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肯尼迪总统奉行凯恩斯主义,实行赤字财政政策,不断扩大政府支出以刺激增长、增加就业。
艾伦威尔逊倒不是指责美国的举动,因为英国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两国国情不同,英国是在殖民地开大建,一旦发现通胀出现?
那也没问题,通胀在发达工业国和一贫如洗的落后国家,忍受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实在搞不定了,就让大建的殖民地独立,独立之后把凯恩斯主义的后遗症全吞下去。
而美国那边,到了尼克松时期,尼克松政府为控制物价采取“新经济政策”,实行工资、价格管制,停止用黄金兑付美元,使得信奉自由主义的美国国民深感震惊,出现了极为罕见的抢购风潮。
无上权威一副我很懂经济的样子,搞得很像是一个权威经济学家,实际上他多年来就是在地产兴邦,管杀不管埋,英国拿好处,殖民地拿首府,然后首府变首都,这么一套流程。
事实上这一次英国展现了这么良心的胸怀,也是看上了六千万劳动力的孟加拉国,通胀怎么了?出现贫富差距又怎么了?不比整个国家都穷的当裤子强?
目前美国的通胀率是百分之六,失业率是百分之五,英国这两个数字都比美国低,说上一句形势大好并不过分。
这一次石油危机开始,英国已经可以确定置身事外,对经济的乐观预测应该是没问题的。
“事实上在石油危机之前,美国的待涨已经基本定型了。和越南战争的走势非常一致。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发展。”
艾伦威尔逊对着各部门的常务次长道,“外交领域,采取缓和姿态,尤其是是对阿根廷,都可以谈,马岛归属阿根廷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中东方面,我们和阿拉伯的传统友好关系应该维护,但不反以色列。”
“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以经济也是有利的,远东方向我们和东亚国家又没什么仇恨,善于利用香江的位置。香江金融中心的地位应该加强。和马来亚进行融资和生产的分工应该确立下来。家电业可以尝试转移到香江,那里比较方便。”
至于怎么个方便,处于外交无小事的原则,艾伦威尔逊并没有说,这一点参加会议的官员,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了。
香江当然很重要,现在还帮忙从西贡政府,把丢失的空空导弹送到其主人,交战的阿拉伯联盟手中呢。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应该得到赞扬。
同时还肩负着把西贡政权丢弃的美元物归原主,不得不说南越太过于粗心,竟然把美元这么好的东西丢到了中东沙漠。
如果不是英国这样的绅士帮忙找回来,那不是白白承受损失了么?砂劳越开发银行和汇丰银行,也经过这一次用你的钱办你的事操作,和南越高层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关系,一旦某一天北越的泥腿子南下,这些南越高层投奔自由世界也方便。
在英国这边讨论经济发展的同时,麦理浩已经启程开启了对日本的访问,当然这是在白厅和美国通气之后才开始的。
麦理浩做港督有段时间了,但还没有忘记一个外交官应该具备的操守,到达东京之后,便和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名誉主席土光敏夫见面。
虽然看起来没什么,但这个团体绝不是明面上的不重要,日本的发展路线就是康采恩模式,也就是财阀路线。
整个日本的大中型企业处在一个团体当中,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是与日本商工会议所、经济同友会并称的日本“经济三团体”之一,和日本议会的议员们紧密集合,构成了相当稳定的一九五五体制。
日本和美国的依附关系是世人皆知的,不像是英国还有欧洲,英国的体量在欧洲也不是小国。
日本这边,某大国完全是另外一个经济体系,难道去和韩国卧龙凤雏报团取暖?
美国现在硬顶着制裁支持以色列,日本正常来讲应该是体现一把宁可站着死,可日本又是一个除了劳动力一无是处的国家。
麦理浩此时就带着英国满满的善意开启了这一次的访问,对于英国没有受到阿拉伯联盟制裁,他自然是不能多谈。
日本也不可能学习英国,日本连军队都没有,怎么做阿拉伯联盟至少是一部分的后盾?
麦理浩表达英国还是站在自由世界的一边,国内有声音希望对阿拉伯世界采取强硬政策,来之前也和美国表达了沟通,可以确定的是美国绝对不会妥协,并且英美两国在这件事的分歧还在。
日本在远东极为重要,是遏制苏联集团的桥头堡,在这个时候更要表达对自由世界坚定不移的忠诚,当然这也包括韩国。
“尊敬的总督,那么英国能够帮助什么呢?”土光敏夫看着眼皮底下的茶杯,心中怀疑是不是美国不愿意出面,希望英国做这个恶人,告诫日本不能妥协,人家两国毕竟都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英国愿意就殖民地的石油资源和日本进行贸易,让这一次的禁运不至于对日本产生过大的影响。当初印度被石油禁运,就是通过南苏丹的石油管道解决的。”麦理浩义正词严,就如同促成英日同盟的英国外交大臣兰斯顿提。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红海军的胜利
“秘书长,联合国关于最新的中东战争决议,还有以色列和阿拉伯双方的表态。”
伦敦白厅七十号,艾伦威尔逊刚刚上班,威克已经在内阁秘书长办公室这里等待,见到顶头上司出现马上汇报最新情况。
“港督这边有什么情况。”艾伦威尔逊一开口就诠释了,什么叫不按套路出牌,中东战争?在他这已经是上一个热点了。
“当然有消息。”威克则表现了久病成良医,很明白顶头上司是什么人,同样拿出来了麦理浩日本之行的记录。
“没什么事,一起坐一坐。”艾伦威尔逊推门而入,带着满意的笑容发出邀请,同时也是做出一些吩咐,日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政客是很少出现激烈表态的,或者说善于伪装,但艾伦威尔逊相信,民主选举的国家不可能做到严丝合缝。
这是民主选举这套制度从娘胎当中就出现的毛病,无法避免。
所以拿着威克带来的文件翻阅的同时,艾伦威尔逊一心二用的做出吩咐,“盯紧日本执政党、在野党、企业代表,包括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是与日本商工会议所、经济同友会任何人的任何表态,只要有一个对阿拉伯表达一丝强硬意见。我就要这个表态立刻传遍阿拉伯世界。”
“我知道,只是有些疑惑。”威克张了张嘴,有些费解的道,“日本也是自由世界的一部分,没错吧。”
“也是英国产业的竞争对手。事实上德日两国和英国的产业极其重合。”艾伦威尔逊面无表情的回答,“上帝保佑,这一次日本也在禁运名单当中,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机会,如果日本能够出现经济衰退的话,责任是阿拉伯联盟的。以后再动手的话,可能都找不到这么好的机会了。”
所谓天下大乱形势大好,或者说混乱是阶梯都行,这是英国等多长时间都等不来的机会,哪怕是衰退一年也好,可以让英国喘一口气。
“我们趁机把竞争对手的腿打断,不就显示出来自己的经济好了么?”艾伦威尔逊笑眯眯的道,“日本也应该让过热的经济冷静冷静了,不然容易出现经济危机,这对大家都好。”
麦理浩还在万里之外,和日本人谈什么新时代的英日同盟,在这边艾伦威尔逊已经在考虑,怎么把日本拉人漩涡。
什么中东战争的形势,什么美苏地中海对峙,在电视上那是十分重要,但在他这,和英国形成产业高度重合的日本会怎么样,能不能摔一个跟头那才重要。
在他为国谋划美好未来的同时,阿拉伯联盟也在欧洲这边旗开得胜之后,把骄傲的目光投向东方。
沙特国王费萨尔转达了一个口信:如果日本不在本周内,即在阿拉伯联盟下一次会议之前宣布支持阿拉伯人,它的石油供应就将被切断。
为了稳妥起见,费萨尔国王同时还让刚从维也纳回来的石油部门负责人谢赫·亚马尼公开发表了一项专门针对日本的声明。离石油输出国组织开会的日期仅差三天了。
谢赫·亚马尼宣称:“日本应当确定自己的政策。如果它同欧洲共同体大多数国家一样,不愿看到十二月份的石油供应量进一步减少,那么它就应公开采取行动,表明自己是阿拉伯事业的一位朋友,并应宣布支持阿拉伯事业。”
而日本此时被刷屏的消息是,是美国和苏联,对埃及和约旦对停火主张的联合国会议表达理解的认可。
英国驻美国大使焦急等待着洛克菲勒的召见,直到洛克菲勒的事务官出现,才松了一口气。
英国已经使用了当前所有的外交能量,当然不能放过最有希望在尼克松之后出任美国总统的洛克菲勒,只要美国说一句话,日本就会掉入陷阱。
“英国已经尽力配合美国超发货币的稀释,但以产能而论,日本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大玩家,只有这样美元才会快速渡过难关。”
洛克菲勒两人谈了很久,不得不说他部分认可英国人的看法,虽然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躲过了这一次的石油禁运,但对时局还是能看明白的。
废话,看不明白不和其他国家一起被石油禁运了么?洛克菲勒感叹,老牌帝国主义的眼光还在,只能慢慢的想办法对付,“美国当然支持日本面对无礼讹诈的坚定立场。”
“英国希望和美国一起,恢复越战的后遗症,共同应对自由世界的威胁。就像是丘吉尔首相所说,英美一起统治世界。”
“事实上英国很了解,只有美国,才具备控制石油价格的能力,英国希望能够在任何时候和美国站在一起。”
得到了美国方面的消息,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召开参议员会议,毕业于南加州大学的议员三木武夫,在参议院坚决支持日本应该和美国站在一起的国策“日本的繁荣是建立在和美国的经济联系上,不管出现任何事情,日本都不应该背离这一原则。希望首相能够注意到这一点,对于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间的战争,这和日本毫无关系。”
日本参议院发生的一幕,很快就毫无障碍的传到了中东,科威特埃米尔萨巴赫三世立刻表达了对日本的不满,“那就让日本享受一下荷兰的待遇吧,我们和日本人已经没有什么好谈的了。”
就这样,日本成了继荷兰之后第二个被阿拉伯联盟针对的国家,比起日本韩国总统朴正熙,坚决顶住了各方压力,代表韩国表态希望和阿拉伯世界取得谅解,“准备在联合国支持他们的政策,向巴勒斯坦人提供特殊援助,并同阿拉伯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的经济和技术合作。”
“从现在开始,这一场中东战争对我们已经没有意义了。”艾伦威尔逊步行到外交部,对全体同事表达感谢,“在这段艰难的时间里,大家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保障英国的利益付出了很多辛苦。这个结果对英国公民来说也是满意的,大家的辛苦并没有白费。在一点幸运和坚定不移的离理念加持下,取得了这样的结果。”
威克当然知道顶头上司指的是日本被阿拉伯联盟当成典型的事,“秘书长,日本的反应确实是对英国最大的好事;。”
“那种没卵蛋的国家,欺负他们就对了,不用担心任何后果,什么后果都不会有。”
艾伦威尔逊面无表情的开口,“这个世界就应该说英语的统治,苏联毕竟也是欧洲的一部分,而且苏联不好惹,至于其他的文明,吓死他们也不敢和我们对抗。不用在乎他们的想法。”
阿拉伯联盟已经放话可以谈谈,说明这一场中东战争也出现了要结束的契机,现在就看已经烘托出来氛围的美苏地中海对峙有什么结果了。
这一场面对面的摊牌还在继续,从战争开始之后,美苏海军在地中海的舰只数量之比为四十八比五十七。美军舰队包括部署在克里特岛以南的旗舰“小石城”号和四艘攻击核潜艇、第六十特混编队(由“独立”号和“罗斯福”号航空母舰编队构成)和第六十一两栖特混编队。
与此对阵的苏联第五分舰队拥有十一艘潜艇、巡洋舰、驱逐舰若干以及一组中型登陆舰、扫雷艇、护卫舰和辅助舰艇。
此时此刻,第五分舰队的实力得以迅速增强还得益于中东危机所产生的特殊政治形势。
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双方的军舰数量自然越聚越多,苏联海军的战斗编队一直在跟踪“独立”号和“罗斯福”号航母。而后两者的处境非常不妙。由于华盛顿方面希望特混编队尽量靠近战区以表明美国的政治立场,航母编队的机动空间极为有限。
截止到目前,东地中海已经云集了九十五艘军舰和潜艇,加上美国海军的三个航母战斗群,不过一百万平方公里的东地中海,堆砌了世界上两个最强国家超过一百六十搜各类舰艇,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在孟加拉湾对峙。
这一场对峙,就像是两个庞然大物坐在池塘里面,面对面的在最不适合海战的地方,进行一场绝对没有先例的对抗。
此时既然以色列已经同意了联合国的停火方案,美国自然不愿意在这种浑身难受的战场环境中,憋屈的和苏联人大眼瞪小眼。
最终华盛顿下达命令,美国海军撤离该海域,从战术角度看,美国的这个决定为舰队提供机动空间,增加苏联军舰的攻击难度。
然而从战略层面讲,这无疑是白宫向莫斯科发出的明确信号,说明美国人愿意和解。
“红海军真的膨胀起来了,这个世界上能让三个航母战斗群后退的国家,也就这么一个。”
艾伦威尔逊感叹着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苏联的知耻而后勇,但既然结束,这一场大戏的后续也就不值得关心。
就像是日本被当成典型之后价值自动消失一样,这是一场漫长的斗争,现在充其量才过半场。
------题外话------
我今天心情特别复杂。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战后重建
埃及、约旦、叙利亚和以色列先后发布停火声明,标志着这一次中东战争的结束,双方军队也脱离了接触范围,不少声音认为,阿拉伯联盟一方之所以愿意停战,以色列亮出核弹功不可没。
另外一部分声音则认为,阿拉伯联盟的石油禁运政策,导致以色列在外交上陷入了空前的孤立,才让以色列放弃了继续战争。
“但我不这么认为,我就是单纯的认为,以色列坚持不下去了,实在是南线东线和北线作战超出了以色列的实力,而且啃不下那些堡垒据点。现在战争已经进行两个月,双方都已经没有了再战之力。”
艾伦威尔逊收拾着旅行箱,把妻子需要的东西一件一件的放好,帕梅拉蒙巴顿从丹麦又回来收拾行囊,即将开始今年的过冬之旅,把女首富的天赋带到温暖的珀斯海滩。
这一场战争的规模是空前的,远远超过艾伦威尔逊脑海中任何一次中东战争,堪称是百万大军在厮杀,属于非常没有技术含量的阵地战。
哪怕是最盛名在外的陆军强国,也不愿意打这样的战争,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例外。
想一想一战时期挺起胸膛满怀复仇情绪,要和德国决一死战的法国士兵,在阵地战的末期都屡屡哗变,就不知道这种战争不是人打的。
至于我大英?一次密集冲锋,怒送六万人头的操作,直接被打醒了士兵们对战争的浪漫幻想,这种后果哪是以色列三百万的总人口可以承受的。
“三个航母战斗群撤离,在我印象当中没有出现过,亲爱的,这件事比你想象的严重。就算是皇家海军回来,也无法控制地中海了。”帕梅拉蒙巴顿一副被养成废物的姿势,半躺着用目光给予帮忙收拾衣物的丈夫鼓励。
“不会,皇家海军不会和红海军起冲突。这怪谁呢,美国人非要在澡盆这么大的海域,彰显自己的无所畏惧。苏联人不后退,就只能这样了。”艾伦威尔逊对着皮箱拍了一下,“红海军的打法确实是非常无赖,可这不是美国人过于自信自己选的么?谁让美国把航空母舰开进澡盆的?”、
地中海对峙,和艾伦威尔逊脑海中的结果一样,以美国海军率先撤退为结局。
但作为一个军事同盟的话事人,美国这么干虽然有着自己的考虑,但撤离就是撤离,难免让一个阵营的伙伴怀疑美国到底有没有战争决心。
要是威廉二世时期的德国公海舰队,和英国皇家海军这么对抗,英国的表现也不会比美国好,海军对两国来说是生命。对苏联这样的大陆国家来说,那只不过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可牺牲力量,英国以歼灭德国公海舰队为代价,导致制海权丢失就亏大了。
“知道了,我们现在惹不起苏联。”帕梅拉蒙巴顿懒洋洋的回答,然后起身对付出辛苦的丈夫表达了感谢,进行了一番口舌之争。
“这话说的就不对了,事实上我们也惹不起美国。不过好在英美之间不会出现对峙这么明显不合的动作。”艾伦威尔逊把旅行箱放下道。
帕梅拉蒙巴顿白了一眼丈夫,自顾自的点头并且举例道,“就像是我,再怎么样也不会对玛格丽特怎么样的。还要当做不知道。”
艾伦威尔逊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说什么,一分钟之后又在想,刚刚似乎应该做点什么,但现在已经太迟了。
隔了一天,艾伦威尔逊来到费雯丽的家中,大英国宝要去一趟南亚,主要原因是和印度演艺界举办一场活动,实际上是要看好大儿大卫。
“我就出生在南亚,对当地还有一些记忆。”费雯丽感受到男人的担忧目光,心里暖暖的表示一切没问题。
“带上私人医生,虽然你的病早已经治好了。但印度那边的卫生条件是在不令人放心。”
艾伦威尔逊说到这,然后出来了港英政府的文件,“中环开发的计划,你要是听我的,就在中环安稳脚跟,开发办公写字楼,在未来十年,那将是香江的黄金十年,说寸土寸金一点都不过分。”
中环位于香港的中西区,是香江的政治及商业中心,是很多银行、跨国金融机构及外国领事馆的所在地。香江的政府总部,立法会大楼,以及前港督府都在中环。香江虽然面积不大,但实际上也有首府,首府就是包含中环的维多利亚城。
“不就是开发几个写字楼么,看你这么郑重。”费雯丽拿过来了港督的开发计划书,神色有些不以为然,“少见你这么郑重。”
“几个写字楼?就那几个写字楼要是开发出来了,比你掌握一个大企业也丝毫不差。”艾伦威尔逊一副比你想象的更加值得重视的表情,“你就听我的,以后就是躺在金山上,你要是错过了,以后一定会后悔。把地盘拍下来,我会调集人脉帮忙的。”
七八十年代是中环的全盛时期,当时中环不断兴建多层式摩天大厦,包括各银行总部,加上金融市场开始兴旺,不少香江主要的商业活动均在中环进行,不少当地人都以在中环上班为荣。
费雯丽在中环有地皮,都已经捏在手里很多年了,现在非常合适开发出来。艾伦威尔逊记得,一座办公摩天大楼估值就有一千三百亿,每年什么都不做,收租金就能收够一百亿。
要知道世界上唯一能盈利的地铁就在香江,而港铁的盈利模式就是地产,因为建地铁时,政府就会把地铁上和周围的地,以较低的价格卖给港铁,而港铁就可以拿着这些地区招商,那些地产商就可以建商场、建住宅,当然这个时候的地价就会翻一番。
出于给香江人一条活路的良好目的,艾伦威尔逊决定亲自关注香江的开发,所以他要把中环以及香江地铁的地皮,交给信得过的开发商,都留给自己人,香江本地商人可以去开发住宅楼。不是有句话么,一流企业卖大楼。
“是不是说的夸张了。”费雯丽小声嘀咕,如果不是长期建立的信任,她还实在是无法相信,“还能比伦敦的办公楼盈利更高?”
“伦敦算个什么?”艾伦威尔逊一副目标小了的口吻,“办公楼一旦开发完毕,高盛、摩根、你能想象的企业都会进驻,要知道那是大英帝国控制的地方,哪怕是东京,在某些层面上也无法与之相比。联美影业以后的发展也容易。”
从地产盈利的角度考虑,伦敦和香江还真比不了,伦敦地跌也是亏钱的,香江地铁就能盈利。
艾伦威尔逊还是告诉费雯丽,最好是尽可能的拉入更多的股东进行开发,这样有助于捆绑更多的利益相关,吃独食的话白厅也难做。
“放心,你是做官的,我不会让你被影响。”费雯丽乖巧的点头,曾几何时她绝对不会想到自己会听从一个小男人的安排。
当以色列从戈兰高地撤离的时候,叙利亚士兵爆发出震天的欢呼,虽然这是以签订停战协议为结果的战争,但比起埃及和约旦两国,承受了以色列的全力输出损失惨重,又被占领了大量土地的结果,叙利亚这边算是表现最好的阿拉伯国家。
在在埃及和约旦战线稳定后,以色列的大部队才转向叙利亚方向。装甲旅和运载后勤辎重物资的卡车队伍浩浩荡荡地拥向戈兰高地,他们带足了作战所需要的全部补充,打算一次进攻拿下高地,不留后患,当然,结果现在各国都看到了。
要说这一次战争阿拉伯一方感觉到意犹未尽的国家,毫无疑问是纳赛尔领导的也门,也门民主共和国只出动了空军,和伊拉克王国的作用类似。
但在埃及装甲部队被打垮的关键时刻,曾经的埃及战争英雄纳赛尔,所领导的国家,还是拯救了自己曾经的祖国。
阿拉伯国家给参战国提供兵力、装备和财力支持,有利于阿拉伯国家把握战争的主导权,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这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
1...577578579580581...701
猜你喜欢