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总而言之,与这些同伴间的情义,让乐毅颇感不舍。
只是乐毅也明白,若他留在蒙仲身边,帮不上自己的这群同伴,也帮不上宋国——在带兵打仗方面,蒙仲丝毫不比他逊色;在训练士卒方面,蒙遂亦能独挑大梁,至于军中的事务,向缭亦能打理地井井有条,既然如此,何不前赴燕国,去做蒙仲、蒙遂、向缭等人无法去做的事呢
“要不,我跟阿续一同前往燕国,助阿毅一臂之力吧”
在思忖了片刻后,乐进少有地正经说道。
听闻此言,乐毅摇摇头说道:“你们留在阿仲身边吧。……阿仲刚出任方城守,正是用人之际,据我估算,近两年魏国怕是少不了要发生战争,而燕国,如今已臣服齐国,应该不至于会发生什么战事……”说到这里,他罕见地眨眨眼睛,调侃道:“不是我说,除了阿仲、阿遂、向缭三人,其余人就算去了燕国,恐怕也起不到什么帮助。”
的确,在他们一干同伴当中,其实并不欠缺带兵打仗的经验,可轮到治理国家,那差距可就大了,就连蒙仲、蒙遂、向缭等人也从未尝试管理、治理一座城池,就更别说蒙虎、华虎二人,纯粹只会带兵打仗的莽夫,让这帮人跟着一同前往燕国,只要燕国不发生战争,这帮人几乎是难有什么作为。
当然了,乐毅说这话,说到底也只是为了冲淡离别的伤感而已。
这一点,诸人其实也明白,这不,待乐毅说完后,华虎、乐进二人立刻就跳脚起来,故作愤慨地说道:“你未曾见我治理过城邑,如何能判定我等没有这方面的才能”
“说的是!”蒙虎亦理直气壮地帮腔,只可惜众人在看了一眼他后,纷纷投以嫌弃的目光,这让蒙虎觉得很伤感。
虽然他蒙虎没看过多少书,带兵打仗也纯粹凭借直觉,亦丝毫没有治理城邑的经验,但他知道他有这方面的才能!
就在众人故作争执之际,就听蒙仲沉声说道:“你一个人前赴燕国,我们谁也不会放心,既然这样……让荣蚠陪你一同前往燕国吧。”
“我”在众人当中,荣蚠颇感意外。
蒙仲并未正面回答荣蚠,而是在看了一眼前者后,对乐毅说道:“荣蚠,曾经亦是我宋国的悍卒,因为勇武而被太子(戴武)看重派往我这边,但我觉得,他在我身边担任近卫,着实屈才了……眼下燕国正是用人之际,以荣蚠的才能,相信定能在燕国有一席之地。”
听闻此言,乐毅转头看向荣蚠。
正如蒙仲所言,荣蚠其实亦是一名猛士,但不得不说,他在蒙仲等人身边,几乎很难有发挥本领的机会。
至少在带兵打仗方面,蒙虎、华虎、穆武、武婴、乐进等人个个不逊色荣蚠,且这些人与蒙仲也更为亲密,在这些人面前,荣蚠的确很难有出彩的机会——蒙仲这边其实不缺将才。
但倘若荣蚠跟随乐毅前往燕国,那么荣蚠就能作为乐毅的副将,在军队之事上帮助乐毅。
当然了,他暂时能帮上乐毅的,多半也只是训练一下兵卒,毕竟荣蚠这段时间在蒙仲身边出任近卫,实在没有什么积累经验的机会。
但不管怎么说,身边有个熟悉的人,这终归是一件好事。
“这……”
在犹豫了一番后,乐毅转头看向荣蚠:“荣蚠,你意下如何”
“这个……”
荣蚠脸上露出了犹豫之色,迟疑地说道:“当初太子派我来,是为了保护蒙司马……”
见他面露迟疑之色,蒙仲拍拍他肩膀说道:“荣蚠,你是个人才,我原本打算着,若我此番能成为河东守,我便将其中一座城邑交予你,让你慢慢积累经验,但眼下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我自己都只混了一个方城守……我拿你当同伴,是故跟你说句真心话,若我需要十年才能在魏国混上河东守的位置,你就彻底被我耽误了……眼下阿毅孤身一人前往燕国,而燕国正欠缺人才,你到了燕国,必定能成为一员将领,到时候可以助阿毅一臂之力。”
听了蒙仲的话,荣蚠陷入了沉思。
他亦想封君拜侯、光耀门楣,是故当初他打定主意跟随蒙仲,哪怕跟着蒙仲从宋国来到魏国。
但问题是,蒙仲身边并不缺将才,像蒙虎、华虎、穆武几人,随便挑个出来,无论是单打独斗还是行军打仗,他都不是对方的对手,更别说还有曹淳、魏续、蔡成等新投奔他们的将领。
不得不说,在蒙仲这边,他的确很难有独挑大梁的机会。
但跟着乐毅前往燕国就不同了,燕国如今正缺人才,就算他这样的,说不定也能混上军司马的职位,然后他慢慢积累经验,日后未尝没有跟蒙虎、华虎等人平起平坐的可能。
就像蒙仲所说的话,他是真心拿他当同伴,才会为他的日后考虑。
想到这里,荣蚠感激地看向蒙仲,点点头说道:“此生能与蒙司马诸位结识,实在是荣蚠毕生的幸事!……我亦不遮掩心迹,我想跟‘佐司马’到燕国去看看,看看是否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但我若是离开,蒙司马你这边……”
仿佛猜到了荣蚠的心思,蒙仲笑着说道:“荣蚠,以你看来,我其实真的需要有禁近卫在旁保护么”
听了这话,荣蚠自己也不禁笑了起来。
的确,别看蒙仲穿上长袍后仿佛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事实上,蒙仲这些年来从未间断过锻炼——在武力方面,蒙仲在他们一群同伴当中,其实是可以排进前三的,只不过他并不会像蒙虎、华虎他们热衷于炫耀自己的武力与勇猛罢了。
想到这里,荣蚠亦放下了心。
当日,蒙仲等人在段干氏的府上喝了一顿送别酒,随后待这顿酒喝完后,蒙仲、蒙虎、蒙遂等所有人,将乐毅与荣蚠二人送出了大梁城东十里。
在临别时,蒙仲伸出双手揽着乐毅与荣蚠二人的肩膀,郑重地嘱咐道:“出门在外,千万要注意安全。……阿毅,你有时候过于耿直,息怒皆行于色,碰到自己看不惯的人,非但会冷眼相待,甚至还会出言嘲讽,在燕国时需多加注意。”
听了这话,乐毅表情古怪地看向蒙仲,没好气地说道:“这话轮到你说你与田文是怎么结怨的当初我是不是在后面拉着你可结果呢你还是跟田文撕破了脸皮……”
“有这事么”
蒙仲忽然有些尴尬。
从旁,诸人哈哈大笑。
期间,向缭说了句公道话:“论冷静嘛,其实阿毅比阿仲更冷静,但是阿毅嘴太毒,往往一句话就能把人气个半死……”
听到“嘴毒”这话,诸同伴们纷纷点头。
想当初在赵国时,信卫军的士卒为何畏惧乐毅胜过畏惧蒙仲,不就是因为乐毅在训练他们时说话太刻薄么那简直是能活生生把人给气死。
而听闻此言,乐毅笑着揶揄向缭道:“这话也轮不到你说。……我是毒在嘴上,你可是毒在心里。”
的确,论心狠,论性格淡凉,在诸人当中其实是向缭最甚。
比如当年蒙仲在赵国伏击廉颇军时,曾在林中放了一把火,当时蒙仲、蒙虎、华虎等人都均心中有些不忍,毕竟对方也是赵国的将士,可向缭这厮却说了什么——可惜没有于林中淋便火油!
或许这个看起来白白净净的书生,其实才是这帮人中最腹黑、最狠辣的那个。
“别说得这么直白嘛。”
被乐毅拆了台,向缭故作懊恼地说道,再次引起了诸人的哄笑声。
而此时,蒙仲则在叮嘱荣蚠:“……荣蚠,你的勇武,我是清楚的,但在带兵打仗方面,你还欠缺许多经验,待到了燕国后,如有机会,应当多看看兵法。……兵法并不能直接帮助你击败敌军,但却可以增长你的见识,助你日后在遇到类似的战况时,能立刻想到该以什么样的战术在击败对手,并且顺着这个思路,去推测对手的想法。……在这方面,你可以向阿毅多请教请教。”
“嗯!”荣蚠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最后的最后,蒙仲揽着乐毅与荣蚠二人的肩膀,压低声音说道:“最后的最后,你二人保护好自己,若在燕国呆得不快,不妨再来我这边……在我心中,你们跟阿虎他们一样,皆是我的兄弟。”
“嗯!”
乐毅与荣蚠重重点了点头。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在蒙仲、蒙虎、蒙遂等人相送下,乐毅与荣蚠二人最终还是登上了一辆代步的战车,踏上了前往燕国的旅程。
蒙仲等人与乐毅相识快四年了,与荣蚠相识也已两年,此番他二人离开前往燕国,要说不伤感,这当然不可能。
但是蒙仲知道,乐毅前往燕国,这是就目前来说最佳的选择。
至于荣蚠,他一方面是希望荣蚠助乐毅一臂之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荣蚠能找到适合其发挥才能的地方。
不过说到底,还是他不够被魏国所重视——倘若他此刻已是魏国的河东守,或许就不需要乐毅前赴燕国为日后做准备,而荣蚠,亦能在他这边得到能发挥才能的职务。
只可惜,他如今只是一介方城守,一介魏国边境的城邑守将而已。
但此刻的他,却顾不得伤感。
毕竟方城虽然偏远,但不可否认是魏国的南境要塞,是蒙仲在魏国起步的基础。
目视着乐毅、荣蚠二人代步的战车消失在视线中,蒙仲沉默了片刻,转身对诸同伴沉声说道:“走吧,咱们收拾一下,也得前赴方城了。……阿毅去了燕国,咱们在魏国也得加把劲了,总不能他日阿毅已封君拜侯,咱们这边,还只是一个方城守……”
听闻此言,蒙虎、华虎等一般同伴嗤笑了一下,但立刻就收敛了笑容,露出了满脸的凝重之色。
在旁,向缭平静地说道:“田文不可能一辈子都能打压我等,而我等,也不可能一辈子都只有一个方城守……”
“说得好!”
蒙仲点了点头,旋即目视着诸一干同伴说道:“眼下我等的第一步,即奔赴方城,聚集我蒙邑蒙氏、乐氏、华氏等家族弟兄,以此为核心重新组建一支军队,东可抵抗齐赵、西可遏制秦国,这支军队,将会是日后我等在魏国的保障……”
听闻此言,蒙虎、华虎、蒙遂、向缭、武婴、乐进、乐续等人重重地点了点头。
片刻后,待蒙仲回到城内,回到段干氏的府上,正巧看到段干寅、田黯二人正在堂屋内说话。
待见到蒙仲后,段干寅招招手将蒙仲召到面前,有些惊讶着问道:“听府上的下人说,你身边的同伴中有人离开了”
听了这话,蒙仲摇了摇头,纠正道:“并非离开,而是为了一致的目标暂时分别。”
 
第271章:安排诸事【二合一】
『ps:六千字的章节一般都在六千六七百左右,不少了吧……』
————以下正文————
八月初九晌午,即蒙仲带着人马启程前往方城的时候,仅相隔半个时辰,便有府上的门客将消息送到了薛公田文耳中。
得知这个消息后,田文的心情大为畅快。
片刻后,待他倚重的幕僚冯谖来到书房后,田文满心高兴地对冯谖说道:“蒙仲那小子,最终还是乖乖前往方城赴任了……”
听了这话,冯谖的脸上露出了几许古怪的表情。
旋即,他问田文道:“薛公,蒙仲可是贤才”
闻言,田文脸上的笑容逐渐收了起来,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副怏怏之色。
但考虑到追问他的乃是冯谖,他最终还是诚恳地给予了回答:“是。”
“可是贤才”
“是。”田文二度点了点头。
“日后或能走到怎样的地步呢”
“或……或能封君拜侯……”
田文缓缓走到窗棂旁,看着窗外的庭院,幽幽地说道。
事实上,自从赵国那件事后,田文就知道蒙仲这小子相当厉害,更何况前段时间蒙仲在伊阙山击退了秦国的军队后,他愈发认识到了蒙仲这小子的能耐,在心中给予了高度评价。
但是,他绝对不会将这些评价说出口,更不会使其传到蒙仲的耳中——这是看重颜面的他所无法容忍的!
不过此刻书房内就只有信赖的家臣冯谖,因此田文倒也不介意道出心底的真正想法,即他对蒙仲的真正评价。
“……”
听到从田文嘴里说出「封君拜侯」四个字,冯谖心中还是很欣慰的,因为这是田文信任他的表现。
但他还是忍不住问道:“既然薛公知晓那蒙仲是个大才,却为何不肯与他化解恩仇”
田文沉默了片刻,旋即淡淡说道:“我为何定要与他化解恩仇当初他在赵国那般羞辱我,我看在他受宋王之命送来薛邑的封赏状,姑且饶他一命,还要怎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既承诺不取他性命,便不会再加害于他,但,他也休想轻易在魏国踏足高位……”
不得不说,田文着实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好面子、重承诺的他,既然当初说过不再仇视蒙仲,那就自然不会再想着设法加害蒙仲,但这并不代表田文不会刻意为难蒙仲。
就好比这次,蒙仲在魏国立下了大功,但田文却设法将蒙仲的食邑选定在了遥远的魏国边境,不过话说回来,三千户的食邑规模却丝毫未变,甚至于,叶邑、舞阳两邑两地加起来还不止三千户——说到底,就像蒙仲所猜测的那样,田文纯粹就是想让他不痛快!
“何必呢”冯谖苦笑一声,摇摇头说道:“既已得知蒙仲日后前途不可限量,薛公何必再处处为难他在下以为,若薛公效仿秦国的相将之制,将蒙仲收为羽翼……这蒙仲,便可以成为您的‘魏章’!”
他口中的魏章,即曾经秦国国相张仪信赖的将领与搭档,他们一人在咸阳出任国相,一人在外执掌军队,而待等张仪奔赴魏国胁迫后者屈服于秦国时,魏章即是张仪的爪牙,只要张仪一声令下,魏章即会率十余万秦军攻至。
正因为如此,当时中原诸国才会如此畏惧张仪——真当“七尺大丈夫”张仪游说诸国就只凭一张嘴么他背后有名将魏章以及所率的十余万秦军在默默支持他哩!
而蒙仲……
在冯谖看来,倘若眼前这位薛公能将蒙仲收为己用,效仿秦国的相将制度,田文在朝出任魏相,蒙仲在外执掌军队,互为依靠、两相得利,纵使面对秦国又有何惧!
但不知什么原因,田文就是不愿意与蒙仲彻底化解恩仇。
果不其然,在听了冯谖的话后,田文幽幽说道:“没有那个必要。……他到魏国仕官,是为了使魏国庇护其故国,而我任魏相,无论与他相处地好与坏,他都得遵从我的相令。除非他离开魏国,否则,我令他向东,他便不敢向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