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公使先生,今天召你前来,本总长代表中国外交部对日本一再侵略我国表示最严正的抗议,我再重申一遍,胶州湾为我国固有之领土。系主权神圣且不可分割之部分。若日方坚持侵略,余等只有誓死保卫、抗战到底一途!”陆征祥随即补充道。“出于人道主义原则,对于此次冲突中被我方俘虏的日方官兵可以允许公使先生在方便时前去探望,对战死者,我们将妥善火化,并在战后移交骨灰。”
“你!”日置益地牙咬得嘎嘣嘎嘣响,这根本不是好意而是不折不扣的蔑视与羞辱。
“对了,差点忘记提醒公使先生,由于中日爆发了谁也不愿意见的冲突,为了避免英国方面卷入不必要的纠纷,我已要求朱尔典先生撤回英**队,避免误会……”秦时竹笑嘻嘻的说道,“他表示可以考虑这一问题。”
在日置益的眼中,第二轮的会谈显然比第一轮还要令人不快,这几乎是中国方面情绪单方面的宣泄与质问,让他感到了被严重冒犯地不快——他已忘了昨日是如何用趾高气扬的口吻来冒犯对方的。既然话不投机半句多,他稍微敷衍了两句,就气呼呼地走了。当然,走了并不是回去消气,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会见朱尔典。
一点都不出人意外,朱尔典已经很有风度地在自己寓所等着日置益了,当日置益走入客厅时,他突然发现,桌子上已摆上了两杯白兰地。
“公使先生,非常抱歉,”日置益脑子转得很快,“在您会见客人的时候来冒昧地拜访您。”
“哦,我的朋友,您客气了。”朱尔典脸上还是职业外交官的微笑,端起酒杯说到,“没有人,只有阁下是我的客人。”
日置益心中隐隐感觉不安,怎么朱尔典像个稳坐钓鱼台地老滑头?
也许是出了日置益心中地疑问,朱尔典又笑着解释:“我刚才会见了中国的总统,是他说等会还要接见您,我猜想……阁下等会必定要到我这里来,所以。”
“公使先生地预见……啊……哈哈。”日置益已被堵得说不出话来,只能尴尬地笑着。
“请坐。”朱尔典一边把酒杯递给日置益,一边说道,“如果我没有猜错,阁下是为下一步的英国对华政策和日英同盟的关系而来吧。”
“不……我相信阁下,也相信贵国。起码,国际协调和日英同盟是牢不可破的。”日置益装模作样地举起了酒杯,虽然心里很焦急,但在脸上却不出丝毫,“为伟大的英日友谊干杯。”
一听对方这么说,朱尔典脸上更笑开了花,这种级别的伪装太小儿科了,日本人的政治智慧和外交能力什么时候能与我们大英帝国相提并论?还想故作镇静?那岂非太抬举这批黄猴子了?倒是秦时竹这个人,能够始终如一地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信心,有些让人吃不消。
气氛如此,刨根问底似的提问显然是不合适的。日置益小心翼翼地、委婉地询问着朱尔典许多问题,而后者则轻轻地借助各种力量予以避让,并反过来询问日置益有关神尾师团的情况。
有关神尾师团的情况几乎是日置益的噩梦,他从没有想过一个师团居然会被这样吃掉?要知道在日俄战争时期,不要说一个师团,就是一个联队都没有让俄国人消灭过,难道说中国人的军事实力比俄国熊还强?对,这一定是偶然。
朱尔典耸耸肩,对于中日间军事力量的差异他显然比狂妄自大的日置益有着更好的结论,在他眼里,国防军的实力根本不容小觑:首先,这个可怜的国家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军人的重要性有着突出的位置,也比以往的清廷新军更具有信仰力——这是胜利的首要保证;其次,这个国家的军队,尤其是国防军的核心部分接受了良好的训练,特别是在各国教官团的努力下(这时朱尔典故意装作不知道德国人在中**队当中的工作力度,也忽视了国防军军官精英团队本身的努力),军队有着更强的战斗力——这是胜利的关键;最后,中国的国防军,“突然”(朱尔典难以解释穿越者的历史扰动力,只能如此自我辨析)在德国的帮助下(可怜的公使大人到此时依然难以认清中德交易与以往清政府购买洋枪洋炮的本质区别)拥有了现代化装备,军队具备了较强的科技领先水平——这是胜利的重要保障。另外,特别需要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和日本不同,中国在最近获得了大批的贷款,根本不愁没钱花,这是财政拮据的日本难以望其项背的……等等等等诸多因素组合起来,就变成了中**队目前在战场上占据的一定优势,否则,又如何解释神尾师团的覆灭呢。
国势 第132章 如坐针毯
第2章 如坐针毯
日置益还在那里滔滔不绝的喷着口水,一个劲地渲染所谓皇军天下无敌、大日本帝国战无不胜的鬼话时,朱尔典忽然有了新的冲动。既然日本人这么不介意,为何不让他们再试试呢?当然,要有一定的分寸和把握,既能攫取最大利益又能避免引火烧身。至于尺度的把握?老辣和狡猾的朱尔典笑了,这是他的拿手好戏。
“对贵**队在中国所遭到的待遇,我个人表示深切的同情,认为这无损贵**队的荣誉与声望。而且,鄙人也认为,这是中日两国之间的外交问题,大不列颠作为第三国无法加以评论。”朱尔典下套了,“对山东地区的战事,目前鄙国政府还没有下一步指示,不过避免与中**队发生冲突是我们一贯的主张,这是英国对远东局势稳定的良好愿望,更是我们追求和平的实际行动。”
听了朱尔典在那颠来倒去地诉说,日置益很快明白了其中的“深刻内涵”,那就是:英国方面对这一事件深表遗憾,当然不是“遗憾”中日两国之间发生冲突违背了英国的愿望,而是“遗憾”日本军队没有能够取得胜利并进一步攻略青岛。后面的潜台词也是意味深长的:英国方面不反对日本采取军事报复行动,只是希望对此进行限制,战场范围不要超过长江以南——那是大不列颠的地盘,另外,大不列颠是不准备和中国人开战了,但并不等于英国不想从中国政府那获取点什么来作为中国亲德的惩罚……至于美国公使的“深切关注”,英国只打算保持“中立”——有前提,有条件限制的中立。归根到底一句话,英国怂恿中日两国继续交战,仗打得越大越好,哪个胜利他就和哪个谈条件。估计胜利者也很难拒绝这种“美意”。
日置益在心中暗暗咒骂着,却又无能为力。“不能在长江以南进行战争。”已是英美两国的明确表态了,在这个前提下,战争即使不是一种被鼓励的行为也可以算是不被反对的手段——至于结果,谁知道呢?或者说,不打打,怎么知道呢?日置益甚至不无自嘲地想到:即使外交方面想退让,想妥协。军部特别是陆军省能答应么?若是不答应,必然是陆相辞职,内阁动荡,那山本地首相恐怕就保不住了,无论出于哪种理由,机器一旦开动就很难再停下来。虽然朱尔典恶毒地要日本做英国的马前卒和火中取栗的抓手,他也出了这种企图,却依然只能沿着这种轨道前进。想到这里。他的内疚感和负罪心理又减少了不少。
日置益不知道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远在东京的山本权兵卫首相和斋藤实海相和他一样烦恼,因为他们各自接到了一封匿名信。信的内容很简单,但却像一个沉甸甸的包袱压得两人喘不过气来。信上提到地不是别的情况。恰恰是日本海军与西门子之间的“秘密关系”,但这还不是最震撼的,最震撼的是前西门子雇员卡尔· 里希特提供的重磅炸弹——山本和斋藤实两人收受回扣的证据。动用秘密警察来源,山本很快就知道了匿名信的来源——中国驻日公使馆。对方似乎也并不打算隐瞒,而是直截了当地提出派遣代表商谈一下有关“西门子”事件,将事情弄得“更清楚些!”
所谓更清楚些是什么意思,山本和斋藤实是清楚地,那就是要对外抖露海军派主要人物在造舰过程中接受西门子方面贿赂以达成合作的事情,原以为中国人只掌握日本海军与西门子的密切关系,在中日建交时已经做出过“回报”了,没想到中国的特约代表抛出了更多细节和更具说服力的“故事”。着实令人挠头。
“首相先生,说起来这件事情如何处理和决策并不复杂。您如果对我们地条件不感兴趣,我们之间自然无话可说,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和贵国其余政治家之间无话可说,只要我抛出这份材料并在媒体上透露,保证很快就有人会表示足够的兴趣,相信也会给我一个合理的价格。在贵国,这样的人不是太少而是太多!第二。如果您能够接受我们地条件。体面地终止目前中日间的战争,我们不仅可以将有关事实档案移交给您。甚至可以一并移交有关陆军主要人物与克虏伯公司之间的‘深情厚谊’资料,相信您会对此感兴趣的。另外,鄙国目前还对有关神尾师团的命运处以保密状态,一旦我们公布出来,在外汇市场上立马就将掀起波澜壮阔的壮举,日本的损失起码也在5000万左右——这已至少可以为日本提供个神尾师团的装备了。当然,您放心,与您有着深情厚谊地那些日本大佬、财阀是不会受到损失的,顶多是日本的银行体系承担大头罢了……”
山本冷汗直冒,什么叫如坐针毡,眼下恰是最好的注脚。收受贿赂,尤其是利用公权为个人谋求好处在日本并不罕见,几乎每个政治家屁股下都有这些不干净的事情,但区别在于何时、何人!海军派内阁,在日本政坛面临着很多敌人,特别是在目前对华应对乏术、损兵折将的前提下,各方面的反弹力度将会更大,将西门子这颗炸弹抛出去,恐怕能获得最大的爆炸效应,最起码山本内阁得立即倒阁,这是时机上地不利。另外,在丑闻地对象上,居然是目前和日本处以敌对状态的德国,尤其是山本内阁所主导地青岛攻略(普通民众才不会管这是不是首相大人本人所意愿的,他们只管把政府的一切责任都作是首相的无能,要不然为何叫首相呢?),在这样的氛围下,反对派可以轻轻松松地将责任推卸到山本等人头上——正是以首相为首的一群**分子收受德国方面的贿赂,才造成了大日本皇军装备水平的低下,进而造成了目前的不利情况。至于目前有没有和敌人相勾结通报情报,则是在可以推测的范围内了。德国人这颗炸弹虽小。却也足以将内阁炸得粉碎。
想到内阁倒台地结果,山本自然是心有不甘。一方面,这会造成他和斋藤实非“名誉”的倒阁,甚至从此退出政坛;另一方面,这可能会意味着陆军势力的重新崛起,海军将受陆军的嘲笑和压制,这会让自己在派阀体系内无地自容。最后,也是最危险的一点。那就是日本极为脆弱的财政平衡,一旦出现日元汇率大跌、对西方国家的主要货币大幅贬值的严重后果,那就意味着日俄战争以来日本所付出地那部分战争贷款本息就全部泡汤了,等于0年日本财政盈余打了水漂,会引起国内经济的全面崩溃,这可是比神尾师团覆灭严重000倍的打击。还有个理由山本没好意思给自己分析,那就是中国的国防力量已今非昔比,日本要想战而胜之。根本就不是那么容易。第二舰队的覆灭,神尾师团的被歼已经验证了这种事实,难道还需要再付出学费才能明白这个道理么?
对西门子事件,山本本人和斋藤实是不会去怀疑的,这本来就是事实么。至于中国方面怎么了解的那么清楚,已不是问题地关键了。再说,在目前政界勾心斗角的气氛下,各方势力处于微妙平衡。哪怕这是一则谎言,也会有其他势力将其当作是“真的”……
在来回几次的交涉和反复中,山本的态度逐渐显现了出来:第一,内阁本身对中日冲突表示遗憾,这也不是他们愿意见地结果——这是废话,你当然不愿意见第二舰队遭重创、神尾师团被歼灭的结果;第二,力主扩大战争、继续冲突的是陆军,海军方面没有足够的能力抑制局面地继续恶化——这是真假各半的言语。海军虽然没有主张扩大冲突,但陆军要扩大的时候海军毕竟也是赞同的,怎么现在可以反过来说没有足够的能力呢?第三,愿意维持和中国的友好关系,在理智和双方都可接受的条件下体面地结束战争——这是真话,也是最为关键的话——日本也不想打了,但是面子上下不来,总要给日本民众一个交代吧?
原来是这样。那简单。事情好办多了!
神尾师团地覆灭虽然依旧对媒体保密,不过这个消息在中、日、英等各大国的上层人士之间却并不是一种秘密。只是令人感到诧异的是,一贯神通广大的记者这次却没能够从某些“消息灵通人士”那里打探到足够充分、有力的消息。
国防军和新华社释放出来的消息是局部的、经过慎重处理的,简单地不能再简单,无非是日军侵犯我领土主权,我军奋勇抵抗,誓死保卫……至于战果,有些时候抖出个20余人,有些时候又以“近百人”伤亡这样地模糊数字予以处理。
自然,对于这样一段丑事,日本方面也是不会大张旗鼓的宣传,陆军虽然对海军系内阁地“软弱”表示藐视,但基于可理解的原因,他们并不想把惨败的原因告知于民众。就是大正天皇本人,也是在事情发生0多个小时后,才被内大臣和首相告知已经过处理的、模棱两可的消息,出乎山本权兵卫的意料,即位不久的天皇听了消息后并没有惊讶和发怒的迹象,反而在安详中带有一丝平静。
“朕知道了,海军打了败仗,陆军也吃了苦头,你们两家总算是扯平了……”
“扯平了?……”山本在努力思索这到底代表着什么意思的时候,大正又接着说:“朕知道你们互不服气,也知道你们相互争论,我不想追究什么,只是希望事情能有一个圆满的解决,民众还等着解释呢……”
“臣惶恐,有负陛下重托!”山本忙不迭的谢罪鞠躬,等他再度抬起头的时候,却发现酷似公鸭叫的玉音放送已结束了,“现人神”早就不知去向,山本苦笑着摇摇头,只能告辞了事——这和明治天皇实在差太远了!可是,在心里评论君主难道是一个臣子的所作所为么?想到这里,他只能再度摇头。
他不知道的是,早在他觐见之前,元老勋旧们早就已在御前召开过会议了,大正不仅得到了事情原原本本的消息,甚至还听到了更多不利、不愉快、不舒服的传言,但这个年轻人忍住了。不但忍住了还颇有耐心和风度的听取了这批老臣的意见。有要战的,有要和的,有要先和再战的,更有要先战再和的……种种理由、事实,他聆听的一清二楚,此刻再来听山本这种注过水的汇报,当然能够无动于衷——简直是个笑话!山本刚才还诽谤大正,倘若换成是明治的性格,他这个首相今天晚上就当到头了,但就是大正,他才有雅量让老臣们争论,让首相说注水话——他微笑着,犹如表演时的神情,最后,他只提了两个问题:“再战的话,陆军有把握一定能赢么?”、“再战的话,帝国的财政能负担么?”这两个问题问住了一干元老。对于第一个问题,萨摩派表示了怀疑,长州派却是一如既往的狂热。对于第二个问题,两派却都不吭声了,谁都清楚以日本的国力和现实财政情况已无法再支持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了,倘若一定要坚持,那便只有政府财政破产,民众爆发动乱的前途,这个风险,元老们都哑口无言,推托道:“还是让内阁想办法吧。”
“内阁能有什么办法?”山本苦笑连连,今天上午,在他还没进宫之前,藏相已来向他诉苦了——大批外资银行持有的日元要求兑换为英镑、美元等外汇或黄金,大批商业银行的票据要求中央银行贴现,甚至不惜提高再贴现率,大量的国家债券、股票在市场上以不计成本的方式清空、抛光。想追究么?用不着,山本和大藏相闭着眼睛都知道是哪些人士在沽空日本,偏偏一个个都还得罪不起。被弄得焦头烂额的山本不由得想起谈判中中国方面胸有成竹的回答:“日本的金融市场,乃至亚洲的金融市场会作出他们的决定的。如果是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被迫停战,只能是对日本经济基础的损害。”现在形势很明了,财阀、有官方背景的列强经济代理机构已在对日本发难了,如果任由这种情形继续下去,必将造成金融市场的深度动荡。而如果将这种消息广而告之的话,他山本自然不必说,下台是唯一的选择,但日本的经济体系恐怕也就毁于一旦。
国势 第133章 经济博弈
第章 经济博弈
藏相虽然是财阀势力和金融寡头的总代表,但心中毕竟还有一丝“忠君爱国”的影子,他劝道:“首相大人,请容许我放肆的说一句,目前的金融局势和财政形势已不能再支持战争了……如果我们现在收手,顶多是在货币市场和政府债务上输一笔,在目前欧战大战的环境中,还有弥补的可能。如果继续执著,哪怕打败了支那,也将因不堪重负而造成政府信用的最终破产。”
在回味这个提议时,山本耳畔仿佛又响起了中国代表的言语:“作为邻国,我们并不愿意到日本经济崩溃,我们愿意为之付出一定的代价以巩固和平……简单的说,就是一旦双方恢复和平关系,中国央行可以抛出一部分华元头寸来回购日元,引导市场情绪重新审视日元应有的地位与价值。当然,干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代价,我们的要求是,日本政府单方面宣布放弃中国庚子赔款的剩余部分,然后我们以这部分头寸作为基数,使日元汇率回升到战争以前的基础,甚至可以稍高一些。这样足以弥补日本因汇率变化而导致的外债余额突然放大的损失,也能适当减轻因战争动员而造成的一部分经济负担。至于另外的解决办法,我们也可以进行一揽子协议的谈判。”
山本对经济的重要性是了解的,但对这个交易的利益计算却并不明了,只能求助于藏相的能力。后者经过计算认为:“精确的数字很难得到的,但大体上却可以计算一番。首先,如果以战前汇率为00的话,每回升%政府所欠外债便可省下约20万日元,目前日元的贬值率超过25%,那么大约就是000万元;其次。这些天来因为汇率变动,各主要金融机构都在进行外汇头寸交易,如果能有效巩固汇率,那么至少前面我们的损失可以挽回,这部分资金规模约在500万日元之间;第三,如果大藏省采取逆向操作,利用目前地恐慌情绪大量吃进国债、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一旦汇率回升。这部分获益当在0%以上,以目前的市场规模计算,收益在000万日元以上;第四,各种以日元为本币作为计算的对外投资同样可以得益于汇率回升,这部分补偿大约有2500万之数……总的说来,如果能恢复到战前汇率,日本可以挽回经济损失约0000万元。”
“这么多啊!”山本感慨了一下,“顶得上海军好几条最新式的战列舰了。”
藏相在心里严重鄙视一心只想建造军舰的首相。嘴上却说:“首相大人所言极是。”
“不过支那要求我们放弃庚子赔款,这部分需要损失多少?”
“清国的庚子赔款帝国政府可以得到的份额折合日元大概为954万元,除去已递解地部分,目前还剩余约000余万,分49年付清。如果计算本息,我们付出的代价和所得的收益基本平衡,甚至还略有盈余。”
“是么?”山本挠了挠头皮,“可这种议案怎么才能在内阁那里通过呢?怎样才能取得陛下的谅解呢?”
“从理论上说。如果我们能够战胜支那军队并取得决定性战果,那么目前暂时下降的汇率是会回升的,这0000万损失肯定没有原先大。但战争的结果很难预测,即便胜利,我们也要先期再行投入000万以上的军费,并没有决断地把握。”说到此处,藏相深深地向山本鞠了一躬,“汇率和资本收益不能单从金钱上衡量。如果我们能取得圆满的结果,第一个好处便是经济形势和金融危机得到控制,这远比0000万元重要的多。换而言之,军事上的挫折只不过是损失个把师团和一批老旧军舰,只要国本在,要想重建乃至制造更新、更好的战舰都不在话下;倘若在财政上遭到重创,帝国在短期内决然翻不了身,两边孰轻孰重。还请首相大人三思啊!”
对陆军师团地重建。山本没有兴趣,但一听到建造更新、更好的战舰。他就两眼放光。第二舰队损失了几艘旧军舰固然让人心疼,但如果以此为契机营建新舰,相信海军方面是会满意的——这是一个理由充足、论证有力的前提。非常好!
远在北京城地秦时竹也在和财政总长梁士诒商讨有关细节。
“总统,您真打算动用央行的力量帮助日本恢复汇率?”
“怎么,不乐意还是做不到?”秦时竹笑着反问道。
“很难说。从技术角度上说,肯定办得到,甚至我认为根本不用000万,抛出5000万头寸就足以稳定市场了。”粱士诒回答道,“目前央行已是远东金融市场的风向标了,只要我们大规模动手,肯定有人立马跟进。在代价上说,我们可以先期买入日本国债和股票等手法予以对冲,基本上也不会损失。”
“那就是不乐意喽?”
“我心里很矛盾。如果答应日本,庚子赔款那几千万元就不用付了,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有好处。可反过来考虑,目前日本财政和金融正病得不轻,我们赔不赔这庚款只是小节,它们现在的窘境才是要命。趁你病,要你命才更是王道。何况我们即使帮助了日本,也不会减轻他们对我们的仇视,将来迟早还有一战,何苦现在帮助敌人输血呢?”
“燕孙兄,输血一词,妙啊!”
“总统莫开玩笑。”梁士诒仍然一脸郑重,“虽说我搞了半辈子的财政金融,但总统的手笔一时竟是不懂。诚然,搞垮日本对我们并没有什么好处,可是……这反过来并不构成我们帮日本地原因。”
“燕孙兄过虑了,帮日本也是帮我们自己。”
“奈何?”
“原因有三:其一,战争打到现在,日本支撑不下去。我们也是勉为其难,没有金融上的妥善安排,难道不死不休,拼个两败俱伤?这场战事本来就是日本强加给我们的,只要我们体面的结束了战争,收回了胶州,成效已经显著,再打下去又没有必胜地把握。何苦再死缠烂打?其二,倘若我们不帮日本,一旦日本金融崩溃,我们难免遭受池鱼之殃,到那个时候,日本的军阀、财阀为了摆脱困境、转移国内矛盾,是会不惜一切代价对外发动战争的,目标当然是我们。岂不是无妄之灾?其三,现在欧战正酣,列强对于远东商品与服务需求极大,如果我们把精力集中到经济建设、工商发展上去,收益远较战争来的可观。燕孙兄是明白人。你现在铁、煤、棉纱、粮食是什么价格,战前又是什么价格,中日两国难道有钱不赚,白白便宜他人?日本虽然工业基础强于我国。加工、生产、制造地水平也高于我国,但却严重缺乏资源,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要我们控制了原材料地价格,就可以从日本的利润当中割下一大块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