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大司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听闻此言,暴鸢信誓旦旦地保证道:“最多只耽误诸位三日,请公孙军将务必要赏脸往新郑一行。”

    架不住暴鸢的软磨硬泡,又考虑到麾下部将在经历这场恶战后确实需要放松一下,公孙竖最终还是答应了。

    于是,魏军缓缓朝着郑城而行,而公孙竖、窦兴、魏青等军司马,包括蒙仲与他一干同伴,但凡是在这场仗中立下功勋的魏将们,皆得到了暴鸢的邀请,乘坐战车、骑乘战马,在蒙虎、华虎、穆武等近千骑兵的沿途保护下,直奔韩国的王都新郑。

    同行的,还有东周国的将领周足为首的几人。

    七月二十五日,公孙竖、蒙仲、暴鸢一行人抵达了新郑。

    值得一提的,蒙仲等人一开始竟不被允许进入城内,这让蒙虎不禁有些牢骚:明明他们是赴韩王咎的邀请而来,却为何竟被拦在城外呢

    不过对此,蒙仲、蒙遂、乐毅、向缭等人却有不同的看法。

    当时蒙遂私底下与蒙仲说道:“莫不是韩王准备亲自出城迎接吧”

    蒙仲摇摇头表示自己并不清楚。

    可没想到的是,在等了约小半个时辰后,韩王咎竟当真带着韩相公仲珉与诸臣子,前来出城迎接。

    不得不说,这让诸魏将们在受宠若惊之余,心中亦颇感高兴,就连方才还在嘀嘀咕咕的蒙虎,亦仿佛忘却了方才的不快,瞪大眼睛在远处死死盯着韩王咎,上下打量。

    见此,蒙遂赶紧制止蒙虎。

    但必须得承认,使一国的君主亲自出城迎接,这确实是莫大的赞誉。

    更别说韩王咎还朝着他们拱手拜了一记。

    当然,对此这一记重礼,韩王咎解释地很清楚:这一拜,是感谢魏军助他韩国夺回了新城与宜阳,使他韩国能重新拥有两座边塞重城用于对抗秦国。

    其实想想也是,若非此番魏军助暴鸢夺回了新城与宜阳两座城,韩王咎贵为一国君主,又岂会亲自出城迎接

    旋即,暴鸢向韩王咎介绍了魏军的诸将,从公孙竖、窦兴、唐直、魏青、郑奭、蔡午等军司马,到蒙仲、乐毅、蒙遂、蒙虎、华虎、穆武等人,逐一介绍。

    期间,韩王咎不住地点着头,时而啧啧称赞有声,直到介绍到蒙仲时,韩王咎眼眸中闪过几丝兴趣,上下打量了几眼蒙仲,不过由于在场旁人诸多,他并未多说什么,但他明显区别于其他人的打量蒙仲的动作,还是引起了蒙仲的注意。

    他并不清楚,其实不止公孙竖在送往魏王遫手中的战报中反复称赞了他,暴鸢亦在送给韩王咎的战报,多次称赞了蒙仲,更称蒙仲是“于绝地覆手扭转劣势”,不但拯救了魏军,同时也拯救了他韩军,并且助魏韩联军扭转劣势,反过来击败了秦军。

    要说这场仗的第一功臣,无论是公孙竖还是暴鸢,皆首推蒙仲。

    正因为如此,韩王咎才会在暴鸢介绍蒙仲时格外在意,毕竟蒙仲不止是出色,更关键的是他太年轻了,今年还不到二十岁,似这等人才,如何会不引起他人的注意

    片刻后,待暴鸢逐一介绍完诸魏将,韩王咎笑着对诸人说道:“早几日,寡人便已命宫人准备庆功之筵,只等诸位得胜回来,请诸位先到城内驿馆沐浴歇息片刻,黄昏时寡人将派宫人接诸位到宫内赴宴。”

    作为魏军诸将这边的领头者,公孙竖连忙拱手拜谢道:“多谢韩王,我等惶恐。”

    “哪里,这是诸位应得的。”

    韩王咎笑着摆摆手,亲自领着公孙竖、蒙仲等人,包括周国的几名将领,来到城内的驿馆。

    “诸位且先在驿馆内歇息片刻,待会寡人会命宫人驾车来迎接诸位入宫赴宴。”

    在嘱咐了几句后,韩王咎便带着国相公仲珉、暴鸢以及诸臣子暂时离开了。

    见此,公孙竖、蒙仲等人便在驿馆内那些韩卒的带领下到了馆内,沐浴更衣。

    不得不说,新郑城内的驿馆,向来是负责接待各国使臣的,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但唯独一点,馆内并无女子,只有一干韩卒。

    对此,蒙虎忍不住发起了牢骚,毕竟想当初他们在赵国的时候,有水灵灵的赵国女子帮他们沐浴搓背,甚至还不介意帮他们解决一下生理需要,可韩国这边倒好,居然是一个个五大三粗的韩卒伺候他们。

    这一番话,使得窦兴、唐直、魏青等军司马哄然大笑,就连驿馆内的馆卒们亦笑了起来,甚至于有人当即出言,表示可以帮蒙虎等人找一些来,但被公孙竖制止了。

    当然,公孙竖只是考虑到这里终归是韩国的王都,希望诸人有所克制罢了,倒也并非对蒙虎有什么意见。

    事实上,公孙竖对蒙虎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毕竟蒙虎作战勇猛,日后必然会成为他“河东魏军”的猛将——确切地说,对于蒙仲这一批人,公孙竖的印象都很不错,只不过在这些人当中,他最看好蒙仲罢了。

    “阿虎,别这样。”

    对此颇为尴尬的蒙仲、蒙遂等人,赶紧制止蒙虎。

    不过说实话,在场的诸人都不觉得蒙虎的言行有什么问题,甚至于在旁的驿馆长还出言暗示,暗示宫筵期间,韩王咎自然会派宫内的美貌宫女服侍诸人。

    听了这话,蒙虎、华虎、乐进等人兴致勃勃,没过多久,就带着曹淳、蔡成等副将,跟抱持同样兴趣的窦兴、唐直等军司马凑到了一块,看得公孙竖、蒙仲、蒙遂、乐毅、向缭等人无奈摇头。

    待沐浴更衣完毕,蒙仲躺在屋内的床榻上歇息了片刻。

    期间他思绪连篇。

    最开始,他难免想到了白起,想到了这个与他不相上下的秦国将领。

    纵使他也必须承认,那白起确实厉害,此番他能小胜对方,说来确实是侥幸。

    为何说是侥幸呢,原因就在于伊阙山一役中,白起麾下秦军力战魏韩二十余万联军,斩首近十万具,早已精疲力尽,而他蒙仲,只不过是抓住了秦军最虚弱的空档,使得白起就此失去了先机,被蒙仲一次又一次地针对与压制。

    再比如白起在秦魏两军阵前当众杀死公孙喜时,倘若那两万余魏军没有被蒙仲的一番激励所鼓舞,而是在见到主帅公孙喜被杀后崩解溃逃,蒙仲根本不可能击败白起。

    正因为如此,纵使蒙仲亦觉得他这场仗能小胜白起,确实颇为侥幸。

    『……日后恐怕还会再遇到吧。』

    脑海中浮现白起的面容,蒙仲暗暗想道。

    想着想着,他又想到了函谷关,想到了那座迄今为止只有他义兄田章攻破过的雄关。

    但遗憾的是,在他驻军于函谷关前的那段时日,他亦多次带着蒙虎、乐毅、蒙遂等人在函谷关四周转悠,想看看这附近是否还有什么隐秘的山道,却可惜毫无收获。

    而继函谷关后,他又想到了他尚在故乡的母亲、妹妹,以及新婚的妻子。

    想着想着,在这段时间所积累的疲倦,使他逐渐陷入了睡眠,一直到临近黄昏时,蒙遂来到屋内将他唤醒。

    原来是韩王咎已派宫人驾驭马车而来,准备载着他们前往宫内赴宴。

    当晚的宫筵,看得出来是韩王咎精心准备,菜肴丰富、酒水上佳,就连献舞的宫女,也一个个年轻貌美,看得窦兴、唐直、蒙虎、华虎那一干人心情荡漾。

    想来韩王咎也猜得到窦兴、蒙虎这些人在想什么,在那些宫女献舞完毕后,便吩咐她们到客席伺酒,就连蒙仲这边亦来了一位。

    不过与窦兴、唐直、蒙虎等人不同,蒙仲对这名女子却没什么兴致。

    倒也不是他清高,想当初他在赵国的时候,亦被蒙虎拉着一同与赵国的女子发生过些什么,但说到底,那只是各取所需而已,无论是蒙仲、蒙虎二人,亦或是那几名赵国的女子,都不至于会太过认真——她们本就是负责伺候宾客的女子。

    就好比此刻殿内的那些女子,仅看她们在娇柔调笑间将窦兴、唐直、蒙虎、华虎等人哄得眉开眼笑,就知道这些女子是经过精心调教的,否则,寻常女子又如何能这般放得开

    不知怎么,看到那些女子,蒙仲便想到了在故乡的妻子乐嬿,想到她尚在蒙邑照顾他的母亲与妹妹,继而便对那名女子失去了兴趣。

    而那名女子显然也不清楚蒙仲的底细,见蒙仲几次婉言拒绝了她的亲近,便也不再勉强——可能在她看来,仅仅只是一名师帅的蒙仲,也并非是值得她刻意巴结的贵主。

    但蒙仲这边,还是引起了韩相公仲珉的门客公仲侈的注意。

    公仲侈端着酒樽来到了蒙仲的坐席,笑着说道:“若蒙师帅不介意的话,可容许在下稍做叨扰”

    蒙仲连忙说道:“公仲先生言重了。……请。”

    公仲侈在蒙仲这张桌席坐了下来,瞥眼看着那名女子,旋即带着几分玩笑问蒙虎道:“莫非是蒙师帅对这名女子有所不满在下可以为蒙师帅更换……”

    不得不说,公仲侈的这一番举动,让那名女子颇感震惊与惶恐。

    毕竟她可能不认得蒙仲,但绝对不会不认得公仲侈——这位可是当过他韩国国相的大才。

    可能是注意到了那名女子脸上的惊慌,也可能是不想公仲侈误会,蒙仲连忙解释道:“公仲先生误会了,在下只是觉得有些乏了,不像‘他们’那么有精力……”

    他朝着不远处窦兴、唐直、华虎那几座客席努了努嘴,旋即又说道:“再者嘛,在下去年在家乡已成了婚,这种事,我想还是收一收为好……”

    “嚯”公仲侈一听这话乐了,笑着说道:“这有无妨在下以为,令夫人怕也不会在意。”

    蒙仲当然明白世上大多数人对这种事并不在意,也不想解释什么,付之一笑后说道:“话虽如此,在下此刻确实没兴致……”

    说着,他示意那名女子为他倒了一碗酒,以免公仲侈当真责罚这名女子,毕竟这名女子什么都没有做。

    以公仲侈的阅历,自然看得懂蒙仲故意让那名女子倒酒的用意,见此也不再继续这




第267章:回国庆功【二合一】
    为了尽快将公孙喜的遗骸带回魏国下葬,蒙仲等人只在新城待了三日,便立刻踏上了返回魏国的旅程。

    但即便如此,韩国还是给魏军诸将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哪怕是对于蒙仲等人来说亦是如此。

    在此番援助韩国抗击秦国的旅程中,蒙仲非但立下了在魏韩联军中无人能及的功勋,还结识了韩国的公仲珉、公仲侈、暴鸢等人,可谓是将人脉发展到了韩国。

    对此乐进笑称,哪怕日后蒙仲在魏国混不下去了,也可以投奔韩国,相信韩王咎与暴鸢等人都希望他在韩国出仕。

    听到这话,蒙仲微微一笑,心中却想起了那日公孙竖对他所说的话。

    就像公孙竖所说的,韩国太弱小了,在当今中原的大格局下,国家实力逐渐边缘化,哪怕是宋国都逐渐将赶超韩国,否则,倒也确实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在当今的天下,仍然是秦、齐、赵、魏四个国家最具称霸中原的潜力,也是天下有才之士争相投奔的上上之选。

    其余诸国,相比较这四个国家难免要逊色许多。

    七月二十八日,在韩相公仲珉,以及暴鸢、公仲侈等人的相送的,公孙竖、蒙仲等人从郑城返回大军,继而一同返回魏国。

    记得前段时间,由于有从伊阙一战中溃败的士卒逃回国内,将“己**队战败”的噩耗也带回了国内,这导致魏国人人自危,此后魏王遫立刻派人安抚民心,将“本**队已击败秦军”的喜讯传遍了国内诸城池,这使得在公孙竖、蒙仲等人率军返回魏国时,途中皆有魏国的国人争相围观这支魏军。

    确实,在十八万大军一夜之间被秦军击破十万人的情况下,仍能翻盘击败秦军,这着实是一桩令人啧啧称奇的事,堪称是近几十年来最不可思议的战事。

    当然,此事对于公孙竖、蒙仲、窦兴、魏青等人来说无关,他们当务之急,是尽快率领军队回到大梁,向魏王遫覆命。

    八月初二,在连续赶了五日的路程后,魏军自郑城抵达大梁。

    与在韩国时的情况稍有不同,魏王遫并未亲自出面,但是却派了作为国相的田文出面,由此可见,在这个年代,使一国君主亲自出城迎接,这确实一桩非常罕见的事。

    “公孙军将。”

    “薛公。”

    在大梁城外,田文带着欢迎的队伍,终于与公孙竖等人见了面。

    而当田文与公孙竖略作寒暄时,段干寅、段干崇、田黯、公羊平等人,亦找到了在魏军队伍中的蒙仲,人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尤其是段干寅、田黯这两位蒙仲辈分上的“叔父”,他们对蒙仲此番出征所立下的功勋非常满意。

    而与蒙仲同辈的段干崇,更是兴致勃勃地缠着蒙仲等人,希望蒙仲等人向他讲述「伊阙之战」的后半段,不得不说,魏军此番先败而后胜,已成为大梁城内津津乐道之事。

    至于公羊平这位蒙仲在儒家辈分上的“叔公”,则是这些人当中最平静的,他只是询问了蒙仲在战事期间是否还坚持学业这件事,而当得知蒙仲哪怕在与秦军作战期间,仍手不释卷,观读他所赠送的《春秋公羊传》时,这位堪称当今儒门中辈分最高的老儒士,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称赞了一句“孺子可教”。

    片刻后,魏军诸将便分了两拨,田文盛情邀请公孙竖、窦兴、魏青等将领前往他府上赴宴,而蒙仲这一拨人,则受到了段干寅的邀请,仿佛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公孙竖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毕竟田文这个人最看重面子,当众拒绝其邀请,无异于与其反目成仇,没必要的。

    不过在心底,他已经决定要与田文逐渐划清界限,毕竟田文与蒙仲的恩怨,他是清楚的,既然他已经决定帮助蒙仲成为河东守,那么自然不好再跟田文处地亲近——虽然蒙仲对此并不在意。

    毕竟私交是私交,公事是公事,其实现如今蒙仲倒是也想与田文化敌为友,奈何当初他把田文得罪死了,以田文好面子的程度来说,除非到了他必须服软的地步,否则这位齐国贵公子,那是绝无可能向得罪过自己的人释放善意的——天下闻名的薛公田文,其实远没有世人所误以为的那般大度。

    继公孙竖之后,田文亦逐一邀请了窦兴、魏青、费恢、梁习、唐直、焦革、郑奭、蔡午等军司马,仿佛请遍了这场仗中的功臣,但唯独落下了蒙仲那一批人。

    意识到这件事,虽然窦兴、魏青等军司马虽然接受了田文的表情,但他们的表情难免有些古怪。

    “看上去,薛公不欲与蒙仲和解,我等将如何自处”

    在进城的途中,魏青私底下询问公孙竖。

    公孙竖淡淡说道:“尔等自行抉择即可,但你们要知道,日后河东再无犀武坐镇,秦国必将趁虚而入,在尔等所知的众人中,谁最有能力接替犀武的位置”
1...197198199200201...3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