弟死伤地实在太多了。
笑罢之后,乐续亦对蒙仲说道:“阿仲,说起来,我乐氏一族族内亦有些族兄弟……”
“无妨,只要愿意,皆可来投奔我。”蒙仲很客气地说道。
说实话,蒙仲娶了乐氏一族的宗女乐嬿为妻,因此乐氏子弟跟蒙氏子弟一样,都算是他的兄弟。
包括向缭、武婴、华虎他们的族兄弟,蒙仲都是信得过的。
倘若这些家乡的诸家族子弟皆在投奔蒙仲,纵使蒙仲日后到了方城、叶邑、舞阳一带,也可以避免无人可用的尴尬。
由于得到了蒙仲的承诺,诸人兴致都很高,聊得也越发热切。
忽然,蒙仲问蒙珉道:“族兄,近一年宋国有什么战事么”
“你是指与齐国么”
蒙珉闻言,脸上的笑容徐徐收敛了起来,正色说道:“据我所知,太子(戴武)坐镇郯城,与景敾、戴不胜几人,近一年与齐国发生了几场战事,不过皆击退了齐国……”
听闻此言,蒙仲满脸诧异,表情古怪地问道:“是……是田章兄领兵么”
“那倒不是。”蒙珉摇摇头说道:“统率齐军的大将叫做田触,匡章并未出面。”
『田触……哦,原来是他。』
蒙仲顿时想起了曾经被他以五百信卫军夜袭击破的齐将田触,心中顿时恍然。
的确,他教导了太子戴武该如何与齐国抗衡,那就是摆出一副欲与齐国鱼死网破的架势,只要齐国还想跟秦国争天下霸主的位置,就绝对不会跟宋国死磕。
除此之外,蒙仲还建议太子戴武多建城塞,多积粮草,总之要使宋国成为一块长满倒刺的硬骨头,叫齐国啃不下去。
但即便如此,倘若齐国那边是由他义兄田章掌兵,蒙仲心中难免还是有些忐忑。
好在这几次田章并未出面。
『……难道是义兄的身体状况出了什么问题亦或是他与齐王田地发生了什么矛盾』
蒙仲难免又担忧起田章来。
而此时,蒙珉仍在继续讲述着他所了解的情况:“……其余嘛,我知道的不多。哦,对了,好似大王在陶邑增驻了军队,还
第270章:暂别奔赴【二合一】
次日,蒙仲将乐毅的决定告诉了众同伴,让蒙虎、华虎、乐进等一干人颇为惊愕。
然而在“战略”上的事,蒙虎、华虎、乐进等人却给不出什么好的建议,这类事以往都是蒙仲、蒙遂、乐毅、向缭四人商议决定,因此他们也说不清乐毅前赴燕国是否有利于宋国。
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即他们不舍得乐毅的离开。
其实乐毅又未尝不是如此呢
曾经乐毅在中山国的时候,身边并没有多少同伴,能与之相伴的就只有祖辈传下来的几部兵书,但自从结识了蒙仲一行人之后,乐毅的生活就丰富多彩了许多,在才智方面,有蒙仲、蒙遂、向缭可以与他切磋;在平日里,有蒙虎、华虎等人会拉他下水——就好比昨晚蒙虎与华虎等人跟着军司马窦兴到城内鬼混,这群人就没忘记想拖乐毅下水,毕竟在一行人当中,就属乐毅看起来最正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