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比饥饿更为可怕的是疾病。科学证明,一旦人类无法摄取足够的食物,其免疫力和抵抗力将呈现加速度下降的趋势,如果同时还伴随有沮丧、悲哀、压抑等情绪的话,将具有更为恶劣的反映。这种科学结论在日军身上验证的再明确不过了。很多原本健康的士兵,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食物外加被包围后不可避免的士气低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怪毛病。有上吐下泻的,有头晕眼花的,也有腰酸背痛的……这些毛病,除了极小部分非器质性病变外,或多或少都与士兵们不够理想的健康状态相关。
没有受伤的士兵如此,受了伤的士兵处境则更为艰难。神尾师团虽然伴随有较为齐备的医疗力量,但不幸的是,这部分辅助力量大部分位于包围圈外的后续部队中,在包围圈中的部队只能得到寥寥无几的卫生兵的救治。这些卫生兵原本扮演的角色只不过是在战斗打响后执行紧急的、必要的战地救治任务,大部分医疗任务还是要依靠战地医院的医生来解决。可惜的是,严密的包围圈使得这种愿望成为奢望,大量急需救治的伤兵只能得到有限的几个卫生兵的照,没有足够的医生、没有足够的药物,甚至于没有足够的担架。卫生兵随身携带的急救包很快就用完了,一大批在战斗中负伤而且非致命伤的士兵只能完全听天由命。或许是因为大出血而失去,或者是仅仅是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小伤口被感染而丧命。不要说在这个时代还没有能够立竿见影消除感染的抗生素,就是有,也用不到这些伤病员手中,仅有的、寥寥无几的一点西药用于救治高级军官都不够。于是乎,原本能够顺利康复的士兵因为缺医少药而陷入困境,小伤口发展成为巨大的感染口,然后再流脓出疽,再后来就是进入昏迷状态;原本能够通过截肢、手术而保住性命的士兵因为缺乏医疗力量而迅速爆发各种并发症,在痛苦的挣扎中无奈的死去。
国势 第128章 土崩瓦解
第2章 土崩瓦解
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士兵死去,那种垂死的哀嚎与挣扎的痛苦使得活着的人个个不寒而栗,甚至于认为在第一时间死去反倒成为解脱。在阵地中央的伤员区,不时传出各种各样的枪声,那往往是忍受不了的伤员通过子弹给自己一个痛快,更多的伤员则是连自杀的力气也没有了,只能用眼神哀求着卫生兵给自己一个解决。令人感到无比讽刺的是,原本应该是承担救死扶伤任务的卫生兵在赫然间变成了日军中杀人最多的那一小撮,只是,倒在他们刀下的全部是自己人罢了。在哀鸿遍野的困境中,也有部分精神崩溃的士兵选择了自裁,因为,漫步在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地狱中,他们已不到任何活下去的必要。每天的太阳升起来后,卫生兵们都要去那些横七竖八躺着的伤员是否还活着,如果已断了气,那么需要快速地处理。否则,以当下的这种天气,尸体很快会发生腐烂并传播瘟疫。
在国防军前线侦察部队的望远镜中,日军阵地每天在清晨时分都能到升起的黑烟,鼻子尖的人似乎还能闻到这种黑烟中的刺鼻味道。一开始大家不明白为什么鬼子要折腾出这种花样,这不是明摆着给国防军指示轰击目标么?后来年长的连长来了,他见过世面,透过望远镜了又,最后才告诉旁边的人:“那股黑烟不是别的,只怕是小鬼子在火化尸体呢?你们闻到的味道,多半也是烧死人才有的味道……”此言一出,几个新兵蛋子将早饭吐了个精光,着实令人恶心了点。对日军的举动,国防军出人意料的予以了“理解”和“宽容”,每天清晨时分对黑烟腾起的地方是不炮击的,长官们特地命令:“不要干扰鬼子烧尸体。最好烧个干净,不然都埋在土里岂不是把咱们地土地都糟蹋了?再说了,要是鬼子无法处理死人,发生瘟疫岂不是连带着咱们也要倒霉?”大家伙忙不迭地点头领命。
围困0天了,焚烧掉的尸体骨灰已有了厚厚的一堆。在日本特有的神道教文化中,如果没有尸体、没有骨灰,这个人的魂魄也就失去了依托的领域,变成了孤魂野鬼。弃某人的尸体或骨灰于不顾。不仅是对死者极大的侮辱,更有可能受到死者魂魄地纠缠。因此,每天清晨,包围圈中的日军军官都要聚集起来为死者送行,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注视着那些在0天前还活蹦乱跳的士兵在黑烟中化为灰烬。每个士兵的骨灰都被收集起来,交由他们同乡的士兵保管,以备回国后奉还给他的家人。
士兵秋田一男在“送行”的队伍中静静地矗立着。他没有听见在人群中央地长官那满口的胡言乱语,什么“杀身成仁”、什么“七生报国”,在他听来越来越像骗人的鬼话,他只知道,东京的靖国神社中又要多一个屈死的冤魂。跟他一起出来地5个同乡已陆陆续续地死了4个。他身上为数不多的口袋全部装满了战死者的骨灰。他怔怔的矗立在那里,肚子里传来地阵阵饥饿感迫使他不得不花更多的心力稳住脚步以防止栽倒,饿得头晕眼花的脑袋面前反复出现了幻影,已死去的同伴一个个在他面前出现、晃动。他记起了出国前和同乡的对话:“山下君。这次出国打仗你为什么要带这么多的口袋?”对方不无得色地告诉他:“这你就不懂了吧?我有个外地的叔叔,参加过20年前的日清之战,据说大大发了财。他告诉我,如果去支那,一定要多带口袋,到时候缴获地东西会多得你装不下……”
“原来是这样,受教了……”没有想到,这么多口袋没有用到别处。却成为自己的归宿。秋田一边感慨,一边在心中默默叹息,“但愿,但愿,我还能回到故乡吧……”,发财梦却如此这般的烟消云散了。
只是,从下午时许发起的总攻命令让秋田回乡的愿望也变成了泡影。伴随着三发红色信号弹的升起和猛烈的炮击,国防军的总攻开始了。各种各样口径地炮弹。在早已标定地射击诸元指引下。像长了眼睛一般的飞过去。白天进攻,对于进攻隐蔽性地掩饰并不利。但对于观察炮击结果,协调部队动作却相当有利。在连续接受几天的大规模补给后,国防军的炮群也终于拥有了足够的弹药可以率先开路。密密麻麻的炮火如同耕田似的,一层层、一寸寸翻动鬼子的藏身之处,各种各样的枪支零件、断肢残臂在气浪中飞上天空再重重摔落,就连颇有分量的火炮也时不时在黑烟中被掀上空中。
面对国防军突如其来的发难,日军完全蒙了,这几乎是陷入被包围状态以来最猛烈的攻势。很多士兵本能地想进行抵抗或进行隐蔽,可是那排山倒海、密不透风的炮弹群却不给他们这个机会,他们踉踉跄跄、因为饥饿而步子不稳的身体也不给他们这个机会。除了极小部分一直在战壕坚守的幸运儿外,大量暴露在空地上的日军士兵遭到了弹片无情的杀伤。
令人窒息的弹幕刚刚延伸,日军阵地前就响起来了排山倒海的进攻声。“冲啊!”、“杀光小鬼子!”的呼声在隆隆的炮声中显得分外清晰,国防军士兵在战车掩护下,以猛虎下山的势头开始了冲击。精心准备了0天,养精蓄锐了0天,到了这最后的关头,没有理由不拿出真本事,更何况对面的鬼子早已是惊弓之鸟了呢?
没有成组织的应对系统,甚至于没有像样的还击。鬼子的炮火虽然开始零零落落地还击,但这种稀疏的密度犹如玩笑一般,根本构不成对国防军的威胁。侥幸在炮击中得以存留的日军火力点和工事开始了绝望的还击,但除了给打头阵的国防军战车挠挠痒之外压根就没有任何破坏力。已是上尉的刘伯承呆在战车里指挥部队向前冲,时不时停下来,根据装甲上地“当当”声来确定敌人的位置。
“2点钟方向有个火力点……快,给我端了他。”
“点方向有个工事。给我碾过去。”
威风凛凛的战车如同坚不可摧的移动堡垒向前挺进,一个又一个的火力点被7mm的炮弹所摧毁,一道又一道的战壕、反战车壕被战车轻松地驶过,试图负隅顽抗的日军士兵变成一团又一团地血泥。实在要是过不去也不要紧,伴随在战车身后的步兵们会将敌人的尸体垫在履带下,帮助战车冲过深沟。有了他们的协助,战车也不用担心从射击死角中钻出来的日军敢死士兵,他们往往还没有冲到战车跟前就被步兵们端掉了。他们身上的炸药包和集束手榴弹只能将敢死队炸成碎片。
山东前线总指挥夏海强正襟危坐地坐在指挥部里听取各方面的汇报,经过多年的风风雨雨,这个调皮捣蛋地将军终于也开始沉得住气了。
“南线战报,我师顺利推进,已突破敌人三道防线,目前正向纵深追击……”
“师战报,我部奋勇突击,目前将当面之敌切割开来。正在分头剿灭,战果不详……”
“北路战报,我军全线进攻,日军节节败退,几无招架之功。准备分割包围。”
“航空队战报,敌军阵地一片混乱,由于地面烟雾太大加之敌我兵力犬牙交错,无法射击投弹。目前只能进行空中监视,一旦发现敌指挥机关将立即回报……”
“通信队报告,截获敌军电报,大意为‘支那军全线进攻,我军奋勇抵抗,祈武运长久……”
“哦?”原本默不作声的夏海强听到这里追问一句,“难道没有请求援助?”
“有的,不过是惯常的‘请求给予我军战术指导!’”
“哈哈哈哈哈!”指挥部里笑成一团。这几乎是神尾师团的口头禅了。
“回电各单位,继续按照原定计划推进,对一切拒不投降地日军予以干净、彻底的消灭。包围圈外围部队要提高警惕,防止部分敌人逃脱。”夏海强口述完命令后想了想又说道,“对于包围圈外的神尾师团余部,不用理他,保持密切监视,我们目前的任务是将口中地肉先咽下去!”
2时0分。在国防军铺天盖地的攻击和穿插中。原本被分割成两部分的日军被切割成大大小小约9块,最小的包围圈中大概有000余人。最大的包围圈则包含了约两个联队,神尾师团的指挥机关也在这个包围圈中。
2时9分,反应迟缓的日军外围部队回电到了,电报几乎用歇斯底里的口气为神尾师团打气:“援军已到山东沿海,今晚可以登陆,望你部固守待援……”
2时2分,山东前指接到22师吴佩孚发来地电报:“日军外围部队向我军发起进攻,我军依托阵地坚守,予敌重大杀伤!”在这场总攻中,22师是唯一一支不需要正面进攻的部队,因为他们将粉碎敌人外围部队的解围企图。0天以来,吴佩孚所部一直承受着这种压力,但阵地却纹丝不动,反而在作战中消灭了大批日军辅助兵力。神尾鉴于国防军防御阵地的坚固和手头兵力的孱弱,已逐步停止了这种徒劳无益的进攻,现在情势危机,却也只能孤注一掷,可惜还是大大栽了跟头。吴佩孚不仅通过犬牙交错的火力点将阵地防御面封锁的严严实实,时不时还发动一两次反冲击进行巩固作战。秀才师长虽然没有发明什么新名词,却将“弹性防御”地技术玩得滚瓜烂熟。由北洋旧军组建而成地22师虽然说起来是新组建部队,但部队人员在正规化训练和作战操练方面基础相当扎实,对于战术指令的贯彻非常到位,吴佩孚指挥起来得心应手,即便是神尾亲自上阵也依然没有什么好办法。
下午时许,被分割成9块地日军集团开始崩溃,最小的几块在国防军的重拳打击下烟消云散,最大的两块虽然还在苦苦挣扎,除了逐步收缩并没有任何其他办法。
“杜湖庄战斗结束,我军俘虏敌军49人,缴获大队旗2面,其余战果正在统计中……”
“李村战斗结束,我部粉碎敌人顽抗,打死打伤敌军逾千,俘获敌军00余人……”
……
“很好。”着源源不断送来的战报,夏海强满意地点头,“凡不肯投降之日军,或被我军俘虏后依旧有反抗动作的士兵,一律就地处死,不得姑息。”
夏海强一贯知道鬼子不老实,他也没有非抓俘虏不可的执拗劲,杀了干干净净岂不很好?至于鬼子的伤员……嘿嘿嘿!夏海强虽然没有提起,但身边人早就不止一次地暗示过下面了——差不多就一并解决了吧,医生和药品可是要留着救治国防军伤病员的,哪里来那么多给鬼子呢?对俄战争时期如此,对日作战自然也不会例外。至于理由么,倒是现成的——对于康复无望,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鬼子伤员,这是贯彻彻底的人道主义,帮助他们早一点跨入靖国神社的天堂!
时刻许,一直监听着鬼子无线电的通信队报告:“鬼子发出了最后的电报,大意是‘我部精忠报国,全体成仁,天皇万岁,大日本皇军万岁!”
“真的是彻底万‘碎’了!”稳坐钓鱼台的夏海强笑道,“给北京发报,总攻基本尘埃落定,我军正在追歼残敌、打扫战场。”
收到包围圈中部队的诀别电报后,一直在外围鼓励士气,拼命驱使士兵进攻的神尾放弃了最后的努力,命令部队脱离接触,想躲到了舰炮火力保护圈内寻求庇护。但一直牢牢黏住他的吴佩孚岂能放弃这个大好机会?不失时机地就指挥部队冲了过去,一口咬住了神尾安排殿后的那个大队。这一口咬得又狠又准,22师在自己的功劳簿上又增添了一个大队的冤魂。
国势 第129章 当头棒喝
第29章 当头棒喝
说起来也相当可怜,神尾通过应急办法编成的大队其实大部分都是原先师团内的辅助兵种,虽然也受过训练,但无论战术技能也好,作战意志也罢,都不能和正宗的战斗部队相提并论。他们之所以在这0天内始终咬不动22师这块硬骨头,除了吴佩孚本人的指挥能力外,多半也有自身实力不济的因素。当然,这部分部队比包围圈中的日军处境要好得多,他们得到了身后日军舰队的大力支援,不仅弹药和物资补给可以得到保证,还拥有舰炮火力的掩护,不必惧怕国防军杀过来。只是,国防军的包围圈构筑的相当巧妙,特意拉开了距离,最外延的部队也令鬼子的舰炮火力望尘莫及,神尾带领这部分人马自保可以,要想主动进攻却是一筹莫展。而以谨慎闻名的神尾其实从根本上也不愿意让辅助部队去执行如此无望的战斗任务,虽然辅助部队的战斗力较战斗部队差了两三个档次,但为了培养这些部队所付出的代价却远远超过了战斗部队。比如工兵,又比如辎重兵、医护兵,都是专业技术兵种,无一不是耗费大量军费才培养出来的,比通过征募得到的普通战斗步兵要宝贵多了。要不是整个师团面临的窘境,神尾压根就不会拿这些部队去拼命,他更愿意指望援军来解救他的被困部队。当整个师团“成仁”的消息传来,神尾彻底绝望了,因为此时此刻,援军距离登陆点还有近60海里,除非插上翅膀,否则这60海里水路再加上登陆点到包围圈的那50里路还得让援兵耗去至少一天。国防军用了不到个小时就已基本上解决了神尾师团,再过一天恐怕是吃的连骨头渣都没有了。
在深深的恐惧与自责中,一直担惊受怕的神尾光臣此时此刻也感到了一种解脱。他的使命终于结束了。再也不用为包围圈中的部队殚精竭虑,也再也不用为国内对他及家庭地人身攻击而感到恼羞成怒,在擦拭完自己的军刀,对着东京皇宫方向拜了三拜之后,第师团中将师团长神尾光臣追随着海军中将加藤定吉的脚步去了另一个世界,唯有一腔污血见证了他最后可耻的结局。
下午6时许,落日的余晖开始淡淡地散去,战场也打扫得差不多了。原本包围圈中约5万人的神尾师团。除了前0天累次作战而丧命的约万余人外(包括因病、因伤而毙命者),其余悉数遭到了毁灭性打击。2万余人在总攻中被当场打死(一大半是国防军炮群的功劳),剩余地万余人除了2000多人完好无损地被国防军俘虏外,其余都或多或少地带着伤,这些伤员通常只有三个出路,或者是因为伤重不治而亡,或者是因为有各种反抗动作而被击毙,再或者是被手快的国防军秘密解决掉。整整约5万人的日军部队。最后能以伤员形式存活下来的不过%,实在是世界作战史上的惊人之举。至于包围圈中的神尾师团指挥机关和高级军官则自杀的自杀,毙命的毙命,除了两个中佐、一个少佐因为被炮弹震昏而被国防军俘虏外,基本上全部去见了日照大神。不过。这批死硬分子深受武士道精神地毒害,没有一个肯向国防军投降,即便是被俘虏的几个中高级军官在苏醒后仍然试图反抗,被得到明确命令的押送部队当场处决。到了最后。居然没有个中高级军官存活下来,这差不多也是战争史上的奇闻了。
唯一让国防军感觉遗憾的是,他们没有能够再缴获日军地师团军旗或联队旗,这些旗帜早已被鬼子收集在指挥部里了,到了最后关头势不妙,军官们先是烧掉了军旗,然后再依次自杀,所以最初的那面缴获的联队旗着实弥足珍贵。
晚上时许。就在日军援军先头部队刚刚踏上滩头时,北京大本营已接到了山东前线的初步战报:“……此役我军从下午时许发起总攻,至下午5时左右结束全部战斗。我军肃清包围圈中全部之敌,共毙、伤、俘敌万余人,缴获各类枪支约万支,火炮数十门,另有军需物品、军用地图、机密材料等若干。我军伤亡约000人,详细统计情况容稍后再禀……”
消息传出。大本营欢声雷动。这份捷报标志着猖狂一时、作恶多端地日军第加强师团被划上了一个大大的句号。
“多行不义必自毙!”秦时竹对战事下了最后的评语,淡淡地说道。“回总统府,准备答复日本公使的哀的美敦书。”
夜晚时分,华灯初上,中华民国大总统府早已是灯火通明。虽如此,可在日本公使日置益的眼中,前面却是漆黑一片。
下午六时许,在距离日本政府就山东问题提交的对华“哀的美敦书”还有个小时时,他接到中国外交部地电话,说秦时竹大总统将在晚上时接见他,并商谈有关“哀的美敦书”的事宜。这个时候的他心中已乐开了花,但在表面上还是那么沉稳,只是回答电话的时候语气较之往常有了一个并不明显的变化。对方似乎也没有听出来,在礼貌的问候后挂断了电话。
“这位秦总统来终于沉不住气了!我还以为他会在最后半个小时给我打电话呢?”日置益在公使馆的办公室里得意地笑着,虽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但他依然稳若泰山地坐着,因为他知道,中国人地电话是一定会来的。他们不会冒那种风险,他们也承担不了拒绝这个“哀地美敦书”的严重后果,外交终究是以实力作为基础的。
“这个秦时竹,终究是这么小气,难道连请我吃顿饭都不肯?”日置益一边嘀咕着,一边在办公桌前享用着惯常的工作晚餐,这玩意吃多了,多少有些让人难以下咽,真怀念东京的食物啊……不过。只要这次的外交交涉成功了,自己就可以坦然地回国享受休假,到那个时候,难道还怕没有美食可以享用么?
用完晚膳,日置益开始了自己的梳妆打扮。头发梳得精光,头顶处微微有些谢顶的地方特意用周边地头发遮掩住,嘴唇上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了人中上的那一撮。充作是日本人的标识。初秋的北京城依然有些温度,但身为外交官是不可以丧失礼节的,从衣柜中找出黑色的燕尾服穿好,再系上漂亮的领结……日置益在镜子前照了又照,活像一只骄傲地孔雀。
可不是么!我这是代表大日本帝国的形象。他一边想着,一边准备打开保险柜取外交文件,刚刚拨动了几个号码,正在得意和妄想间。桌上的电话铃突然响了。
“这么晚了,还有谁打电话来?”日置益抬头墙壁上的挂钟,指针刚刚划过7点一刻。
“喂。”日置益心中不悦,但还是接起了电话。
“公使阁下,我是……”
“是中村啊……我不是说了七点半准时出发么。你不用打电话来催我……”听出是秘书的声音,日置益更皱起了眉头,慌慌张张的,成什么样子。哪里还有一丝外交官的风度和气质?
“不……公使先生……我……我这里有一份东京来的电报,需要请您马上过目!”
“是吗?那你就放我桌子上好了,一会等我回来后再。”奇怪,没什么事东京发什么电报?难道外交部今天也加班?
“阁下……公使阁下……电报标注地紧急程度很高。”
“八嘎,时整我要去会见中国总统,不能迟到!”
“阁下。”秘书已是带着哭腔和他说话了,“电报主要部分完全是由密码写就的,我并不知道其中是什么意思。但从标识来,是东京发来的绝密电报,而且指明您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过目……”
“那……好吧,你马上拿到我这里来。”日置益愤愤地想,不知国内那帮蠢蛋又为了什么事情这么大惊小怪,这已不是第一次了,有时候差点能被他们给逼疯。
秘书几乎是以百米飞奔的速度奔跑过来,一边将电报交给日置益。一边拼命鞠躬。“对不起,对不起……”惶恐的神色溢于言表。唉。可怜地帝国大学高才生!日置益一边这么想,心中却隐隐约约升腾起不好的预感。
密码本同外交文件一起锁在保险柜中,在破译时,需要密码本、密电和解密方法一起协同才能奏效,换而言之,即便他人截获了密电和密码本,没有掌握解密方法也是白搭。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密电发送法通常只用于极端重要的电文发送。
密电的内容很快就破译出来,文字没有几个,但了电文之后,日置益脸色大变,却如同三伏天兜头被泼了一盆雪水,整个人似乎都被冰冻了。那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师团被围部分全体成仁,师团长神尾光臣自杀谢罪!”
天旋地转,日置益差点没有栽倒在地,一直低着头默不作声地秘书见势不妙,连忙上前将其扶住。虽然他不明白电报上究竟说了什么,也不敢打听这上面是什么内容,但他知道,公使前后判若两人的表现一定和电文有关。
好半天,日置益才回神过来,刚才的译电是他用心法译出的,并没有明确写在纸上。他定住神,勉强提起精神问道:“电文来时就是这么样么?可有错漏、不清楚之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