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哦,上帝。太美妙了,尊贵的夫人居然能留意我的报道,而且还能说英文……” 莫理循激动地两眼放光。
“莫理循先生,你要不采访我地夫人吧,我点下一位记者了。”秦时竹微笑着提醒他。
“对不起。对不起。阁下,我的问题是。您这次来,对袁总统近期以来推行的治国方针有什么法?或者说您希望给他一些什么良好的建议?” 莫理循小声地补充了一句,“我的问题有些唐突,但还是希望您能够尽力回答。”
“坦率地说,莫理循先生地问题一针见血,问到了很多核心话题,这就是欧美文化的强处,能够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而不用拐弯抹角地让人如堕入云雾中不知方向。”秦时竹依旧挂着笑容说,“对袁总统的治国能力和决心,我是丝毫不怀疑的,当时我就主张,只要他能够顺利实现清室退位,本人赞同共和,我们就拥戴他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从袁总统半年多来地执政情况来,他充分地发挥了政治经验丰富的优势,迅速地安定了局面,巩固了国基,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但总体说来,是成功的!”台下有人热烈地鼓掌,段祺瑞、赵秉钧响应地尤其热烈……
“至于对袁大总统的建议,大家请……”随着秦时竹的一个转身,手一挥动,留守在飞艇里的人迅速打出一个横幅,只见上面有“天下为公”这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现场很多人愣在那里,秦时竹微笑着解释道:“这艘飞艇,是时竹前来代表北疆方面送给大总统地一件礼物,原本是希望单独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宣布的,不过既然莫理循先生问到了,我就提前宣布了……”
哗啦啦!台下的掌声更加激烈,孙中山、黄兴微笑着予以热烈鼓掌,民众也是一片叫好。其实,飞艇早在两个月前就卖给袁世凯了(卖了0万,还附带培训人员),但袁世凯和秦时竹商定,用赠送的掩饰予以移交(既显得袁世凯有面子,又显得秦时竹慷慨)。
条幅打出后,记者们又是一通猛拍,很多人都在好奇地谈论飞艇,没想到秦时竹居然这么大方。
然后该轮到中国记者提问了。秦时竹笑着说:“咱们共和后,要发扬一下风格,我提议把这个机会让给一名女士,小姐,就是你了……”在场的众多记者一听,又没有自己的份,不觉有些气馁,而寥寥无几的女性记者高兴地欢呼雀跃。仿佛成为了她们的胜利。
“您好,秦巡阅使,我是《民国晚报》地邱湘熙,很荣幸能够采访您。”对面地记者落落大方,介绍起自己来。
“您好,邱小姐,我也很高兴见到你。”
“我想问一个问题是,我知道巡阅使本人在家庭关系上处理得极为和睦。但不知道您对于男女平权、夫妻平等这些新式思想怎么待的?对于妇女参政持何种态度?”
“这个问题嘛……怎么说呢,我个人以为,男女平等、夫妻平等是天经地义地,我在北疆执政的过程中,也为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比如严禁童养媳、拐卖妇女、逼良为娼,积极倡导女子放脚、吸收女童进入学校学习等措施来推动男女平等、夫妻平等,但是……”秦时竹来了一个转折,“考虑到我国有比较长的**主义传统。有相对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要在短时间完全实现是不可能的,如果希望凭借共和的大势做到这一点,我只能说那是自欺欺人……我主张一步步来,稳步推进,先给予妇女以平等地人身权力,保护她们不受非法侵犯,给予她们受教育的权力。工作的权力等等……比如小姐您现在可以出任记者,我认为就是社会的进步之一……至于妇女参政,我觉得,如果妇女有独立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必要的文化知识,给予她们参政权是自然而然的,我只是希望,这个过渡期限越短越好……我作为中国人民党主席,对中国妇女的参政意识和参政能力。有比较清醒地认识。我认为,只要接受良好的培训和教育。中国的妇女在不远的将来都可以积极投身到政治中去,去发挥她们的力量……为此,人民党做了大量地基础工作,比如专门成立了中国妇女联合会,由吉林都督周羽夫人夏海燕女士担任会长专门负责妇女工作;又比如设立女子高等专科学校培养人才等等……我认为,与其现在仓促地、草率地给予妇女以参政权,还不如脚踏实地地做好准备,迎接水到渠成的那一天……”
邱湘熙可谓是当时激进的女权主义者了,对秦时竹的回答未免有些失望,但大势如此,她虽然还想追问,已被赵秉钧拦住了:“秦巡阅使已回答了两位记者地提问,今天的欢迎仪式到此结束,将来还有专门的记者招待会,诸位如果还有问题,不妨到时候再次出席提问……”
晚宴自然由袁世凯主持招待,规模空前,声势浩大,民国名流济济一堂。这一天,居仁堂大殿里外几层门都搭起彩门,宫灯高悬,宴会厅里一片样和热闹的气氛。
当袁世凯等五大巨头依次进入宴会厅时,立即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此时,秦时竹已脱下戎装,换上西服。晚宴开始前,五巨头拍照留念,袁世凯居中,孙、黎分列其两旁(一为副总统,一为前临时大总统,从地位上来说自然要高一些),黄兴和秦时竹在外侧……众多记者纷纷拍照留念,成为了第二天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有报纸评论,“缔造共和之五大元勋,欢聚一堂……实我中华之幸事,人民之幸事……”
照例由袁世凯发表开场白,黎元洪、孙中山、秦时竹、黄兴依次致辞,赵秉钧代表政府、吴景濂代表议会、段祺瑞代表军界对五大元勋的到来表示衷心祝贺……
后来各方面的致辞就少了,特别是北洋系地将领,基本没有人站起来说话的,和那天欢迎孙、黄两人是大相径庭。原来早在晚宴开始前,袁世凯已通过段祺瑞对北洋系的大将们都敲打过了:秦时竹不是孙中山,为人强硬,手中又握有兵权,万万不可再放肆……
众将领也是心领神会,曹锟、何宗莲、卢永祥等在北疆国防军上吃过苦头的都相当老实,依次前来敬酒(你对这些军人客气没用,唯有力量才能够让他们服帖),由段祺瑞一一介绍,曹锟一马当先,先敬礼(秦时竹是上将,军衔比他高),后举杯,口里直说:“俺曹锟是个老粗,不会讲话,请巡阅使多包涵,我先干为敬,如果巡阅使得起俺,也请干了这杯酒……”说完,头一仰,一杯酒落肚……
接下来的几个将领,基本也是这样的表态,秦时竹暗暗发笑,你们几个在战场上没能打倒我,现在在酒场上也休想打倒我!秦时竹平日基本不喝酒,但那天酒量惊人,一杯接着一杯的喝,只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才不断地用手绢擦擦嘴巴。
事实上,奥妙都在手帕里,秦时竹纵然酒量再过人,也不可能一一喝下去,但他巧妙地利用插嘴地机会,把故意留在口腔中地酒精吐在了手帕上。一方面不是每次都吐出来,另一方面掩饰得又好,再加这群人是一个个敬过来,完毕后就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了,没有多留心秦时竹地小计策,终于让他蒙混过关,只有沈蓉在旁边抿嘴直笑,并时不时地帮秦时竹更换手帕……
当天晚上,秦时竹下榻国务院迎宾馆,袁世凯与他举行了会谈。
秦时竹首先对晚宴表示了感谢:“大总统此前三番五次地邀请我进京,我很早就渴望前来,无奈公事繁忙,分身乏术,还请您多谅解……”
“哪里,哪里,复生经略北疆,多有辛苦,此次能够前来,袁某已是感激不尽……”袁世凯笑着说,“此番倒好,各位共和元勋俱在北京,不胜欣慰啊……”
“袁公过奖了,时竹何得何能,岂敢与孙、黄、黎诸位前辈并列?”
“复生过于谦逊啦。”袁世凯大笑着,“菊人兄当年曾不止一次地在我面前提及你,说年轻有为,我当时就很想见见,可惜一直没有机会,拖到今天才慰平生渴望啊……”老袁说起马屁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





国势 第090章 北疆述职
第090章北疆述职
“哎呀,这倒是时竹的不好了,早应该前来拜会总统的嘛,至于老相国,我改日再去拜访。”
“好好,我和菊人兄都老啦,复生还很年轻,中国的将来必定寄托在你身上。”袁世凯说起来一套接着一套,“此番邀你进京,实是有要事相商。”
“袁公但讲无妨,倘有用秦某处,必然不辞辛苦……”
“其一是蒙古问题,你也清楚,蒙古一向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但因为革命,在俄国的唆使下宣布了独立,这个事情不知道复生怎么?”
“**立,自然是不允许的,库伦方面认贼作父、背叛祖国,早已为人所不齿。”秦时竹听到袁世凯谈起蒙古问题,心里一动,袁世凯多少还是有民族感情的,“事实上,自革命以来,库伦方面不断唆使那些心怀不满的内蒙王公、旗主起来仿效,我杀的杀,压的压,已基本弹压下去了。但这么弄不是办法,一定得让蒙古方面取消独立才行。”
“我何尝不想呢,只是俄国驻京参赞向外交部宣称,中国若欲蒙古取消独立,须先承认俄国提出的条件,而这些条件苛刻之极,相当棘手啊……”
“什么条件?”秦时竹自然知道,但乐得装糊涂。
“一共三项要求:一、中国不得驻兵蒙古;二、不得在蒙古改派行政官吏;三、不得在蒙古开垦。我方已予以拒绝。俄驻京参赞威胁称:中国若欲取消**立,非承认俄国三项要求不可。如不肯承认,而欲进兵征伐蒙古,则俄国亦即进兵。”
“简直太可恶了,如果答应了此三项要求,**立与否不是差不多了嘛!”秦时竹愤愤不平,“请大总统三思。此事绝不能答应。不然一旦透露出去,必然群情激愤,内蒙也将陷入不稳。”
袁世凯心里暗想,什么群情激愤,你是怕内蒙不稳吧?但面上还是说:“国务院打算饬令新疆、辽、吉、黑各省就近派兵防堵,暂时维持现状,只是这样一来,北疆方面的压力就大了。”
“请大总统放心。只要北疆国防军在一天,断然不允许蒙古叛国集团和俄人乱来。”秦时竹顿了顿又说,“民国新立,天下稍安,对外关系处理我以维持局面为好,维持现状亦无不可,只是还要麻烦国务院和外交部与俄国人多周旋,多谈判。”
“这是自然。第二件事情是目前财政困难,就借债问题,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现在公债、国民捐输入有限,而民力已告竭尽,因此非借债难以维持。倘若空言搪塞,必然危险。”秦时竹说,“一个要广开财源,发展实业如立令外交部开通商埠。令工商部广开矿产,令农林部伐采森林,交通部推广电路等,另一个就是要节流,政府开支,尤以军费最为浩大,如广东一省,居然有民军0多万。远远超过所需,我的意见是不妨加以裁撤……”
“你也同意裁撤?”
“是的。”秦时竹微微一笑,“自参议院通过北疆法案,限定北疆国防军编制后,我未敢丝毫突破半分,但是南方诸省,已由陆军部限定了编制,却借口有功革命。迟迟不肯裁撤。就丝毫没有道理了。这话我当着孙先生的面不好说,但在大总统面前。不得不据实说明。”
袁世凯激动地站了起来,心里在盘算,来秦时竹也嫌南方军队太多了,这方面倒是可以和他合作……
“南方军队不仅不裁撤,还屡屡因为军饷的事情闹兵变,扰乱地方治安,此事倘若不以妥善方式解决,将来必酿成巨变。”秦时竹微微笑道,“这事还要劳烦大总统、芝泉兄多费心,我一定支持。”(废话,裁撤南方军队,秦时竹自然也是赞同地)
“好好,复生的话说到世凯的心里去了,国家混乱如此,治理确实不易啊。”老袁天色已晚,便起身告辞。第一次接触,他对秦时竹有了底――此人不难合作。当然,初次会谈,还不适合将所有的话都掏出来,但秦时竹的回答,显然让袁世凯很满意……
“复生,今天晚宴和刚才的谈话我都留意了,我觉得孙先生、黄先生,乃至袁总统都不像报纸上说的那么坏啊。”袁世凯走后,沈蓉走过来对秦时竹说。
“那你说黎副总统呢?”
“黎副总统也是一副忠厚长者的样子,压根就不像报纸上描绘地那么跋扈。”沈蓉轻声地说,“你刚才他来敬酒时,很谦恭,咱们没帮他什么忙,可他连声对你说谢谢!”
“是嘛,我怎么觉得他不怀好意?”秦时竹笑着说,“蓉儿,政治这东西很复杂的,如果光表面就能出一个人的好坏,哪里还有这么多阴谋诡计、勾心斗角?”
“可难道他们都这么坏吗?报纸我可是了不少,说孙中山是孙大炮、大骗子,说黄兴是阴谋家、破坏分子,说袁世凯是活曹操,独裁者,说黎元洪是投机分子,伪装革命……”沈蓉笑着说,“可报纸又把你和他们并列,说什么民国五巨头,共和五大元勋。如果他们真那么坏,你不是也一样坏?”
“说我坏的报纸也不是没有吧?”秦时竹搂着妻子,“那些报纸怎么说我呢?”
沈蓉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南方有些报纸说你是军阀,割据一方,不过我倒是觉得,你天天把老百姓放在心里,一心为他们着想,忙得没有一天空的,哪里有军阀的样子?”
“哈哈哈!”秦时竹笑了,笑得沈蓉脸上一脸的疑惑。
“蓉儿,我坦白告诉你,我现在的样子就是军阀,就是搞割据。你想想,国务院地命令。大总统的命令在咱们北疆管用吗?下面是听我地多还是听别人的多?”秦时竹正色道,“你再其它省份,是到咱们辽宁汇报多还是到北京汇报多?”
“这……”
“军阀也罢,割据也罢,我都不理他。我只管顺顺当当地做事,我秦时竹要是这么容易被人穿,能做这个北疆巡阅使?”秦时竹眨了眨眼睛,“别的不说。我在奉天为官多年,前后两任将军,三任总督对我青睐有加,逐次升官,但武昌枪声一起,我说反清就反清,说革命就革命,你能想到吗?”
“我没有。当时我可是担心极了,不过我相信你都是为老百姓好。”
“那是因为你天天在我身边,注意我,了解我,但别人并不知道。南方地报纸就更加不清楚了。因此,他们攻击我也是情有可原。说来说去,我甚至还有点庆幸……”
“庆幸?他们骂你,你居然还要庆幸?”沈蓉以为自己听错了。
“对。他们为什么要骂我?还不是因为我有力量?还不是我掌握着北疆的权力和国防军?若是我当时反清反失败了,我现在就是他们天天歌颂的大英雄……”
“呵呵。”沈蓉也被逗乐了。
“所以光报纸肯定不能出什么来,但报纸上又都能出来真实的情况。”秦时竹笑眯眯地说,“这就是政治,既复杂又简单。不用听你怎么说,不用你怎么伪装,只要仔细观察你地所作所为,就能明白你是怎样一个人了……”
“我有些明白了。海燕姐姐也是这么告诉我地。”
“所以,孙中山也罢,黄兴也罢,袁世凯也好,黎元洪也好,既没有报纸上说得那么差,也绝非你今天见的那么好。退一万步来说,你今天来敬酒的那几个将军。不少都是和我们交过手的。甚至输得很惨,今天他们来敬酒时的样子。得出来我们打过仗吗?”
“不出,倒像是老早就认识的老部下,铁杆心腹……”沈蓉若有所思,“政治还真是深不可测啊,来女人确实不太适合从政……”
“蓉儿,这你又错了,那武则天怎么做女皇帝呢?慈禧太后又怎么牢牢保持权力呢?”
“好啦,好啦,我说不过你,你也不让着我一点。”沈蓉撅起了嘴,表示抗议。
“哎呀,今天多亏了夫人的手帕,要不然非醉倒不可。早些休息吧,明天还有很多事情呢。”
“什么事啊?”
“明天早上袁总统、国务院和国会议员组成联席会议,我得去向他们汇报情况,虽然是走过场,但我毕竟是北疆巡阅使,要受中央管辖,这个过场得走一下。下午要去北京大学演讲,晚上还要去紫禁城拜会前清皇族……”秦时竹笑着说,“明天早上你可以好好休息,下午和晚上得陪我一起去。”
“要去紫禁城啊?”沈蓉眼里露出亮光,“我可是很想去皇宫呢。”
“你运气不错,居然能去皇宫,要是在前清,那十有**就是进宫女子啦。”秦时竹调侃着自己地妻子。
“我才不要进宫呢?一点都没有意思,孤苦伶仃地,哪有现在自由。”沈蓉撒娇道,“你上回答应我让我去西洋各国,说了这么久,也不见你陪我去。”
“我每天这么忙,哪有时间去啊?”秦时竹想了想,“也罢,你是需要出去,回去后我和海燕商量一下,让你们两个一起出去考察。”
“好呀,好呀。”沈蓉开心地像个孩子,赶紧追问道:“什么时候动身?”
“快了,等入冬时候走吧,不过你不要高兴地太早,你们两个先去日本,然后去美国,再转道去欧洲,一路上地考察见闻可都是要记录下来向我汇报的,还有我会给你布置任务的。”
“啊?!”沈蓉调皮着眨了眨眼睛,“知道啦,就知道你没有那么爽快,果然弄出一堆事情来……”
第二天一早,议会大厅里济济一堂,各路人马听取秦时竹关于北疆情形的报告,为了汇报顺利,秦时竹好好准备了稿件,主要由自己提出大纲和思路,再加上北疆各专门委员会情况的汇总,至于通篇文章地组织任务,就落到了一等秘书陈布雷身上。自从招揽陈布雷为“文胆”后,有关起草文件、形成公文秦时竹基本就不亲自动手写了,道理很简单,陈布雷文笔比他好,理解贯彻领导思路又格外清晰,让他非常放心和满意。
“北疆委员会成立后,推行了各方面改革和建设,兹简要汇报如下:
政治上,变动行政体制,撤销前清多余机构,使前清府、厅、州、县各级政权杂乱其中、相互干扰的局面大为缓解,现行北疆体制,采用省――县――乡(镇)三级机制,变前清地瘦长垂直形为横向扁平状,为推行这一改革,省里成立办公、民政、教育、内务、财政、建设、实业、农林八大专门厅,撤销以前地行政类厅,及府、州两级机构,在县一级增设机构,充实人员,对县知事进行适度分权,按照与各专门厅相适应之原则,设立各专门局作为对口机关(办公厅地对口机关为办公室,内务厅地对口机关为警察分局和监察分局),分设正副局长,下设各科,使一县行政掌管分别有人各司其职,县长、副县长负责统筹调度与安排;
在权力分配上,落实共和、民主精神,省设立临时省议会,县设各县临时议会,掌握立法、监督之权,对行政权进行有效监督;在各县设立初级法院、检察院,掌握审判、检察权力,务使三权分立之精髓落实于实处,消除前清县知事权力过分集中、施展不开、无法有效监督的弊端;
在人员构成上,根据革命精神和民主意识,裁汰、清理了一大批旧时官僚,清查、整顿了他们在任上的积弊,提拔、任用了一批年轻新锐,当然不少旧官僚因能力突出,政声卓著,本人富有新时代之精神,对革命、共和深表赞同而留用,个别甚至予以提拔使用……




国势 第091章 北大演讲
第09章 北大演讲
取消官、吏之间的身份鸿沟,一律称呼为公务员,即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者也。凡学有专长、工作积极者,皆可提拔、任用为官员。对新加入政府之成员,拟采用考试制度,北疆已试行一次面向全国之考试,效果不错,值得坚持和推广……为杜绝官官相护、上下包庇之固有弊病,官员任职时皆采用回避制度,官员不得出任本县及邻县之县长,不得出任本乡(镇)长,凡县长任命,需各省都督、民政长联合提名,交拟任职县议会审议通过,报省议会及办公厅备案,各县乡(镇)长任命,由该县正副县长联合提名,交本县议会讨论通过,并报办公厅备案;
在官员待遇上,参考军队军饷等级,确定各级官员官俸,分为级别、职别两个部分,各大小官员一律按照所处地位、岗位领取薪水,除此之外,不得另觅收入,违者以贪污受贿论处,取缔前清火耗、报效、炭敬等一切弊端……为鼓励官员廉洁奉公、恪尽职守,及保证其年老时之生活,参考欧美各国,设立退休制度,凡无劣迹者,在退休时可领取相当比例之退休金,已有近百官员享受这一待遇,上下心安……
行政改革者,辽宁、吉林、黑龙江已完成,内蒙古接近完成,山西可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甘肃刚刚开始……
经济上,北疆认真贯彻落实五族共和之方针,对满、蒙两族旧有之八旗制度进行改革,将旗内共有财产,按照在旗人口予以平均分配,对各旗之贫苦旗民做了有效安置,除少数估恶不俊、妄图复辟旧制度,继续压迫、欺诈广大人民之反动分子外。人民普遍反应良好,对新政权极其拥护,甚至南方各省都有不少在籍旗民回北疆享受这一改革成果……
为加快开发,北疆推行垦荒政策,各省设立垦荒局,各县设立分局,凡中国国民,无论汉、满、蒙、回、藏。皆可前往北疆之新开辟荒地予以耕种、生活,北疆政府为贫苦农民提供种子、住房、贷款等便利条件,对其合法权益和生活习惯予以保护,并发给凭证,承认其为北疆户籍,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近30万民众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北疆(尤其是东三省)。主要来源为山东、直隶、河南和江苏,约占其中之七成,汉族以外,又以关内满族回流关外较为常见,人数不下5万……
军事上……
教育上……
实业上……
建设上……
当然。北疆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第一曰外蒙叛国集团悍然宣布独立,并勾结不法分子不时煽动叛乱,革命以来,历经呼伦贝尔案、贡王案、乌泰案等等。虽予严厉打击,仍蠢蠢欲动;第二曰财政收支失衡,赤字加大,北疆本属贫瘠,岁入不多,革命以来商业凋敝,民生零落,且又因裁撤厘金、废除苛捐杂税而减少岁入。故财政压力颇大;第三曰地方仍旧不太平,北疆各省,往昔地方纷乱,兼之民族糅杂,聚啸山林者为数甚众,革命以来,经过迭次打击、说服, 已累计剿灭大小土匪越900余股。歼灭、俘虏、招安匪徒三万余众。但除辽宁匪患基本肃清外,其余各省依旧有铤而走险者……”
1...145146147148149...4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