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驻守在姑塘一线的方声涛部,又遭到北洋军第三路王镜山旅的猛攻,方率领的个营,同由南昌前来支援的独立营,以及一个连,同北军激战一昼夜,力战不支。7月26日,方声涛放弃坚守多天的姑塘,率部退往吴城。
北洋军攻占九江、湖口、姑塘后,段芝贵令李纯率第6师及第师一部,向前不久刚刚撤退到瑞昌、蓝城一线的赣军林虎部发动攻击。林虎旅奋力抵抗,终因寡不故众,弃守老黄门,经德安退往南昌。北洋军马继增部70余人化装成难民模样,乘民船数艘,利用夜雾大风直驶吴城东,守军仓卒抵抗,陷于混乱。马继增部主力随后进抵吴城,讨袁军不支,吴城失陷,李烈钧退往南昌。
在真实地历史上,北洋军拿下江西全境并没有耗费多少力气,但在这个已经被扰乱的时空,战事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李纯的第六师在辛亥革命时期曾经受到不小的损失,虽然与第一师等相比还来得轻,而且得到了补充,但战斗力有一定的下降,而李烈钧的讨袁军由于一直通过向北疆购买军火武装自己,实力又比历史同期要强。随着双方实力的此消彼长,原本北洋军轻松可以拿下地江西战事变得吃力起来,第六师损失近半,已经无力进攻,双方在南昌附近形成拉锯局面。
由于江西已经发动,并且在南昌一线挡住了北洋军,湖南和广东地革命党人深受鼓舞。李烈钧不停地去电催促各省独立相应,湖南革命党人也向谭延闿进言,要求宣布独立。谭不得已,敷衍革命党人,尽力推迟宣布独立讨袁的日期。但他拖得了一时,拖不了一世。在他召开政务会议讨论湖南去向地时候,国民党老将谭人风带枪入场,道:“今日有不赞成独立者,即以此物相赠。”
稳健派见状不敢出声,激进派相继发言。第二次会议规定不得带危险物,稳健派才发表反对湖南独立的言论。谭延闿当众宣布:“如必欲宣布独立,鄙人固不敢赞成,然亦无反对之能力,请另举贤能,继此重任。如不许鄙人去职,鄙人惟有闭户深居,放任诸君为所欲为而已。”
争论并无结果,眼局势一天紧过一天,革命党人不由分说,起草独立宣言的通电,公推谭延闿为讨袁军总司令,在都督府悬挂讨袁军大旗,正式宣布独立,二次革命扩大到了湖南。
谭骑虎难下,只能仿效辛亥年黎元洪的所为,继续与黎元洪密商,一方面设法避开革命党人的斗争锋芒,极力压制省内群众反袁情绪,另一方面以黎元洪为中间人,力争袁世凯谅解,伺机取消独立。他将革命党掌握的军队调出省城后,即以亲信余道南为省防守备队司令,又以童锡梁为新募5营管带,控制长沙城卫戍权。因此,湖南虽已宣布革命讨袁,但其行为却丝毫变化。





国势 第191章 安徽响应
第9章 安徽响应
江西、湖南相继宣布独立讨袁后,其他各省国民党人大受鼓舞,黄兴特派赵正平去南京联络起义,准备仿效辛亥年故事,以南京为政治中心。赵到南京与他人密商后认为,苏军枪械弹药全由上海制造局供给,程德全已派兵团驻扎制造局,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枪械弹药供给,即使运动起了江苏军队也实在危险。只有将上海拿在手中,南京通电响应才有办法。
黄兴召集陈其美、纽永建等商议在上海起事的计划。上海方面国民党没有军事力量起兵,讨论来讨论去还得先请南京方面先发动再图进攻上海。黄兴只好再派何成波赴宁,邀驻宁的第、师、驻徐州的第师高级将领、前安徽都督柏文蔚等,开军事会议,决定立即讨袁。
会议之后,第师士兵和下级军官认为第师缺额尚多,不赞成马上出兵讨袁。孙中山已急红了眼,对他们甚为不满,竟派朱卓文从上海携款2万元,到南京运动师几个营、连长,叫他们杀了师长、旅长后宣布独立。师的两个旅长王孝续、黄伯元得到消息后,仓皇来沪,向黄兴报告说;“现在事已至此,虽准备未充分,也得树起讨袁的旗帜。希望您去南京作讨袁军总司令。”他们要求孙中山千万不要在此混乱时期赴宁,须候南京独立稳固后,再去组织政府。
黄兴应允他们的要求,决定次晨动身去亲自指挥(常败将军又要出场,汗颜),秘密地到了南京,当晚召开军事会议,部署讨袁的作战计划。
7月29日,师派人割断了都督府的电话。军队兵开入都督府。尚在睡梦中的苏督程德全惊骇异常。赵正平急忙上前劝说:“请都督安心,克强先生就要来了,即要同都督商量讨袁的事情……”
赵话声未落,黄兴就踱步进来,背后跟着各部高级将领。程德全无奈,只能坐下听黄兴述说讨袁大义,请求协助……让程极为惊讶的是,黄兴说完后。若干高级将领自师师长起,纷纷跪下,语极诚恳劝说程德全同意宣布独立讨袁。
程德全是多年地官僚,自然明白这是先礼后兵的招数,这讨袁讨也得讨,不讨也得讨。马上表示附和独立讨袁,并立即命人起草讨袁通电,由他委任的江苏讨袁军总司令黄兴宣布江苏省独立。黄兴原本是希望借着程德全和人民党之间的联系。把北疆牵涉进来,但程德全不给他这个机会,托病去了上海,逃离了南京这个是非之地,并且通电声明说:“驻宁第师等各军官。要求宣布独立。德全苦劝两日,旧病剧发,刻难支持,离宁去沪调治。”
黄兴着手组织讨袁军司令部。他委任黄允为参谋长。请柏文蔚出任安徽讨袁军司令,赴蚌埠部署军事。同时令第师向驻韩庄的北洋军立刻发动进攻,令第师骑兵团团长刘建藩率该师第29团附机关枪连及骑、炮、工兵各营,组成混合支队,开赴徐州前线支援第师;第师第旅旅随后跟进,第师第2旅开赴临淮关,准备协助安徽讨袁军进攻北军倪嗣冲部,派洪承进驻蚌埠。节制第师的混成支队和开赴徐州、临淮关一带的第师的部队,并负责组织徐州以南沿铁路线地防御;第、师的其余部队,负责南京四周的防御。
驻扎在山东的北洋军第5师师长靳云鹏闻讯,立刻致电袁世凯说:“徐州军队既已叛变,应乘其尚未集中,迅速突击。第5师现分散布防,较难集结。张勋军队聚驻铁路沿线,可否饬令星夜先行进攻。待正式陆军集中后继进。以赴争机。另,韩庄支队至今末见报告。焦甚!”
袁世凯对江苏变故也没有心理准备,急匆匆复电靳云鹏说:“五师严守准备,未可轻进。望向韩庄运动,确保军情后再行定夺。”
第师冒雨向驻守韩庄的方玉普旅的两营北军发动进攻,方率部坚守待援,多次打退冷部的进攻,双方战事呈现胶着状。
张勋接到方玉普求援急电,不待袁世凯下令,立刻派他的义子武卫前军左路统领张文生,带步炮营赴韩庄助战。张文生地营辫子兵和从兖州开来的田中玉的巡防营,先后到达韩庄前线。此时第三师刚刚攻克韩庄,尚未巩固阵地,就遭到北军左右夹击,交战一番后被迫退守。北军团长潘鸿钧率部从济南冒雨赶到韩庄参战,炮团团长郑士墒也从济南率步兵—营、炮兵一连赶到前线,继续追击冷部。第三师被迫再次退守徐州北20公里的柳泉。
危急关头,第师混成支队在刘建藩的率领下到达柳泉前线,从铁路两侧向敌猛攻,激战一昼夜,包围敌军。北洋军急调第5师地两个营投入战斗,损伤大半后残部才得突围后撤。此时,讨袁军师第旅赶到前线,与师、师刘建藩支队并力再度反攻,将北军赶回韩庄一线,讨袁军前锋甚至一度迫到运河。江苏战事也陷入僵持。
黄兴一方面被前线的形势所鼓舞,另一方面又幻想利用张勋忠于清室、不满袁世凯愚弄旧朝的情绪,动员张勋倒戈。他致电张勋说:
“张军统鉴:江西、湖南、江苏先后独立,皆袁世凯自开衅端,过为已甚。……世凯本清室权奸,异常显诈。每得权势,即作奸事。戊戌之变,说者成为寒心。前岁光复,世凯……盗窃权位,继以寡妇可欺,孤儿可侮,假其名义,以御民军。旋乃取而代之。民国……世凯更无忌惮,阴谋满腹……贿赂塞途,转吝皇室之费。世凯不仅民国之大憨,且清室之贼臣,无论何人,皆得中讨。公久绍军符,威重于内。冷军已在徐州与袁军按仗。公率一旅之众,立捣济南,则袁氏丧胆,……国家再造,即由我公矣。”
黄兴居然异想天开,想对张勋这个臭名昭著的封建余孽策反,无异与虎谋皮,张勋不仅不理。反而派出骑兵,绕道台儿庄经涧头集,配合进抵前线地袁军向讨袁军进攻。已被袁军收买的大土匪李扒子(李已被冷军击毙)余部,也抄袭冷军的后路,使冷军腹背受敌,力不能支,退回徐州防御。
为了打开江苏北面门户,拿下徐州。平定江苏之乱局,袁世凯任命冯国璋为江淮宣抚使兼第2军军长,负责统一指挥江苏方面的作战。冯将北军主力集中在徐州一带,准备向南推进。激战4昼夜,讨袁军不敌冯国璋之生力军。予敌重大杀伤后撤离徐州。
拿下徐州后,袁世凯高兴异常,命令张勋率全军由运河水路南下杨州准备进攻镇江,命令冯国漳率第4、5两师沿津浦路南下。速取临淮关,再趋浦口,与张勋联合,会攻南京。同时要求冯国璋注意与安微的倪嗣冲联络,配合作战。
在军事战场上取得主动后,袁世凯也在政治战场上有所动作,他见程德全与革命党人离心离德,便下令恢复他和应德闳地职务。他在通电中说:“该都督有治军守土之责,似此称病弃职,何以对江苏人民?姑念该都督从前保全地方,舆情尚多感戴,此次虽未力拒逆匪,而事起仓促,与甘心附逆者迥不相同。应德闳因事先期在沪,情亦可原。”
袁世凯命令程德全、应德阂即在就近地方暂组军政、民政各机关行署。要程德全选择得力军警严守要隘。迅图恢复。程德全见袁世凯不再追究他在南京独立问题上的责任,又到讨哀军在徐州战役失败。就活跃起来。他通电声明说,南京独立的一切电文,都是黄兴假借他地名义搞的,并说黄兴跪泣哀求他宣布独立,他始终不允。程德全、应德闳密召苏属旧部水陆军警,策划配合袁世凯的活动。
江苏的变故,打乱了秦时竹的预定计划,他原本以为,既然已及时通知了程德全,对方就应该有所防备,不会给国民党以可乘之机,现在来,程德全虽然掌握了当地政权,但江苏地军队毕竟是国民党赖以发家的部分,渗透力和影响力都很强,不是程德全轻易能够控制的。在南方讨袁愈演愈烈地时刻,秦时竹要甩出他地王牌了。
安徽与江苏是毗邻省份,江苏独立后,安徽国民党人受到感染,也准备独立。但柏文蔚被袁世凯免职后,接任主政的胡万泰和孙多森并不是国民党人,两人决定搞一幕假独立,但革命党一旦真刀真枪要干起来,胡、孙两人便吃不住劲,脚底抹油借口采购军械溜了,此时尚在南京地柏文蔚并不知情,胡万泰途经南京时还上岸跑到柏文蔚处进行解释。柏文蔚虽风闻胡万泰与袁世凯早有联系,但却认为孙多森、胡万泰是他寿州同乡,且与胡的父亲胡殿甲关系甚好,因此对胡相当尊重,不疑有他。
孙、胡离开安庆后,安徽局势乱成了一锅粥,柏文蔚地亲信、宪兵司令祁耿寰被推为都督。但2天后,与段祺瑞私通款曲的胡部旅长顾琢塘即发动兵变,围攻都督府,赶走了祁耿寰,与商团勾结推出正在安庆休假的保定军校教官刘国栋为都督兼民政长。
这时柏文蔚已离开南京,前往蚌埠调集皖北各军以抗击倪嗣冲,柏文蔚的号召力果然无穷,革命党人声势复振,许多骨干分子相继回到安庆,柏自己代行都督职务。在柏文蔚收拢军队,安定内部的时刻,北洋军也没有闲着。倪嗣冲率马、步、炮营进犯正阳关,由于正值汛期,河水猛涨,进兵困难,双方隔河对峙,为柏文蔚争取了时间。河南都督张镇芳见状,派旅长王任锦率一支队,由周口店出发,支援倪嗣冲。
讨袁军与倪军再战鲁口,失利。倪嗣冲在得到豫军支援后,将进攻正阳关地任务交给豫军,自己率主力向风台转移,定下取道风台,直捣寿县之计。眼寿县危急,柏文蔚令胡万泰为一线,在太湖作战,令龚振鹏为二线,向西作战,令张盂介为北路作战主力。许多人认为胡万泰早有异谋,反对他为一线,一旦胡统兵外出,放虎归山,后果不堪设想。但柏文蔚认为,内部即行破裂,影响殊甚。其实,胡万泰为一线,是胡向柏的有意献策,他请求分兵赴援寿县,但仅仅领兵出省城20里就停驻下来,当夜返回安庆,准备对柏文蔚采取行动。
胡万泰来到都督府见柏文蔚,气色傲慢,腰怀实弹手枪,准备一举结果柏文蔚。柏文蔚虽然对胡还寄予信任,但眼下这番模样,傻子也知道对方来意不善,便手持吴禄贞所赐军刀大声质问胡为何又回?此刀锋锐异常,胡万泰暗自思索,自己若取枪,刀必出鞘,纵然能击中柏文蔚,自己也不免丧生刀下。故未敢动手。只好装模作样地质问柏文蔚:“我听说黄克强走了,你知道否?”
柏文蔚将计就计,说道:“我不知!”并伪责胡说:“大势如此,我们不能为人所卖,黄兴为人我最清楚。我现在预备所有之实力,你可继续保存,你前天电骂倪氏,未免不留余地,刻下最好派人前往疏通。将来万一形势不妙,也有退路,我出走后即准备一切交你负责……”胡至此释然,恶意顿消,柏文蔚总算逃过一劫。
胡万泰虽然被柏文蔚稳住,但退出都督府后,越想越觉得不安,总觉得柏文蔚在骗他。鉴于前事教训,他未敢再当面对柏文蔚直接采取行动,而是在城外集合部队,以团长柴宝山部为主力,分兵路向城内发动进攻,并派遣内应入城,围攻都督府。柏文蔚不费吹灰之力就平定了叛乱,混乱中胡万泰等人逃跑。但柏文蔚虽然镇压了叛乱,对前途却失去信心,认为手下叛变,乃对局势无信心之缘故,随着北洋军的节节紧逼,安庆已成四战之地,再战徒苦生民。他一面坚持继续抵抗,一面命令部队集结,准备出南门渡江经大通退往芜湖,与龚振鹏部汇合。由于事起仓促,很多部队没有得到明确的指令,误以为前线溃败,在少数不明真相地人煽动下,大部溃散。原本已逃之夭夭的胡万泰见有机可乘,重新返回安庆控制局面,并公开通电宣布取消独立。段芝贵得知消息大喜,命令在江西的北洋军乘军舰从湖口开抵安庆,胡万泰迎接入城,安庆为北军控制。




国势 第192章 闽粤败局
第92章 闽粤败局
二次革命前,福建都督孙道仁曾一度参加赣、皖、粤、湘、闽五省联盟,后因胆小怕事而退出。李烈钧湖口起事后,福建陆军第4师师长王天智同部分国民党人组成讨袁同盟,向孙道仁施加压力,要求宣布独立。孙道仁本不赞同,但又无力面对军旅,只好以“若不赞成,暴烈立见”为由,发布通告说:“刻下赣、宁、皖业已宣告独立,凡有血气者无不同心。道仁广征意见,并据军政绅商恭请,一律赞成,以保治安。又据英、荷属79埠华侨电请,大局所关,吾闽亦不得不俯顺舆情,宣告与袁氏断绝关系,自修政治,力策进行……候大局粗定,仍归统一,即可共享永久共和幸福。”
然而,胆小怕事,必然反复无常。孙道仁宣布同袁世凯断绝关系后,又密电在京的前福建第4师师长杜持,要杜从中周旋,国民党人出孙道仁无意革命,企图把孙推倒。但孙有旧部支持,众人不敢贸然发动,曾派人赴赣、粤运动外援,也无结果。5天后,袁世凯下令革职拿办王天智,王到形势不利,只身出走香港。 孙道仁很快控制了局势,派人将讨袁司令部门匾摘除。袁世凯得到密报,大喜过望,便发布要孙道仁平乱的命令。孙道仁得到袁世凯的谅解,又保留了都督的位置,但没敢立即采取行动,而是小心翼翼控制福建的局面,对国民党也没有下手,反而不断暗示让众人离闽。
广东陈炯明对起兵反袁一直犹豫,胡汉民、汪精卫自香港至广州,力劝陈炯明立即响应李烈钧湖口起兵讨袁,陈仍不敢发难。随后几天,武装反袁风潮在东南额然而起。南京独立时。曾推举与袁世凯有夙怨的前清官僚岑春煊为各省讨袁总司令。岑曾任两广总督,广西都督陆荣廷和广东的济军首领龙济光皆系其旧部,孙中山、黄兴想通过岑春煊促使两广独立。等南京独立后,岑春煊即肩负此使命南下。陈炯明得知倘若自己再不发动,孙、黄愿将广东都督一职让给岑春煊以便讨袁,迫不得已之下宣布广东独立。
但陈炯明讨袁时机不对,对内,他过分相信自己的威信和号召力。而没有到各军官虽在他的压力下发表讨袁通电,实际上却视他的号令如空文的窘境。对外,他本拟派旅部队前往援助李烈钧,但各路统兵将领根本不肯应召,以缺粮为借口,公开拒绝发兵援赣。即便陈炯明发放弹药和军饷之后,各部队军官仍然按兵不动。
袁世凯得知广东变故,发布命令称:“陈炯明祸国、祸乡。竟敢通电各省,措同狂悖,罪不容诛。革去广东都督官职,并撤销其陆军中将暨上将衔,着龙济光督各师、旅长派兵声讨。悬赏拿办。”袁世凯委任龙济光为广东宣抚使,龙助光为宣抚副使。
陈炯明对龙济光疏于防范,认为龙济光对自己很祟拜,断不会倒戈相向。不仅如此。他还幻想龙济光能为己助,打电报向龙征求讨袁意见。龙在回电中诓骗陈说:“如果能付给济军军饷,当即率部下健儿,追随都督,共灭国贼。”陈炯明还沉浸在对龙济光地幻想里,不知是计,龙济光把子弹和军饷骗到手后,就翻脸不认人。
陈炯明本来还指望岑能笼络住陆荣廷、龙济光这两个旧部署。免除后顾之忧。但龙济光根本不买岑春煊的旧账,反而由梧州顺流东下,进攻广东,西江防线在济军的强大攻势下土崩瓦解。海军亦转而效命龙济光。
陈炯明派邓泽如向李福林求援。李拥兵数千,如果此时加入反袁行列,陈炯明也许能多支撑几日,等到邓铿把驻守琼崖的部队调回广州,也许会有另一番局势。但李福林滑如泥鳅。从来见风使舵。此时见陈炯明地位动摇。也在一旁冷眼作壁上观。
2师师长苏慎初对陈炯明宣布独立,本不赞成。但他却不露声色,表面上仍和陈炯明虚与周旋,暗中则与他人设谋取消独立。月日,济军攻占三水县城,打开了通往广州的门户,随即进攻广州,广东讨袁失败几成定局。无可奈何之下 ,陈炯明只好挟资百万和副官黄强一起卷款跑路,躲进广州石室天主教堂,然后在法国神父的保护下,秘密出走香港。
在南方讨袁各省中,广东宣布独立最晚,实力最强,堪称国民党的大本营,却成为第一个失败的省份,这种打击对于各地地讨袁军而言是巨大的。
远在沈阳的秦时竹自然也收到了情报。最近一段时间,围绕着各地纷纷攘攘的局面,各将领都议论纷纷,演习之余都在讨论这个事情,但唯独最高中枢仿佛不介意般,一心只是闷头演习,陆军部的观察员原本悬着的心也逐渐放了下来,开始了他们的逍遥做派,在秦时竹的刻意安排下,只顾去沈阳吃喝玩乐,再也不去烈日当头地野外观演习了。
正在思索时,葛洪义来了,一秦时竹这副模样,便笑道:“还在想南方那档子事情?”
秦时竹点了下头,问道:“最近前线情况如何?”
“据不完全统计,袁世凯一共出动了7个师,0个旅,总共约4万兵力用于一线作战,原本在直隶境内的2、4、6、7等师都已抽调南下,当然唐山附近的兵力没有减少,依旧保持着对我军的警戒……”
“其他方向呢?”
“曹锟的第师针对山西方向布防,何宗莲地第师针对察哈尔布防,拱卫军负责京城治安……总的说来,直隶的兵力被抽调了不少,但面前还能维持对我军各个方向的防御态势。”葛洪义笑了笑,“来老袁地戒心很重,这些兵力他是轻易不会派到南方去的。”
“他不派我们要想办法让他派。”秦时竹着战报,“根据各地统计上来的情况,南方讨袁军一共不到0万人马。现在已经吃掉北洋军2万了,我倒要,袁世凯拿什么填补这个窟窿。”
“这其中也有咱们地一份功劳,要不是咱们在辛亥年打掉了北洋军不少的精锐,后来又贩卖军火给国民党,他们恐怕都撑不过这个月。”葛洪义眉头紧缩,“只是广东这么快就完蛋了,让我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是啊。江苏独立我也没想到。”秦时竹叹了口气。
“形势比人强啊!很多事情明明知道了也还阻止不了,没有比这更郁闷了。”葛洪义换了话题后问道,“李春福到哪里了?”
“前天拿下了哈密,正向迪化进军。”秦时竹扬了扬手中的电报,“杨增新给我来了电报,要我在上次共同对抗外蒙分裂分子的份上,放他一马。”
“放他一马?说得轻巧,怎么放?现在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杨增新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我们的用意,我们查办他地罪行是假,要夺取新疆是真。凭他手中的军队,如何能与李春福抗衡?再说。我们又要大义名分,他若是对抗,可以按照叛乱处理。因此,他提议他自己主动下野。听候处理……”
“这是个不错的法子,我们解决起来也轻松许多。只要他不使诈,我可行。”
秦时竹狡黠地一笑,继续说道:“这也许是袁世凯最不愿意见地结果吧?他本来还指望杨增新能多耗费我们一点力气呢。”
“他这是妄想。”葛洪义正色道,“老大,你究竟什么时候动手,方案我已经准备好了,人选也派遣出去了。现在就等你一声令下收。”
“不急,讨袁的战事还要拖延几天,咱们再和他耗一会。”秦时竹摆摆手,“北疆考察团现在到哪里了?”
“昨天下午离开大连,按照估计,今天夜间,最迟明天清晨可以到日本。”
北疆考察团是秦时竹一个庞大的计划,原本在春节过后就准备着手实施的。但由于和俄国的冲突。一直拖延至今。考察团由众多北疆要人组成,主要成员是政界和商界要人。一方面是去外国考察国家治理和发展地途径,另一方面是洽谈和发展贸易。政界代表主要有北疆巡阅使高级顾问唐绍仪、财政委员会主任熊希龄、建设委员会主任禹子谟、以及黄炎培、张澜等人,另外包括一大批各部门官员和秘书随行,我们所熟悉地程子玉和顾维钧也在其列。商界代表则以沈麒昌为首,包括一大批商业巨子,如张万和(张謇的代表),周至诚(周学熙代表)、荣德生等人,夏海燕也在其间,这些商业巨子,无一不以收到考察邀请函为荣,因为名额有限,能获取一份,是对自己商业地位地最好承认。
1...197198199200201...4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